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山沟皇帝 >

第782章

山沟皇帝-第782章

小说: 山沟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两者的会试题目难度虽然相当,但是竞争却是不一样的,在金陵城里参加会试的士子,都是对自己特别有自信的那种,同时随着会试分考制度的施行,帝国也是相应的缩减了金陵城会试的录取人数。
 早几年的时候,金陵城会试的进士、博士两科,录取的总人数能够达到千人,但是宣平十一年的现在,预定的录取人数已经是下降到五百人,直接下降了一半。
 不过全国范围来说,预计录取的两科学子人数,却是会再一次创造新高峰,各省分考点以及金陵城考点加起来,预计将会录取五千人。
 这些新科进士、博士们,绝大部分都会进入基层岗位任职,从而逐渐改变目前大唐帝国的官场里头,低级官员素质不高的原因。
 假以时日,李轩还打算进一步扩大录取人数,因为以后除去司法机构、巡警等需要特殊技能的人才,除去没有品级,只是普通的雇佣工作人员,比如马夫、厨师等,其他拥有品级的帝国官员,必须经过科举考试后选拔。
 最后形成帝国官员以及普通雇员相结合的人事制度。
 其实李轩一开始还打算搞成所有的公务雇员,都是需要通过科举来选拔的,但是发现这不太现实,因为人家读了国子监大学的学子,显然是不可能接受成为一名官府里的马夫的,而且这也是极大的人才浪费。
 所以,李轩才是施行了目前的这种官员以及雇员相互结合的模式。
 而这个政策,自然也不是李轩乱搞的,而是参考了后世的公务员制度,后世里的诸多媒体报道里,为什么会频繁出现临时工这个词,那是因为公务机构里是真的有这么多的临时工,他们以合同工,派遣工等名义为政府机构工作,是属于没有编制的那种。
 李轩觉得后世的这个公务体系还是挺不错的,可以有效控制薪资支出,捅出篓子了可以直接炒人平息民众怒火。
 实际上这套体系华夏数千年来都是这么玩的,以前是官吏之分,后世是有编制和临时工之分,到了大唐帝国这边吗,那就是官员和雇员之分。
 虽然操作的细节不同,但本质上却是一个卵用,没啥太大的变化。
 要不然怎么说,其实华夏数千年,政治体系一直都没有变过呢,家天下,科举制度,官吏制度等等,几千年前如此,现在同样如。
 在大唐王朝,同样也不例外。
 李轩不是圣人,更加不愿意去冒无所谓的风险,既然这些东西在数千年里都已经被证明了去实用性,李轩自然是犯不着抛弃掉,然后自己去重新搞一套乱七八糟的东西,那样的话,谁知道会不会搞出什么大麻烦来。
 以史为鉴,实用为主!
 这是最近几年李轩的治国理念,所以很多政策实行的时候,大多也是符合了这种理念。
 科举制度的改革同样如此,到了宣平十一年的今天,科举制度的改革,算是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后面顶多就是缝缝补补,李轩是不打算再进行大规模的变革了。
 和科举还有着极大关系的教育制度,李轩同样是不打算进行太大的变动,他觉得如今这个教育体系就挺好的了,顶多就是以后逐渐普及小学,再搞多一些中学,至于大学嘛,他还是打算走精品路线,严格控制大学生的数量,尤其是文科生的数量。
 在他的有生之年,中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那是别指望啊,不是办不到,而是李轩不允许!
 相对的,一些理工方面,专门培养技术性人才的学校,也就是职业技术学院这些,倒是可以多办一些,这样也可以为帝国的工业化提供更多的技术性人才。
 不过只限于理工方面!
 至于文科,尤其是历史、国文专业之类的,必须严格控制。
 为啥?因为这种专业的学生危害性可是相当的大,给他们官当,让他们混入社会上流那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但是如果上流社会就这么大一点,容纳人才的位置也是有限的,那些挤不上上流社会的人,肯定会不满,并且传播他们的不满,最后鼓动普通民众们的不满来做要挟,以达到自己进入上流社会的目标。
 总之,破事多!
