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小驸马 >

第494章

三国小驸马-第494章

小说: 三国小驸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述兴办国学,招收族人、家奴、平民子弟为弟子,是从根子上破除世家的教育垄断。这记砍向世家的大招,最初并未引起世家的警惕,当接受新式教育的国学弟子遍布朝野,还是沿袭传统教育的世家这才如梦初醒,国学这个皇家的人才培养基地,完全有能力将他们排除在朝堂以外。

姜述进行政治革新,首先搞的是军事改革,破除兵家大族掌兵的旧制,从制度上尽可能根除将领拥兵作乱的根源。稳定住军队以后,手握兵权的姜述,对付已经失势的世家相对容易得多。

在这场政治较量中,姜述融合的寒门子弟、国学弟子力量,代表占据大多数人口的下层新生力量,以皇家的特殊身份和地位,领导了清除世家特权的政治斗争,搞起了一系列社会政治改革,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姜述以区区一个少年,在汉末初露头角,最初利用的便是世家力量。姜述编写《三字经》,将天下世家皆纳于其中,那个时候姜述得到了世家的大力支持。姜述谋划青州、辽东,最初为族人谋取政治权力时,世家出了很大气力。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450章世家的强大威胁!

??姜述后来得尚公主,有了正宗的皇亲身份,开始转变立场,至恢复洛阳时,《三字经》正式公布天下时,其中对世家的宣传已经弱化许多,取而代之的大力提升皇家地位,宣扬除了皇家之外,重点宣扬众家平等,诸姓平等,人人平等。

占城走私案、马超案、付丘案、天书案、蒯家任人唯亲案,这几件与张靖有直接关联的案件,直接免掉官职的世家直系要员数十人之多。案件中还涉及不少高级、中级文武官员,彼此尽是联姻关系,加上世家的门生故旧,在姜述不断打击世家的背景下,世家展现的势力仍然让人心有余悸。

这个政治现象,在历史上一直传统下来,一次次打破,一次次再生。若是不能根除世家,从制度上加以控制,假以时日,世家就会破土重来。政治改革是个冲出黑暗,寻觅光明的过程,但若没有强有力的打击手段,没有延续性很强的制度保证,冲出世家遮掩起的黑暗,前方真是一片光明吗?

光明要靠自己争取,姜述目前要做的事情,远远不是打击旧世家如此简单,还要避免新世家的诞生。新生政治集团孙坚家族、马腾家族、曹操家族,既要用又要控制。

旧世家有许多优秀人才,不会甘心就此认输,以太原王家为代表,与姜述联姻是巧合,与张靖联姻就有深层次的目的。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世家可以忍耐,姜述打压世家,世家又无力抗衡,可以放弃与姜述争斗,目光转向下一代皇子,若是张靖继位,王熙儿至少是二品嫔妃的位置,到时王家可以再次兴起。

与从现代穿越来的姜述不同,张靖虽是合魂者,但对世家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分析社会阶层的能力稍弱,到了真正继位的时候,能否为了稳定统治重用世家?

史上曹操便是如此,一生限制世家重用寒门子弟,曹丕继位以后,为了维护统治,重用士族大家,导致朝堂为世家控制,未出三代被司马家取代。

对于世家的态度,姜述十分坚决,针锋相对,可谓水火不容。姜述认为皇家要想长居久安,就要坚决打垮世家,********。要让出身寒微的人才得到重用,治理国家要用真正一心为国的人才,要用以新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才。

因为历史原因,中央地方用了不少旧官吏,这批人能力不错,名声也好,对大齐做出过不少贡献,不少人目前依然居于高职。这些旧官员一端触及律法,或者结帮成派之时,姜述的打击十分坚决。即使这样,社会上的等级观念仍很顽固,联姻、举贤首先看的仍是门第。观念不能改变,即使国学再培育出无数优秀弟子,结果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如何根除家族等级观念,姜述想过许多办法,在《三字经》以后,又开始借用文化传播的力量,撰写启蒙教材《百字姓》。

实践证明,姜述是一位明君,执政以后很少大开杀戒,但是政权十分稳定,国力蒸蒸日上,这与他的用人有很大关系。前几批国学弟子限于资质,踏入仕途担任中低层官员,十分廉洁清政,但是大局观不行,担任高级官员稍有些吃力,能够担挡大任者数量不是很多。相比较而言,世家出身的子弟,被姜述委以重任者,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才干。譬如陈群、荀攸、荀彧、田丰、费祎、蒋琬,包括已被免职的逢纪、蒯越等人,自小生活的环境和交往圈子,决定了他们的大局观,学识好,才能卓著。这些人中,即使跟随姜述时间最长的陈郡、荀彧,德才兼备,官声极佳,但在姜述对付世家这点上,立场也不坚定。

