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诸夏当大王-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子启对于带兵打仗自然是信手拈来,可是对于治国之道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之前对于纸张更没有多看重,眼下听到父王的训斥,他心中又是吃惊又是委屈。
没多久,帝子的家臣风风火火赶来面圣,回禀诸夏天子。
帝子启:“将白纸的来历禀告父王,这纸张产自哪里,造价几何,出产几何?”
“回禀圣上,帝子,白纸来自南荒诸国,据说产自边陲小国熙国,熙王曾言纸造价低廉,产出也大,比起帛书、简牍好用许多,而今南方各国纷纷向熙国购买纸张。”
“熙国?有熙氏后人建立的国家?”帝子启脱口而出,可是话刚刚说完,他就后悔了,他对于这个熙国很耳熟,这半年来父王总是拿有熙氏姚云教训他。
果然,听到这话,天子帝暮目光严厉地望了一眼帝子启,冷哼道:“看看人家有熙氏姚云,治国有方,不仅弄出来铁器、牛耕,眼下又弄出了这纸张。。。。”
帝子启一脸苦逼,眼中满是怨念之色,好你个有熙氏姚云,坑死本帝子了。
第三百三十四章帝子启与姚云隔空对决
第三百三十四章帝子启与姚云隔空对决
在一年前帝子启只是偶尔听到父王训斥,大多时对他还是很满意的,虽然不曾当众夸赞,可是对于严苛的父王来说,不夸胜有夸。
这与帝子启的优秀有很大关系。
论修为,帝子启年纪轻轻三品封伯境,许多军中将领、方国国君都没有这修为,更别说贵人家的公子、世子了。
论带兵大战,帝子启早在前几年便独掌一军【飞甲龙骑】,这支军队训练有素,骁勇善战,是一支实打实的三品精锐之师,军队施展阵法,随意便能镇压三品封伯境强者。
【飞甲龙骑】这一支军队就超过许多小国乃至伯国的军队,而这么一支军队是帝子启一手打造的军队,当年还被帝都的人称之为童子军,可是不到三年,所有人都对【飞甲龙骑】刮目相看。
就在去年东夷、西戎入侵之际,帝子启便带着这一支【飞甲龙骑】屡建奇功,大破数支实力强劲的蛮夷部落,让帝都贵人们惊叹不已。
帝子启唯一的不足便是对待治国民生没有带兵打仗你们热衷。
事实上这也不叫缺点,毕竟帝子启正值气血方刚的年纪,对于带兵打仗,开疆拓土更加热衷是人之常情。
再者说帝子启平时的功课也不差,无论是读书识字,还是治国民生他都跟着朝中大臣学的有模有样,在帝都贵胄子弟中也是出类拔萃。
可以说,放眼帝都、四方诸国年轻一辈中无人出其左右,军中降临、朝中百官对帝子启的评价都极高,认为帝子启日后必然成就不凡。
这其中虽有拍马屁的成分,可是不得不说帝子启非常优秀。
然而,这一切在半年前一个名为姚云的家伙异军突起后,一切都变了。
原本天子帝暮还没有将自己儿子治国能力的不足放在心上,认为这很正常,等日后帝子成熟了,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可是天子帝暮见到昔日对手的儿子接手一个破败不堪、内忧外患、摇摇欲坠的熙国,只花了一年就让熙国焕发生机,欣欣向荣,一改之前颓废,国力蒸蒸日上,这等治国能耐即便是天子帝暮也不禁眼前一亮。
自此之后,天子帝暮在教育帝子时时常拿有熙氏姚云说事,一遍又遍地,只要得到机会,帝子启要遭受一顿训斥。
帝子启心中那叫一个幽怨,听到父王又因为纸张的事情而喋喋不休,帝子启心中郁闷难平,小声嘟囔:“儿臣也不差嘛,有熙氏姚云修为可没有儿臣高,也没有儿臣会带兵打仗。”
天子帝暮修为通神,声音再小也瞒不了他,当即天子帝暮就怒了:“不和好的比,就知道和差的比,人家姚云从小生活在荒蛮之地,修行自然没有你快,你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你若想比,那就比比治国之道,若是治国不力,你如何当好一位君主!”
