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小驸马 >

第404章

三国小驸马-第404章

小说: 三国小驸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良深谙处世之道,待人接物让人感觉如沐春风,为人处事精明异常。益州从事贾布暗自串连,马良以为是招祸之道,暗中告诫马家族人,不得与人结党。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此次马良击败数位很有实力的竞争者,脱颖而出,升任南州刺史。

姜述重用马良,用意深远,除了马良洁身自好,没有与益州、荆州世家结党以外,还想借助马良良好的人脉,拉拢一批世家力量,以免党祸事发,最终牵连众多,从而影响益州、荆州两地稳定。

马良来时曾经奉召入京,姜述单独约谈近两个时辰,马良此次赴任的任务十分明确:确保贵霜战事后勤保障,保证南州政局平稳,查办一批以权谋私的官员,对各郡官员重新考评,对失职渎职官员进行重罚,提拔一批有能力的官吏,重新树立用人唯贤的用人标准。

可以说马良此行任重道远,马良此次现身占城,除了发现张靖身份特殊之外,对费祎十分警惕。张靖被打压事件,背后蕴含着官员私自结党,重新提拔张靖,除了拨乱反正,还要借此次事件,向各级官吏传达一个信息,有违朝廷用人之道者,不仅执行人要受到惩罚,领导者更要受到严惩。可惜因为这场战事,为了后方稳定,此事不宜大张旗鼓宣传,否则会更好地体现出教育意义,给任人唯亲的官员一个警告。

虽然未与马良深谈,但马良相见时的一系列动作,皆表达出了足够的善意,这让张靖又惊又喜。惊的是,马良确非易与之辈,心计手腕要高于蒋琬和费祎,数句言谈落实了周树三人的出身,张靖的身份已是呼之欲出。喜的是,马良与蒋琬、费祎显然并非一路人,从数件小事可以看出,三人举止虽然亲密,但马良对蒋琬尤其对费祎戒意很深。

张靖还发现了一个异常情况,在马良的从人中,隐藏着数名武艺不凡的高手。这些深藏不露的高手,平常难得一见,如今一下来了数位,断然不是马良私人雇佣,应是前来执行秘密任务者。

官场处处皆学问,很多时候细节决定成败。许多人认为官场之上全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其实不然,官场上的大事是由无数小事累积而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留心身边的细节,想成大事的希望十分渺茫。

细节往往最考验一个人的眼力,张靖由从人下车的次序,推出几个结论。一是这次随从马良来到南州的人,不是一拨,可能还有情报司或神鸟机构的人;二是这几位高手与其余人似乎不熟,应该属于某个秘密部门;三是其中一位身材单薄者地位很高,基于保密或者其余原因身份未知,此人应当可以指挥那几名高手。

再往深处想一想,能请得动这些高手的,除了皇宫大内,只有情报司和神鸟机构。这些高手很可能出自琅琊宫,因为这些高手的呼吸节奏基本相似,应是出自同门,而这世上能够培养众多高手,又与皇室关系紧密的,只有琅琊宫。数名琅琊宫高手出动,目的只有内忧或者外患。外患是贵霜,但没听说贵霜有什么绝世高手,也就剩下一个目的:内忧。现在最大的内忧是世家,重点是益州和荆州世家。蜀山派在益州,墨门总坛在荆州,难道益州和荆州世家请出高手来了南州?他们来南州的目的又是什么?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255章神秘的马良从人!

张靖脑中不停思索,但是一点头绪也无,正在苦思之时,忽然感觉到一股杀气,凭着感觉往左前方望去。℃八』℃八』℃读』℃书,。■。o↑街角一位五十余岁的老者,穿着甚是整洁,脚步蹒跚,看起来弱不禁风。张靖相信自己的感觉,准确地说是相信张角的感觉,张角的记忆虽然没有全部释放,张靖至今也没有修炼到张角鼎盛时的武艺和道法,但这些经验和阅历已经十分难得,张靖不自觉地对这位老者倍感警惕。

前边是马良的车驾,前后左右皆有士兵沿途护卫,这位老者怎有胆量当街行凶?张靖望向马良从人的时候,忽然感觉那几名高手也涌现淡淡的杀意,目标正是方才那位老者。一道、二道、三道、四道、五道,对,共是五名高手。

郡衙即将到了,老者往车驾靠近了些,杀气继而暴涨,随即发现了什么,杀气瞬间消失。几乎同时,那五道杀意也缩了回去,再也觉察不到。张靖猜测,那位老者方才动了杀机,临近动手之际,觉察到那五道杀意的存在,不敢发动,因此悄然离开。

