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山沟皇帝 >

第1381章

山沟皇帝-第1381章

小说: 山沟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乎,杀到了萨菲王朝边上的鞑靼人,没有停下他们的掠夺步伐,而是稍微准备了几个月后,就是直接继续向东的萨菲王朝发起了进攻!
 这一次,他们甚至都没有向大唐帝国提出什么补贴之类的请求!
 之前的奥斯曼战争,如果说是他们为了完成和大唐的交易。
 那么这一次打萨菲王朝,纯粹就是为了掠夺而去的!
 对鞑靼人的大胆行为,大唐帝国官方一如既往的保持了对不干涉土著事务的原则,面对大唐金国使者以及萨菲王朝的使者,大唐的外交官们都懒得和他们说客套话,随便来了句这是你们之间的事,我们大唐不干涉。
 这话再加上那态度,意思就是:你们爱打不打,关我们屁事!
 于是乎,大唐金国和萨菲王朝也爆发战争了!
 面对土著的战争,大唐的商业公司一向来都是嗅觉很灵敏的。
 大唐武器贸易公司及时,甚至是提前找到了大唐金国和萨菲王朝推销各种武器,量大管饱,价格优惠,送货到港。
 大唐的几个航运公司,也是找到了大唐金国,主动提出帮他们承运战利品的提议,走波斯湾再到苏伊士运河,然后直接给你们运送到法兰西地区和,运价优惠!
 一些大唐贸易公司也是找上门,说要收购大唐金国的战利品。
 实际上在奥斯曼战争里,鞑靼人的很多战利品那都是直接运输到沿海各港口后,直接出售给大唐人,或者是让大唐人的船只运回法兰西等地区,他们自己可没能力把这么多东西运回来,而且很多东西他们其实也不需要。
 怎么说呢,在奥斯曼战争里,不少大唐商人是因此狠狠的赚了一大笔,这一次他们同样是找上门去想要赚钱。
 不得不说,鞑靼人能够迅速下定决心继续东进打萨菲王朝,也和背后的一群大唐商人的鼓动有极大的关系,人家大唐的商人都说了,作战所需的粮草什么的,你们可以就食于敌,武器弹药我们运过来直接给你运到波斯湾港口。
 而且你们的战利品我们也可以收购,这换了钱就能抵扣武器弹药的花费,这一来一回你们还能赚不少呢。
 这很符合大唐商人们在海外地区一贯德行:到处搞事然后从两边获利。
 面对鞑靼人张开利齿想要从自己身上狠狠咬一口,萨菲王朝自然是不会坐以待毙,而是开始以举国之力进行对抗,势要把鞑靼人给挡下来。
 面对鞑靼人来势汹汹,他们一口气找大唐人采购了十多万条滑膛枪以及数百门滑膛炮,开始全面升级武装,动员一切能够动员的力量,组织大军抵抗。
 面对萨菲王朝地区的战争,大唐帝国金陵方面也是得到了消息,内阁的大佬们很是难得的在御书房值班会议里,针对这一场战场进行了大约三十分钟的专题讨论。
 说实话,这已经是很难得了,最近这些年来的土著事务,能够在御书房值班会议里被讨论这么长时间的,也就只有之前的奥斯曼战争了。
 而这二十分钟的专题讨论里,超过半数时间还是外务部的人向内阁大佬们介绍相关的情况,要不然的话,估计这些内阁大佬们都不了解相关的情况。
 听过介绍后,内阁几个大佬们又是各自简单说了几句,最后定下了基调:先让他们打着,等他们打完了就效仿奥斯曼地区的前例,找萨菲王朝把他们的领土都给买下来,再给他们一片非洲的地方迁移过去。
 买下来的萨菲王朝纳入西亚事务衙门管辖范围。
 西亚事务衙门挂着这么大一个名头,但是只有那么一点地方有点名不副实,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把萨菲王朝地区也纳入进来。
 至于鞑靼人获胜后会不会卖,废话,人家又不要土地,他们只是为了赚钱来的,肯定会卖的。
 而萨菲王朝如果挡住了鞑靼人,这不可能的事,大唐帝国的高层大佬不认为萨菲王朝能够挡住鞑靼人的进攻。
 鞑靼人一定会获得战争的胜利!
 这是大唐帝国高层的统一看法!
 而大唐帝国的内阁大佬们的统一看法,那么就是事实!
