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娘美如玉-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眩矍谱拍切⌒”∩聿牡氖樯菇姓煞蚓咀乓颍慌卤愕苯职延喟け蛞欢伲咀哦浯丶胰チ恕�
余剥皮遭自家娘子一通爆揍,这东大街上倒是清闲了好几天。如玉要不出趟门,还不知道自己居然如此会经商。如今不逢年不逢节,按理不该是普通人家买字画的时节。但她的工笔画的细腻,画的又净是些酸秀才们唾弃,老百姓们最爱的胖娃娃、摇钱树,丰收的麦田等物。
看起来俗不可耐,但却叫老百姓们看了能心生欢喜。
她再摆了五天,到这里转眼也就快半月了,荷包里已挣得二十几两银子装着,又有黄娘子家住着,早起再与街坊们聊聊天儿,余剥皮见了都要绕着道儿走。这生意做的太好太顺利,果真有些乐不思蜀。
如玉这日正捧了杯豆浆娘子的红枣豆浆喝着,便见一个身着一袭素竹缂丝镶边,绵质白衣的男子,顶总墨玉冠,手中摇着把折扇,坐到了她桌前的椅子上。
这人无论那件衣服还是混身的气度,都与当初初到陈家村时的张君相似无疑,便是眉眼也有七分的相像。离的很近时,如玉只闻到他身上那股气息,整个人便警觉了起来。这是那天半夜,她在西京客栈后巷见过,前几日又到黄家搜过她身的那个男人。
他虽衣着变了,未曾蒙面,但身上那股如兰似麝的香味犹还没变。如玉以为那一回他没搜到信就死心了,没想到他这又缠了上来。她此时还装做不认识,不动声色问道:“公子是要写信,还是买字画?”
这人啪一声合上扇子,以扇柄指着如玉所画的那一幅幅元宝鱼,聚宝盆、发财树、小胖儿摇头叹道:“俗不可耐、斯文扫地,以雅艺而迎合俗世。玉儿,幸而你是个妇人,否则可真是辱没了天下读书人的脸!”
如玉还是男装,听他唤自己叫玉儿,显然他也没打算隐瞒自己。想到此,她亦是冷笑:“读书也不皆男儿,蔡文姬能诗,班昭还是可修史的大儒。小女子不才,只以匠人自居,不敢以读书人称自己。所画也全是老百姓们的心头所想,心中所爱,有何不可?”
这人又打开那折扇,一双神似张君的锋眉微簇着,一双重睑深深的桃花眼比张君的还要漂亮,两道柳叶弯眉,比女子还要秀气几份。他眸中柔情满满盯着如玉,隔着一张小桌,忽而伸出手,那双手也比张君的还细,还漂亮,但相比于张君,就太娘气了些。
如玉脑子滑到张君身上,新婚夫妻乍乍离别,正自伤感自己这半个多月来的煎熬,便见面前那男子变戏法儿似的,从她耳后端出一只天青色的阔口小碗儿来,那碗中白腻腻颤危危一碗酥酪,上头淋着润油油一圈蜂蜜,几滴芝麻,几料花生碎、枸札与核桃仁儿。她还是小时候家境好的时候,跟着父亲到渭河县城时吃过一回这东西,酸酸甜甜凉凉腻腻的口感,吃完只后恨不得学着穷家孩子们,连那碗都舔了。
如此暑天,一碗冰凉凉的酥酪,果真是能叫人透心儿凉的舒服。
“无功不受禄,公子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您既知道我叫玉儿,想必也知道我是个妇人,我丈夫傍晚就要回来,叫他瞧见一个男子在摊子前献殷勤怕是不好,公子还是端着这碗酥酪走吧!”如玉推了那碗,面冷语调亦冷。
这人盯着那碗酥酪看得许久,折扇啪一声打开往后正了正坐姿道:“我姓秦,名越,越王勾践之越。我在这东大街上站了半个月,每日都见玉儿你是独来独往,果真有些好奇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天之贵胄,能娶了我家玉儿这样一个能经得住六月天的大太阳半个月的美人儿。”
从渭河县起身时已是五月中旬,到西京后正好交了六月,今天是六月初十,如玉在此刚好摆了半个月的摊子,六月的毒日头整整半个月未晒脱皮晒脱相的美人儿,这秦越秦公子有生以来也没有见过,所以确实是由心感叹。
如玉已经挣得几十两银子,算算日子顶多半个月张君就能回来。她如今已经没了刚摆摊儿时那急迫的心情,也厌烦这皮相俊美油里油气的男子,遂起身利利索索收拾了摊子,转身进巷子回了黄娘子的家。
今日天还早些,她正替自己倒了杯冷茶喝着,便听楼下黄娘子唤道:“玉儿姑娘,绸缎庄给您的衣料送来了。”
如玉一听心中也是大喜,搭起帘子迎出门,便见西京客栈对面那家绸缎庄的掌柜带着个伙计,捧着一叠衣服来了。她这些日子挣了点银子,也在西京大街上看了些贵家妇人们的穿着,便花了五两银子替自己裁了两身像样的衣服,也是想要到京城之后不被永国公府张君的家人耻笑自己出身乡野。
掌柜先捧出一袭芙蓉色的印花纱衣,并一条妆花罗的长裙,连声道:“小娘子真真好眼光,这纱衣配着长裙,夏日里穿起来再清凉不过。”
如玉检视过衣服,付过了银钱送走掌柜,关上门这才来试新衣。裁衣是看那成衣庄的样式,但尺寸却得自己来把握。她换好了衣服,远远站在妆台前的镜子前拂光袖而侧姿,抿唇叹道:“若要提这衣服的神彩,只怕还得有些胭脂水粉来相衬才好!”