 这也是这几年,李轩一直都是重视理工方面的教育,忽视甚至是打压文科教育的原因!
 预科学校里,奖学金几乎都是发给理科班的学生的,文科生几乎不可能得到奖学金,而国子监录取学生的时候,各大专业里,国文、历史等专业的录取人数也是最少,同时也是最严格的。
 为啥,报考这种专业的学子,清一色都是奔着当官去的,最后如果当不了官,那绝对是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如其这样,还不如一开始就严格限制人数呢。
 相反,理工科就好多了,不仅仅官场需求这样的人才,各大企业也需要这样的人才,就业范围广,而且这些人都是理工人才,对社会的稳定危害没这么大。
 普及教育,对于一个封建王朝或者是其他类似集权政权而言,其实都是把一把双刃剑,而且这是一把有极大的可能性把政权本身给干掉的双刃剑。
 所以,在后世的美利坚,他们就从不搞大学普及教育,大部分学生读完高中就乖乖进工厂端盘子去了,少部分去上社区大学,这种大学其实也没卵用,读完出来大部分还是进工厂或者端盘子的命。
 只有极少数的精英才能够继续上大学。
 而上了私立名校的这些极少数精英,才是美利坚社会的中坚力量!
 即便是后世大搞什么大学扩招的华夏,其实也不是真正的普及高等教育,普通人考个野鸡专科,二三流的本科,和人家美国人的社区大学一样,没卵用,学完几年出来,其能力和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中学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真正的精英教育,那是985,而这种学校的录取比例各省不同,但都只有几个百分点而已!
 这也是为啥普通人野鸡大学毕业出来只能拿三千一个月,骑共享单车、租民房、没女友,混了三四十岁了依旧身处社会底层,而那些名校的学生刚毕业就能够月薪过万、买房买车、漂亮妹子倒贴,不用几年就成为社会中坚的缘故。
 因为绝大部分普通人,哪怕是所谓的大学生,其实都没接受过真正的高等教育,绝大部分大学生,他们只是上了个假大学而已……
 少年们,要想成为社会的中坚阶层,成为骗取国家科研资金的伪科学家,看着一屋子已经发霉的钞票感叹官场险恶,纵横商场用各种游戏各种钻石骗遍小学生,用心灵鸡汤迷惑底层民众再用各种课程再把他们的最后一个铜板掏光……
 唉,不管你有什么乱七八糟的梦想,先去考个985吧!
 要不然还是放弃那些崇高的梦想!
 精英这两个字,和你没缘分,还是老老实实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吧,搬砖更适合你!
 如今,李轩也是准备搞一些职业培训类的学校,和原来的师范学校一起,办成假大学,好歹让普通学子们满足一下享受高等教育的错觉。
 至于真正的精英学子,还是和以前那样,让他们上各省预科学校,然后报考入读国子监、金陵、江南大学等正规的大学。
 而这样的正规大学,目前整个帝国只有区区八所,而且短时间内,李轩不准备增加太多,到时候,顶多就是十来所而已。
 李轩想要办技术类的学校,下面的官员们自然是迎合上意,这会试刚结束,礼部方面就是提交了一份关于筹办技术类学校的发展规划!
 这个计划不小,一张嘴就是建立百所技术学校,奠定百年大计!
 最讨厌乱带节奏,见一个封一个!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天子号召:工业化 (第四章)
 对于礼部官员说的百所技术学校,李轩都是觉得他们的步子有些大,容易扯着蛋了。
 一百所技术学校,如果分成好多年来实行,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他们急功近利啊,提出的计划是五年内搞定,他们还以为这种技术学校是普通的小学呢。
 五年内就完成计划,哪有这么容易的事啊!
 为了避免技术学校计划演变为超级面子工程,最后办砸了,李轩决定压一压,百所技术学校的数量不变,但是这计划施行的时间却是可延长为十年。
 而且前面的三年,是打基础的时间,先搞个十所八所作为试点,摸索出来成功的办学经验后,再进行大范围的推广。
 针对李轩的指示,礼部的官员们其实是有些叹气的,对于他们来说,这计划如果是五年内完成的话,那么和十年内完成那是截然不同的效果。
 最明显的就是经费了!
