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长生处处开宝箱 >

第305章

长生处处开宝箱-第305章

小说: 长生处处开宝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一来,眼看就要成功的招安功亏一篑,而且梁山和大唐彻底翻脸。

    大唐点了十万大军,气势汹汹直奔梁山。与此同时,梁山数万人马下山,直接扛起造反大旗,一天之内攻下周边十三座城镇!

    显然,这事有人在暗中挑拨,而除了佛门还能是谁?

    不论手段如何卑劣,但结果却很有效。梁山彻底造反,并且在攻城拔寨的同时迅速壮大,原本只是占据一方的土匪,已经成为造反义军。

    如今大唐各地不稳,又有佛教从中煽动,紧接着一呼百应,大唐各地也纷纷起义。只是短短两个月时间,战火已经燃遍大唐大半疆域。

    “可恶!这些反贼当真可恶!”

    长安城中,李隆基气的暴跳如雷,同时开始到处抽调兵将,对各地进行镇压围剿。

    但这起义军队来自民间,简直野火烧不尽,又哪是那么容易彻底剿灭的。一时间,大唐战事不断,农业经济受到巨大影响,国力、兵力也在逐渐消耗。

    “啧啧,当真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积雷山中,米小侠观看大唐国运,不由得一阵咋舌。这衰败的速度,比之前快了数倍不止。

    算算时间,安史之乱也就还有十年。在这十年中,如果战乱一直持续下去。一旦安禄山起兵造反,那将是一个沉重打击,大唐恐怕真有可能被推翻!

    “呵呵,有意思。”

    不过说起来,大唐的存亡,跟米小侠有什么关系?

    帝位更迭,王朝变换,这本就是自然规律。米小侠所关心的,是在这件事中,他如何谋取好处,又能谋取多大好处。

    当然,此时的的道教,已经急的热锅上蚂蚁一般。大唐扶持道教,一旦衰亡,下个朝代就未必还是道教的天下。

    眼看形式越来越坏,但此时大唐朝中仍是奸臣当道,李隆基懈怠政务,各地战事进展并不顺利。

    “米教主,这次非得你出手才行了。”

    道教虽然想尽办法,奈何此时情况棘手,很难挽救局面。这天中午,清虚道德真君再次来到积雷山,向米小侠求援。

    此时只有米小侠出面,劝说李隆基,才能从根本解决局面。

    “道友,并非是我不帮忙,确实是我现在正是修炼的关键时刻,如实此时耽搁了,我的损失可大啊。”

    看着道德真君满脸焦急,米小侠连连摇头,显得极为为难。

    “米教主有何损失,我们道教都可以弥补!只请你出山,帮忙平定现在的局面。”

    “哦,这样……”

    听到道德真君这句话,米小侠忽然笑了笑。

    见米小侠笑的古怪,道德真君先是一怔,接着忽然明白过来,不由得也松了口气。看样子,米小侠是要提条件,而只要提条件,这事就好办了。

    “米教主有什么需要,尽管说就是!”

    家底浑厚,道德真君大手一挥,大气的很。

    “那好!我可就不客气了。”

    米小侠嘴角笑笑,拿出一张早就准备好单子,递了过去。


………………………………

438 捞好处

    “这是……”

    单子并不长,也就几十种物品,而且基本都是材料,虽然珍贵但并不稀有。

    “米教主,这未免有些太多了吧。”

    可是这些物品的数量,每种都要两三万份!这么庞大的数量,就算是对于道教来说,也绝对不是个小数目。

    刚才还一脸豪气的道德真君,这会儿不禁有些尴尬。

    “我也是没有办法,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实在难以弥补我的损失。”

    米小侠笑着摊摊手,表示没得商量。

    “……那好吧,我这就回去禀报。”

    道德真君叹口气,实在有些郁闷,他堂堂金仙,此时竟然只是个跑腿的。但没办法,米小侠要的东西实在太多,他完全不敢擅自决定。

    “道友可要快去快回啊。”

    送道德真君离开,米小侠还不忘大喊叮嘱。

    道德真君刚刚驾起云,听到这话一个趔趄,差点没从云头摔下来。

    看着道德真君晃晃悠悠逃跑似的离开,米小侠嘴角笑笑,他心中有数,道教肯定会答应他的要求!

    那单子上的物品虽多,但跟大唐江山社稷比起来,实在不值一提。

    “妥了!”

