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六零小仙女 >

第30章

六零小仙女-第30章

小说: 六零小仙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后晌,姐弟俩告辞回去,李婆子大方地给他们捎上了几十斤红薯,让两人抬回去。
  这东西能耗顶饱,够四口人吃好几天的了。
  麻子娘收下儿子端回的甜酱碗,在晚饭后应约而来,和李婆子关在屋里嘀嘀咕咕。
  荣锦在两个人欢欢喜喜地商量着提亲纳彩的啰里啰唆中,渐渐睡了过去。
  第二天醒来,她发现院子里多了点东西,晾衣绳上挂满了一条条的腌肉。
  据说全是钱春妮姐弟俩带过来的那半只狍子腌制出来的,怪不得李婆子能舍得下大半袋粮食当回礼。


第35章 
  钱家湾那边很快传来了好消息; 钱春妮爹娘同意了,只等李麻子找了媒人过去提亲,这件婚事就算定下来了。
  去提亲那天; 李麻子打扮的人模人样,带着媒人; 提着聘礼,找了长辈和朋友陪着; 风风火火地冲去了女方家。
  喜事当即在村里传开了,大家伙纷纷恭喜; 笑着说结婚的时候说一声,他们都来帮忙; 顺便喝一杯麻子的喜酒。
  麻子娘满脸喜色; 笑的合不拢嘴,好好扬眉吐气了一番。
  乡亲们讨巧说麻子的好听话,她就谦虚着夸自己未来的儿媳妇; 还特别感谢了促成良缘的李婆子和钱春娥婆媳俩。
  大家伙这才知道; 原来麻子的未来媳妇竟然是大队长家二儿媳妇钱春娥的亲妹妹。
  哎哟,都是自家人呐,比那什么周三娣关系近多了,众人为此对即将嫁到他们村的钱春妮印象很好起来。
  李麻子的亲事刚定下没多久,李矛头家准备娶大儿媳妇了。
  虽然李红旗截胡的事做的不地道; 但毕竟是同一个村的人; 他们家平时做人也没啥不好的; 于是去添礼帮忙的人不少。
  李麻子自从说好了媳妇; 人逢喜事精神爽,娘俩都将之前那事甩在了脑后,此次也随了一份礼钱。
  李家村如同之前办喜事那样,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地把新媳妇迎了过来。
  只是坐在扎着大红布的架子车上的周三娣,穿着的却是一身寻常的补丁衣裳,还不是红的,一点都不喜庆。
  这就让接亲的人有点尴尬了。
  穷没事,他们都穷,哪个平常穿的衣裳上没补丁的,大家一个样儿,都理解。
  但是结婚哎,好歹找一件过得去的好衣裳当喜服吧,不然显得女方对亲事多不重视似的,让新郎家怎么看?
  周三娣面对众人时不时诧异打量的目光,脸色沉了一下,拽紧了自己的衣角。
  她也知道穿这样的会被人家瞧不起,但是聘礼里面那块好布都给小弟用了,想借身好的又借不来,她将就一下也没啥。
  只是婆家来的这群小伙子太没眼色了,看啥看,没见过出门子的姑娘咋地。
  李红旗咳嗽了一声,打破了诡异的气氛,大家伙给面子地收敛起来,只是心里纷纷撇嘴摇头。
  出门子的姑娘他们咋没见过,自己村时不时还嫁出去一个呢,只是没见过这么光板儿嫁人的。
  这位周家的闺女可是只穿了身旧衣服,包袱都没拿一个,只身上了接亲的架子车。
  你说嫁妆?呵,毛儿都没见着。
  一块来的壮劳力们摊摊手,本来都是被叫来准备帮忙搬陪嫁的柜子木箱子啥的,这下白来了。
  别说衣柜木箱,缺腿儿的凳子都没一条。
  李红旗虽然替新媳妇解了围,让结亲队伍顺利上路了,但走在路上时,他的脸色也不是多好。
  要知道,他家给的聘礼可不算少。
  应着女方家的要求,粮食给了两大麻袋,知道对方家里穷,置办不起好的,他娘还特意把藏了许久的一块好布料搁在聘礼里边送了过去,点明是给新娘子做衣裳穿的。
  红旗娘想的好,布料虽然心疼地舍出去了,但是过后会穿在儿媳妇身上再带回来,不仅没损失啥,还能给家里长脸面。
  只是她打算的再好,却没想到周三娣一家根本不按常理出牌。
  聘礼全部收下,闺女出嫁却连根毛儿都不出。
  李家村当时热热闹闹地把迎亲车队送走,不成想接回来的时候却都兴致不高懒懒散散的,都还以为出了什么意外。
  结果一看车上的新娘子,还有那辆没有一点嫁妆影子的空架子车,众人露出了然又惊奇的表情。
  哎哟喂,多少年了,第一次见到男方送了聘礼,女方啥都不带只来一个人的。
  要说新媳妇家没东西陪嫁,那就提前两家商量好了,男方聘礼相应的也不会给太贵重的,这样两家都不吃亏,只当结门儿女亲家。
  可是女方这回明晃晃地收了不少聘礼,却在嫁闺女时装傻当铁公鸡一毛不拔,李矛头一家可要吃下这个哑巴亏了。
  众人啧啧不已,说来这算不算现世报啊。
  李红旗截胡人家的相亲对象,结果媳妇还没娶到家就出了这么丢脸面的事。
  乡村里面藏不住秘密,这件事像长了翅膀一样,不到片刻就传遍了李家村上下。
  之前没随礼没打算来的村民也齐齐跑来看热闹,对着新娘子和李矛头家的门头指指点点。
  虽然大家伙没说太难听的话,但是红旗娘还是感到了难堪,心里十分憋屈。
  李矛头这位大家长好歹端住了,若无其事地热情招待客人,安排着婚事正常进行。