 五年办一百所学校,这样就可以让他们争取更多的经费了,但是变成十年的话,那相对应的经费也就没有这么多了。
 不过圣天子李轩的话,他们不管是愿意听还是不愿意听,都得听,所以礼部那边改变了计划,什么百所学校之类的以后再说,今年先搞个五所技术学校作为试点再说。
 而怎么办技术学校,说真的,他们也不是很懂,经费都还好说,中央财政支持一部分,地方财政出一部分基本上也就差不多了,但是师资却是不好办。
 因为技术学校的课程,和普通师范以及大学的课程是不一样的,后者偏向于理论,而前者则是偏向于实用性。
 这培养的人才对象都是不同,课程自然也是不一样了。
 技术学院培训的人才,主要是面向于工业化发展所需要的各类技术性人才,比如说会开机器,维修机器,普通的账务等等,这些都是目前帝国工商界急需,但是却是通常很难招募到技术性人才。
 目前整个帝国而言,也不是没有这种技术性的人才,但是很有限,而且都是企业自办的学校。
 比如说肇庆机械公司,他们就是办了一所肇庆机械学校,主要是培养机械方向的技术性人才,而这所学校,也不对外招生,都是培养肇庆机械公司内部的员工以及合作企业的员工为主,说是学校,但其实更像是一所员工培训学校。
 当涂那边,江南武器公司以及江南钢铁公司等几家国企部直属的重量级国防相关企业,也是联合办了一个培训学校,各企业直接派遣资深的技术人员授课,学生也都是清一色的各企业员工。
 此外,国企部的江南纺织公司,和几家民营的纺织企业,也是联合出资在上海成立了一家纺织行业的培训学校,其性质和肇庆机械学校类似,都是内部培训为主,并不对外招收学生。
 普通人想要报考都是报考不了的!
 不过这种企业自办的内部培训学校,虽然说不对外招生,但是其课程的设置以及师资力量,却是标准的技术学校的配置了。
 礼部那边要大规模筹办技术学校,第一时间自然是派出了官员前往这几艘国内仅有技术培训学校进行考察,取经。
 他们最先完成了对当涂技术培训学校的考察,然后也是没有进行多大的改动,直接效仿其学制,准备先办一个承天技术学校再说,不过设立的课程就比那些企业自办的内部培训学校多多了,而且学生的来源也是采取极为灵活的混合模式。
 课程设置有机械,维修,会计,贸易,外语,行政管理等等普通企业需要的人才外,还有厨师、园林等等其他乱七八糟的课程,一共设置了总数二十多个课程。
 课程设置简单,老师的话就比较难找了,但是对于一所官办的技术学校而言,要找这种技术性的老师,自然是去请求国企部帮忙了,国企部下属一大票的企业,这些企业里的技术人员都是可以过来充当来是讲课的。
 老师也解决了,剩下的就是学生了。
 学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直接对外招生,另外一部分则是接受来自各大企业的委培生。
 为了办好这第一家的官办技术学校,礼部方面也是咬牙拿出了不少的经费支援,而承天府方面的地方财政也是出了血,提供了初始的办学经费,此外官方还拿出了几座闲职的宅院,打通后作为校舍所用。
 承天技术学校的成立,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太大的波澜,毕竟这只是一所学校而已,相对而言,其影响力远远不如今年开始施行的大范围普及小学教育。
 宣平十一年,礼部可是得到了数以百万两银子的经费,这些经费都是专项经费,用来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小学教育的。
 初定计划就是,要把现有官办小学的每年招生数量,翻一番!
 具体措施是,可以在现有的各县里增设一所小学,倘若不另外增设的话,也可以直接扩大原有小学的办学规模,具体是增设小学数量,还是扩大现有小学的规模,看具体地方的不同而不同。
 总之核心的计划就是,确保官办小学的每年招生人数,要比去年翻一番!
 这一庞大的计划,礼部方面已经是准备了好几年了,就等着经费到位实行了,因此从宣平十一年的正月开始,实际上礼部上下以及地方上的各衙门,就是为此忙碌了起来。
 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