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捡到一本三国志 >

第284章

捡到一本三国志-第284章

小说: 捡到一本三国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而是让他开心的笑了起来。
 牵着刘獒的手,蔡邕带着他进了书房,又令奴仆做吃的,赶快带来。
 在书房之内,还站着一位年轻人,这年轻人,极为的魁梧壮硕,站在一旁,看着皇长子,不知在思索着什么,刘獒进了屋,便立刻拱手拜道:“拜见张君!”
 “呵!!!殿下竟知我!!!”
 刘獒浑身一颤,看着面前的张飞,笑了笑,说道:“张君吓了小子一跳,听闻张君乃是崔公之弟子,小子仰慕。。。。”,听到他这么说,张飞大步走到了他的身边,大笑着说道:“蔡公,你这外孙,当真聪慧,我在他这年纪的时候,还不知在哪里挖泥呢!”
 “呵,你能与獒儿相比麽?”蔡邕不屑的说着。
 张飞听闻,目瞪口呆,这死老头,变脸如此之快?
 蔡邕拉着刘獒,便有说不完的言语。
 “你阿母如何了?可还好?”
 “如今的学业如何?袁术那厮可曾欺你?”
 刘獒一一回答,蔡邕听得也很是开心,看到他们其乐融融的模样,张飞便想要告辞离去,蔡邕也没有留他,让他明日再来,便让他离去了,爷孙二人,在张飞离去之后,又大吃了一顿,随后,蔡邕便带着刘獒在院落里玩,说是玩,也不过是散步观赏,聊聊天。
 “獒儿啊,我有两年都未曾见到你了。。。”
 “若是有空闲时日,多来看看外公。。。”
 “外公也不知,你下次再来的时候,外公还在不在啊。。。。”
 次日,刘獒又待了许久,便告别了外公。
 蔡邕有些依依不舍的送他离开,来到了门外,蔡邕嘱咐了很多事,正言语间,张飞便已经到来,拜见了蔡邕,也问候了刘獒,看着张飞,刘獒说道:“张君,小子有一事相求。。。”。
 张飞有些纳闷,看着一旁的蔡邕,便点了点头。
 刘獒拉着他,走到了一边,看着张飞,拱手大拜,恭敬的说道:“张君,我整日待在师君府中进学,也无闲暇时日,不能亲自照顾外公。。外公逐渐年迈,只恨不能服侍与旁,还望张君,能够替我照看一二。。。獒儿拜谢!!!”
 刘獒朝着张飞大拜,眼里含着泪水。
 张飞沉默了许久,看着面前的刘獒,慎重的回礼,说道:“谨喏!”
 当刘獒离去之后,蔡邕看着刘獒的背影,看了许久,他忽然问道:“方才,他跟你说了什么?”
 “他拜托我照顾好蔡公。。。蔡公啊,殿下心仁,孝顺,聪慧,待人和善。。你真是有个好外孙啊。。。”
 “那是!”
 。。。。。。。。。。。。。。
 刘獒回到府邸的时候,诸葛亮与司马懿还在门口,看到刘獒前来,诸葛亮与司马懿连忙拜见了他,刘獒连忙说道:“为何不进府?劳烦二位在这里等候,实在是我的过错啊!”
 “殿下,士卒言之你不在,你这是去了哪里?”
 “昨日谈及外公,我心里甚是思念,便请求了袁公,去拜见了外公。。。”
 诸葛亮点点头,而一旁的司马懿,却是皱了皱眉头。
第0477章 各地太守
 雒阳的黄昏,很是壮观。
 落日的余晖让整个天空看起来有些泛黄,街道上行人并不多,宵禁之令,让他们无法驻足,来观赏这极有魅力的景色,曹操就不同了,在护卫们的簇拥下,曹操骑着骏马,缓缓行驶,马蹄发出清脆的声响,曹操抬起头,看着天边的落日。
 曹操下了马,看着面前的府邸,笑了笑,幼时,他曾无数次在这里玩耍,与两位好友,整日玩闹,犯了事,便躲进府邸里,这里是袁府,不过,并不是司空袁术府,而是故司空袁逢之府邸,比起新修建的司空府,袁府还是要更精致些,从门上泛黄色泽的铜把手便能看出来,这让袁府看起来更有一种古老的沧桑感。
 士卒们上前扣门,很快,便有奴仆走了出来。
 这里的奴仆们,大多都是跟随了袁逢很久的,有些年迈。
 “你是。。。”老人看着面前的曹操,有些眼熟,却没能认出来。
 “哈哈哈,陈公,我是阿瞒啊,曹阿瞒!”