    单子上列举的不是别的,正是炼制一万四千八百杆小周天星辰幡的材料。当然,为了防止被道教看出他在炼制周天星辰幡,米小侠把其中很多材料进行了更换,届时只要在通过系统兑换即可。

    吸了太阴星和太阳星本源,阵眼已经有了。完成任务,就可以得到三百六十五杆大幡。此时再有这一万四千八百杆小幡,这周天星斗大阵便成了大半!

    “赚大了。”

    想到这里,米小侠整个人志得意满。这次凡间大乱,单单有这桩收获,就已经完全够本。

    当然,若是在梁山建立之初,米小侠就向道教提出这个要求,他们恐怕不会答应。但是现在,已经由不得他们。

    实际比米小侠预料还要更快,只是第二天,道德真君就再次来到积雷山,而且带来了米小侠所要的所有材料!

    “此次就劳烦米教主了。”

    将东西交给米小侠,道德真君郑重的拱了拱手。

    “真君放心,我这就去凡间。”

    收了东西心情大好,米小侠也信守承诺,不再耽搁时间直接来到凡间。

    此时的凡间,已经是一片乱象,到处都是战乱。好在规模不大,还不能从动摇大唐根本。但大唐四处抽兵,确实负担不小,财力物力消耗严重。

    米小侠直接来到长安,看到大唐国运越发衰败,也不由得摇摇头。虽然不在乎王朝更迭,但大唐毕竟跟他诸多联系,还是有些感情。

    “好好!爱妃舞姿越发曼妙迷人了。”

    此时皇宫御花园中,一班乐师吹吹打打,杨玉环在中央翩翩起舞。李隆基饮酒观赏,是不是的拍手叫好。旁边还有一个三百多斤的胖子作陪,正是安禄山。

    安禄山舍得花钱,将长安大臣上下打点,又认了杨玉环做干娘,所有人都说他的好话。加上他激灵善于奉承,此时很得李隆基的欢心。

    此时正值盛夏,杨玉环又体态丰腴,此时已经是浑身细汗。一边跳一边微微扯起衣服,轻轻扇着风凉。只见一片白腻,在胸口位置若隐若现。

    “温软新剥鸡头肉。”

    李隆基看到,不禁说了一句。这对酥胸,当真如同刚刚剥开的鸡头肉一样细嫩。

    “滑腻凝如塞上酥”

    安禄山坐在一边,接着就对了一句。

    “呵呵,胡儿只识酥。”

    安禄山如此评点杨玉环的胸,李隆基非但不生气,反倒笑着打趣一句。

    民间传闻‘禄山之爪’,并非空穴来风。而此时再看这三人亲昵的关系,又不禁让人多想。

    “皇上真是好雅兴。”

    这里正在尽情作乐,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忽然想起,众人扭头一看,只见一名年轻人未经通传,径直走了过来。

    来人正是米小侠,李隆基不禁心里咯噔一下,杨玉环也瞬间脸色一变。唯独安禄山不认识,心中纳闷这人是谁,见驾不需通传,朝中何时有这号人物,他怎么不认识?

    “天气酷热,饮几杯解暑而已。”

    李隆基干渴两声,接着摆摆手,命所有人下去,包括杨玉环和安禄山。

    杨玉环也不愿跟米小侠接触,毕竟那晚差点杀了她,当即转身急匆匆离开。安禄山紧跟在杨玉环身后,眼珠滴溜溜直转不知在想什么。

    “老神仙忽然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见米小侠脸色不善,又想起那晚米小侠的话,李隆基心中有些畏惧,试探着问了一句。

    “没什么大事,只是听说如今天下大乱,特地前来替陛下分忧。”

    “只是有些草寇作乱,怎敢劳烦老神仙。”

    果然是为国事来的,李隆基心里又是咯噔一下,不禁有些心虚。

    米小侠看着李隆基,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冷笑。

    “干娘,刚才那人是谁,陛下好像有些畏惧他……”

    华清宫中,安禄山抚摸着杨玉环酥软白腻的小手,故作不经意的问了一句。

    “那是个祸害!但着实厉害!”