  等到拜了天地,随礼的客人们入座开席,李老头挨桌敬酒让大家海涵,说道家里第一次给孩子办喜事一时仓促了云云。
  另外,门外围观的人也都被分到了一把炒玉米磕牙,权当沾沾喜气。
  乡亲们吃人嘴短,又没什么坏心思,见没啥热闹可看了,很快散了去。
  麻子娘俩也在坐席的人中间,毕竟他们家正常随礼了,不来吃一顿多亏啊。
  旁边还坐着李治富和钱春娥夫妻俩,他们是作为大队长家的代表来祝贺的,礼金也给了。
  只是按照以往的规矩,本来应该李婆子或者老大夫妻过来,那样显得重视。
  然而李婆子围着宝贝孙女转悠,荣锦吃不了那些,她也就不想来。
  赵凤仙那里感觉来了比较尴尬,还是算了吧,给大家都留点脸面,李治国当然跟着媳妇也不来了。
  这样,李治富夫妻两个就麻溜地过来了,早饭都少吃了几口,特意空出肚子准备撂开了肚皮吃一顿。
  门口遇到麻子娘俩,已经成了亲戚的两家索性就坐到了一桌。
  “妹夫啊,你太瘦了,得吃多点,最好再长高长胖些,将来能多挣工分养老婆孩子不是。”钱春娥顺手把桌上的玉米馍馍给李麻子塞了几个,馍筐里顿时空了一半。
  李麻子哎了一声,分给他娘一个,然后猛吃海喝,只是吃到一半他吭哧吭哧地说道,“大姐,春妮说我瘦也不要紧,她就稀罕我这样的。”
  “噗——”钱春娥一口菜汤喷到了脚底下。
  死丫头,啥时候对人家说了这么不要脸的话!
  麻子娘在旁边笑的一脸灿烂,皱纹都多了几条。
  当新郎官新娘子敬酒敬到他们这一桌的时候,几人狭路相逢面对面,尚且还有些不自在。
  李麻子则放开的多,他春风得意着呢。
  比起高高大大一副男人相的周三娣,他还是喜欢跟他身形搭配娇小玲珑的钱春妮。
  所以对于抢了他以前相亲对象的李红旗,他这会儿反而感激居多。
  多谢啦大兄弟,谢谢你把抠门的母夜叉抢走了,不然他李麻子哪有机会定下漂亮小媳妇。
  李麻子一脸庆幸喜悦感激…的复杂神情,拍着李红旗肩膀恭喜道,“红旗哥,麻子给你道喜啦,祝你们夫妻和睦百年好合!”
  李红旗:“…………”恭喜就恭喜,你那一脸奇怪的表情是咋回事?
  周三娣跟在后边搭眼看了下李麻子,箍着嘴没啃声,大家以为新娘子害羞,善意地笑笑就放过他们了。
  席面还算好,比平常的饭食多了些肉,对于已经不缺粮食的村民们来说,没啥稀奇的,众人吃罢后该散的都散了。
  周三娣自此成了李家村的新媳妇,只是她一般很少出来跟人说话,基本见不到她人影儿。
  之后村里的生活又回归了平静,直到老族伯出去几天从外面回来。
  初夏的夜晚,李老头家的大门被敲响。
  老族伯进院歇口气,脸上带着明显的喜色,对李老头一家说道,“福娃的名字算出来了。”
  为此,他特意跑老远请了一位算命瞎子出山,奔波良久,终于有了结果。
  “算出来了?”李婆子很是惊喜,当即追问,“算出叫啥?”
  其他人也都殷切地看着老族伯,给他们家小仙女起大名可不是小事,怠慢不得。
  老族伯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从怀里掏出了一张黄纸,上面用黑色的墨水写了两个工整的大字。
  “这是繁体字啊。”李老头眯着眼睛仔细瞧了下,嘴里不由自主地念出纸上那两个文字。
  “荣、锦?”
  李治国哥三个跟着同时念出,然后都是一愣。
  这是属于他们家小仙女的名字?可是看不出来是哪方神仙啊,那些传说中有名的神啊仙的好像没叫这个名儿的。
  “额,福娃会不会真是菊花仙啊…”李治民顺嘴一秃噜,被李婆子立马揪着耳朵扯到了后边。
  李婆子站到最前面,对着黄纸上的俩繁体字认真瞧了又瞧,越看越喜欢。
  “这名儿不错,福娃原来是叫荣锦啊,果然是天定的,听起来就不一般,比咱们的有文化多了。”李婆子喜滋滋地称赞道。
  老族伯捋了捋胡须点头附和。
  当然不一般,算命瞎子为了算出这个名字可花了不少力气,付出的代价不小。
  若不是他带去的粮食多,且人家家里都快断顿了,一个老娘饿的皮包骨,说不得对方还不愿意帮他算嘞。
  大家一听奇了,问具体啥情况,让老族伯说说。
  “那人是个真有本事的,刚开始还不愿意算,说是啥泄露天机要遭天谴的,我给的粮食多……最后他答应算了,却没算出来!”老族伯讲到当时的场景哈哈一笑。
  本来是凭着生辰八字随手一算,挣点粮食给家里应急,没想到遇到硬茬了,连个名字都没算出。
  算命瞎子自感脸上无光是一回事,同时也牛脾气上来,在老族伯怀疑的目光下算了一遍又一遍。
  “最后咋了?”李治民听的津津有味,在老族伯停下喝茶时紧跟着问道。
  李治富拍了蠢弟弟一巴掌,傻货,当然是算出来了,不然黄纸上的名字咋来的。
  老族伯喝口茶清清嗓子,不再卖关子,把后续说出。
  “最后他掏出一枚龟甲,还有一串铜钱,说是他的传家宝贝,点着香用它卜算终于给算出来了,不过……”老族伯摇了摇头。
  “算出后,那人当场就吐了口心头血……我走时把带的粮食全都给他留下了。”
  大家伙这回相信算命瞎子之前的话了,泄露天机果然要遭天谴的。
  ……
  荣锦在里屋小木床上翻了翻身,在睡梦中继续跟周公下棋。
  尚且不知道,她的马甲已经被此界土著中的能人异士扒掉了一个。


