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长生处处开宝箱 >

第370章

长生处处开宝箱-第370章

小说: 长生处处开宝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雨就不敢攻城,这一拖半个月,李嗣源不乐意了,接连下了数道圣旨催促。唐帅无奈,只能指挥军队强行进攻。

    轰轰轰……

    震耳欲聋的火炮声中,一连七天,唐军先后几十次攻城,全被轰了回来。连城墙几乎都没摸到,就已经折损了十几万大军。

    “这可如何是好……”

    唐军大帐之中,将帅一个个苦着脸,和死了爹妈似的。

    “求援吧……”

    没有办法,眼下的情况根本攻不下金陵。唐帅叹口气,当即拟了奏折,向朝廷求援。

    “火炮……火炮!”

    军情八百里加急,连夜送到洛阳皇宫。李嗣源看着奏折,眉头拧成一个疙瘩。

    这封奏折看似求援,实际上是诉苦,在火炮的攻击之下,他们不被打退就不错了,哪里还有余力攻城。

    “攻不如围……”

    看完奏折,通篇透露着这一个意思。强攻肯定不行,不如围而不攻,将金陵变成一座孤城,给慢慢耗死。

    实际上,这个道理李嗣源哪里不懂?

    但他身体每况愈下,已经预感时日不多。眼看天下就要在他手中重新统一,若是就这么放过,他心里不甘啊!

    到底是攻还是围,李嗣源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陛下!大事不好了,孟知祥造反了!”

    正当李嗣源犹豫不决之时,一条来自蜀地的加急奏报传来。

    “什么……噗!”

    得到这个消息,李嗣源双眼圆睁,一时急火攻心,当即喷出一口鲜血。

    孟知祥是李克用的侄婿,深受重用,唐朝攻下蜀国之后,将其任命为西川节度使,之后甚至封为蜀王。

    但是没想到,孟知祥还是反了。

    奏折中说的明白,孟知祥已经发兵东川,东川董璋肯定不是他的对手。而一旦被孟知祥占据两川,就离自立不远了。

    “下旨,命令伐吴大军回来。”

    回过神来,李嗣源气息衰弱,当即命人拟定圣旨。将进攻金陵的大军撤回,抽调兵力平定两川局势。

    “唐军退兵了!”

    “赢喽!”

    “万胜!万胜!”

    金陵城上,看着唐朝大军徐徐撤退,众将士爆发出一片震天的呐喊。

    “诸位!唐朝大军已撤,是我们收回失地的时候了!”

    紧接着,金陵城中一番谋划,当即决定出兵,收回被唐朝攻占的吴国城镇。

    以唐军撤兵为信号,吴国的反攻正式开始!

    这一场唐吴大战,实际上吴国消耗并不大,因为从始至终都没有跟唐军硬拼。所以到了这个时候,还保存着几近完整的实力。

    此时唐军主力已撤,单凭一些零散守将,岂能阻挡吴国大军?

    接下来吴国收服失地,可谓节节胜利,唐军望风而逃。如此仅仅一个月不到,吴国就收回了唐军两三年才攻下的全部城镇!

    不仅如此,趁着此时唐朝兵力削弱,吴军继续上前,将吴国的边境向外扩张!

    “陛下,这是各地求援的折子……”

    深夜,洛阳皇宫之中,太监抱来一大摞,足有一人高的奏折,尽是各地留守的求援。

    李嗣源披着衣服,不住的剧烈咳嗽,宫灯下脸色苍白的吓人。两川和吴国,唐朝顾此失彼。而且最重要的是,之前两年攻打吴国,唐朝的国库已经空了。

    打仗要钱,更何况两线作战。而这个时候,各地藩镇属国也有不稳定的迹象。李嗣源已经病的很重,却不得不坚持处理政事。

    但这么一来,李嗣源的身体越发差了,距离大限已经不远。

    “差不多了。”

    凡间战火纷乱,青丘之中,米小侠嘴角轻笑,再次动身离开青丘,仍是前往兜率宫。

    自从米小侠回来,两次离开青丘,两次都是前往兜率宫。

    “米教主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轻车熟路,而这次刚到兜率宫门口,就见太上老君拱手迎了出来。不同于上次,太上老君这次是亲自迎接。

    这才隔了多久,前后态度变化如此之大。米小侠笑笑,但并没有说话,跟着太上老君径直来到大殿之中。

    “米教主上次所说之事,老道已经考虑过,也不是不可。”