可以确定,方才那位老者是一名不可多见的高手,外表平常,但那杀意暴涨给张靖的感觉,似是到了血风腥雨的战场上,那位老者突然之间变成了一位大将,带领部下勇往直前,带有人挡杀人、神挡灭神的冲天威势。

这一行人中,有谁值得这位老者不顾生死当街行凶?马良、蒋琬、费祎,甚至自己,张靖想到的数人皆否定掉了。倘若老者真是冲着这些人来的,肯定不会冒险于光天化日之下动手,但若不是这些人,又会是谁?嫌疑最大的就是那位身材单薄者,此人是谁?是本身极具价值还是身怀异宝?那五位高手肯定觉察到了老者的杀机,为何会放任其安然离开?

到了郡衙大堂,马良召集众官,解释此来并无公务,只是顺路来见费祎、蒋琬两位故人,嘱咐诸人各自去忙。张靖也随众退下,但并未退出衙门,而是以检查防卫为由,围着郡衙外围转了一圈,又围着内衙打了个转。

马良近卫皆没走远,被请到东厢客室奉茶,还有数人被请到另一间客室,女眷已被接进内府。张靖心细,暗自点了点人数,确定与马良一同进衙的人,一共少了七人。张靖能够确定之人,七人之中包括中年文士和四名高手,另外两人是谁呢?张靖根据记忆,排除到最后,发现另外两人应是那位身材单薄者及其随从。

两人其貌不扬,隐于人群之中,很难引起别人注意,常人会以为是马良的仆人。越是不惹人注意的往往是最关键的,这普普通通的两人,引起了张靖极大关注,顺着这个思路拓展,张靖回想两人的身形与相貌,感觉两人身材有些婀娜,面容应该经过化妆,很可能是女扮男装。

这七人去了哪里?张靖身为郡尉,负责合郡军务治安,打探消息十分方便,很快查到五位男子让人带去了驿馆,还有两人随同马家内眷去了内院。

张靖问明情况,琢磨一会,踱步去了王诗公房。公房内只有王诗一人,低着头正在忙碌,听到脚步声抬起头来,见是张靖,欢颜道:“不是来了大官了吗?怎么不去陪同?”

张靖笑道:“马大人只让费大人、蒋大人作陪,我们被打发出来了。诗儿,你手头事情很多?”

王诗指着案上一堆资料,道:“并没有什么事,只是担心马大人问起相关数据,我正在整理资料,以备蒋大人索要。”

张靖摇头道:“马大人还未正式上任,估计这次只是面上了解一下情况,不会谈得很深入。有件事情需你帮助查查,愿意做吗?”

王诗显然误会了,笑道:“郡衙普通资料没有问题,密件不行,要有蒋大人手令。”

张靖摆了摆手,笑笑,道:“不是,马大人两位随从去了内院,两人其貌不扬,但我认为其身份可疑。你是女子,出入内府方便,能否帮着打探一下两人来路?”

王诗眉头舒展,展颜道:“这有何难?我这就去寻璃儿,小璃儿出马,绝对能够搞定。”

张靖叮嘱道:“两人肯定不是仆人身份,我怀疑两人应是女子易了容,虽然不知两人目的,但我总感觉不简单。你和璃儿帮我查查,待会若是寻不到我,可将消息传给黄猛或张一全。”

王诗进了内府,张靖也随同出来,在院内寻到周树,道:“木德,你派人去驿馆那边盯着,一有风吹草动马上告诉我。那些人都是高手,不宜靠得过近,要做得不着痕迹。另外,你让张椿带人去调查一名老者的下落……”

再说王诗去寻蒋璃儿,听仆妇说蒋璃儿正在客堂,正中下怀。到了客堂门口,正好听到一个女子声音说道:“原来有这般好地方,午后不妨去看看。妹妹,您说呢?”

