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第10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让图哈切夫斯基最生气的还不是被批判,而是他认为托洛茨基对他的支持不够,认为老托半截背叛了他,导致他一个人承担了所有的火力!顿时,图哈切夫斯基和托洛茨基之间的关系跌入了1919年以来的冰点。
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肚子都是火气的图哈切夫斯基真心是豁出去了,在军委关于军备建设的讨论中,他变得更加的偏激,为了坚持他的主张,几乎是歇斯底里了。
比如在当年5月份,在空军关于发展新式轰炸机的专题会议上,当阿尔克斯尼斯提出重点发展远程航兵时,图哈切夫斯基跳脚了:“用轰炸机将敌人的飞机摧毁在机场上的想法根本就是华而不实的,根据之前演习得出的结果,这也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空军应该更加关注现实问题,而现实问题就是空军该怎么完成近距支援任务,这才是更实在的选择!”
阿尔克斯尼斯一直就反对图哈切夫斯基试图将空军变成飞行炮兵,而重点发展近距支援任务等于是让空军处于被支配地位。这是一贯坚信杜黑制空权的阿尔克斯尼斯无法忍受的。
顿时这两位就撕吧起来了,那场面真心是相当的火爆,到最后图哈切夫斯基撂下了狠话:“空军必须马上拿出用于支援前线战斗的快速轰炸机和攻击机,这是命令!”
阿尔克斯尼斯怎么会执行这个命令,虽然图哈切夫斯基是总参谋长,他不过是空军作战部长,但是如果他狠下心来不执行图哈切夫斯基的命令,那也是够让图哈切夫斯基喝一壶的。
尤其是当前,图哈切夫斯基的权威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再加上阿尔克斯尼斯后面的支持者也不在少数,比如他最大的支持者就是李晓峰。
作为一个后来者,李晓峰可是知道美帝二战时的战略轰炸对纳粹的打击有多大,如果红军的空军也能做到这一点,那该是多么美好。所以在某仙人的要求下,总装备部根本不鸟图哈切夫斯基对前线支援轰炸机的迫切需求,给了远程轰炸机项目更高的优先级。
而当图哈切夫斯基发现时,自然是又气又急,尤其是他还获知了一个小道消息,撺掇列宁搞什么小步快跑的就是某人,顿时是新仇旧恨一齐涌上心头……(未完待续。)
15发动机之争(上)
仇恨是能让人冲昏头脑的,图哈切夫斯基也是如此,进入1933年后一连串的不如意和打击让这位过于年轻的红军元帅有些恼羞成怒了。
愤怒会让理智的人做出最错误的选择,而图哈切夫斯基就被愤怒的情绪左右了,做出了绝对错误的选择,他决定报复李晓峰。当时图哈切夫斯基的想法很简单:“你安德烈。彼得洛维奇不是要跟我过不去,要干扰我的正确决断,要给我捣乱吗?那好,我倒要看看谁怕谁,不就是捣乱吗?谁不会!”
图哈切夫斯基如果下定决心要跟李晓峰抬杠和捣乱,那破坏性不是一般的大。比如继续之前那个关于航空兵建设的话题,图哈切夫斯基出于维护陆军老大哥地位和实际需要的考虑,强烈地建议优先发展前线航空兵。
什么叫前线航空兵,说白了就是主要用于对战场进行近距支援任务和战场遮断任务的航空兵。具体到机种,那就是重点发展攻击机、轻型轰炸机。
如果红军空军的主体放在这些任务上,那么首先,这就决定了空军就是给陆军打下手的,其次,大大限制了空军对敌人纵深的打击,说白了就是将空军变成了小短腿。
看看美国陆航是怎么变成美国空军的,那正是之前的陆航在二战中进行了出色的战略打击任务,极大的摧毁了轴心国的战略能力。正是因为陆航表现出的强大战略杀伤力,才让空军获得了独立地位。
而现在,红军空军名义上是跟陆军老大哥平起平坐了,可实质上在当时没有任何人觉得空军和陆军的地位真是平等的,诸如图哈切夫斯基这种准备将空军变成飞行炮兵的人是相当多的。在这种情况下,阿尔克斯尼斯之类的杰出空军将领为了维护本军种正当的权益自然要竭力抗争了。
而且从后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发展一只进攻性的战略空军是符合历史潮流的,图哈切夫斯基的搞法太狭隘了。
这才是李晓峰坚决反对图哈切夫斯基主张的根本原因,从根本上说李晓峰是在坚持正确的原则,是对事不对人。而图哈切夫斯基在遭受挫折之后,没有思考自己遭受挫折的本质原因,而是很狭隘的迁怒某仙人,不得不说这让人很遗憾。
那图哈切夫斯基准备怎么报复李晓峰呢?很简单,那就是李晓峰支持的他就反对,李晓峰反对的他就要大力支持,也就是俗称的抬杠。
两人的交锋很快就开始了,而且正是围绕打造远程航空兵展开的。当时TB3刚刚服役不久,作为一款首先应用全金属半硬壳式先进结构的轰炸机,刚刚出现时TB3还是很耀眼的。
不过撇去那些耀眼的浮华之后,TB3的骨子里其实还是浓浓的“土鳖风”,TB3用了先进的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不假,但同时也必须看到这货依然是一架“木头”飞机,本质上说这依然是一架金木混合结构的飞机!
