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小驸马 >

第548章

三国小驸马-第548章

小说: 三国小驸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肯定有高手筹划,你认为会是谁?”

齐隶负责信息汇集,又有过目不忘之能,脑子像是一台电脑,琢磨道:“这事背后出力最大的是张羡。张羡与春兴同族,是春兴父亲张勋的族弟。张羡自小随父母在襄阳居住,到他这代,与南阳族人没有多少往来。张羡是陛下亲自征辟,文武双全,机智百出,是个可以独挡一面的人才。张羡在益州多年,了解益州情况,与程武也熟识,有能力策划此事。不过张羡若是想谋得益州刺史,不必致刘晔于死地,也不必让程武参与进来。”

姜靖寻思一会,道:“程武性情虽比仲德公刚直,但也不是完全不讲情面的人。你去寻找史阿,详细询问当初的情况,仔细调查一下,程武从朐忍到成都,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是谁给程武出这些主意的?”

送齐隶出门,姜靖对刘可道:“派你主持刘晔案,你要多请教子敬公,他是你的上任,对律法诸事很熟,现在虽已升为御史大夫,但皆在一衙办公,请教方便得很。



刘可苦笑道:“四哥,刘子扬非同普通刺史,与子敬公也熟,又牵扯皇家和何家这里,我这……”

姜靖不待刘可说完,打住道:“实话告诉你,我也不愿让你牵扯其中,但是这事你逃脱不了,谁让你接手延尉后,接二连三地出案子呢?有些事,咱们心照不宣,不能说得太明白。你是个一点就透的明白人,甭装糊涂了,你想这件案子会牵连多少人?这些官员单体并不可怕,可是背景汇合起来,这背景势力多庞大?廷尉问案的人,与这些犯官,也都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瓜葛。你不在中间主持公道,这案子能有办法审吗?”

刘可烦闷立上心头,愁眉苦脸地说道:“四哥,不用再说了,我好好办差就是。有件事还得太子示下,这个案子既然到了我手里,在律令规定下,我能关照的会关照,关照不了就不关照。对涉案人不论官大官小,出身门第,都是一样看待。但是太子关键时候得搭把手,不然我一人恐怕抗不下。”

说到这里,董睦一步闯了进来,见刘可在此,怔了一下,恭敬地向姜靖施礼,道:“问太子安。”

姜靖笑道:“都是咱家兄弟,不用多礼。”

刘可也道:“阿睦,太子是我们的兄长,你那么多礼数反而显得见外。”

别看董睦对姜靖毕恭毕敬,对着刘可却不客气,道:“太子是储君,我们是臣,岂能不讲礼数?”

姜靖拉着董睦坐下,道:“正说刘晔这个案子,你那边有什么消息?”

董睦略一迟疑,道:“益州那边传来消息,说相关世家巨商正在串连,准备上书保奏刘晔。”

姜靖笑道:“这事很正常,刘晔这件案子,最重要的就是益州州衙乱投资的问题,刘晔好处没有得到,反而惹火烧身。好处都让这些世家和巨商拿走了,刘晔案若是办实,他们也会吃不了兜着走。”

刘可道:“我近日翻看案宗,刘子扬的为人很好,也不贪腐,不过手下幕僚用了几位世家子弟。这几人如同当年的付丘一样,在益州能量不小。当然,比起付丘肯定远远不如,但路数基本接近。依我看刘晔这件案子,刘晔负的是次要责任,那些幕僚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姜靖微微皱眉,道:“刘晔出身刘家,原是旧朝皇族,不信任官府配备的书吏,使用幕僚是沿袭下来的毛病。都是谁家的人?”





看过《三国小驸马》的书友还喜欢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557章与刘子扬的碰面!



推荐阅读:刘可略思一下,道:“掌管刀笔的姓李,是李胜的堂侄,长安学院弟子。还有一名姓敬,是宫中敬嫔的族人,平常行走刘晔左右,极得刘晔信任。”

姜靖起身走了几步,扭头问道:“两人抓捕了吗?”

刘可笑笑,道:“史统领办的案子,怎会让这些人跑掉?”

