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我在诸夏当大王 >

第319章

我在诸夏当大王-第319章

小说: 我在诸夏当大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老接过书信一看,随后脸上也浮现古怪之色,看着架势,墨国、山远国还真有几分投靠熙国的架势了。
 龙二爷笑着道:“之前我还奇怪,大王给出了如此高的聘礼,原来有深意。”
 秃头龙却是瘪瘪嘴:“这也太败家了,整整十万两黄金啊,世子,难道你就为了这一封服软的书信?”
 二长老巫通笑了笑,道:“无妨,两国如今巴结我们熙国,两国公主嫁给过,陪嫁之物少不了,我们各自给了十万两黄金,两国不会少于这个数目,怎么也不会赔本,龙大爷无需多虑。”
 姚云听着他们议论,不禁摇头,脸上浮现笑意,淡淡道:“十万两黄金聘礼的初衷不在于此,从始至终,孤想着的都是尽量榨干两国的财富,削弱两国实力。”
 “大王,何出此言?”二长老巫通问道。
 姚云胸有成竹,道:“你们可以看看,我熙国价值十万两黄金的聘礼都有啥,一看便知。”
 三老之前只听说“十万两黄金聘礼”一事,对于是何聘礼,他们还真不知道,熙国官吏很能干,二长老巫通早就不管这些琐碎事务了。
 当即,二长老便唤人将聘礼礼单拿来。
 一看方知,熙国聘礼是巫山神茶、上好的瓷器,艳丽绝伦的丝绸。。。。。。礼单中的宝物,无一例外,都是熙国极其珍贵的宝物,价值连城。
 “世子,这都是极其珍贵的宝物,白白送给他们。。。这。。。”秃头龙大为纳闷。
 “莫急”姚云笑着解释:“这些上等的茶叶、瓷器、丝绸乃是熙国独一份的宝物,定价权在我们熙国。
 打个比方说,熙国瓷器,在我们工厂中,它的成本不过几刀,然而在市场上却能卖出数十刀的高价,这一次,孤特意命人为两国打造了一批精致奢华、举世无双的瓷器,卖他二十两黄金不过分吧;
 又比如说,巫山神茶,之前外界就有商贾扬言千金求购,一两神茶孤给他标价三千两不过分吧;
 再比如。。。。。。而反观墨国、山远国给的陪嫁,马匹、绢帛、天材地宝、货真价实的黄金、刀币、铜贝。。。。。。”
 在姚云一番解释下,巫通,秃头龙、龙二爷听懂了姚云的意思,顿时眼前一亮,仿佛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一般。
 “大王,您这是公然抢劫啊,可怜他墨伯、山远伯还对你感激涕零,这。。。太狠了,这算计。。。。。。老朽佩服。”二长老巫通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小小的聘礼竟也有谋略,
 姚云笑而不语,倒不是他比二长老聪明,而是时代的局限性,而他作为穿越者,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故而得心应手。
 在上一世,这一套玩得最好的古代朝贡体系,外国番邦朝贡天朝,献上贡品,然后皇帝大肆封赏,封赏远超朝贡人。
 明面上皇帝吃亏了,可是事实上并非如此,皇帝才是受益方。
 外国番邦上供的都是“土特产”,一分价钱一分货,然而皇帝封赏的却是丝绸、茶叶等等高附加值的奢侈品。
 熙国眼下的价值十万两黄金的聘礼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熙国付出的是极少的茶叶、丝绸、瓷器,可是得到的却是各种朴实无华,一分价钱一分货的财货。
 正如秃头龙所说,这就跟打劫一样!
 熙国想要卖出十万两黄金的奢侈品,还卖出如此高价,那是非常不易的事,可是眼下,两国溢价数倍包圆了。
 最为关键的是,两国国君感激涕零,感动地眼泪都快出来了!
第六百二十六章计中计,套中套!
 第六百二十六章计中计,套中套!
 经过姚云的解释,二长老巫通、秃头龙、龙二爷总算明白其中的名堂,一个个拍手叫好。
 秃头龙贱笑道:“世子,这买卖太划算了,不如你多娶几个妾,统统都是十万两黄金的聘礼,把南荒各国统统洗劫一般,啧啧啧,到时候熙国就发财了。”
 姚云:“滚!”
 众人大笑,不过很快,大笑之后的二长老巫通有些疑虑,道:“墨伯、山远伯会不会看穿我们劫掠他们财富的圈套,到时候反悔。。。。。”
 还没等姚云开口,秃头龙不屑道:“他们看穿有何用,难道还敢少给陪嫁之物?本龙给他山岳般大的拳头,给他好好上一堂课!”