虽说这一回又遭张君弃在半路,可心底里论起来,如玉却还有点庆幸这难得的机会,叫她能知道自己竟还有经商的天赋,享受花自己所赚来的银子换来的乐趣。再者,她小时候就算家庭富裕,也不过是个柏香镇上的富户而已,所见过最大的世面,也不过渭河县。
若还是十几天前的她,对于永国府那样的勋贵府第所能有的勾勒,也不过是四五进大的大院子而已。直到这些日子以来她在东大街上与一些余娘子等人闲聊过,才知道就连西京府的府尹家,光是一个得宠的姨娘都有单独一所二进的院子可住,而府尹才不过是个五品官儿。若照此论起来,张君家也不知是个什么样的大宅第,也就难怪人口那样复杂了。
她远望着铜镜里的自己,腰纤臀俏,叫这一袭纱罗裹衬了,自己也看得出自己是个美人儿。也唯有在这一刻,如玉相信张君之所以愿意娶自己,只怕是叫自己这具身体与面貌给迷惑了。她想起下雨那天在山窖里,他在自己怀抱中小狗一样热乎乎的轻拱,连旷了半月的身体便有些渴燥,自己轻手搭到胸前哼了两哼,细声叫道:“冤家哎,你怎么还不回来!”
哼完了又觉得自己也太不嫌害臊,捂着脸扑到了床上。这夜她依旧睡的香甜,竟还梦到张君在自己身上,虽心里知道是个梦,却也放着胆儿任由自己去做,临到畅爽处终于忍不住一声哼,猛得睁开眼睛来,却见月光下床前一双明亮亮的眸子正定定望着自己。
如玉大吃一惊,反手就到枕下摸出防身的匕首来,颤声问道:“你是谁?”
“玉儿!方才梦见什么了?”这味道,这气息,是秦越,那个说她偷了信的男人。
如玉吓的坐起来,退到墙角摇头道:“秦公子,我这里委实没有什么你的信,你放了我好不好?”
“不好!”秦越声音十分的温柔,说出来的话却是渗人无比:“这个世界上见过那份信的人,除我之外都已经死了,唯独剩下你一个。若是你再不跟我说实话,那个冤家,你就等不来了!”
他说到那个冤家时,细声伢气,学的竟是如玉傍晚于窗前的声音。如玉摇头:“我委实不知道你说的究竟是什么信。”
秦越站了起来,于月光下在这屋子里来回踱着步子道:“一个能画工笔,能读诗书的美人儿,沦落到当街卖画,可我花了半个月的时间,竟查不出你的来路来。玉儿,你能不能老实告诉我,你究竟是谁的人?”
如玉横持着匕首摇头,披上衣服也下了床,起身替秦越斟了一盏茶:“我是个秦州来的乡村妇人,因死了丈夫,整天被族中逼着要去给人做妾,无赖之下便从秦州逃了出来,一路到此,也不过是想要拿自己所有的手艺混口饭吃而已。至于秦公子所说的信,我确实没有见过。”
“乡村妇人怎可能画得一手好工笔?”秦越端起茶杯看了一眼,随即又放下。
如玉一笑:“不瞒公子说,乡村富户家的姑娘们,也有上学堂的,不过是你不知道而已。”
秦越自椅背上挑起那件芙蓉色印花纱衣,在空中舞了一舞又丢到床上,转身走了。
从他方才那番话的意思里就可以断定,那怕她傍晚换衣服的时候,只怕他就在窗外盯着,也许不止一夜,这十几天来,她都叫这样一双眼睛盯着,可她竟混然一丁点都未曾察觉。
*
次日不必等下午,一早那秦越就来了。他不但自己来,还带着几个人替如玉在她摆摊的位置搭起个布棚子来,待棚子搭好了,便坐到如玉身边,替写信的如玉打起扇子来。这街上如今左右也都认得如玉,渐渐也知道她不过是个假扮书生的小娘子而已。既有个俊俏公子哥儿站到了身边,想当然的就以为她是叫这公子哥儿看上了。
如玉生意摊儿摆的正好,猛乍乍叫秦越扫了兴,心里气的咬牙切齿又不敢狠得罪他,压低了声儿道:“秦公子,我不过一个乡里逃难出来的寡妇而已,在此求份生计,恳请您放过我好不好?”