    提起米小侠,杨玉环就是一阵咬牙切齿,但又无可奈何,叹口气嘱咐安禄山。

    “你不用管他来历,只知道此人你惹不起,只要跟他没有关联就好。”

    “这样……”

    安禄山眼珠转转,接着又是嘿嘿一笑,忽然把杨玉环扑倒在地。

    “我惹不起那人,那惹惹干娘如何。”

    “我的儿,你把干娘的火逗起来,一会儿若是灭不了,小心你的皮!”

    “嘿嘿,干娘尽管放心就是,我的本事你还不知道吗。”

    ……

    第二天早朝,百官还未启奏,李隆基忽然下旨,任命李光弼为平乱大将军,率领精兵十万,负责平定各地起义乱军。

    “陛下,区区叛军,何必专门从边疆抽调将领,况且那李光弼年轻资历浅,恐怕难当大任。”

    李林甫连忙出列,提出异议劝谏。

    “陛下,宰相所言极是。”

    杨国忠出列,也是复议反对。

    只要他们二人一起进言,李隆基大多都会应允,就算当时不允,多少也会有所动摇。

    “此事朕已经决定,不必再议。”

    但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李隆基竟没有丝毫犹豫,完全不给李林甫和杨国忠保留颜面。

    “此次平叛,一切事宜交由李光弼全权决断,各地官员需全力配合,如有不从或者懈怠者,可先斩后奏!”

    紧接着,李隆基又下了一道圣旨。

    听到这话,满朝文武俱是大吃一惊,这权利未免放的有些太大了,难道就不怕李光弼拥兵自重?

    “皇上圣明!”

    不过这样一来,扫平叛乱就容易多了。朝中忠臣一阵高兴,连忙跪地高呼。

    “皇上圣明!”

    其他臣子也纷纷跪地奉承,李林甫和杨国忠眉头紧皱,但此时也是无能为力。

    早朝结束,圣旨便出了长安,八百里加急送到边疆李光弼手中。而直到现在为止,李林甫和杨国忠都还不明白,李隆基为何如此信任器重李光弼。

    甚至李光弼接到圣旨,也是一阵蒙圈。但紧接着反应过来,不禁又是大喜,终于到他一展抱负的时候。

    接下来,李光弼统领大军,开始奉旨平定叛乱。

    这次各地起义,是由梁山牵头,而此时也以梁山规模最大,攻占大量城镇,兵力已经达到十万以上!

    李光弼率军平乱,但并没有直扑梁山,而是从小规模乱军开始。率领十万大军,以狮子搏兔的架势,全力出击迅速平定小股乱军。

    得胜之后,所得物资充归军饷,俘虏则打乱编制编入本部,壮大军队。这样一来,两个月后几仗下来,李光弼的军队非但没有减少,反倒越发壮大。

    一时间捷报如同雪片般飞入长安,李隆基大为欢喜,朝臣也是一片喜气。唯独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一个个暗暗皱眉,担心李光弼趁此机会做大,日后影响他们的权势。

    与此同时,看着李光弼势如破竹,迅速平定各处叛乱,佛教也坐不住了。照这种情况下去,恐怕用不了两三年,全国就平定了。

    如果是这样,对日后安史之乱的帮助就不大了。毕竟中间隔了七八年,足够大唐恢复一些元气。

    “必须除掉李光弼!”

    眼下情况,这是最直接有效的做法。

    但李光弼现在是大将军,手下十几万大军,有军民意志加身,佛教大能也不能直接对他出手。况且此时他极为关键,暗中也有道教高手守护,绝对不会让他出现差池。

    所以还要从朝堂入手,唆使以李林甫和杨国忠为主的奸臣。频繁上奏折诬陷李光弼,说他贪赃枉法,甚至告他拥兵自重有谋反意图。

    大量奏折涌来,尤其是李林甫和杨国忠说话,还有杨玉环吹枕边风。这么大的力度,按说李隆基该多少有些在意。就算不撤了李光弼的职,也得削弱他的权限。

    但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李隆基竟然没有丝毫动摇,但凡参李光弼的奏折,他看都没看!

    甚至到了最后,李隆基直接下旨,谁在参李光弼,就是置大唐安危于不顾,直接治罪!

    这样一来,朝中反对的声音瞬间平息,而与此同时众人不禁越发疑惑,李隆基为何有如此大的转变?

    “米小侠?米小侠!”

    直到一段时间之后,佛教这才彻底弄清楚,李隆基之所以如此,竟然是米小侠在背后授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