 姚云笑着摇摇头,道:“二长老多虑了,熙国的茶叶、丝绸、瓷器都是价值连城之物,墨伯、山远伯平日里若是卖给其他诸侯,也能卖出高价,这如何是圈套,若孤不说,二长老,您可能看穿其中道道?”
 二长老一愣,老脸一红,一开始看到熙国聘礼礼单,他下意识是心疼,丝毫没有意识大王的用意
 而眼下,墨国、山远国对大王感激涕零,结果很显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其中的道道,仍沉静在幸福与感动之中。
 事实上,姚云第一次与国相孙沐月商讨时,聪慧过人且长期治理国家,注重实干的国相孙沐月都没能转过弯来,还是姚云重新对某些货物定价时,她才焕然大悟。
 “二长老,您不用多虑,若孤不说,他多半是想不到的,唯有孤的大军兵临城下,他正需要钱的时候,看到国库钱粮大半换成了精致奢华的茶叶、丝绸、瓷器,他才会彻底醒悟过来。”
 姚云笑意盈盈,这个世界许多人对财富,对经济还没有一个详细的概念,而姚云却看得比他们透彻一点。
 秃头龙、二长老巫通、龙二爷听完姚云的话,一个个目瞪口呆,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大王(世子)这个套路也太多了,计中计,套中套,一环连着一环,细思极恐。
 除去开销,寻常伯国国库中能够随意支配的黄金、刀币、铜贝也不会有太多,十万两黄金,这对一方伯国来说无疑是一笔巨额财富。
 两国想要凑足等价的陪嫁之物,恐怕从各处贴补,勒紧裤腰带,这才能将这场联姻办的漂亮。
 若是风平浪静,两国也不会吃太大亏,可是若是熙国一旦兴兵讨伐、茶叶、华美的丝绸,精致的瓷器就没有任何价值了。
 打仗要的是货真价实的钱粮!
 “大王,这也太。。。狡。。。不,太高明了,不战而屈人之兵,不费一兵一卒,就让墨国、山远国元气大伤。”
 二长老巫通咋舌不已,太腹黑了,小小地联姻竟然就给墨国、山远国挖了这么大坑,这墨国、山远伯恐怕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事实上,好处不止如此,熙国对上墨国、山远国有大优势,这只是一步闲棋,孤也没放在心上,若是成了,熙国大赚一笔,顺便为熙国茶叶、丝绸、瓷器等等货物抬高了身价,算是一举多得。”
 姚云微微一笑,日后熙国的茶叶、丝绸、瓷器就有了新的噱头了——南荒两个伯国国君,为了得到熙国的上等茶叶、瓷器、丝绸,不惜将嫡女嫁给熙侯为妾。。。。。
 一个人想要火,那就需要有“梗”,让大家津津乐道,而一个物品想要火,想要卖个高价,那就需要故事。
 “诸侯嫁女换珍宝”这个故事,放在诸天天朝任何地方都能引来一大群吃瓜群众,一方伯君,为了得到这些宝物,竟然连嫡女嫁给别人当妾,这是多么疯狂而又离奇的事情。
 但凡有些眼力的人,都能看出故事的破绽,然而见识不凡的人终究是凤毛麟角,故事越离奇,传唱越广,熙国的茶叶、丝绸的身价也就越高,卖得越畅销。
 二长老巫通、龙大爷、龙二爷咽了咽口水,还能这样?一时间,一人二龙仿佛打开了一个新世界,整个人都有些不好了。
 “大王(世子),可还有什么好处,一并道来。”
 “还有一个好处,你们也知道,我们与联姻结盟,可离间他们与楚国的关系。”姚云眨了眨眼,扬了扬手中的书信。
 二长老微微点头:“这老朽知晓,只是既然两国国君敢与我们结亲联姻,势必和楚侯通过气,这离间计,恐怕没法如愿奏效。”
 “二长老所言甚是,寻常离间没有用,那是因为流言不够广,不够详细,三人成虎,若是南荒各国到处都流传墨国、山远国彻底投靠我熙国,愿为我熙国效犬马之劳,而不是什么共同抵御鬼物妖兽的盟约,
 您想想,到时候楚侯会如何想?即便他再如何信任墨伯、山远伯,心底里也会猜忌吧。
 二长老连连点头:“大王所言有理,人言可畏,此举虽不能彻底瓦解楚国与墨国、山远国的同盟,不过却能离间双方,为我们日后吞下墨国、山远国埋下伏笔,嗯~当然,既然如此,等两国公主嫁过来,我们便可派遣人四处传播流言。”
 “二长老无需担忧。”姚云胸有成竹道:“孤早些年就命虎乙在南荒各国布置了不少眼线人手,如今我们与墨国、山远国结亲联盟,这些眼线人手便开始舆论造势。