秦越仍还摇着把折扇,却不再说话。他若动怒的时候,眉眼更像张君,倒叫如玉有些心影,觉得他与张君该是兄弟,否则,怎会从身形到眉眼,都如此相似。当然,也恰是因此,她才会在客栈里一眼就认错了他,生生替自己招来麻烦。
如玉气鼓鼓收了摊子,有二十两银子垫底,便不再摆摊儿,而是请余娘子从西京府尹家替自己临时请出来个听说原在宫里做过宫婢,专门给家里姑娘们教规矩礼仪的婆子,教自己些进退规矩,站姿坐态,以及两京人的说话腔调,捧茶碗的姿态,吃饭时的礼仪,细到吃虾吃蟹,就差吃龙吃鳖。就算张君不爱她,写了婚书便不曾弃她,她为了婚姻的义气与责任,也得替他长个脸,到了永国府不能替他丢人。
*
半个月后,京城永国府。世子夫人周昭才从婆婆区氏那里请过安出来,与自家庶妹周燕两个一道儿走着。周燕叹了一声道:“这么说,张君果真要尚公主了?”
周昭肚子微鼓,人却还很瘦,一笑道:“可不是吗,我婆婆这些日子来把能搬动的都搬动了,风声瞒的够紧,直到今天才吐了口儿。钦泽就算小时候傻气,毕竟是嫡子,又还是归元三年的探花郎,老三不能比的。”
“我还记得他初来咱们府拜先生的那一日,话也不会说,眼神也是呆的,这么些年过去了,他似乎仍然还是那个样子。”周燕笑个不住:“不期他那样的人,竟也能尚公主。”
周昭才进自已院子外院门,便见倒座房前的海棠树下站着个男子。青衣,背影,瘦而挺拔。说人事非,那知人就在院子里站着。
周昭转身给周燕使个眼色,周燕随即便乖乖的又原路退了出去。张君闻得声音转过声来,拱手叫了声:“大嫂!”
以他的耳聪,周燕方才的话定然都听在耳朵里。但不知是脸皮厚,抑或者涵养好,自小到大,无论旁人怎样说他,他混不在意。
“钦泽,你大哥不在,你就不该到我院子里来,那怕外院都不可以。”周昭出言语气十分的冰冷:“这些日子,你又去那儿了?怎么弄的这样满身风尘?“
张君比之上一回来家时又瘦了些,面色微黑,两只薄皮的眸子扫到周昭身上时,那里头所饱含的忧郁,对她满含着怜悯的爱依旧能叫她心颤。他道:“我去了趟上京。”
“上京?那是金国的地方啊!”周昭语气猛然活跃:“你可曾见着你大哥?他可还好?战事何时才能结束?”
张君道:“大哥很好,战事也想必不日就能结束。”
一路风尘到京,回府之后竟无一可见之人,明知周昭不喜,有事却还是要委托她:“大嫂,我竹外轩那张床太旧了,烦请你雇匠人进来替我打张新的,银子等我回来再给你。”
周昭听他要打床,暗道既内定了驸马,将来便是要开阁建府的,还打床作甚。她见他已经经往门口走了,几步追上问道:“要什么样的床?三尺的单人床,还是六尺的大床?”
张君又止步,想了想缓缓伸出手,瘦而长,骨节分明的五指虚浮着,描摹道:“拔步大床,要有顶有盖有藻井,边上还能有抽屉放零碎儿的那种,木料不必太好,结实的老榆木即可,余下的大嫂自己照着办就行。”一路从秦州府到西京,张君深觉得自己太需要一张结实而又宽敞的大床。
他形容那张床时,眼中浮起一抹温和、柔润而又叫人神往的光辉。周昭与他相识十几年,也从未见张君脸上有过这样的神情。
周燕手中捏着方帕子,终是掩不住好奇心,探身进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