帝子启有些不服气:“父王,儿臣封地如今经营的也不差,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封地日渐鼎昌盛,儿臣的【飞甲龙骑】全靠封地一力供养,没有借助甸服、有暮氏诸国的力量。”
帝子启的封地是天子帝暮早些年赐下的,封地一共三座城池,治下十几万百姓,帝子启极其家臣这些年治理的颇为不错。
正如帝子所说,百姓安居乐业,太平安康,帝子启还凭借封地供养打造出一支精锐之师【飞甲龙骑】。
对于这些天子帝暮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可是今日听到帝子因此而沾沾自喜,帝暮便眉头紧锁:
“帝子,为人不可骄傲,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对自己封地的成果很是满意,可是比起有熙氏姚云可差远了。”
帝子启畏惧父王,可是他为人要强,这时候只是瘪瘪嘴,不以为。
见到帝子如此态度,帝暮气不打一处来,当下便决定要好好帝子泼一盆冷水,让其戒骄戒躁。
“帝子你不服气?那朕便于你说道说道,一年前有熙氏姚云接手熙国时,青黄不接,国力衰败,熙宣侯留给他的一条龙受伤、一条龙蛰伏,一位大巫巫通并不擅长战斗力,其余精锐尽皆不在,姚云能够调用的只有一位一品炼气士家臣与人数不到两百的熙都军队,国中钱粮不足,蛮夷部落生起不臣之心。。。”
帝子启一开始还不以为然,可是听着听着他就投入进去,有些诧异:“熙国为何这么弱,想当年他们可是不弱,尤其是熙宣侯的二十八家臣以及麾下精锐之师。。。”
天子帝暮没好气道:“熙宣侯当年也是帝子,若你治国无方,日后子孙必受其累,启儿,你若是如此开局,给你一年时间,你当如何治理?”
帝子启也有些吃惊,他也没有想到那位有熙氏姚云一开始如此困难,当下他便放下轻视之心,慎重考虑起来:
“父王,攘外必先安内,首先必须保证熙国有钱有粮,听说熙都盛产食盐,可用食盐换取钱粮,招兵买马,组建军队好好收拾那些蛮夷,虽弱不服就打谁,三个月内必能让蛮夷服帖,收服蛮夷之后便能安心治理国家了。”
天子帝暮点点头,帝子虽然好战,可是并不是盲目求战,他没有第一时间就召集军队去讨伐蛮夷,而是懂得养精蓄锐,这很难得。
不过帝暮这会却是摇头:“帝子你说的没错,可是比起有熙氏姚云差远了,朕可是听说姚云不仅安定了境内蛮夷,同时施以王道教化,让山民弃猎从耕,使其成为真正的诸夏百姓,这等手段比你高明许多!”
帝子启有些不服气,可是却找不到理由反驳,只能怏怏道:“儿臣只是广而泛之说一说,又不知道熙国的详细情况。。。。”
天子帝暮:“好,这且不说了,朕赐予你封地,你花费数年功夫打造出一支【飞甲龙骑】,颇为自得,人家有熙氏姚云只接管熙国一年,你且问问你身边家臣,当日南荒列国国君宴上熙国军队的如何?”
“这。。。”帝子家臣冷汗直流,眼中充满犹豫。
第三百三十五章立下大功,封赏伯爵
第三百三十五章立下大功,封赏伯爵
那个为帝子献上白纸的家臣在得到白纸后特意打听了白纸的来历,对于国君宴上大出风头的熙国自然耳熟能详,说起来便是滔滔不绝,其中便有熙国军队在沙场点兵上技惊四座的一幕。
帝子家臣一直在一旁听着天子帝暮教训帝子,明白这时候若是实话实说对帝子很不利,搞不好就要坏事。
可是不说的话。。。这可是圣上当面,给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装聋作哑。
一时间,帝子家臣脸色惨白。
帝子启心中咯噔一跳,自知情况可能对他很不利,熙国军队恐怕不弱,要不然自己家臣脸色也不会如此难看,不过帝子启并不是那种输不起的人,无需遮遮掩掩,于是咬咬牙,不悦道:“父王让你说你便快说,支支吾吾成何体统?”
帝子家臣对着帝子启眨眨眼,帝子,不少说啊,说了您面子往哪搁。
帝子启这会也很想知道,一年前熙国只有一位炼气士,两百甲士,如今一年过去了,熙国能发展到何等地步,于是他皱眉:“快说,听说国君宴上有沙场点兵,熙国军队如何?”
天子帝暮日理万机,并没有空关注前些日子南荒诸国国君宴,眼下也并不知道熙国发展的如何,当下也饶有兴趣地望着帝子家臣,听听如今熙国发展的如何了。
帝子家臣听到帝子催促,当下心中大大松了一口气,反正是帝子让他说的,到时候可不能怪他,于是他擦了擦冷汗,开口如实道:
“回禀圣上,回禀帝子殿下,熙国的确派出了军队参加沙场点兵,此国军队颇为精锐,在国君宴上出了一把风头。”
帝子启略微有些惊奇,当下也没有管父王以此教训他的事,连忙问:“熙国军队兵力多少,实力多说?”