    这次开门见山,太上老君笑笑,接着说道。

    “但为了表示诚意,除了希望贵教释放我教门人之外。还希望米教主下令,命令吴国停止对唐朝的战事。”

    “呵呵,老君果然是会做买卖。”

    米小侠笑笑,喝着茶却没有立即答复。

    看米小侠不急不忙的样子,太上老君心中一阵焦躁。

    唐朝是道教扶持,道教一心让唐朝重新统一天下,再次建立道家为尊的王朝。但眼下的情况,唐朝腹背受敌,各地也有动乱的迹象。

    李嗣源算是一代明主,但形势太过恶劣,就算他也是回天乏术。若是照此继续下去,唐朝别说统一天下,很可能瞬间大厦倾覆!

    毕竟,各地藩镇属国都是墙头草,一旦看到唐朝势弱,他们很可能立即反叛。

    所以这个时候,作为主要敌人之一的吴国,态度极为重要!

    众所周知,吴国完全在崭教掌控之下,而此时的崭教教主米小侠,还在悠闲地品茶。


………………………………

542 道教倒戈

    一孟知祥反叛,这是米小侠早就知道的。正是因此,他才有绝对钳制道教的把握。所以上次没有谈拢,他完全不担心,毕竟这次才是真正亮牌的时候。

    但米小侠不知道的是,在这个世界,孟知祥反叛是由佛教支持!

    之前唐朝灭蜀国,佛教扶持的政权垮塌。文殊菩萨取走蜀印,但并没有离开蜀地,而是继续寻找下一个继任者。

    紧接着,孟知祥被任为西川节度使,自然就进入他的视线。

    佛教需要一个政权,巧的是,孟知祥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双方一拍即合,之后的事情就很简单了。

    “呵呵,佛教这一手玩的,啧啧,真是稳准狠。”

    米小侠品了口茶,笑着说了一句。

    “咳咳,确实够狠的。”

    太上老君清咳两声,脸上有些尴尬。

    开始的时候,佛道两教是联手的,而正是为了对付米小侠不在的崭教。但后来唐朝直接灭了蜀国,总归是道教背信弃义,因此佛教与其反目。

    当时道教也没有在意,原本以为凭自己的实力,也完全可以钳制崭教。但是万万没想到,这个关键时候,米小侠回来了,还携混沌钟强势归来。

    在崭教这边吃了个哑巴亏,战事也陷入僵局。而佛教偏偏挑在这个时候,策划孟知祥反叛。不得不说,确实给了唐朝一记重击,同样也是狠狠抽了道教的脸!

    “如今你我两教联手,本身互利互惠。要我放回南极仙翁等人不说,还要吴国退兵。”

    米小侠笑笑,看着太上老君说道。

    “老君你算盘打得不错,但实在有点过分啊。”

    “米教主……”

    米小侠说话不留情面,太上老君当即脸色一板。但紧接着张了张嘴,还是把剩下的半截话咽回去。又是轻叹一声,说道。

    “米教主感觉如何才好。”

    “你我两教联手,让佛教上榜。另外我归还道教门人,吴国停止对唐朝用兵,但老君也得付出一些代价才是。”

    米小侠笑笑,笑容中带着一股狡诈,就像俗世狡猾的买卖人。

    看到米小侠一副吃定自己的模样,太上老君又是一阵不喜。但此时这种情况,他也是无可奈何。

    佛教策划孟知祥反唐,已经触及到道教的根本。若是听之任之,那道教哪里还有天下第一大教的威严。所以此时和崭教联手,崭教虽然占了便宜,但也算是相助道教。

    如此一来,想要讨回弟子,并且让吴国退兵,确实需要一定的代价。

    “说吧,你想要什么。”

    略微沉吟,太上老君阴沉着脸,说了一句。

    “呵呵,我想要的东西也不多,在老君这里再普通不过。”

    米小侠又奸猾的笑笑,开出了条件。

    接下来,米小侠又在兜率宫待了一个多时辰,这才满意的离开。

    “可恶!这个混蛋!无赖!”

    米小侠走后,堂堂道祖的太上老君,竟然毫无仪态的气愤大骂。

    “啧啧,不愧是太上老君啊。”

    米小侠出了兜率宫,哪里知道太上老君什么反应。虽然可以想到,不过他也不在乎,反正好处已经到手。

    二访兜率宫,米小侠成功促成道教和崭教联合,约定下次商议榜单时一起怼佛教!