 这些眼线不是四处行商的商贾,就是当地的百姓,很是隐秘,旁人看不出端倪,比我们熙国暗中派人要可靠的多。”
 姚云侃侃而谈,二长老巫通三人连连点头,心中有感慨,也有欣慰。
 不知不觉中,大王竟然默默做了这么多筹备,丝毫没有因为熙国比墨国、山远国强而自大轻敌,井井有条,稳扎稳打。
 。。。。。。
 几天后,墨国墨染公主、山远国的山平公主远嫁熙国,陪嫁马车一车车,如同两条长龙,远赴熙国。
 一时间,南荒列国一片哗然,尽皆震动。
 二十万两黄金的聘礼,两大伯国嫡女嫁人为妾,无论是哪个消息都极为惊人,而两个消息合二为一,那无疑是轰动性的。
 而就在南荒各国津津乐道这两场结亲时,一个关于墨国、山远国背弃楚国,投靠熙国的消息开始在南荒各国悄然流传。
第六百二十七章锋芒毕露
 第六百二十七章锋芒毕露
 流言蜚语流传的总是最快,尤其是在熙国某个势力的刻意推动下,仅仅在两国公主嫁入熙国的半个月后,墨国、山远国改换门庭,投靠熙国的消息就在南荒各地传开,就连中土之地也广为流传。
 一个月后,楚都闹市街头都不乏议论之声,几乎达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
 普通百姓总是愚昧,随大流,看不清事实的本质,听到一些风吹草动,又看到墨国、山远国亲近熙国,又是同盟又是结亲等诸多举动,一时间将墨国、山远国视为叛徒,“兴兵讨伐”之声此起彼伏。
 不仅是普通百姓,就连不少士族大家也纷纷上奏楚侯,请求出兵制裁两国,给他们一些教训。
 整个楚国百姓对墨国、山远国这种二五仔,墙头草的行径极其鄙夷,乃至愤怒,这种声音在楚国空前响亮,盖过一切。
 墨伯、山远伯得知这个消息后,脸色大变。
 在此之前,他们不是没有想到与熙国亲近会引发非议,不过他们没有想到,反弹来的如此迅速,如此猛烈,快若雷音,令人招架不住。
 两国国君自然愚笨之人,明白流言之所以传的如此快,如此煞有其事,其背后必然有幕后黑手推动。
 幕后黑手是何人?
 墨伯、山远伯想到这,顿时脊背发凉,冷汗直流。
 他们原以为服软、和亲,乃至将世子送去当质子,可以在熙国、楚国之间左右逢源,可是熙国并不这么想,也没有那么安分。
 墨国、山远国成了棋盘,楚国、熙国执棋博弈,他们两国将处于旋涡之中,无法脱身,命运归结于两大霸主的博弈。
 这一刻,两国国君没有后悔与熙国结亲、同盟,只是莫名地为自己的弱小而感到悲哀。
 事实上,作为两个诸侯国的掌舵人,他们的行为至始至终都是在自救,努力在夹缝中生存,不与向熙国亲近服软就有干戈之祸。
 当时的决定也许有疏忽,但是并没有错,唯一的错,那就是自己太弱小了。
 又或者说,熙国崛起的太快了,打破了一方的平衡,让他们陷入两强的倾轧之中。
 渡过一关后,又有了新的变局,两位国君来不及悲观。
 第一时间,两位连夜飞书向楚侯解释,大表忠心,甚至不惜把平日上供孝敬份额提升一成,就连气运珠也不例外,统统提升一成。
 接到两国国君书信后,楚侯第二天召集楚国群臣,将轰动楚国的“墨国、山远国叛变”的传闻强行压下,为两国发声,强行压下了楚国中的争议。
 一时间,轰动南荒的大变动一下子遏制住,风平浪静,紧张的氛围立即消失的无影无踪。
 熙国王宫凤皇殿,熙国君臣得知这个消息,并没有并没有太过惊讶。
 楚侯并不是一个昏庸无能之辈,他有着极其卓越的眼见,不容易被迷雾假象所蒙蔽,哪怕楚国群情激奋,他也能保持清醒,对局势有着充分认识。
 这个情况早在熙国君臣的预料之中,之所以故布疑阵,那只是做一番尝试,成功离间,那就再好不过,若不成,也不亏。
 反正只是顺手而为。
 大殿中,秃头龙大大咧咧道:“楚侯不上当,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若是吴越两国不出手,难道就和墨国、山远国友好相处下去?”
 姚云笑了笑:“打还是要打的,熙国如今已经晋升侯国,奈何国土太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