我在诸夏当大王-第5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诸夏天朝两路大军双管齐下,夹击“硕果仅存”的北狄蛮荒古国。
北狄诸国不敌天朝大军,在实力悬殊之下,仅剩的北狄莽荒古国坚持了不到一年就此覆灭。
熙历三十三年,春,诸夏天朝一举覆灭北狄诸国。
至此,诸夏天朝横六合、并八荒,四海归一!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帝子启之心,路人皆知!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帝子启之心,路人皆知!
一举覆灭四方蛮夷后,六合之内,四海八荒,无不是天朝疆土。
诸夏天朝成为了天下真正的主宰,人间气运尽数归于一身。
作为一手缔造了天朝的万世基业的天子帝暮,帝子启二人,一下子得到了天下所有人的推崇,其威望一举盖过了天朝史上历代天子。
更有甚者,将帝暮、帝子启父子二人拔高到上古天帝的层次,声称从某种程度而言,帝暮、帝子启二人做到了天帝当年都没能做到的事——一统四海八荒,天下归一!
许是天下各方诸侯追随帝暮攻打四方蛮夷,一个个都拿到了切实的好处,一个个吃的满嘴流油,故而对于英明的天子帝暮,各方诸侯自然不会吝啬赞誉与美名。
众人追捧、夸赞之下,帝暮、帝子启二人的评价越来越高,评价突破了天际。
很快,在不少阿谀奉承之辈的诸侯口中,帝暮、帝子启二人的功劳再一次拔高,什么功过三皇,德过五帝的赞誉不要钱似的,如雪花般飘向天下。
一时间,帝暮、帝子启二人头上仿佛散发着神圣光环,赞誉之声不绝于耳,天下无人出其左右。
顺带着低调的姚云有一次被拉出来“鞭尸”了。
人们提起帝子启,总会将姚云拿出来比较一番,在此之前,姚云在天下各方的声望隐隐压过帝子启一头。
可是眼下,帝子启的风头一举盖过了姚云。
在“政治正确”之下,天下舆论总是不知不觉贬低姚云过往的功绩与能力,将姚云描述成野心勃勃的“窃国之贼”。
在四方蛮夷古国覆灭后,姚云与熙国仿佛成了天下诸侯最忌惮的敌人,万夫所指,各方忌惮。
“镇南公哪能和帝子启相提并论,他之前虽然多有功绩,不过都是小打小闹,比起帝子率领诸夏大军东征西讨,征服四海八荒,简直不值一提。”
“镇南公最为值得称道的不过是治国之才,熙国大治,也不过是造福一方,比起帝子启胸怀天下的格局差了不止一点半点。”
“此言有理,老朽本来更加看好镇南公,不过今日看来,老朽眼拙了,镇南公野心勃勃,恐怕挑不起天下这个担子。”
“是极,是极。”
。。。。。。
外界舆论波涛汹涌,身处漩涡之中的姚云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门心思都只放在阴间地下,为阴曹地府开拓基业而搏杀奋斗。
即便忙里偷闲返回人间熙都,从孙沐月、二长老巫通口中得之外界对他的评价乃至贬低,姚云都是一笑置之。
不仅他自己没有理会,而且还严令熙国不得理会,安心发展。
一转身,姚云又一头钻入鬼门,踏上了征服阴间的伟大征程之中。
时间过得飞快,一年一晃而过。
。。。。。。
也就是在这一年,诸夏天朝发生了千年、万年唯有的大变化,
如果说之前诸夏天朝的主要矛盾是四方蛮夷,那么眼下,各方势力的矛盾便转嫁到了权柄与土地上。
四方莽荒古国覆灭后一下子多出了无数土地,不过四荒天地再如何广大,也填不了人内心的欲望。
天朝各大中土帝族,各方诸侯谁也不愿意吃亏,谁都想要为自家谋求更大更富饶的土地。
为了争夺利益,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锋。
甚至于熙国在南荒海滨的几百里疆土也被一众胆大包天的诸侯瓜分了。
姚云起初听闻此事,那叫一个诧异,心中为中土帝族的胆大包天而震惊。“不知死活的东西!愚不可及!”
