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第8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现在,列宁却让他为那个货说好话,这他妈不是恶心人吗?顿时,斯维尔德洛夫的脸色变得很不好看。
列宁一看不好,赶紧又道:“当然,在这次事件中,约瑟夫同志是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他必须吸取经验教训,必须引以为戒……”
列宁一连用了好几个表明态度的形容词,可斯维尔德洛夫就是不为所动,这种说法太含糊了,自我反省也是吸取经验教训,自我批评一样也是引以为戒的表现,可是他斯大林有反省过?
反正小斯已经下定了决心,斯大林这回必须付出代价,否则托洛茨基那里没法交代,李晓峰那里也不好收场。不过瞧列宁的意思,估计又是高高举起板子然后轻轻放下,小斯才不会让他那么轻易过关。
眼看着小斯没表示,列宁也有些无语,他不能指责小斯不顾大局,因为这是斯大林首先不顾大局的。你小子自己坏了游戏规则,难道还指望人家按照规则办事?
不过在对付邓尼金最关键的当口,列宁实在不想搞出什么波折,他只能又劝道:“现在必须以大局为重,西南方向的战事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这个时候不能出现任何动荡!”
这话让斯维尔德洛夫有些恼火了,明明现在制造动荡的就是他斯大林,他惹的祸凭什么让别人帮着擦屁股?所以他接着列宁的话就补充了一句:“现在的情况是西南方面军已经是一片震动,动荡已经不可避免了!”
列宁皱了皱眉头道:“不能这么武断,毕竟这一两个月以来,比如察里津保卫战,西南方面军在斯大林同志和叶戈罗夫同志的领导下,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斯维尔德洛夫依然不动声色回答道:“功劳归功劳,西南方面军之前的功劳中央已经给予了充分地表扬。现在他们犯了错,自然也必须接受处罚!”
列宁有些吃惊了,小斯可是很少表现得这么强硬,尤其是他已经表明了要保斯大林的时候,他依然表现得这么强硬就非常值得思考了。
是什么导致了小斯会如此的强硬呢?其实原因一点儿都不难猜,李晓峰的态度只是其一,其二就是之前斯大林有事没事的给小斯挖坑使绊子,小斯虽然厚道但并不是真的不记仇,谁规定了他就只能挨打不能还手?
列宁叹了口气,用商量的口吻说道:“这样吧,免除斯大林同志民族事务人民委员的职务……”
列宁终于让步了,不过这点儿让步斯维尔德洛夫并不满意,狗屎一般的民族事务人民委员有什么意义?又算是什么教训?
不过他也不能完全不给列宁面子,很隐晦地说道:“这样的处罚恐怕很难服众,托洛茨基同志是不会满意的!”
列宁啧了一声,说道:“托洛茨基同志那边的工作我去做,现在最重要的是稳定大局!”
小斯在心中叹了口气,看样子他只能挑明了说了:“同志们对约瑟夫同志最近的工作是相当的不满意,连续的不顾大局,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大部分同志都认为他不适合继续在西南方面军工作了!”
列宁有点震惊了,小斯把话都说道这份上了,他自然明白,除非免掉斯大林西南方面军政委的职务,否则小斯是绝对不会开口为他说话的。
列宁想了很久,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半晌才问道:“能不能保留斯大林同志西南方面军政委的职务,解除叶戈罗夫同志和伏罗希洛夫同志的职务呢?”
列宁这是准备弃车保帅了,对于斯大林来说,被解除西南方面军政委职务绝对是当头一棒,这种打击太猛烈了,会让他的威信一落千丈。这不利于列宁今后对接班人的考察和统一安排。为今之计也只有牺牲西南方面军司令和第一骑兵军政委了。
小斯想了想,这个方案勉强可以接受,至少比前面免除什么民族事务人民委员要像样得多。不过他也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又强调道:“可以,但是也必须同时免除约瑟夫同志民族事务人民委员之职,在犹太人的问题上,他太过分了,安德烈同志相当的愤怒!”
啧……
列宁心中苦笑不已,他也觉得斯大林是够作死的,你丫要对付托洛茨基就一心一意的瞄准了托洛茨基开炮哈,半路上又撩拨李晓峰干什么?这不是四面树敌,自取灭亡嘛!
稍微考虑了几秒钟,他点点头:“约瑟夫同志确实不适合留在那个位置上了!”
