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翠花:世子,要矜持-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是北方,冬季蔬菜本就很少,大酱就成为每家每户最重要的调味品或是菜肴,尤其是穷苦人家,有可能一冬都会就着大酱吃饭。
大酱材料简单,只需黄豆、盐和水,做法也很简单,就是煮熟后将豆子捣烂,然后做成酱块晾晒,别怕酱块上长毛,长毛才好,才能发酵将大酱腌制成功。
下大酱是有日期的,到了那几日,家家都开始下大酱,就是将长着毛的酱块掰成小块放入酱缸中,加入水和盐,在用纱布将酱缸蒙住,让酱进一步发酵。
最后,就是每天都要用酱耙子搅拌,直到酱发酵好能吃为止。
这天,田家大嫂又是满脸兴奋地跑来,见到谢何氏正在上课,就忍不住拉着杜七奶奶及杜奶奶开始吐沫横飞的转播,原来,谢萍的婚事定下咧,说是嫁给孙县令的长兄,只是这个嫁不是做正妻,而是去给人家做贵妾的。
两个老太太听到这个消息都一愣,虽然都是穷苦出身,但是让孩子给人家做妾,那也是很不光彩的事儿,即便是贵妾,也是妾,不仅嫁衣不能为大红色,还要给正妻奉茶施礼。
谢家也不算太穷苦,怎么让自家的姑娘去受那委屈咧?
这边不明白,谢赵氏也迷糊咧,原来不是说好要跟着孙县令身边的吗?怎么突然变成县令的哥哥咧?
这可是天壤之别好不?同样姓孙,同样是做妾,可是妾和妾的地位是不同的,给孙吉利做妾,那是给官老爷做妾,给孙吉祥做妾,可就是给小商贩做妾,虽然现在小商贩地位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但再怎么厉害,也要依附孙吉利这个兄弟,自家清清白白的大姑娘,给人做妾本就委屈吃亏,要是攀不上个官身,做妾岂不是太不值咧?
即便是贵妾,那也要给小商贩之妻行跪拜礼的。
谢赵氏越想越觉得憋气,看到谢萍那憔悴的脸,更是心疼无比,于是忍不住哭嚎起来,为女儿意外失身,为木已成舟不能改变的事实,真正悲戚地大哭起来。
谢老爷子也没有想到能是这样的结果,他双目赤红地望着跪在面前的老大两口子,第一次感觉家里的事情已经脱离他的掌控,尤其是老大,现在做事根本不与自己商量,竟然用这生米做成熟饭的方式,逼着自己同意。
他突然觉得好累好累,就像是一直努力攀爬大树,原来抬头望去,觉得顶峰离自己并不遥远,可是今天他突然回头低头看了看自己攀爬的距离,才发现,不管怎么努力,也才是稍微离开地面,只要将脚伸直,就又回到原点,有个这概念,在仰头望去,那树梢或是可以承担肢体重量的枝杈,距离竟然那么遥远,远的在光芒照射下,竟然模糊一片看不清楚。
☆、第80章 罐头
不管杜家庄人怎么议论,不管老爷子怎么沮丧,谢萍还是被抬走了,虽然没有做正妻出嫁那么隆重,但是作为贵妾还是有仪式的,只不过庄子里的人都感觉怪怪的,关系极好的才随了份子,其他人都望而却步。
谢何氏给了添妆就回来咧,至于去县城里送亲,她很直白地拒绝了,笑话,要是正妻还好些,贵妾这样的身份,还是别去丢人现眼的好。
不过谢杜氏及谢芳陪着去了,用田家大婶的话说:“就这两人的性格,去了可别跟人家大老婆打起来。”
第二天谢杜氏与谢芳回来,应验田家大嫂的猜测,两个人脸上都带着伤,虽然缄口莫言,但是也能估计发生什么事儿咧。
谢家感觉很是没脸,老爷子命令女眷尽量少出门,省的引发新一轮的热议。
不过,由于有了新的依仗,谢家地位在杜家庄也算是提高不少,尤其是那些趋炎附势之人,开始曲意逢迎,试图想搭上县令长兄这条线。
老爷子的心情慢慢好转,尤其是谢业继的地位稳固不说,还在第一场雪之后,将谢业续也带到县城里,成为孙吉祥绸缎铺里的账房。
杜家庄的人都在暗传,说是谢家老爷子老太太,也要跟着去县城享福,家里的田地都交给谢业成打理,收成按照佃户比例分配。
谢何氏也不理这些传言,她还盼着谢家赶紧搬走咧,省的没事就找自己晦气。
时间过得飞快,谢翠花来到这里,迎来第三个春天。
她提着小篮子可以随意在乡间田边转悠,这就是长大的好处,可以自己单独出入。
谢家在第二年麦收过后,就搬去县城里,不是老爷子要求去的,而是谢赵氏去县城探亲后就不想回来咧,所以老爷子顺势跟着去县城居住。