另有一名女子道:“只要姐姐有时间,我们就一道去。璃儿,你让人准备好车驾,下午去海滩看看。”

以话语判断,前面说话这位女子,应该是马良夫人,后面发话的应是蒋琬儿的母亲蒋黄氏。听蒋璃儿要出房,王诗立即停下脚步,静候蒋璃儿出来。

不说王诗这边,再说周树出来,分派众人任务,除了暗中护卫张靖的张一安、张一全,其余人都撒了出去。不一会工夫,张椿报回消息:“近日城内陆续进来不少人,皆来自内州,馆舍已经爆满。众人以为本城是商埠,人来人往不是异事,皆没上心,我方才去打探那位老者下落,发现其中多有江湖人士。”

周树听到这里,感觉不对头,立即引领张椿进衙,向张靖报告这个消息。张靖闻言,脸色凝重,低头踱了几步,猛然抬头道:“加强巡查兵力,调部分民兵入城。你再出面去馆舍依次警告一番,让这些江湖人不得在城内寻事。马良大人在占城期间,确保不出大案要案,否则我等都要负责任。”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256章三卷天书现影踪!

说完,又转向张椿道:“你带人盯着那位老者,一举一动详细记录下来。《八《八《读《书,。2■3。o⊥此人其貌不扬,但是武艺不凡,应是江湖知名人物,来到占城,应是为了什么大事。”

周树、张椿刚走不久,情报官温仪一路小跑寻了过来,递上一封密函。张靖打开一看,见是军衙密令,信上写道:“国教在贵霜新下诸地传教,于南夷新港建观,已得陛下允许,请得天书供奉,已有专人护送秘密启行。若有人持国教长老腰牌求助,各地官府须积极配合……”

张靖看完信函,心中生疑,眉头一皱,问道:“密函何时从京中发出?”

温仪年约二十四五,国学弟子出身,为人正直,与熙倩一明一暗,配合十分默契。温仪知晓张靖身份,恭声答道:“约二十余日前从京城发出,路上出了些差错,今日始到,其中原因上级并未说明。”

张靖将密函递给温仪,眯眯眼睛,道:“火速抄送蒋太守、屯长以上军官阅,交代清楚,注意保密制度。将密件收到时间记录在册,行文询问文件迟到原因。”

张靖心中有了数,回到尉衙,写了一封密信给张苞,又交代刘开、龚省几项任务,关上房门静思前后关联。

外界传言,姜述得三卷天书之助,最终得登大宝。此事传得虽然有些夸张,姜述道法确实授自天书,修练之时多得琅琊宫弟子相助,于吉、左慈、李珍等皆出力不小,左右之人多有知晓详情者。但是姜述所得天书,并非三卷,而是七卷,皆由南华真人所授。左慈得授《循甲天书》,于吉得授《太平青领道》,两书各两卷,张年得授《太平要术》三卷,姜述因缘得会,最后得到七卷天书,三书合一,玄法始大成。外人不知详情,以为是三卷天书,见姜述武功道法精进,文治武功不俗,皆传言是天书之功。

别人不知其中隐密,张角精研《太平要术》数十年,对天书诸事最是明白。天书隐晦难懂,若无道学根基,寻常人根本看不明白,况且天书下卷另有机关,普通人得了去,只是一卷空白丝帛,根本无法阅读。

张靖想到这里,心中更是疑窦丛生。其一,姜述得到天书以后,除了琅琊宫数名亲近长老,从未向人明示,即使他们兄弟,武功、玄法也是姜述口授,并未见过天书。国教上层多是琅琊宫出身,虽与姜述关系密切,但皆知天书珍贵,怎会开口求借天书?又怎能轻易借得天书?其二,此事如果是真,如此隐密之事,知者极少,怎能通过情报渠道,搞得天下皆知?江湖中隐藏着不少高人,知道天书玄妙,如何不生贪念?天书一出,必会引起血雨腥风。姜述熟悉江湖情形,希望国家稳定,怎会做出如此不智之事?其三,若是猜测不错,隐身于马良从人之中的高手,或是护送天书之人。马良此次赴任,身负重责,一旦牵连此事,说不定会引来杀身之祸。即使其中含有什么深意,怎能牺牲一位有能力有声望的地方大员?其四,以目前情况来看,江湖高人尽出,目前占城已成是非之地,自己身为占城军务治安负责人,一旦发生意外,要承担主要责任,姜述免去逢纪、于禁之职,护犊之情颇深,此事难道要牺牲自己不成?其五,两名神秘人是何身份?其中一人是高手中的高手,为何要女扮男装,与护书者同行?

张靖分析到最后,认为当前最为紧要的事情有二,一是想方设法让马良脱出身来;二是想办法逼着心怀不轨者现身。

张靖想了半晌,最终打定主意,让张一全火速准备诸物,在公房鼓捣半天,搞出一些物事藏在怀中。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