从结构和材料特点上说,TB3确实很土,很苏联范。大量使用“木头”飞机真心是红军空军在二战中的最大特点,不过这种特点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并不是说红军喜欢这种“土鳖风”,而真心是战场上巨大的损耗让红军不得不土鳖。
实际上红军应用轻合金材料很早,从TB3就能看出来,而且对于任何飞机来说,结构重量和推力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推重比自然是越大机动性越好。尤其是对远程航空兵而言,尽量的减轻结构死重,将宝贵的重量分配给载弹量和载油量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还记得之前提到过的第聂伯河水电站吗?苏联当时为什么要上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工程呢?原因非常简单,供给炼钢炼铝使用。而乌克兰的很快沦陷,也让苏联的铝合金工业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航空铝材供应不上也是红军不得不使用金木混合结构的重要原因。
当然,说这些不是说图哈切夫斯基反对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他又不是真的脑残,而且铝合金和钢铁一直是托洛茨基重点关注的项目,小图就算是脑残也不可能反对托洛茨基不是?
那么小图准备在哪个方面做文章呢?要想让飞机飞得更快、更远、更高以及载弹量更大,除了减轻结构重量之外,最快也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提高发动机的功率了。
而在二十几三十年代,在这个航空工业大发展的时期,动力这一块自然也是日新月异,在飞行器究竟该采用什么动力上,当时的主流航空界是有争论的。
当然,不是争论要不要用喷气式发动机,那时候喷气式发动机项目才刚刚起步,远远谈不上实用。争论的关键点是,飞行器究竟是用气冷式发动机还是液冷式发动机。具体点说就是究竟该用星型发动机还是V型发动机或者直列式发动机。
简单的说一下,所谓星型发动机以及V型发动机或者直列式发动机,其本质都是活塞式发动机,都是通过活塞在气缸里运动产生动力。所谓的星型、V型和直列指的都是气缸的布置方式。
星型发动机的气缸布置方式类似于五角星,每个“角”布置一个气缸。而V型发动机的气缸则是呈两排布置,气缸就如字母V一样有个夹角。至于直列式发动机就简单了,就只有一竖排气缸。
简而言之,这三种气缸布置方式都有缺点和优点。比如星型发动机因为气缸呈现“五角星”形态,所以正面投影比较大,自然的阻力也比较大,客观上说对于提高飞行速度是不利的。所以大家能看到使用星型发动机的战斗机“身条”近乎于“雪茄型”,显得短粗肥胖,而使用V型液冷发动机的战斗机身体更“苗条”,流线感更强。
这个缺点还是形态上的,更大的缺点是星型发动机基本上都只能用空气冷却。因为星型发动机要使用液冷是相当麻烦,因为气缸布局的关系,给星型发动机装液冷设备绝对是对发动机设计师一大考验!