两年多的时间,不长不短,但是谢萍变化最大,终于成为孙吉祥的继室,原来的正头夫人,不知为什么突然得疾病身亡,没有出孝期,谢萍就被孙吉祥扶了正。
钱香现在已经有孕,挺着大肚子,时不常回到女学找二婶子唠嗑,跟着她来玩的孕妇还有王二丫,她与谢业成成亲后,跟谢赵氏闹了好几次,最后都是以婆婆失败而告终,否则谢赵氏也不会那么想离开杜家庄。
没有谢家人在一边虎视眈眈,谢何氏带着三个女儿过的很是滋润安宁。
杜奶奶已经搬出女学,因为杜石山长大了,虽然只有十岁,但也不能在女学后宅住,怕引发不好的流言蜚语。
杜奶奶家重新盖了青砖大瓦房,尤其是那围墙,建的又结实又高,看着就很安全。
谢何氏也买了一块宅基地,位于庄子的北边,离向阳坡很近,由于偏僻,谢何氏一直没有在那里盖房,想着等谢业立回来后,让他张罗盖上砖瓦房。
杜石山还是与谢翠静关系最好,两人虽都长大,但是去哪里依然形影不离,杜奶奶与谢何氏之间早有默契,等两个孩子长大些,就将亲事定下。
谢翠娴的绣工更加娴熟,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架势,她每年的绣活都能卖不少的钱,姐妹三个,属她的私房钱最多。
谢翠花长大能自由走动后,就想着怎么不动声色地挣钱,腊肠已经成为这一带的特色,杜家庄因为这个,变成平定县最富裕的庄子,就连杂姓人那边,绝大部分人都盖上青砖大瓦房,还别说杜家庄本姓人家,所以想嫁过来的女孩趋之若鹜,。
当然,也有那些不满足之人,想法设法偷盗配方,尤其是内贼防不胜防,最后,盗版腊肠开始泛滥,好在杜家庄腊肠的美名还是传扬出去,了解的大都来杜家庄订货。
家里卖粮食存下的银子已经不少,谢翠花就想着用这些银子做买卖,由于两年多的影响,娘亲谢何氏已经习惯这个古灵精怪的小女儿,遇到点啥事儿,都会跟她念叨,听听她的建议,所以动用家里的存银,谢何氏不会阻拦的。
去年秋天,谢翠花在镇子上看到有许多农户在卖梨,价格很是便宜,说是今年梨子大丰收,自家吃不了又怕放坏,只好贱卖。
由于都不会存储水果,烂了就倒入粪坑里当肥料,谢翠花觉得很可惜,尤其是冬季北方想吃水果很难,即便地窖里存放,也存储不了很久,所以她就想,等到开春后,实验一下,看能不能做出罐头来。
瓷瓶可以定制,唯一要解决的就是密封,现在瓶盖都是木塞,不知这木塞能不能起到密封作用。
她让杜三叔在镇子上,定制几个小瓷瓶,又让木匠师傅帮着制作大小合适的木塞,拿回家后,将瓷瓶清洗干净又消了毒,往里面灌上凉糖水,塞上木塞放在锅里开始煮。
没有表看不了时间,只能大概估计,看看差不多了,拿出瓷瓶放凉后查看,那木塞果然涨的很紧,往外倒水一点痕迹都没有,现在只要看看保质期是多长时间就行了。
水果快下来前,谢翠花忐忑地将罐头糖水打开,倒入碗里小心地喝了一口,立刻笑足颜开,罐头算是基本成功,这么长的时间,里面的糖水因为密封好而没有变质,到时,只要将水果处理好,消毒做的精细些,应该就能成功。
带着这样的好心情,盼到第一批水果上市,就是桃子和小黄杏。
由于成片种植果树的人家不多,所以卖水果之人大都是自家在后院前院或是田边种植的果树,果子成熟后自家吃不了,就拿到街上贩卖。
由于现在种果树技术还没有成熟,嫁接啥的可能还都不知道,所以桃子和黄杏都不大,吃起来的味道不是太甜,还是以酸为主。
谢翠花就盼着这个咧,这样吃不怎么好吃,但是做罐头里面要放糖,自然甜味十足,那些富贵家的小姐太太们一定会很喜欢。
这天,她跟着杜三叔来到镇子上,见到一位老大爷正在卖桃子和小黄杏,急忙让杜三叔停下,自己上前问价。
由于水果刚上市,价格还比较高,桃子是八文一斤,黄杏是六文一斤。
谢翠花有点肉疼,赶上肉的一半价格咧,可是为了做实验只能忍痛,最后,她还是咬牙买了不少的桃子和杏子。
☆、第81章 挣钱
回到家中,买了这么多的水果,让大姐二姐很是心疼,虽然不客气地将谢翠花训斥一通,但是谢翠花让她们帮忙干活,却一点没有迟疑,立刻开始洗水果,削皮剥壳儿,忙的不亦乐乎。
杜七奶奶帮着将新罐子消毒,然后熬制糖水,熬制好的果肉放入瓷瓶中,加入糖水后塞上木塞儿,就放进大锅里开始蒸煮。
忙活到晚上,天色完全暗了下来,四十五瓶的罐头,终于做完咧。
二姐谢翠静笑着问:“花花啊,你这些果子水想卖多少钱咧?”
