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第14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电视制导的导引头必然要占据导弹头部,那发动机就只能挪到尾部,而发动机放尾部进气又麻烦。当然最主要的是那个螺旋桨太占空间了,一般的战术飞机根本没办法带。
所以,空军对第一代电视制导导弹的性能是不满意的,而现在激光驾束制导似乎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导引头不用放在头部,那发动机和螺旋桨自然就可以前移,这样的气动设计更简单而且苏联设计师也更熟悉。至于螺旋桨的体积问题,因为激光驾束制导的射程有限(前面说了三公里左右),在如此短的距离内,不需要发动机功率太大、也不需要太多的燃料、螺旋桨也可以小一点,所以问题就统统解决了。
很快匆匆赶制出来的第一代激光制导导弹就诞生了,1943年10月就进行了第一次实弹测试。可见战时的效率有多么惊人,不过效率之所以这么高,很重要的原因是空军对高空地毯式轰炸的效果极其不满意,迫切地想要提高打击精度和减少远程轰炸机出动的架次(为了减少损失)。
哪怕是第一代激光驾束制导导弹实际有效射程仅有两公里的水平,但只要其能够精确地打击目标,空军也认了。
那么实弹测试的效果如何呢?应该说还是不错的,当轰炸机四平八稳的用激光瞄准目标,并稳稳当当的发射导弹后,导弹很精确地摧毁了目标。
这个成果让空军大喜过望,马上一口气就订购了五十枚这种导弹。什么,有同志说这个订货量小得可怜?这你就不懂了不是,这是导弹,不是炸弹,尤其是早期的激光器生产成本高、合格率又低得可怜(最早期完全的靠某仙人作弊),导致这种武器价格惊人。每一枚这种导弹的价格抵得上两架图2轰炸机!
而且这五十枚的产量就足够刚刚成立不久的彩虹机械制造设计局忙活一年的了。再多了,彩虹设计局也生产不出来。
第一批四枚Kh1导弹在1943年12月投入了实战,用于攻击德军在东波兰的桥梁,初次作战中两架图3轰炸机在机翼下各悬挂两枚,分别攻击了两座桥梁,成绩是命中一枚、失的三枚。看上去Kh1导弹的命中率仅仅只有可怜的25%?似乎是惨不忍睹?
不过空军对此却比较满意,为什么呢?因为攻击这两座桥梁仅仅投入了两架轰炸机和十几架护航战斗机,而且在轰炸中无一损失。况且准确命中的那一枚成功的摧毁了桥梁。要知道,在此之前,红军要攻击类似的目标,得动员一两个团的伊尔4或者是图2,要么就是同样多的伊尔2或者苏2攻击机。还得做好付出被击落好几架战机的心理准备,最后很可能还摧毁不了目标。
而现在才动用多少空军力量?反正红空军对此是相当的满意,唯一让他们不满意的就是Kh1导弹的产量实在太不给力了。当然,空军也不是见好就收就不准备继续改进Kh1导弹了。又通过了几次实战,空军发现给Kh1导弹装备发动机似乎完全是多此一举。
是的,就是多此一举,因为区区两公里的有效射程,哪怕是没有动力Kh1导弹也差不多能滑翔着飞过去,加装了发动机根本是没有什么卵用。唯一用处就是让导弹变得更贵和更复杂。
所以彩虹设计局在得到前线的反馈之后,立刻就拆掉了那一套多余的发动机,转而给Kh1导弹换上更大的弹翼。这一招确实管用,通过这项改进之后,Kh1导弹轻了两百公斤而最大有效射程反而提升到了2。5公里左右。而这种新导弹也就被命名为Kh1M。而这个M在俄语当中也就是“改进型”的意思。
没有碍事的发动机和螺旋桨之后,Kh1M的生产成本、生产效率以及挂载性都提高了不少。以前图3挂载Kh1的时候,起飞时需要特别小心,一不留神Kh1M的螺旋桨就会擦地。而现在,不需要再为此担心了。
有了第一次改进之后,就有第二次改进,很快Kh1M2就被生产了出来,和Kh1M相比,Kh1M2缩小了体积和采用折叠翼,体积更小挂载性更好。以前只有图3这个级别的轰炸机才能挂载,而Kh1M2连伊尔4也能用特殊的挂架半埋式的挂在机腹下了。