而V型发动机的优点就正好跟星型发动机相反,因为气缸呈两排布置,正面投影相当的小,这使得V型或者直列发动机能沿飞机机身纵向布置,可以使飞机设计更简单更流线型,阻力自然小,更利于高速飞行。
而且V型发动机气缸呈两排布置,而且都是一字排开,布置液冷设备的时候就简单得多。简而言之,星型发动机更合适用空气冷却,而V型和直列发动机更适合用液冷。
那么究竟是液冷好还是空冷好呢?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反正当年的航空界支持液冷和空冷的都有一大帮人,双方是不断地打嘴炮。
在苏联航空界也是如此,不过基本上支持液冷的要稍微多一点。为什么呢?很简单,液冷发动机的功率潜力更大一些。
这么说吧,如果只需要一千马力以下的发动机,那么用空冷用星型发动机更实在。在这个功率密度下,一般不用什么冷却手段气缸也能承受,采用星型布局虽然迎风面积大一点儿,但是生产简单,省掉了死重的液冷设备,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功重比。
并且液冷发动机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一旦液冷设备因为故障或者在战斗中被击毁,那么发动机很快就会因为过热而罢工,到时候飞机真心是立刻变板砖。
而空冷发动机就不担心这个,从二战实战结果也能看出,空冷发动机确实耐操一些,很皮实。比如法国的一架使用土地神—罗纳14N空冷发动机的MB。152战斗机就有一次被干了360个窟窿还飞了回来。换做液冷发动机,估计是非歇菜不可。
比如苏联早期就引进了美国莱特飓风SGR1820F3和英国布里斯托尔木星V1发动机,苏联的国产代号分别为M25和M22,这两款就是星型发动机。根据苏联飞行员和空勤人员的反应,两款发动机的评价都不错,尤其是防莱特飓风的M25,评价颇高(要知道苏联版的M25因为工艺不达标比美国原版还要差一些)。
而现在按照发展远程航空兵的规划,将要发展一款新式四发重型轰炸机和一款双发中型轰炸机,这两款轰炸机将装备同一种引擎。而根据中央流体力学的研究,认为不管是双发中型轰炸机还是四发重型轰炸机,要保证足够的速度、航程以及载弹量就必然需要一款大功率的发动机。甚至言明这款发动机功率至少要达到一千马力级别,并保证未来还有充足的升级潜力。
那么苏联当时的工业条件能研制出这么大功率的发动机吗?答案是不能!
这么说吧,前面提到的那个山寨版的M25,功率就只有750马力,至于M22更是只有可怜的480马力,尤其是那个M25是1933年苏联能拿得出最好的发动机!就这个最好的M25离要求都有250马力的差距,而且这个M25要大量用于I16,根本没有富余的产能留给轰炸机。
于是乎,新式轰炸机的设计工作一开始就进入了死胡同,没有刊用的动力,怎么办?
感谢1929年的经济危机,感谢咄咄逼人的希特勒上台,这让苏联引进外国技术受的阻碍要小得多。比如美国、法国和英国都愿意提供新式发动机的全套技术给苏联。而这时候轮到苏联人头疼了,有时候选择太多了也是问题。在这些国家提供的发动机中该选谁呢?
反正一番挑选和衡量之后,苏联内部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是立足于已经引进的美国和英国技术,在本国研发一款大功率发动机,虽然这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但是首先不管是双发还是四发轰炸机的需求都不那么急切,没必要花那些外汇浪费钱。
而另一种意见是,国内的技术还是太单薄了,立足于现有技术,弄出一款刊用的大功率发动机天知道要多久,万一研发不顺利,那不是白白耽误了宝贵的时间吗?
持有这种意见的是李晓峰以及老牌飞机设计师波利卡波夫。这两人一致认为必须两条腿走路,国内搞自研可以,但是不能把所有的宝都压在这上面。而且李晓峰根据二战中后期的经验,认为空冷发动机在追求更高的高度和速度时,是力不从心的。他认为有必要引进一款先进的水冷发动机做技术储备。
具体的来说,李晓峰根据波利卡波夫的建议,看上了法国的伊斯帕诺。苏莎12Y液冷发动机,因为波利卡波夫真心是相当欣赏这一款水冷发动机。而对于老波的建议,李晓峰还是相当重视的。
不过这个提议在军委一经提出来,就遭到了图哈切夫斯基的坚决反对:“引进法国的12Ybrs发动机有什么意义?这款发动机的功率才760马力,跟M25比起来毫无优势,既然一点儿优势都没有,为什么要引进这么一款无用的发动机?这就是浪费宝贵的外汇!”
图哈切夫斯基说得对吗,仅仅从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