谢翠花算了一下成本,瓶子定制需要二十五文一个,加上木塞两文钱,里面的糖大概也算两文,果肉装着不多,多算些应该在三文左右,不算人工,成本在三十二文,如果加上人工成本应该在六十文吧,那么自己该卖多少钱咧?
最后,她咬牙道:“一瓶卖二百三十文钱。”
这个价格,让一众人惊得差点掉了下巴,二百三十文是什么概念,那可是一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就这么一小罐子,竟然要卖二百三十文钱?
其实谢翠花想卖三百文钱来着,可是想了想现在的物价,还是决定价格稍微低些,不过,这样的价格,一般人也难买得起,要想卖出去,只能卖给那些达官贵人。
不顾二姐说她异想天开,也不理大姐笑她是钻进钱眼里,谢翠花将成本都记上,就开始琢磨怎么推广自己的这新产品。
第二天,她让二婶子将张贵叫来,当着他的面,打开自己做成功的桃子罐头,让他尝了尝。
果然张贵清秀的脸上露出惊异神色,本就有商业头脑立刻知道,这东西就像是腊肠一样好卖。
谢翠花可不想让罐头一样成为被人惦记的东西,所以让张贵秘密推销,就说是他在外面倒来的货物。
张贵听到后,一个劲儿地点头,腊肠给这些人个教训,所以保密意识都在迅猛提高。
第二天张贵请假去了县城里,待晚上回来,带走的十多瓶罐头已经卖出去,没有按照谢翠花的定价,而是张贵看到那两个的掌柜尝试味道的模样,又顺势涨了三十文,以二百六十文的高价卖了出去。
这个价格,不仅让谢何氏杜七奶奶她们惊愕地张大嘴巴,就是谢翠花也有点难以置信,自己觉得定价已经够高了,没想到张贵竟然又往上涨了三十文,这样的话,这四十五瓶罐头,除去被尝试的两瓶,应该能卖十两银子,除去成本二两银子,实际上赚了八两银子。
由于这罐头价格高,所以现在只是在酒楼里卖给富贵人吃,并不像腊肠订单那么多,但是两个酒楼的订单也算是拿下来咧。
谢何氏带着谢翠娴谢翠静依然要上课,后院里就只有杜七奶奶杜三婶、二婶子跟着谢翠花忙活。
由于量还不是很大,所以制作起来不用那么多的人手,何况做一次,超过订单也不怕,毕竟这玩意儿好存放,等下一次订单来了,在做也不迟。不过,从桃子杏子下来开始,一直做到桃子杏子过季,谢翠花手里已经挣下三百两银子,将钱按照先前说好的分成比例,给大家分完后,她还剩下一百六十两银子。
这笔银子她不准备买地,而是让杜三叔帮着买荒山种植水果树,水果可以卖出去,也可以做成罐头,实在不行还可以做成果酱,只要掌握密封方式,做什么都可以长时间储存。
由于罐头越做越熟练,木塞掌握性也越发的到位,尤其是要将木塞的表面打磨很光滑,尽量让它没有太多的创面,然后就是水煮的时间要长,这样可以让木塞膨胀的更加均匀。
杜三叔没有找到荒山,倒是杜七奶奶帮着找到了,荒山也是杜家庄的,只是在杜家庄的东北边的,需要走过土坡在拐个大弯儿才能看见。
族长因为腊肠的方子,很领谢何氏的情,就以最低价卖给谢何氏,只收了二十两白银,当然过户的事儿,也做的很隐秘,毕竟腊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