姜述运用温水煮青蛙的策略,对世家子弟并非全部弃而不用,而是选择其间的开明者,若与他思想合拍,便委以重任,若与他思想不合拍,也不是弃之不顾,而是安排一些次要的岗位,尽量做到人尽其才。

对于世家中几个特殊的家庭,如孔家、孟家、荀家等,姜述十分重视,在儒学份量极重的年代,虽然其余学说开始兴起,但是儒家依然占据统治地位,孔孟诸家影响力很大。姜述立朝以后,采取拉拢一批打压一批的办法,提升孔、孟、荀诸家的地位,刻意打击以五姓为代表的大世家。

编写《百家姓》,姜述心中早已有腹稿,但是并未公示,而是授命蔡邕会合孔、孟、荀三家代表编制。蔡邕也是世家出身,孔孟荀三家皆是很有影响力的世家,这些人家族等级观念根深蒂固,认为高门大户尊贵,寒门姓氏低下。

蔡邕受诏以后,召集孔孟荀三家十余名长老,收集全国家族代表的家谱资料,依据历朝史书,考证世系,分出排名顺序。最后把姓氏定出九个等级,这本《百家姓》初稿并非抑制世族,而是在编世家谱系,确定世家的尊贵地位。尤其不能令姜述接受的是,《百家姓》虽将姜姓排为第一,排名第二的竟是已被张靖族灭的崔姓。

姜述看后很不满意,召集蔡邕等人,道:“崔姓以前或许荣耀,目前族人虽然不少,但是出任高官者很少,最有影响力的是原颖川太守崔林,现在也已免职回乡。为什么还对崔家如此推崇?难道贾文和、郭奉孝这些朝堂重臣,家族就不能排在前面?”

蔡邕既是姜述的老师,又是姜述的岳父,对姜述并不惧怕,道:“我们排序诸姓,为了服众,按家族祖先的名望、官职累积而成,崔姓虽然现在没有高官,但自春秋以来,高官历代不绝,王郑李卢四大姓,比起崔家差距很大。我们看完诸家家谱,经过公议,认为崔姓应该排在前面。”

姜述面对这位特殊身份的老夫子,不好指责过重,皱眉道:“现在朝中文武官员,德行学识俱佳,也都为国立过功劳,为什么你们还热衷于旧门第?那些旧门弟即使荣光,也已成为历史,有什么值得仰慕的地方?”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451章皇家出招压世家!

蔡邑等人遭到斥责,只好重修《百家姓》,姜述指示他们不要看重旧门第,要根据现实情况排列位次,众人便将姜姓排在第一,皇后刘姓排在第二,丞相贾姓排在第三,大将军郭姓排在第四,仍把崔姓排在第五位。%∷八%∷八%∷读%∷书,。≮。※o前五位姓氏为上,后依九等顺序共排出姓氏,合计一千六百余家。

蔡邑主持编修的第二稿《百家姓》,虽对宗族世家观念有所贬低,但仍然是一个抬高世家地位、贬仰寒门地位的“贵族谱”。

姜述还是不满意,要求再次重修《百家姓》,主导思想十分明确,就是要通过这本启蒙书籍,否定世家的家族等级,达到无论何等出身,只要才德兼备,就能为国效力的目的。

蔡邑是姜述的岳父兼老师,姜述也未难为他,将此事交给贾诩处理。贾诩听完蔡邑转述的姜述所言,当堂表示以在朝任职高低为标准,不论门弟。众人官职大小一样的,按照职级划分,官职职级再相同的,按照任职年限排序,没有三天,《百家姓》便成稿,再将蔡邑所编的诸姓讲义按照顺序重新编派,整理完后呈交姜述。

新《百家姓》淡化门第观念,打破了世家子弟的传统认识,蔡家、荀家排名也大幅上升,受到了大多数人的拥护。姜述阅完十分满意,当即下诏印刷,免费下放到各县,成为御定儿童蒙书。