 甚至不少内阁大佬想着,这鞑靼人打仗还是挺厉害的嘛,回头让问问他们愿不愿意继续东征,再把残存的莫卧儿王国也给灭了,彻底解决中亚南部偷渡客层出不穷的问题。
 中亚那么大一片的本土,一天到晚都要防备土著偷渡客,已经是让大唐帝国的高层们有些烦躁了。
 后续兴许还能让鞑靼人杀入印度,鞑靼人不是喜欢钱嘛,印度那边的王公们都挺有钱的!
 有了这个心思后,后续几天里,御书房值班会议里又提起了这事,然后决定这事也不能光等着鞑靼人,其他人也可以找一找。
 给他们来一个土地换钱或者是换取武器弹药的政策。
 印度当地那边就有几家不错的王国有点实力,但是穷的叮当响,找他们买土地应该问题不大。
 而在这个问题上,陈立夫表现的非常积极甚至是有些急迫,知道帝国高层动向的人自然是知道,陈立夫成为内阁里资格最老的值班大臣已经有好几年了,这几年里虽然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是还远远不够。
 这几年陈立夫一直都是叫嚷着什么帝国全球化。
 这不是早些年提出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而是帝国全球化!
第二千一百七十四章 急迫的陈立夫
 根据陈立夫的主张,帝国应该统一全球,把圣天子的皇恩雨露洒遍全球,当然了为了彰显帝国之仁义,非洲那地方可以暂时赏给各土著蛮夷们生活居住。
 基于这个政策,实际上帝国在非洲的扩张是有限度的,只控制部分北非、南非以及沿海地区,而广阔的非洲中部以及内陆地区则是没有涉足。
 这些地方已经是被大唐帝国早就确定下来了,就是为了体现皇恩浩荡,圣天子赏赐给异族的土地,也可以简称为恩赐地。
 所以帝国全球化,是不包括广阔非洲内陆地区的。
 而陈立夫急着搞帝国全球化,绝对不是因为帝国需要更广阔的原料供应地或者工业产品倾销地,也不是说什么帝国民众需求更多的土地。
 甚至帝国内部都有一部分声音说,现在就挺好的了,没必要继续大规模扩张。
 毕竟现在都进入工业时代了,土地什么的够用就行了,没必要非得把所有地盘都占领了。
 还有一句话很多人不敢明面说,那就是占领了有个屁用,过个几十百多年还不是一样会造反独立出去,现在帝国为了维持美洲的局势都已经是撒费苦心,这美洲驻军数量是一年比一年多,但是帝国高层是一年比一年更担心美洲独立。
 这以后把欧洲什么地方也给占领了,大概率也是会出现同样情况的。
 所以很多人并不乐意搞什么全球统一,留着这些土著国家充当产品倾销地,时不时割一波韭菜也是挺好的嘛,没必要大费周章搞什么统一全球。
 不过有这些想法的人是有,但并不是主流,主流其实还是和陈立夫这样的:统一全球这种事可遇不可求你,现在遇上了不干一票,那简直是上对不住祖宗,下对不住自己。
 而且,最关键的是,自从帝国确定了‘打不如买’,‘买不如要’的政策后,统一全球的成本极低!
 早期要占领某个地方,那是要开动大军,花费动不动就几千万上亿唐元的!
 中期的时候,大唐人学聪明了,直接砸钱,这花了几千万唐元就把西班牙、葡萄牙人控制的美洲买到手了,找奥斯曼人买埃及和西奈半岛地区也就花了几百万而已。
 后期,也就是前几年,大唐人和鞑靼人做交易的时候,更是连钱都省下了。大唐人只是承诺了给他们以后一个安身之地,再廉价卖给他们一批武器,再签订了一批商贸协议后,鞑靼人自己就把大片的东欧土地直接送给了大唐人。
 之前打奥斯曼人,人家鞑靼人也不是为了自己占领这些土地,发动战争的目的,也只是为了打下这一片地方,然后交给大唐人换取各种好处。
 这个过程里,大唐帝国直接付出的成本其实很小,撑死了也就几百万唐元。
 不过人家鞑靼人也不亏,在奥斯曼战争里缴获了大量战利品狠狠赚了一笔。
 至于奥斯曼人迁国的花费,这可和大唐人没啥关系,只是正常的借贷而已,奥斯曼人是要连本带息还回来的。
 综合起来,自从和鞑靼人合作一样,大唐帝国统一大片领土基本没啥成本,至于风险就更不用说了。
 除非地球爆炸或者外星人入侵,不然对大唐帝国就没啥风险可言!
