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不如归隐 >

第54章

不如归隐-第54章

小说: 不如归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嗬投嗟茫菟得刻熳鋈那故遣怀晌侍獾摹�
  现在距离清明,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所以想要赶在之前将地里的活儿干完,就必须得加紧努力。
  就在村人们都在努力干活的时候,穆滨城和琉夏却打算趁着今天天气好,要出门去游玩。
  今天太阳出来了,暖洋洋的照在人的身上,一向都不赞同琉夏出门的穆滨城,看到这样的好天气,也破天荒的说,“我们今天一起去茶山上走走吧,我前几天天看了,茶树开始冒芽了,我们正好去踏青。”
  琉夏这段时间,活动范围,都严格的被限制在村子里,连县城的集市都没有去过。所以一听到穆滨城的建议,就兴高采烈的答应了。


第93章 九十三章
  去往蒙山顶的茶园; 有一条修整完善; 可供马车行驶的路。
  这路是茶园的前主人杨家所修葺; 专供山上的茶叶制作好了; 好来往运送。
  穆滨城连同琉夏,带着各自的徒弟葛斌和燕如; 驾着一辆马车; 让马车慢悠悠的走在上山的路上。
  从家里出发以来,穆滨城驾车的速度一直很慢; 也就比人徒步要快一些的速度。他这样做的缘由,当然是因为琉夏怀孕。
  他不仅让马车跑得慢,而且还在出发之前,拿了一床厚实的棉被; 垫在车厢里的座位上。如此小心翼翼,就是为了防止马车颠簸,对琉夏的身体造成伤害。又准备了点心和酸枣蜜饯,以防琉夏中途肚子饿,或是觉得害口。
  另外因为要在山上住一夜,还有几个包袱拿到车上来,索性制茶的师傅们一直住在山上,有歇宿的地方; 不用多加准备。
  琉夏看到他忙前忙后; 为她一个出游的愿望,就如此的费工夫,心里也是十分的感动。
  琉夏就说; “我近日感觉身体已经比以前舒服一些了,害喜呕吐都没有,只剩下总是睡不够这一条。”
  琉夏说这话,也不是作假,她就感觉身体像是达成了某种平衡一般,那些怀孕初期,几乎要把人折磨的昏头转向,在身体里面作怪的东西,现在都已经平息了下来。
  琉夏已经能够清楚的感觉到,那孩子正在自己的肚子里一点点的生长着,就像一颗将将挂在树上的青嫩果子。
  当时穆滨城回答道,“我问过大夫,他说妇人坐胎三个月,便算是稳当了,害喜的情况好转也是正常的。不过之后肚子就逐渐的大起来,我怕你到时候行动不便,想要在出门游玩,就更加的不可能了。”
  出于各自的原因,穆滨城和琉夏一样,都相信这胎是坐稳了。
  话虽是那样说,但这些时日以来,穆滨城对琉夏的照料也从来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那个雇佣的妇人,早半个月,就已经来了琉夏他们家,可是除了让她做些洗衣做饭,扫洒的事情。亦步亦趋的照顾着琉夏的人,还是穆滨城本人。
  可以说怀孕的女人最是敏感,可是无论琉夏再如何敏感,对于穆滨城的照料,她也是挑不出半点错处。
  琉夏曾经问过穆滨城,“你对我这么好,想来是很喜欢孩子的咯。”‘
  穆滨城正色了说,“孩子,我自然是喜欢。可是我对你好也是应该的啊,因为我更喜欢你,你是我妻子嘛。而且女人生孩子,即幸苦,又危险,我不对你好一点,我自己就算睡着了也不能安心。”
  穆滨城对琉夏说这话的时候,神色非常正经,绝不是想要说情话,也不是为了讨琉夏高兴的空话,这一切都发自他的真情实感。
  今天穆滨城和琉夏要出门,没有带上那个雇佣的妇人,就让她回自己暂住的那户村民家里去了。
  那妇人正是那家人的一个表姑,穆滨城请她做事,说定十两银子干一年,而穆家没有给她住的房间,就让她住在村里亲戚家里,每天早来晚归。