姜述抑制世家出的第二招,就是反对包办婚姻,提倡自由恋爱。姜中年近二十才大婚,是自由恋爱的一个标杆,现在虽已失去储君位置,但是身为皇长子,仍有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世家之所以受到打压以后,很快就能复兴,是因为重视族学,人口基数较大,彼此之间联姻,只要族中一人当了高官,会提拔起不少关联官员,很快就会形成庞大的势力。

姜述立朝以来,提拔朝中官吏或是地方大员,基本没有世家子弟的份,又在文化教育和世俗观念上突破世家的桎梏,此后采取考录形式寻取人才,基本没有实施难度。国学前几批弟子,如贾收、姜哲、田锋、关且等德才兼备,能力突出的国学弟子,逐渐拔为高官。这些弟子皆是姜家、贾家、田家、关家的远支族人或家奴出身,他们的成功起了很大示范作用,平民家庭开始重视子弟的教育。

姜述花费心力、用尽手段打压世家,是要避免发生类似晋朝时士族一手遮天的局面,他当恶人,受益者却是远在澳洲的张靖。

骠骑将军府秦宓此时送上一份文件,建议朝廷改革军制。姜述阅完文件,感觉十分实用,重赏秦宓,在朝中又掀起一轮改革。这次改革并非大的政治或军事改革,而是不变职责,只改名称。

西时官职太过复杂,平民百姓根本弄不清楚其中意思,譬如执金吾与卫尉有何区别?征虏将军与偏将军谁大?长史是吏员还是官员?兵曹是军队职务还是地方职务?

姜述这次改革,将政务各司集中为政衙,就是以前的丞相衙门,关联政务的各部门皆集合办公,有利于明确职责,提高效率。同时军务也全集中在军衙,就是以前的大将军府,只要与军务有关的皆集合于军衙办公。

按照左文右武的惯例,姜述在皇宫前面征地建房,修建政衙办公区和军衙办公区,各部门门前皆挂牌,军政两衙门前立着公示栏,标识各部门的分管职责。各州太守名称未变,兵曹改为警备军。因为张靖所辖是远征军,目前领兵在外,其部属于特例,还是沿袭旧名。

老儒们对姜述将严肃的官名改来改去很不高兴,说有碍祖制等等。但在实际上,如此改革,并不影响军务政务,名称通俗易懂,将复杂的名称变为简单的名称,通俗易懂也是一种创新。

姜述是现代人穿越,对于享受看得很重,对于权力看得很淡,被局势一步步逼到皇位上,实则很不喜欢这种生活质量极为低下的皇帝生活。但在封建时代,又不敢将权力交到别人手中,无奈之下只得尽量多做些事,培养接班人,希望尽早将权力交到接班人手中,他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张靖平复澳洲全境时,甘宁部将蒋钦、周泰也完成了航海史上一个壮举,从非洲南端绕到大西洋,从大西洋穿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水军主力战船一到,地中海制海权易手,大齐向罗马全面开战的时机成熟。

张靖统领部下开赴美洲的同时,大齐正式向罗马宣战,集合全国半数以上军团参战,一时间欧洲锋火连绵,大齐名将一起发力,各自建功立业,打得罗马人节节败退。

为了就近指挥这次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姜述移驾月亮城,朝中重臣半数随驾,程立、姜勇等坐镇洛阳,负责处理国内事务,后宫交给万年公主、张宁共同打理。

因为战争原因,情报司、神鸟机构的重点皆转向罗马,贾诩、郭嘉等重臣随驾去了月亮城,万年公主趁这个空当,开始串连后妃,打压张宁姐妹,意图控制后宫,给姜逆上位创造条件。

姜述自东莱起兵,万年公主配合默契,给了姜述很大助力,直到新朝建立,威信一直很高。宫中有份量的后妃,皇贵妃甄姜失势,皇淑妃卑弥乎是外族人,皇德妃张宁为人低调,万年公主身为国母,雌威大发之际,后妃们皆战战兢兢。

三夫人以下,曹羡为顺仪,糜贞为顺容、步练师为顺华、孙仁为修仪、夏侯娟为修容、蔡琰为修华、田丰儿为充仪、甄宓为充容、马云鹭为充华,统称为九嫔。九女之中,步练师与张宁关系一向不错,其子姜威与张靖私交最好,本身也没有争储的的想法,暗地里帮了张靖不少忙,这次扳倒甄姜,大半功劳便是步练师所立。

蔡琰只有一女,与夺储一事没有关联,置身事外,心态十分超然,负责宫内蒙园教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