跟斯维尔德洛夫初步达成了共识,列宁暂时松了口气,人民内部的问题解决了一多半,虽然说服托洛茨基必然也要付出代价,但好歹算是开了一个好头。
“解除叶戈罗夫和伏罗希洛夫的职务,保留斯大林?”
当托洛茨基接到了列宁传达来的“善意”时,他有些犹豫,一开始他就知道斯大林不是那么容易搞掉的,列宁不可能自断臂膀。很有可能这件事儿就是以列宁做出一定程度上的让步,换取他的让步。
“仅仅一个西南方面军司令不够!”乌利茨基立刻就提醒了托洛茨基一句,“我们应该把伏罗希洛夫的职务也拿到手!”
这回轮到托洛茨基苦笑了,因为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西南方面军只有那点儿部队,除了司令之外,也就是第一骑兵军军长和政委最为重要,如果他既拿走了司令还向第一骑兵军政委下手,那列宁肯定不干。
列宁没有做好全面同托派开战的准备,托洛茨基又何尝做好了这种准备?他之前的铺垫和进攻更多的只是造势而已。
想了想,托洛茨基还是决定见好就收,万一谈不拢,托派和列宁派真的开始大火并,那真心不是好事,也没有任何便宜占。现在嘛,好处已经差不多了,完全可以稳打稳扎。
“民族事务人民委员,我认为乌利茨基同志最为合适。这位同志有着充足的经验,相信他能挑起这副担子!”
接到托洛茨基的复电时,列宁也松了口气,他还真担心托洛茨基发飙,如今虽然付出了不菲的代价,但好歹是保住了稳定和大局。
“古比雪夫同志,最近西南方面军的情况并不是太好,那里发生了一些影响很恶劣的事情,需要一位善于解决矛盾的同志去那里开展工作……”(未完待续。)
433让人忧心的局面
古比雪夫并没有想到列宁找他来谈的竟然是这个问题,他并没有在军队中工作过,一点儿这方面的经验都没有,之前一直都在主持地方党务和政务工作。原本按照他的想法是继续踏实的做地方工作,争取早日主政一州,做出成绩之后,再向中央委员会发起冲击。
突然,从列宁透露出的意思看,打算给他从地方工作换到了军队中工作,而且事情完全没有跟他商量过,实在是太突然了。
而且时机也相当糟糕,西南方面军搞出的那些破事古比雪夫有所了解,也知道那里很可能是托派和列宁派下一阶段斗争的焦点。在那个风口浪尖开展工作,压力是可想而知。
古比雪夫陡然承受到如此大压力,不可避免的要斟酌,要考虑,他小心翼翼地问道:“西南方面军的总指挥由谁接任呢?”
不问清楚这个问题,古比雪夫还真不敢接下这副担子,首先伏尔加河下游的军事斗争工作形势相当的严峻,如果没有一个军事上有两把刷子的总指挥去镇场子,很有可能要被邓尼金爆菊的。真出现了那种蛋疼的局面,古比雪夫哭都哭不出来。
其次,这个总指挥不出意料一定是托派的人,在这么一个敌对派系的老大手下开展工作,还是很考验政治艺术的。古比雪夫必须做全方位的考虑。
列宁对古比雪夫的态度相当的满意,之前斯大林也推荐过几个人选,比如米高扬和基洛夫。但是跟这两个人谈话之后,列宁并不完全满意。首先,这二位是铁杆的斯大林系,唯斯大林马首是瞻的那种。让这样两个人去西南方面军,固然可是确保该军被斯大林控制,可是这有什么意义?
对于列宁来说,西南方面军捅的篓子不小,而之所以捅娄子完全是这个军上上下下都是斯大林的铁哥么,只知道一味的迎合他,这才导致他们胡作非为。继续派斯大林的铁杆去,好让他们继续捅娄子?