姚云也没有制止,只是冷笑一声,由之任之。
各方诸侯针对打压熙国,是为了谋求天子之位,为了夺得天下至高权柄,只有把姚云打倒,其他人才有登顶天子之位的机会。
为此各方诸侯们将熙国当成最大的假想敌,处处针对、处处打压、处处排挤,不过熙国始终贯彻低调隐忍方针,各方诸侯再如何忌惮熙国也无从下口。
熙历三十五年,覆灭四方蛮夷古国已经过去了整整两年,在这两年中,各方诸侯为了争夺地盘爆发了一场场争斗。
兵戎相见,大军对垒的情况屡见不鲜。
令人诧异的是,天子帝暮宣布闭关,对此事视而不见,任由中土帝族、各方诸侯撕~逼争斗,隐隐间还透露出鼓励佼佼者脱颖而出的意思。
于是乎,整个诸夏天朝开启了千国争霸的序幕。
各地诸侯为了地盘、宝物、声望、人口乃至虚无缥缈的天子之位互相征伐,在这过程中,不断出现小封君被兼并,大诸侯壮大自己的力量,然后一个个像孔雀开屏一般,争先恐后展示自己,为登上天子之位而各展神通。
一时间,诸夏天朝上演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自然法则,各地封国兼并屡见不鲜,群雄并起,英雄辈出。
当然,“群雄并起、英雄辈出”只是各方诸侯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事实上,在天子帝暮、帝子启眼中就是狗咬狗一嘴******暮躲在云师帝苑中看好戏,帝子启则在潜心修炼,以求早日渡劫成神。
只要渡劫成神,祖龙之气觉醒,与伴生五爪金龙融为一体,真正执掌天命,到时候大事可成。
又是两年匆匆过去,熙历三十六年夏,帝苑中闭关多年的帝子启终于一举突破,渡劫成神,执掌了人间天命。
当日,帝子启破关而出,天下诸侯纷纷相迎。
这些年来,天子帝暮闭关修行,不过问世事,各方诸侯互相征伐,兼并不断。
这对强大的帝族神裔、一方诸侯来说自然是百年难遇的大机缘,可以肆无忌惮地扩张势力,兼并他国。
可是对于大多数帝族、诸侯国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故而,帝子启一出关,无数小诸侯纷纷抛跑去帝都诉苦,哭诉某些诸侯霸主的种种恶行。
对此,帝子启高度重视,对弱小诸侯的悲惨遭遇深表“同情”,当下表示愿意率领诸夏天朝直属大军讨伐“罪行累累”的诸侯霸主,为一众小诸侯讨一个公道。
帝子启仿佛“正道的光”降临在各方小诸侯头顶,顺理成章得到了无数小诸侯的拥护,出师有名。
不出半年,帝子启率领的正义之师败尽各方诸侯霸主,打得天下诸侯尽失音。
一时间,帝子启风头无两,声势如日中天。
不知什么时候起,朝野上下开始鼓动造势,推举伟大的帝子启为下一代诸夏天子,执掌乾坤。
也就在这时,天下各方诸侯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他们所有人都上当了!
这些年,帝子启借着为小诸侯出头为由,讨伐各大欺压一方的诸侯霸主,在这过程中,帝子启不断扶持亲信,发展势力。
如今,整个天朝中央的力量空前强大,地方诸侯因为连年征战与无休止的内斗,已然达到了千百年来最虚弱的时刻。
再往上细细一推,联想到天子帝暮闭关,任由各方诸侯内斗。。。
细思极恐。。。
时至今日,天下各方诸侯这才后知后觉地恍然大悟——帝子启才是那个野心勃勃的窃国之贼。
再看他帝子启,乘九龙之撵,持天子之剑,代帝暮行天子之权。。。
一时间,帝子启之心,路人皆知。
天下诸侯无不肠子悔青,纷纷留下了后悔的眼泪。
许是帝子启的野心让天朝各方诸侯的矛盾转移了,这时候,天下诸侯不约而同想到了姚云,想起了那个往日被他们“错杀”的熙国。
“对,去找镇南公,眼下唯有他能匡扶天下,孤愿拥戴镇南公为下一代天子!”
“天子之位事关国本,哪有父传子的道理,家天下岂不是成了私天下,寡人愿同往。”
“孤也同意请镇南公出山,推举他为天下共主!”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天下诸侯尽朝熙!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天下诸侯尽朝熙!
熙历三十七年的某一天,熙都的大街上出现了一群特殊的外乡人,他们有老有少,一个个锦衣华服,气度非凡,眉宇间更有着寻常人没有的贵气与威严。
这赫然是来熙国请镇南公出山的中土帝族、四方诸侯各路方伯。
一进入居住了数百万人口的熙都城,众人就咋舌不已,他们没有见到想象中巨型城市该有的拥挤与脏乱,反而无比干净美丽井然有序;
宽阔的马路、鳞次栉比的高大建筑、茂密的绿化植。。。
这座城市反倒像是一座森林,媲美各国王宫林苑,美的不像一座城市。
“许多年没有来熙都,没想到熙都竟然有如此惊人的变化,如此瑰丽壮阔的雄城,孤平身也是第一次见。”
“没错,若不是亲眼所见,寡人都会将其视为仙境,太美了,整座城池比孤的后花园还有秀美,这得花多少金子!”