帝子家臣对着帝子眨巴眼睛,帝子,这个要说吗?然而帝子无动于衷,他只好陪着脸笑道:
“熙国军队名为【窫寙军】,全军三千众,乃是一支精锐之师,军队统帅乃是熙云子家臣,三品炼气士修为,不过其余将士实力不足,百夫长只有区区一品修为,根本不算是真正的三品精锐之师,估计镇压一位三品封伯境炼气士都勉强,比起我们的【飞甲龙骑】差远了。”
帝子家臣虽然也是实话实话,可是遣词造句明显是为向着自家帝子,特意指出【窫寙军】的不足之处。
可是落在天子帝暮与帝子云耳中就是另一回事了。
前年熙国只有寥寥一两位炼气士高手,甲士不过数百,仅仅一年多的功夫,不到两年,其家臣就从一品炼气士一跃成为三品炼气士,另外又培养出一群炼气士百夫长,最后更是拉出一支三品精锐之师。
虽然这一支三品精锐之师还比不上其他三品精锐之师,可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只要再花费一些时日,这支军队早晚更上一层楼。
眼下这支【窫寙军】炼气士高手不够,只能说明熙国的确是青黄不接,人才不足,这更加体现了熙王治国有方,短短一年多功夫,将一个一城之地、百姓不到十万的小国治理成供养三千精锐的强国,媲美伯国。
这殊为不易!
天子帝暮抬头望天,一双眸子洞察世界,随后便幽幽道:“这支【窫寙军】颇为不凡,得天神窫寙残魂青睐,日后潜力不凡,帝子,你眼下有什么话说,你封地人才济济,百姓富裕,治理封地一年后你的【飞甲龙骑】可有【窫寙军】五成?”
帝子启语塞:“儿臣。。。”
帝子启说不出话来,训练出一支精锐之师消耗的钱粮远超普通军队,精锐之师甲士因为需要派兵布阵,施展凶阵,故而甲士气血之力消耗过大,甲士们需要进补更多的食物才能保持实力,。
故而想要组建一支精锐之师不是有炼气士将领,有骁勇善战、训练有素的甲士就能做到的,与之匹配的必然还有物力财力。
帝子启这会恨死了姚云,又是那个家伙,害的自己又被父王骂了,这种无力反驳的感觉让帝子启心烦意乱,恨不得将那个熙云子胖揍一顿。
“儿臣治国的确不如有熙氏姚云,日后必会勤奋刻苦,不敢怠慢政事民生!”帝子启很是简单地说出这句话,作为一个骄傲的人,让他说出自己不如别人,这比杀了他还要难受。
天子帝暮满意地点点头:“嗯,你知道自己的不足就好,姚宣养了一个好儿子啊,之前不显山不露水,没想到执掌熙国之后便一飞冲天,先是得神兽当康青睐,熙国大治,后又有天神窫寙垂青,实力大增,整个熙国在姚云的打理下蒸蒸日上,即便是朕也不得不拍手叫绝啊!”
听着父王夸赞有熙氏姚云,帝子启抿嘴不语,心中还是有些不以为然,认为父王夸大了姚云,毕竟有熙氏底蕴深厚,有熙氏诸国表面上与熙国不和,可是内地里指不定资助熙呢!
天子帝暮见帝子启连连点头的,当下见好就收,也没有太过打压帝子启,而是开口宽慰道:“好了,帝子,你与姚云皆是当今天下数一数二的天骄,一文一武,并无高下之分,朕并非教训你,而是提醒你,文武双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历代诸夏天子莫不如此!”
帝子启闻言,眼睛放光,这会他心中没有任何抵触情绪,很是郑重地点头:“父王,儿臣知道了,儿臣不会让父王失望的!”
天子帝暮意味深长地看了看帝子启,没有多说,而是拿起案牍上的纸张,很快眸中闪过一片异色,随后幽幽开口道:“这纸张端是有趣,木竹为材竟然可以制出白皙如雪的纸张。”
帝子启偷看瞧见帝暮眼中的神光,当即脸色一喜:“父王,您看出纸张的奥秘了?纸张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天子帝暮:“朕施展神通看破这点技艺自然不在话下,这纸张的确是好东西,寻常百姓就能大量生产,远超简牍与帛书。”
帝子启心思一动:“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