说完了空军跟激光的故事,再转向海军和陆军,这两家也对激光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不过他们跟空军的关注点不太一样,他们认为激光测距很有前途。
尤其是陆军,对激光测距兴趣不是一般的大,原因很简单,红军的装甲兵太需要反应快测距精度高的仪器了。不得不说,早期的坦克炮手真心是经验很重要的一个岗位,原因就是他们必须在没有准确的测距仪器的帮助下准确的测距,一旦测距出现了失误,那炮弹肯定是打不中目标的。
二战时代的坦克真心没有太好的测距仪器,或者说就没有专业的测距仪,一般只能通过炮瞄镜的刻度划分简单的测距,这里面的误差就比较大了,很考验炮手的经验和判断。也就是到了二战末期,为了精确射击,德国人在首先在黑豹后期型上装备体视式测距仪。
说到测距仪,其实最早应用在军事领域的是合像式测距仪。听着这个名字似乎挺怪异的,但其原理其实非常简单,甚至大家伙都再清楚不过了。
所谓合像式测距仪是这样工作的:各种棱镜或是反射镜将通过两个取景窗里的影像重叠在一起,而人们通过最后的目镜所观察到的,就是两个重叠在一起的影像。使用者可以通过调整测距器里的棱镜或是反射镜将两个通过取景窗进来的影像重叠在一起,然后就可以从测距器上的刻度盘读出所对应景物的确切拍摄距离。
其实合像式测距仪的基本原理就是勾股定律,这么说吧,从两个取景窗到目标的距离并不是完全一样的,而这两段距离再加上两个取景窗之间的距离就组成了一个三角形。
物体处于不同的位置时,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直角边的夹角是完全不同的,只有当我们调整好棱镜或是反射镜的位置时,我们才能重新建立直角三角形,便能从棱镜或反射镜位置得出的角度改变量,这样就完成了测距。
只要明白勾股定理的就都会知道,两个取景窗之间的距离直接决定着测量的精度,当两取景窗之间的距离越长的时候,测距器的精度也就会越高。
说到这大家就会明白了,为什么当年说起战列舰的光学测距仪时非常强调“基线”长度,“基线”越长自然精度也就越高。但是“基线”越长也就意味着体积越大。而对于坦克一类的装甲车辆而言,不要说战列舰级别的十米基线级合像式测距仪,就是炮兵用的一两米基线的测距仪都用不了。
但是坦克也需要测距不是,在没有激光器的年代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有,德国人就想出了办法,他们发明了体视式测距仪(名字更绕口了是吧?)
体视式测距仪其实原理跟合像式测距仪很相似,大致是这样的:测距仪左侧的透镜组通过类似横置的潜望镜的反射镜系统使目标在测距仪中间的左目镜中成像。同样的,测距仪右侧的透镜组也在测距仪中间的右目镜中成像。
然后测距人员用双眼分别通过左、右目镜同时观察。此时看到的图像是测距仪两端对同一目标所成的像,同样存在视线夹角,测距人员可以感觉到该像的距离。
接下来测距人员操纵测距旋轮使目镜中的菱形光标前后移动,直到测距人员感觉到菱形光标与目标的像重合(压住目标),此时在与测距旋轮连动的刻度盘上可以直接读出已经换算出的距离数值。
体视式测距仪远距离的精度相对较好,对于高速运动目标的捕捉能力比较强,算是是一种“比较”精确的测距仪器……(未完待续。)
374新技术
简单的对比一下两种测距仪我们就能发现:合像式测距仪利用一根水平长管作为基准长度,在其两端设置物镜组,物镜组的光轴垂直于测距基线,测距时分别产生关于目标的影像。一侧在目镜中成的像只有上半部分,另一侧只有下半部分。由于测距基线的的存在右侧的像相对左侧的像偏右。通过旋转偏光镜使上下两像重合。通过测量偏光镜旋转的角度就可以换算出与目标的距离。
体视式测距仪与合像式测距仪类似,不同之处在于目标在目镜中成像后,测距人员通过在左右目镜中同时观察测距仪两端对同一目标所成的像,由人通过视觉感官来对目标进行感觉。此时通过前后移动目镜中的光标,当操作人员感觉目标与光标重合时直接读出距离数据。
体视式测距仪的误差之所以小于合像式,是因为其测距是依靠测距员视差直接感觉距离,直接得出距离数据,而合像式测距仪是通过对准上下两部分的像,只要没能将像完全对准(而这是十分困难的),误差就将在角度对距离的换算中会被放大。