姜靖想了一会,道:“你回去后让人将这两人的口供送来。”

刘可摇头道:“这两人没有口供,自抓捕以来只言不吐,史统领用过不少办法,但是都没有用,显然两人受过相关方面的训练。”

姜靖琢磨一会,道:“现在看来,这两人投奔刘晔不是碰巧,而是早有预谋。李家、敬家……严审,我就不信撬不开两人的嘴。”

刘可苦笑道:“这两人精通新律法,又能捱刑,若是别人那里撬不开口子,即使严审效果也不大。”

姜靖眼神一凝,道:“你去找六师兄,六师兄这方面有办法。”

刘可欣然领命,欲要告辞,又想起一事,道:“刘子扬那里怎么审?”

刘可这话问得很笼统,姜靖却知道其中所含的意思,道:“不能用刑,刘晔这人心中尚存忠孝仁义,你以礼相待,说不定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刘可回到政衙公房,吃了午饭,就去寻齐隶帮忙,听说齐隶出了外差,明天方回,就又转回公房。刘可在公房里想了想,触起一件事,就带人去天牢探视刘晔。

天牢在政衙后面,牢内吏员狱卒隶属廷尉,外围负责守卫的是内府精兵。刘可来到天牢大门,见有几人坐在天牢对面墙边,为首者是位二十四五的男子,面目与刘晔与几分相像,但是没有刘晔的灵气,穿着一身便装,衣服已经有些污垢。刘可猜测此人应是刘寓,行到大门口时,停了下来,让从人找刘寓过来。

刘寓在海州从军,限于能力,升迁不是很快,现在只是部司马。刘寓上学时在国学益州分院,在海州已有近十年,洛阳并没有多少熟人。刘寓听说来者是延尉,忙不迭地上前,拜伏于地,道:“罪臣刘晔之子刘寓拜见大人。”

刘可见刘寓是个老实人,叹息一声,道:“刘子扬与我也相识,这次官司究竟如何,我心里也没底,但据我判断,这事还没到判死罪的程度。从你的衣着看,想是多日未曾换衣洗浴了。孝心可嘉,可这孝也不是这么个孝法,难道蹲在狱前就有用了?你父亲出事,想必家里也乱成一团糟,你身为长子,这个时候要在家中主持大局,只须派人守在这里,及时通传消息就行。我会跟狱官打个招呼,太子也有昭命,刘子扬不会受苦的。”

刘寓泣道:“家父遭难,我在此却无能为力,恨不得以身相代。望大人多多照顾家父。”

刘可点点头,道:“即使你每天候在这里,****看到你父亲,你这个模样,你父亲看在眼里,心里会好受吗?回去收拾干净,与父亲相见时心情好一些,让他知道家人平安,不要哭丧着脸,平白让人的心情变坏。”

刘寓重重地点点头,道:“多谢大人,在下受教。”

刘可转身向里走,正逢狱官带着一应属下出来迎接,刘可道:“刘子扬是皇后和我的族人,你等平常不得为难他。”

狱官应喏一声,刘可又指着刘寓,道:“此人是个孝子,你们能行些方便时就行些方便。”

刘晔身份不同常人,自下狱以来,发下话来的大人物不少,前任廷尉鲁肃也是刘晔好友,狱官狱卒还真无人敢难为他,专门在通风处准备一处单间,被褥饮食都是家里送来,并未受什么委屈。

刘晔往年常随姜述左右,宫中人物大都熟悉,望见刘可进来,苦笑着迎上前来,道:“罪臣拜见乐浪王。



刘可也苦笑道:“子扬公,没想到会在这个地方看到你。太子钦点我审理你的案子,这不是将我架在火堆上烤吗?皇后娘娘要保你,我打心底里也希望你早日获释,但是太子又叮嘱我,让我依法审理。不过也没逼得我太厉害,只是审案,至于如何判案,新成立了一个朝廷公议会,就是太子也未必能一言定夺。”

刘可说完,挥手让众人出去,坐在刘晔案前,道:“子扬公,您请坐,我今天过来不是审案,只想与你聊聊。”

刘晔在对面坐下,面露愧意,道:“既然是乐浪王来审我,只要问我就答,不会让乐浪王为难。我现在想不明白,程武到底犯了什么邪,非要将这些事揭出来。清理积欠,我之所以敢让别人提前垫付这些钱,自有偿还的办法,这件事情并没什么大错,只是虚报数据之过,不会发生什么恶劣影响,只要给我一段时间,我也有办法还上这些亏欠。我在益州任职多年,许多项目盲目上马,最终导致投资失败,益州财政亏损巨大,这些确实是我犯下的过失。这些项目大半在追责制实施以前发生的,陛下也知道这些事情,我在益州采取种种措施,看起来是在压榨百姓,其实是无奈之举,益州财政损失巨大,若不从细节上做文章,何时能堵上这些天大的窟窿?追责制度实施以来,我批的类似项目不多,每一个都有不得不批的理由,乐浪王若是询问是何原因,我不会据实相告,只能将责任揽在自己这里。”