“镇南公果然了不起,窥一城而知镇南公之大才,也只有镇南公这得德才兼备的大贤大德之辈才有资格担起天下的胆子!帝子启之流实在是令人作呕。”
“是极!是极!”
。。。。。。
各方诸侯议论纷纷,大肆夸赞熙都、姚云,浑然忘记了当年正是他们对熙国,对姚云口诛笔伐,恨不得将其按进污水里淹死,遗臭万年。
也正是他们,当年对帝暮、帝子启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将帝暮父子二人捧到天上去,恨不得跪下来舔人家的脚趾。。。
“哎~”
老司徒看见这一幕,没来由一阵厌恶,若不是为了大业,他怎么也不会和这些搅合在一起,羞于他们为伍!
“咳咳~”
一旁的姜公察言观色,看出了老司徒的不悦,当即打断了众人的热议,开口道:“诸位,正事要紧,吾等还是速速去请镇安公出山。”
说完,姜公没有待众人答应,直接笑着对一旁的虎公道:“虎兄,眼下情况紧急,吾等不便亮明身份,就看你的了。”
虎公点点头,当即吩咐即墨公子前往熙国王宫。
没过多久,熙国王宫放行,一行人被迎进了王宫,负责招待众人的赫然是二长老巫通、国相孙沐月。
即墨公子仗着和熙国有亲戚关系,又曾在熙国有过一段很长的经历,丝毫不把自己当外人,很是自然熟地开口:
“二长老,孙国相,我姚云侄儿哪去了?今日可是我家父王、老司徒、姜公等一众帝族族长、各方诸侯霸主齐齐登门了。。。”
即墨公子只觉得此刻很威风,很风光,他作为姚云这个下任天子的族叔,与有荣焉,同时能为逆境下的熙国引见这么多大人物,他觉得熙国日后也会承他们的情。
不过令即墨公子与一众诸侯诧异的是,听闻了各方诸侯来意后,二长老巫通、国相孙沐月脸上丝毫没有激动之色。
就连意外之色都没有,仿佛只是听了路边商贩的小道消息一般,一笑置之。
不过在两人内心深处,却是满满的嘲弄与不屑。
二长老巫通、孙沐月的冷淡让众人有些疑惑,难道这一老一少听不懂他们的潜台词,非要把话说透?
不过众人终究还是没有挑明,事关重大,他们不得不小心,于是乎,老司徒、姜公、纷纷追问姚云在何处。
“诸位,我家大王正在闭关,不易打扰,不过我等必会为诸位转告,不过大王何时出关,就没法保证了。”
众人一听,顿时急了,也不再藏着掖着,当即挑明来意。
“二位,这一次我们准备请镇南公出山,继承天下共主之位,此事事关重大,还请通融,再去催一催。”
二长老巫通、孙沐月一听,心里顿时乐开了花,果然求到咱们大王头上了。
早知如此,当初打压、针对熙国的时候干嘛去了?
巫通、孙沐月心中既是愤慨又是爽快,不过表面上却是“戏精附体”,诚惶诚恐道:“诸位,我家大王无疑争夺天下共主之位,诸位不必担忧。。。”
许是二人的表演太过“拙劣”了,诚惶诚恐没有表现出来,反倒是嘲弄与戏弄彰显无疑。
你们各方诸侯不是怕熙国图谋天下,处处打压针对嘛,这会如你们愿了,我们不玩你,你们自个玩吧!
老司徒这种正人君子这会臊的满脸通红,哪怕是脸皮厚如护城墙的姜公、即墨公子等人也有些挂不住,心中大骂姚云御下无方。
当下,姜公沉下了脸,道:
“吾等万里迢迢赶来熙都,岂会戏弄熙国,二位‘阴阳怪气’可不是待客之道,此事事关重大,唯有请镇南公出来说话,尔等身为臣子,勿要妄自为君主下决策!”
二长老巫通、苏沐月也没有反驳,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姜公严重了,老朽哪敢阴阳怪气磕碜诸位,只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罢了,生怕被人群起而攻之。”
“这。。。咳咳~”
姜公、老司徒、虎公以及一众诸侯统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