  另外穆滨城还付给那家村人,每年一两银子的房费,喜得那家人恨不得给穆滨城磕头,恨不得将自家这个孀居多年,从前很少来往的穷困表姑供起来。
  原本有这样的差事,张大娘是想要照顾自家人的,可惜亲戚朋友当中,都没有符合穆滨城标准的人选,不是没有家累的都年纪太老,年纪太轻的也只能直接剔除。
  最后找到这个人,跟张大娘也没有什么亲友关系,是村里一户跟周胜家平常的关系不好不坏的人家,自己到张大娘面前来推荐的。
  说是自家的这个表姑,人叫做高婆子。
  怀着孩子就死了丈夫,最后只生下来一个女儿,女儿现在已经嫁了人。
  家住在城里,原本也有一个小院子,可是本小叔子一家占了。那时孩子还小,就赶到院子后屋檐,两母女搭了帘子住在屋檐下面。
  没有生计,就去给人家当过奶妈,不过后来那家人孩子大了,又不是十分富裕的人家,就把她辞退了,她就在城里给人家洗衣服为生。终于是把女儿拉扯到十三岁,去年刚刚嫁了人。
  原本就想着再找一户人家,就是自卖自身也可以,年纪也大了,好歹从那个出屋檐下搬出来,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
  张大娘为人仔细,特地道城里去看过人,看到她虽然是寄居在房檐下,东西是少,可是那住的地方,依旧是收拾的干干净净。人看起来也老实本分。
  又偷偷问了周围的人家,都夸她好,为人和善。说那叔叔不是东西,可是那小叔似乎在街面上有些恶名,所以周围的人都不敢过问这件事情,更何况那高婆子只有一个女儿,守不住家产,也是没奈何的事情。
  以前人家都劝她另外嫁人,可是她又怕别人慢待她的女儿,要是再把女儿丢了,她自己恐怕也活不成。
  张大娘根据打听来的消息,告诉琉夏之后,琉夏就说,“先让她来干活吧。要是不满意,我们也照样按天给工钱让她走,是谁的面子也不看的。”
  张大娘说,“用了这个高婆子,将来你生了小孩,也可以让她带,是很合算的。”
  那高婆子到了琉夏家里,洗衣做饭都会,只是小县城里的人,也没有去过什么大户人家,做菜的手艺实在不能够琉夏相比。可是因为琉夏闻见油烟子味道,就要作呕,做饭的事情,也只能让她去做,
  她手脚也勤快麻利,人也不多话,让到桌子上一起吃饭,起先还推辞,坐下之后,吃着油水丰盛的食物,也大口大口的吞咽着,比葛斌这个正长身体的少年郎都吃得多。
  起先还因为自己吃得太多不好意思,琉夏说,“我们可是有个真正能吃的人,你跟他比起来,不过是小巫见大巫而已。”
  就这样高婆子在穆滨城家半个多月,一个干瘦的人,竟然眼见的白胖起来。
  这次到山上去玩,高婆子本来也想要跟着去照顾,可是马车的位置有限,根本坐不下这么多人。
  琉夏就拿了二钱银子给她说,“我们打算在山上过一夜,你要是想去看女儿的话,就可以趁这个机会去看看,只要明天晚上回来就可以。”
  因为知道高婆子的女儿,就嫁在县城外一户农家里,所以当琉夏他们到山上去玩的时候,她果真卖了糕饼礼物,去了自己的女儿家。
  因为走的速度缓慢,过了半晌午,琉夏他们才到山上。
  制茶的师傅,加上家眷,有四十多口人,因为昨天让葛斌骑了马来通告过,今天马车一到山上,山上所有的大人小孩,都一起出来迎接。
  这些人有制茶的手艺,住在这山上,也是为着看守照料茶园,穆滨城与他们商议好的,只要上山来,就先每户给十两银子做安家费,每户人家年底的时候,还能再得二十两银子。
  穆滨城对待他们,可比先前杨家大方的多,所以他们对穆滨城格外感激。
  其间一个领头的制茶师傅,看到穆滨城坐在马车前头,就让自己的小儿子搬了小马扎来,等那孩子搬着凳子出来的时候,穆滨城和坐在他旁边的葛斌,早就已经翻身下来了。
  不过这小马扎来的正好,可以给身体不便的琉夏和人小人矮的燕如用。
  一群人拥出门外,又热切的把穆滨城他们几个迎进山上最好的那间,以前是杨家的管家住过的屋子里。
  客厅中已经摆好了碗筷和几碟子冷盘,等人进屋之后,后厨炒菜的人,就立马忙活了起来。