 这也是很多大唐人支持帝国全球化的重要原因!
 而帝国高层层面,具体来说陈立夫,他之所以提出这个,并且是急速推动。
 那是因为他年纪不小了,而且担任御书房值班大臣也有些年头了,如果是按照常规情况来看,他几年前就应该致仕了。
 实际上他每一年都会上一道常规的乞骸骨折子,圣天子每一次都批驳了!
 这是他身为御书房值班大臣领班的特殊待遇!
 在他之前,柳八苟、贾文柏以及其他几任御书房领班大臣都获得过这种特殊待遇,但是即便如此,他的任职时间也是有限制的,不可能一直干下去!
 他需要在致仕之前,干出大成绩来,这样他才能够彻底压倒前面的几任御书房领班大臣,乃至彻底压倒柳八苟,让自己成为宣平朝的第一名臣!
 数百千年以后,后世人说起大唐宣平盛世的时候,兴许都已经忘记了其他人,但是必须记得圣天子李轩和他陈立夫。
 为此,他心里是非常急迫的,而这种急迫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是越来越加剧。
 最近一两年,陈立夫才是能够深切的感受到早几年的时候,贾文柏这个前任会如此急迫。
 宣平四十年开始,当时御书房里资格最老的贾文柏开始迫切的推进国内经济发展,而且随着时间过夜是越来越急迫。
 之前的陈立夫还有些鄙视贾文柏,认为他过于急躁。
 但是现在他陈立夫也是能够理解当年的贾文柏了,不是他急躁,而是时不待我。
 这熬了这么多年,才在御书房熬出头,成为了大唐帝国里资格最老,实际权势最显赫的大臣,但是吧,这熬出头后就会发现压力更大。
 这稍微干得不好,就会被迫乞骸骨,就算是干的再好,那么也没剩下几年时间了。
 除了早年的柳八苟外,历任御书房里资格最老的值班大臣,也就是实际上的御书房领班大臣。
 熬出头后的任职时间依旧只有短则三年,长不过五年,甭管你年纪多大,身体咋样,都得来一个乞骸骨!
 这是因为大唐帝国政坛里,官员担任领导型职务那都是有年限限制的,一般来说担任某个领导型职务短则三年,长则五年一般就会调职,个别特殊情况也会适当延长,但是顶多也就延长一年两年左右。
 是不可能让你在某个领导型职务上一直干下去的。
 御书房领班大臣同样如此!
 帝国的政坛要保持健康发展,就需要官员的流动性,进而确保官员的向上通道,同时避免官员长期把持某一机构,形成独立王国。
 所以,帝国才会有明文规定,领导型官员短则三年,长则五年就要进行调整,同时搭配了官员致仕年龄等相关制度。
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君臣典范:李轩和陈立夫
 御书房作为帝国权力核心,九名御书房值班大臣的任期倒是稍微长一些,也更灵活一些,但是也得遵照帝国的官员流动规则。
 通常来说,内阁官员担任御书房值班大臣后,普通情况下,也就是中规中矩任职,不犯错,也没有太特殊的表现,一般只有五年任职期限。
 极少数人因为政绩出色,会被额外留任一年或两年,这少数几个人往往就是下一任的御书房领班大臣的候选人。
 陈立夫就是如此,宣平四十一年他实际就已经任职满五年,但是两年上书乞骸骨都被批驳,让他成为了御书房领班大臣的候选人。
 等到第八年的时候,也就是宣平四十三年的时候,随着贾文柏这个前任御书房领班大臣致仕,他顺利成为御书房内资格最老的值班大臣,进而成为实际上的御书房领班大臣。
 成为实际上的御书房领班大臣后,按照常规他的任期还是五年左右,少一两年或多个一两年都有可能。
 而今年,陈立夫已经担任御书房领班大臣足足五年之久了,按照常规来说就应该致仕了,虽然圣天子对他表态过,让他再干一两年。
 但是也只剩下一两年了,他没有足够时间了!
 过去五年里,陈立夫也算是干了不少事,尤其是经济发展计划(包含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一大政策持续稳定的推行效果显著。
 但是吧,这个政绩在陈立夫看来还是不够,而且被贾文柏那王八蛋分润了不少。
 这个政策虽然是他在四十年的时候首次提出来并具体负责的,但是这项政策施行的早期阶段,也就是宣平四十年到四十三年期间,贾文柏才是大唐帝国首屈一指的文官第一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