列宁没有那么傻,必须派一个不完全对斯大林惟命是从的人去西南方面军,否则,还不如不撤换伏罗希洛夫。找来找去,列宁觉得古比雪夫做合适。
为什么呢?首先这位并不是斯大林的人,其次这位也不是斯维尔德洛夫的人,古比雪夫算是列宁派中的中立份子。既跟米高扬、基洛夫能说得上话,也跟鲁祖塔克和李晓峰有点交情。这样的人去了,不会激化列宁派内部的矛盾,能够维持派系内部的稳定。
而且古比雪夫不偏不倚的态度也有助于他在斯大林手下开展工作,否则派一个小斯的人去,双方撕吧起来那可是会将他的老脸都丢光,白让托派看笑话。
刚才古比雪夫提出的那个问题,也让列宁很满意。之前那几位候选人,还没说让他们去第一骑兵军当政委,就一个个拍着胸脯保证或者指天立誓神马,仿佛这个工作就是手到擒来。
说实话,列宁都不觉得这个第一骑兵军的政委是好当的,可你们这帮货竟然一个个大言不惭,一看就是红漆马桶和绣花枕头,不足以信赖!
而古比雪夫不同,他没有立刻就一口答应下来,而是经过考虑之后问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这说明他不是空口放大话,而是相当的有主见。
列宁喜欢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志,对那些只知道阿谀奉承和当应声虫的家伙一概看不顺眼。
“军委的意见是让图哈切夫斯基同志去接替叶戈罗夫同志,双方的职务进行互调。”
这个消息让古比雪夫陷入了沉思,图哈切夫斯基今年可是大放异彩,用新组建的装备很差的15集团军打垮了来势汹汹的高尔察克,托洛茨基一直在不遗余力的给他撑腰,给了他相当大的支持。在这样一个既年轻又有赫赫战功还有雄厚后台的年轻新贵手下当差,绝对不会容易!
按照现在托派和列宁派之间的斗争形势,不排除这位新贵一上台就大力拓展托派在西南方面军中的影响力。发生碰撞和摩擦的可能性是相当的高。
古比雪夫顿时苦笑了一声,麻烦大了。为什么这么说?道理是明摆着的,首先作为列宁派的一员他肯定要维护列宁派在西南方面军的利益,必然的要和图哈切夫斯基发生摩擦;其次,他也并不是铁杆的斯大林系,列宁之所以选他这个中间派去第一骑兵军很显然有一种平衡的意思。
他必然不能完全斯大林站在一起,必须拒绝这位西南方面军政委的某些不合理要求。也就是说,他很有可能同时不受两位上司的待见。你说说这个工作轻松吗?
真轻松其实也轮不到古比雪夫了,正是因为这项工作不是一般人才能干好的,才有挑战性,才有巨大的政治利益!
古比雪夫有着雄大的报复,他一定要站出来做一番事业的,而现在机会就摆在了面前。如果他能做好这份棘手的工作,可想而知,他必然会一飞冲天,因为之前已经有了四个最好的例子。
第一个是斯大林,当年的钢铁同志俄语都说得磕磕巴巴,文化程度也相当的凑合,可是因为在民族问题上的态度跟导师大人高度一致,从而获得了导师大人的赞赏,立刻就一飞冲天。哪怕是十月革命前期走了弯路,依然能在政治局立足。
古比雪夫不认为自己比格鲁吉亚的磕巴同志差,如果当年不是因为年纪太小,他如果跟钢铁在一般大小,有钢铁的资历,绝对能在政治局有个位置!
第二个是斯维尔德洛夫,小斯之前一直在搞工人运动,而且年纪也不大,按理说党内的许多老资格更有理由占据他现在的位置。可是就因为列宁赏识他,让他充分地发挥出了组织上的才干,从而一鸣惊人。
古比雪夫不认为组织工作能力比小斯差,他觉得自己跟小斯相比唯一差的一点儿,就是跟导师大人结识的太晚。如果早一点,说不定他就是第二个斯维尔德洛夫。
至于第三个,对于这位古比雪夫说实话有点轻视,十七八岁参加革命,才一两年的安德烈。彼得洛维奇竟然也爬到他头上去了,竟然能混一个候补中委。说实话他是真心不服气,凭什么啊?要资历没资历,要说组织能力跟斯维尔德洛夫也相差甚远,可就是因为导师大人喜欢他,这竟然也能在中委混饭吃!
而他古比雪夫,闹革命比那货早,坐牢和流放的时间也比那货长,还有长期的地方工作经验,怎么看在中委有一亩三分地的也应该是他好不好?
至于第四个鲁祖塔克,古比雪夫就是真心搞不懂了,这位敦实厚道的工人同志,除了坐牢很牛逼之外,要学历没没学历,要工作经验也没有工作经验,对于革命的贡献更是看不到多少?这样的一个怎么看都没有任何出彩之处的同志,竟然也能进中委?
古比雪夫觉得,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