第94章 九十四章
  因为穆滨城酒量不好; 所以在宴席上没有喝酒; 饭就吃的很快; 端上来就开吃; 吃完饭这宴席就算完。
  这山上的饭,也还是别有一番滋味的; 其中有一道素炒蘑菇。这初春时节; 能找出一盘子蘑菇来,也是昨天听到穆滨城要带家眷上山来小住; 山上的大人小孩一起,在茶树下仔细搜寻出来的一点收获。
  另外还有几样炒肉,炖肉,烧鸡; 蒸鱼,都是家常的口味,虽然粗野,但是粗野中也蕴含了某种温和的独特滋味。
  饭罢之后,琉夏就迫不及待的提出要到山间的茶园里去走走,不过穆滨城没有同意,说是走了一早晨的路,舟车劳顿; 让她睡过午觉之后; 再出去看茶园。
  琉夏原本还想辩驳一番,说自己并不感到劳累,可是看到留在席间陪着他们一起吃饭的几个制茶师傅; 琉夏又将那推拒的话吞了回去。
  因为穆滨城这样说只能是出于对自己的关怀,琉夏觉得在众人面前反驳他,就显得自己不识好歹了。
  也许琉夏这一句话的退让,并没有人发现任何端倪。可就是这样的小事上,互相迁就,才是夫妻间能够将关系良好维持下去的关键所在。
  就这一点而言,也许连琉夏自己也未必了解。她只是出于自己的本心,想这样做,于是便这样行事了。
  琉夏转口,让燕如跟着葛斌,去各自安排给他们的房间。她自己就跟着穆滨城,去了穆滨城每次到山上时暂居过的房间。
  穆滨城从前虽然没有在山上歇宿过,但是别人去干活儿了,他这个做主人的没事做,别人也总要找个地方给他呆着,所以他在山上那个最好的房子里,收拾出来给他呆着。
  房间里桌椅床铺俱全,昨天已经有人将这里特意打扫过了。
  穆滨城携着琉夏的手进到房间里,穆滨城以前就很喜欢牵琉夏的手,自从琉夏怀孕之后,穆滨城的这一习惯,似乎找到了正当理由一般,就越加的变本加厉起来。
  琉夏还曾经就此取笑过穆滨城,“你牵着不放,我的手就这么好看。”
  穆滨城并不气恼,反而将琉夏的手拉到眼前,左右翻看了一下,点头说道,“的确是很好看。”
  此时穆滨城将琉夏带到房间里,琉夏看了看房间里的布置,觉得虽是简陋,但好歹干净利落,坐在床边的椅子上,并没有立时躺倒床上去休息。
  穆滨城说,“我去拿一个炉子进来,你别看今天太阳好,其实温度还低的很。何况这是在山上,更比山下清冷几分,要是不小心着凉就不好了。”
  琉夏说,“你先别忙了,我本来就不困,在这里坐着说说话,消消食,过会儿也不要人陪,我们自己去茶林里走走。”
  穆滨城也在琉夏的对面坐下,对她说,“你这样一说,我才想起来,有一件事情跟你说。”
  琉夏听到穆滨城的语气掷重,就问道,“什么事啊。”
  穆滨城说,“再过一个月就是清明,清明过后四月二十三,就是我爹的忌日。”
  琉夏问道,“你难道是想去父亲坟前扫墓,还是说要请人做法事。”
  穆滨城摆摆手道,“我爹生前就对这些名义上的孝道行为嗤之以鼻,何况我在孝期就跟你成家,对这些形式本来就不必过分遵从。还有扫墓的事情,就更不必提,我爹被葬在皇家陵墓的功臣墓里,受皇室的祭拜,我现在的身份尴尬,就是去了,也不能正大光明的祭拜。我是想在大青山村给我爹修个衣冠冢,到时候我给他老人家烧几柱香,也就算是我对他的一种纪念吧。”
  琉夏说,“你既然有了章程,需要多少银子,直接拿去办事吧。”
  穆滨城他们家的情况就是这样,有了钱,都是琉夏负责收着,平时的小钱,夫妻俩都可随意取用,要是遇到用大钱的机会,穆滨城就一定要来跟琉夏商议,直到取得琉夏的同意,他才会动手去取钱来用。
  这次琉夏的回答也没有超出穆滨城的预料,他对琉夏说,“给我爹修得虽是衣冠冢,但是也不能修得太草率,起码要用青石垒起一个坟头,找人来刻碑。”
  琉夏说,“既然要做衣冠冢,就将娘的坟冢跟爹的修在一起好了,我们也不差这一点钱。”
  穆滨城点头称是。
  又将话题转到城里那个茶叶铺子的事情上,穆滨城说,“表姐来信说,她生产在即,铺子上的事情全部交给掌柜来处理,平常就让秦飞去照看一二,要我们事情成了,应该好好的感谢一下表兄。”
  对此琉夏没有任何意见。她只是说,“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