所以在远距离上视线张角较小时,体视式测距仪的精度将优于合像式。而且体视式测距仪对于不规则外形的目标也具有测距能力,所以体视式测距仪常用于校射和防空。
合像式测距仪虽然远距离测距精度不高,但是相对于体视式测距仪来说,其对于人员的操作压力较小,而且得到近处目标距离的速度更快,精度也较高。所以虽然远距离精度对于体视式测距仪处于劣势,但用于对本方舰队航行时航迹标绘还是有意义的。因为此时的目标是近距离编队中的友舰和固定的航标,而且此时需要较快的数据率,同时可能需要快速转换测距的目标,而对精度要求较低。所以合像式测距仪一般适用于这种场景。
当然不管是合像式测距仪还是体视测距仪都属于光学测距仪,对光学玻璃和磨镜工艺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搞得定的。其对使用的人员还有比较高的技术要求,并且反应速度比较慢,并不适合一两千米内的炮战。
对坦克兵来说,迫切需要一种测距速度更快更准确的测距仪,而很显然不管是合像式测距仪还是体视式测距仪都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唯一能满足这种需求的也只有激光测距仪了。不管是反应速度还是精度,激光测距仪都能完爆上面两种传统的光学测距仪。唯一的问题是,当时落后的工艺制约了激光器的体积和功率,而且早期的第一代激光测距仪对人眼还有一定的损伤。
当然对于急迫的红军装甲兵来说,这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在充足的资金投入下,刊用的装甲兵激光测距仪在1944年上半年就诞生了,最初的那一批装备给了T54坦克。这直接导致T54的战斗力直线上升,配合D10T和新的100毫米滑膛炮,终于可以在远距离上精确的狙杀德国坦克了。
当然,也只有少数T54和原IS系列的重型坦克才能享受安装激光测距仪的待遇,这一批坦克也仅仅装备给近卫部队,毕竟第一代激光测距仪的造价颇高,并不是廉价的T34和T35能够享受的。
不过红军也没有停止改进T34和T35的火控,虽然不可能给它们安装昂贵的激光测距仪,但在李晓峰的建议下,红军装甲兵开始在低档坦克上普及测距机枪。所谓的测距机枪其实就是跟坦克炮同轴安装的重机枪,在1500米左右的距离上,该机枪的弹道特征基本跟坦克炮一致。
具体的使用办法是:当炮长发现了敌人之后,立刻进行测距,然后按照测定的距离装订测距仪机枪的标尺,再立刻打一个短点射。之后观察测距机枪曳光弹的弹着点,如果击中了目标,就立刻用坦克炮射击。否则,则说明测距失误,按照测距机枪弹着点进行修正之后再次射击,直到命中目标为止。
实事求是的说,测距机枪的性能有限,不过是火控设备发展早期的“对付”的办法,对于提高远距离射击的命中率效果有限,尤其是对射击远距离移动目标不是特别给力,而且操作比较繁琐,尤其是在测距一项上并没有本质的改进。
不过在1943年,这已经是很高大上的解决方案了,至少广大红军坦克手还是比较欢迎这个方案的。很快在1943年7、8月份,一场给T34和T35改装测距机枪的工程就风风火火的展开了。
而从1943年10月开始,德国坦克兵就突然发现红军坦克手的远距离交战能力直线上升,不光是那些“珍稀”的T54远距离炮战变得很凶悍,连带着广大“爬虫系”的T34和T35也开始拓展交战距离,让德国坦克兵和反坦克炮兵苦不堪言。
关于测距仪的话题暂且说到这里,回到之前的主题——导航。激光器的实现使激光陀螺仪得以实现,但是以当年苏联在这个领域的基础,很快搞出刊用的激光陀螺仪还是很为难的。李晓峰很快发现,第一代激光陀螺仪仅仅能在实验室里少量制造,体积和精度都不说,这个成本就断然无法接受。无奈之下,某仙人也只能作弊,采购了一批20世纪60年代水准的激光陀螺仪装备给红军远程航空兵使用。当然,数量是比较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