刘可听到这里,大致听出些话音,益州这些亏损项目,以前的姜述知情,以后的肯定有重量级人物参与或打招呼,刘晔才不得不违心而批。刘晔身为一州主官,又是姜述近臣出身,能让刘晔违心批项目的人,肯定不是普通人,即使朝中重臣也不会有这个面子,唯一的可能就是宫里有人打过招呼。有能耐让刘晔不得不如此的人,数来数去没有几个,除了姜中、姜逆、姜靖以外,姜华也没有这个能量,除去不可能打招呼的姜靖和与姜逆竞争的姜中,皇子中只剩下姜逆有这个嫌疑。除了皇子,刘晔不得不卖面子的只有太后、皇后和张宁,甄姜有事不会求到刘晔身上,其余嫔妃有这个面子的少之又少。

刘可想到这里,道:“子扬公,我再说一遍,今天我不问案,只是跟你聊聊天。

刚才听你说这些,我心里感触很深。录试舞弊案已经结案,案子影响不大,但是涉及的人却不少。录试司主官左收是左丰的亲弟弟,兄弟两人自小父母双亡,感情可想而知。左收之所以在狱中这么长时间,是因为他坚不开口,明明知情只言不知。在这个案子中,左收没有贪赃枉法,没有收一分钱好处,反而在其间担惊受怕,也是因为涉及宫中人,他坚不吐实,其一不想牵连太多,其二不想让太子为难。此案除了左收,还有其余人参与,左收不说别人不会说吗?费了很大周折,在情报部门的协助下,许多真相逐渐露出水面,在证据面前,左收不得不开口,不得不说出实情。太子最终也犯了难,若是照章办事,不仅影响后妃之间的关系,还牵扯兄弟情义。太子最后利用个人的影响力,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没有牵连太多,以诈骗罪判了张家人,将左收明降暗不降,贬到莱州当县令。我与太子从小一起长大,上学时是同级,关系很好,我也很了解太子的脾性。太子这人看起来刚直,其实很有度,知道什么事该严办,什么事该轻轻放过。现在太子的敌人不是皇后、刘家、何家,而是隐在身后挑拨离间的黑手。益州的事件已经发生,没有可逆性,现在追责意义不大,寻出其中的根源才是最重要的。大齐帝国财力鼎盛,益州财政损失再大,也不会让中央财政破产,所以说太子当务之急不是处理人,而是想了解清楚事件的前后过程,看看你和益州官吏包括宫中人是否被人利用,这些人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能不能从根源上消除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刘可说话时很轻松,刘晔的表情却变得很凝重,正如刘可刚才所言,这些事件背后若真的存在黑手,他以及身后的人是否被人当成了棋子?黑手处心积虑,让益州损失这么多财富,目的肯定不是通过项目赚取财富这么简单,深思他们的动机予以联想,一个可怕的念头浮现在刘晔脑海中。

“不会吧……难道他们那时就定好了目标?损耗帝国财富,令地方财政破产,他们有什么好处?损人不利己……这些人的目标莫非是想扰乱地方经济,动摇大齐帝国根基?”刘晔茫然地小声说道,继而低头陷入深思。

看着刘晔的表情,刘可笑了笑,并不说话,在旁默默地等待。良久,刘晔才回过神来,对刘可苦笑道:“罪臣失礼,累王爷久候。”





看过《三国小驸马》的书友还喜欢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558章十三皇子被夺魄!



推荐阅读:刘可道:“不着急,你以为黑手是谁?”

刘晔摇了摇头,道:“这事若是单一考虑,像是有人动了手脚,嫌疑人也好确定。但若综合考虑,牵扯人数太多,相互间盘根错节,要寻出其中的共性,却不好找。总不会是诸家多年前就相互串通,想推翻新朝吧。”

刘可只觉心中寻到了一点光亮,隐隐约约像是找到了一丝灵感,却又偏偏捕捉不到,寻思一会,却无收获,回过神来见刘晔正在望着他,换个话题道:“据我们衙门调查的情况来看,你在益州虽然搞出不少名堂,令百姓不满,但大家只说县或郡官不好,都赞你是个清官,不爱钱财,洁身自好,宁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