 “阿瞒!!”那老人忽然记起来了,不由得咧嘴笑了起来,“哈哈,你这小子都有胡须了啊,来找我家少君啊,他不在。。。”
 “我这番来,是想拜见袁公。”
 “来拜见家主啊。。。好,我去禀告一声啊。。。”
 没过多久,老人再次出来,带着曹操走了进去,士卒们停留在周围,没有一同进去,曹操在他的带领下,来到了内院的书房,便让曹操独自进去。
 进了屋,便看到袁逢躺在床榻上,枕着软席,身边还站着一奴仆。
 “操拜见袁公!”
 袁逢惊醒,挣扎着便要起身,一旁的奴仆连忙上前扶持,曹操说道:“袁公,不必起身。。。躺着便好!”,袁逢勉强坐起来,看着他,“礼不可废。。。”,他还想要跪坐在地面上,曹操却再也不肯,最后,他便坐在床榻上,曹操跪坐在他的面前。
 “阿瞒啊,你来了。。。你阿父如何啊?”
 “回袁公,我阿父尚好。”
 “恩,不错。。。这些日子,我听二郎说,你可把朝中百官都折腾了一遍啊,怎么,折腾完他们,便来寻老夫的麻烦了?”
 “不敢,不敢。”
 “说罢,你找老夫,有什么要事啊。。。”
 “袁公,新政之事,不必我多说,袁公心里是知道的,我施行新政,阻力颇多,地方大族,尤其抗拒,各地官吏,也不应从,我派遣都邮前往,大多与官吏们争执,故而不能施行,袁公德高望重。。。袁家门生故吏,更是遍布天下,若是袁公能相助一二。。。操定不胜感激!”
 袁公抬起头,看着面前的曹操,看了许久,诧异的问道:“袁家上下,无不反对你的新政,你竟找我来相助?你莫不是觉得我老糊涂了??”
 “并非如此,袁公定然会助我的!”
 曹操肃穆的说道。
 袁逢轻笑,摇着头,问道:“你怎会觉得我会助你?”
 “只因。。。袁公乃是王公所举!”
 “王公,不世之能臣,他这生,唯独举荐过袁公一人。”
 “新政之事,是好是坏,袁公是能够看透的。。。。”
 曹操说着,袁逢的脸渐渐凝重了起来,他闭着眼,没有说话,曹操没有追问,只是平静的看着他,袁逢缓缓说道:“你的主要目的,不是要增加税赋来源。。你是想限制住世家大族,避免他们兼并太多的土地,对吧。。。只要新政施行,不断积累耕地的大族,就会受不了这严重的税赋。。。”
 “的确如此。”
 “那你可知,我袁家,便是土地最庞大的世族?”
 “自然知晓,袁家五世三公,耕地无数,子弟极多,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若是没有新政,大郎二郎之后,袁家自然更加庞大,说不得这耕地,都能与天家媲美,到那时,天子也定然会很是开心,看到袁家如此兴盛,天子说不得,还会特意赏赐一番,公以为呢?”
 袁逢手一颤,瞥了一眼曹操。
 “是啊,当今天子与二郎关系那般密切,皇长子又是二郎之弟子,赏赐,自然是少不了的。。。”
 曹操点着头,说道:“是啊,二郎与天子这般亲近,犹如近亲,日后或能担任大将军,金甲宝剑。。。。”
 “好了。。。说罢,你要老夫如何助你?”
 曹操笑了笑,说道:“还望袁公发声,能够支持新政。。。”
 袁逢摇着头,“不可,不可,纵然地方官吏,会因我的薄面而不再抗拒,可也无法治本,只是强行维持一段时日罢了。。。。”
 “那。。。。”曹操皱了皱眉头,显然也没有太好的谋划。
 袁逢看着他,说道:“孟德啊,一个人,是无法与天下为敌的,你要施行新政,需要有人支持,光是百姓支持,那是不够的,你要想办法,让世家支持你,哪怕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我知你心高气傲,不肯妥协,不过,为人太刚,则易折。。。刚柔并进,方是大道啊。。。。”
 “要如何获取支持?”
 “无非两种,名或利。”
 曹操还想仔细的询问,袁逢却是挥了挥手,说道:“我累了。。不必再询问了。。。”,他叹息着,说道:“你自幼与大郎二郎交好。。。。”,他还想说些什么,却还是停下了,在奴仆的扶持下,他再次躺在了床榻上,曹操起身,大拜,这才离开了袁府。
 走在路上,曹操还在苦苦思索着,拉拢这些大族,实在不易,从名这方面,该如何入手呢?进行册封表彰麽?不可,像自己这般的奸贼,若是对他们进行表彰,他们不会觉得这是一件光彩的事情,反而会以此为辱,曹操心里对此了然。
 还是得让天子来行此事。
 至于利,那就简单的多,比如降低他们的一些杂税,甚至免去,他们定然是无比开心的,或者是,自己只要让通过科功者免去税赋,那大批的人就会来支持自己,不过,若是如此,日后等通过科功考试的官吏逐渐变多,却是会对大汉有巨大的害处。
 或者,进行变相的补偿?