第36章 
  老族伯从李老头家出来; 意犹未尽地回了家,他老伴儿还在锅里给他温着玉米野菜糊糊。
  “你看你,回来还没坐下就又出去; 饭也不吃,就那么急?还以为自己是年轻那时候呢……”老伴儿一边给他端饭一边不满地抱怨。
  到底还是心疼老头子出去奔劳一趟; 她又悄悄去厨房打了碗鸡蛋茶。
  自从村里家家户户开始养殖后,他们家也养了几只鸡一群鸭; 鸭蛋攒着卖钱,鸡蛋却是给自家人吃的; 补充那啥营养。
  老族伯大口喝完温度正好的糊糊,又小口美滋滋地品着鸡蛋茶的香味儿; 心里别提多舒坦。
  “你说以前哪有现在这种好日子; 都是托了咱们小仙女的福,我早点把算出来的名字送过去咋啦?”老族伯砸着嘴反驳道。
  老伴儿说不过他,而且那话也是事实; 只能斜了他一眼; “大半辈子了,一直是你说的有道理,我还不是担心你那老身板儿,万一哪天累着翘了辫子…”
  “嘿,我好着呢; 你就别瞎操心了。”老族伯撂下碗摆了摆手。
  老伴儿瘪瘪嘴; 踩着小脚去收拾碗筷时听到大门开合了一声; 出来后发现老头子又不见了。
  老族伯吃饱喝足; 继续自己未完成的某项大事。
  他先在村里村外转悠了一圈,看过田里茁壮生长的茂盛庄稼,见到屋舍之间迈着八字步悠闲散步的鸡鸭鹅,心头温热。
  初夏的风仍然柔柔地吹拂着,夹杂着草木和花朵的清香,恬静安然。
  老族伯逡巡了半晌,在日头正好时辰吉利的那会儿拐去了祠堂。
  祠堂做教室的正屋里传出来朗朗的读书声,孩子们还在上课,老教师看到他进来以为有什么事,正要起身打招呼,被他摆摆手制止。
  老族伯背着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