    另外米小侠释放南极仙翁等人,同时命令吴国停止对唐朝用兵。而作为代价,太上老君足足拿出了一百多葫芦仙丹!

    太上老君作为圣人斩尸,修为高深自然不必多说。而他真正闻名三界的,却是炼丹的本事。能得老君一粒丹,抵上修炼千万年。

    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足以说明太上老君仙丹的效力,以及珍贵。

    按照米小侠的性格,咬住就不撒口。一百多葫芦仙丹,几乎把老君的存货搬空。这么珍贵的仙丹,米小侠当糖豆吃都够了!

    气的太上老君大发雷霆,也就无可厚非了。

    “唉,资敌,资敌啊!”

    一通发泄之后,太上老君又是一阵唉声叹气。

    除了心疼之外,让太上老君最担心的是,这一百多葫芦仙丹,将会造就多少崭教高手!

    小杀劫已起,三教俱在劫中,也就是说根本没有什么盟友,全部都是敌人!此时增强崭教门人,日后必定反过来斩杀道教弟子!

    “呵呵,这下齐了。”

    太上老君担心的,其实也正是米小侠所想的。以他现在的境界,仙丹什么早就没用了。他索取的这些丹药,正是要打造崭教门人。

    小杀劫已经开始,要想保存崭教,除了米小侠提升自身实力之外,就是尽可能增强门人修为。趁着杀机还未完全展露,这一百多葫芦仙丹,应该可以帮上大忙!

    直接返回青丘,米小侠将各色仙丹分类,当即召集门人,按需发放。

    “有了这九阳丹,我的太阳真火十年便可大成!”

    红孩儿捧着一粒赤红色丹药,激动地满脸通红。

    “哈哈,剑丹这种奇物,竟然真的存在。”

    李白手中一粒青色丹药,畅快的放声大笑。

    其他领到丹药的门人,也是激动不已,纷纷叩谢米小侠。

    “好好修炼,小杀劫已起,不可大意。”

    米小侠点点头,交代一句,让众人各自回去修炼。

    在丹药的刺激下,青丘掀起一股闭关修炼狂潮。而在这个时候,凡间的事态也在继续发展。

    按照米小侠的指令,吴国停止对唐朝继续用兵。但已经占领的城镇,却并没有退回的道理,上行下效,米小侠吃嘴里的肉哪会轻易吐出。

    “收拢兵力,收拢兵力。”

    在吴国战事停止之后,唐朝压力大减。而此时,李嗣源也不再管两川,而是调集兵力稳定其他藩镇诸国。

    到了这个时候,两川已经是孟知祥囊中之物。唐朝若是执意用兵,不但收不回两川,还很可能被拖入战争的深渊。

    不得不说,李嗣源确实英明,果断舍弃两川,渐渐稳住唐朝局势。

    天下进入短暂的平静,虽然各地仍是摩擦不断,但好在没有大规模的用兵。

    很快,孟知祥完全控制两川,在佛教的扶持下,有条不紊的准备建国。

    唐朝这边局势也渐渐恢复稳定,李嗣源兢兢业业,但终究被彻底拖垮身体。

    这天深夜,李嗣源病死床榻之上,享年六十七岁,在位八年。

    李嗣源驾崩之后,刚刚稳定的唐朝,再次出现动乱的迹象。

    而在这个时候,道教、佛教、崭教三教教主,各自来到天庭,以玉皇大帝为见证,再次商议应劫上榜之人。


………………………………

543 投票吧

    一李嗣源病重时,秦王李从荣因谋反被处死,因此急召李从厚回京。李嗣源死后,秘不发丧长达六天之久,李从厚之后即位,改元应顺。

    经过李嗣源的努力,唐朝虽然暂时稳定局势,但奈何乱象已现,国运也接连衰落。道教各处奔波维持,可惜收效甚微。道教就像操碎了心的妈,唐朝就是那个不争气的儿子。

    “必须立即定下应劫上榜之人!”

    此时只有一切敲定,道教才好直接出手,从而帮唐朝挽回局面。

    米小侠也已经回来,太上老君和他达成共识,尽快再次商讨小封神事宜。在两人的推动下,第二次三商开始。

    但没想到的是,在这个时候,佛教又玩了一手漂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