 朝中还在为此而争吵不休。
 不过,在这个时候,刘默方才与到达了交州的赢娄县,这里是交州的治所,交州这个称呼,都是近期才来的,在之前,这里唤作交趾,孝康皇帝时期,方才立为州,刘默到达赢娄县之后,都没有休歇,便开始忙碌起来,全身心的投入到了交州政事之中。
 首先,便是要修建道路,让交州能够与周边的州郡县更好的来往,进行贸易,交州出产大量的木材,盐铁之类,也是应有尽有的,刘默亲自率领众人,开始修建道路,对于交州,他心里有无数的谋划,首先要让交州能够与周围的郡县往来,之后还要消灭郡县内的猛兽,开发山林。
 修建港口,建造大船,也如同扬州那般,开始对外的商贸。
 他每一日都在操劳着,没有一刻休歇,这个模样,激励了不少的官吏们,交州似乎迎来了振兴的曙光!
 各地太守,如顾雍,袁徽,许靖,程秉,刘熙,许慈等人,都是全力相助。
 曹操的政令,也传到了他这里来,交州世族并不多,行政在交州,阻力还是很小的,刘默也就成为了大汉之内,首先贯彻完成新政的刺史,交州产粮本来就不高,大多贫苦百姓在了解到不必缴纳税赋之后,十分欣喜,刘默随后有命令,百姓们都是争先恐后的去完成。
 在他之后,宁州刺史程昱开始落实新政。
 首先便受到了大部分人的抵触,尤其是在三韩地区,这里的三韩原贵族,拥有大量的土地,怎么会允许程昱来夺走他们的土地呢?便是疯狂的反扑,反对新政。
 程昱最先,对于这些反对者,并没有采取什么措施,只是劝告他们,这是庙堂的命令,必须施行,这些人也都没有把程昱的话放在心里,继续抵抗,在一周之后,程昱亲自领着郡县士卒,来到了三韩地区,一夜之中,配合三韩令田丰,抓捕了上下的反对者,没收了他们的土地,分与百姓。
 这些上下的反对者,程昱公然斩首,一个不留。
 这样的行为,让整个宁州都畏惧的瑟瑟发抖,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白脸的文弱文士,竟是这般的凶人,随后,他去了上下高郡,再配合这里的两位太守,蒯越,闵纯,将上下高郡也是大治了一番,至于东濊,他没有前往,刘备在那里治理的很好。
 于是乎,在这位强力的刺史的努力下,宁州紧跟其后,成为了第二个全面施行新政的州。
 其余各州里,也出现了几个郡,开始施行新政。
 这些地区能够施行,却大多是因为这里的太守的命令,太守与刺史不同,太守对地方上有军政上的管辖权,太守支持,其余官吏们反对是没用的,而这些施行新政的太守们,包括南阳太守臧洪,北海太守袁涣,武威太守凉茂,汉中太守钟繇,南皮太守逢纪,江夏太守郭图等等。
 他们愿意去施行的原因,也并非是支持曹操,他们是因天子的吩咐而如此行事,天子既然下令,无论他们心里是否支持,他们都愿意去贯彻施行,这是听从天子之令,并非是支持曹操!
 其余地区的施行情况并不好,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混乱,官吏们不知该如何收税,而百姓亦然,不知该如何缴纳,曹操派出去的官吏们,因为当地官吏们的搪塞,更是步步维艰,不能行事。
 熹平十二年,七月
 天子再次下令,要求各地官吏们施行新政,以新政收取税赋,配合庙堂所派遣的官吏,违背者重罚!
 得到了天子的警告之后,无论官吏们再怎么不满意,也只能咬着牙去施行了,毕竟,若是违令不尊,那就如同是造反,之前,都是曹操下令,他们可以说曹操是奸臣,故而不服从,可如今下令的天子,不尊天子的吩咐,这就是大罪了,他们并不敢去尝试。
 天子此举,虽是强行逼着各地施行新政,却也是将自己放在了台面上,若是出了什么事。。。光是处置曹操,只怕已经不合适了。
 天子很清楚这些,但他必须得如此行事,若是再让官吏们拖下去,今年的税赋彻底混乱,甚至国库出现巨大的亏空,到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