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小驸马 >

第366章

三国小驸马-第366章

小说: 三国小驸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要见怪。”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173章赴任途中收纪册!

纪册这人出身寒微,入伍时并不识字,凭借军功升至营将。⑤∨八⑤∨八⑤∨读⑤∨书,。●。●o纪册心性坚韧,心思也不简单,加入刀锋营不多久,见军中提拔军官不单纯要求武艺军技,多用有文化者,那时便刻苦学习文化,算是军中好学者的典范,数年后已能读通兵法书籍,算是低层行伍出身的优异人才。

所谓投之以李,报之以桃,纪册这番殷勤没有白费。饭罢张靖屏去众人,与纪册独谈,道:“你出身刀锋营,算是半个黄巾弟子。目前我诸兄弟夺储,京中情形不明,征西将军外孙是七皇子姜会,可能陷入争储风波,你自低层因功升到营将之职,职务来之不易,凡是涉及夺储之事,宜置身事外,若有人借此打压,黄巾系自会给你出头。”

纪册在军中为将,并没有什么背景,所依仗的就是黄巾系。张靖身为黄巾少主,说出这番言谈,已是表明接纳之意。纪册心智不低,不须明言也已心领神会,当即口称少主,表达归属黄巾系之心。两人这番密谈,主从大义已定。张靖问起军中之事,纪册据实相告,最后说道:“征西将军英勇忠烈,然而不能适应新朝体制,中军多沿用旧朝体系,与军衙规制不符。若是有人寻孙家麻烦,或会以此事为借口。”

张靖长叹道:“旧朝将领人数众多,年纪大的学习能力不够,即使接到军衙新政命令,多年习惯一时也很难改变。这些将领以孙坚、公孙瓒、黄忠为代表,昔年曾经立过大功,又有领兵之能,若因其此事而去职,负面影响会很大。我在京之时曾与父皇议论过此事,父皇也让军衙研究过解决方案,最终还是不了了之。征西将军戎马一生,劳苦功高,又是皇亲身份,间或有些小错,就是大将军也不好直接见责。护西域军诸营将,宋建是凉州系,刘雄、韦康是长安系,尹奉派系虽不明显,却是尹礼堂弟,也有后宫背景。我与凉州系少主孟起将军私交不错,比较起来,与宋建算是比较亲近。最近晋升的营将魏白,原是魏并州的亲兵统领,与诸系关系较远,平常可以笼络。”

曹操举长安投降姜述以后,因为李儒、华雄的存在,牛辅等人早从长安系脱离出去,形成以董白母子为中心,李儒为谋主的西凉系;姜述登基之时,以刘表为首的旧朝皇族密谋叛乱,亲近刘家的文武官员被剔除大半,其余长安降官大多依附曹操。新朝建立以来,曹操虽然未握实权,但是官职很高,旧部宗族如夏侯淳、夏侯渊、曹仁、曹纯等皆握兵权,三女皆是姜述妃嫔,因此说长安系的综合实力,并不比黄巾系弱多少。

张靖不在意甄家,也不在意何家,但对曹操为首的长安系,却是忌惮得很。张靖方才所言。并未说长安系如何如何,但是纪册这些从基层上来的人,最会听人话音,当即心知肚明。

秘密谈话半个时辰,张靖看天色不早,便起身辞行,想于今夜赶进关羽部防区。纪册将张靖众人送到东城门,正逢西门都伯领着数人寻了过来,见到纪册、张靖,面露喜色,迎上前来。

纪册识得余人皆是孙坚亲兵,附耳向张靖说了一声,张靖暗自苦笑,心道这番想要避开孙坚已是不能。孙坚是国丈身份,身为晚辈过门不入,确实有些不对,等会见了孙坚,还要好好寻一番说词解释才好。

原来程普见识张靖才华以后,便向孙坚举荐张靖,程普不知张靖身份,孙坚身为国丈,怎不识得张靖来历?却说今日也是凑巧,先是纪册见了张靖,表现过于异常,不仅引起在场众人注意,还被孙坚的嫡孙女玲珑看见,出于好奇,孙玲珑问道张靖身份,那名都伯据实相告。

孙玲珑是孙策嫡长女,跟随孙策在扬州居住,扬州国学分院弟子,主修医科,选修兵科,去年毕业后分到护西域军担任见习军医。孙玲珑是孙家嫡女,生得千娇百媚,心气很高,求亲者无数,却无一人能入她法眼。

张靖生得英俊,气质又好,站在关口如同鹤立鸡群,十分显眼。孙玲珑认识纪册,见纪册对张靖恭敬异常,猜测张靖出身定非寻常,便去询问通关书吏,问明张靖是野战军实职校尉,心中更是好奇,回去以后见了孙坚,说起路遇张靖这件事情。

孙坚属于年老成精的人物,听孙女说起张靖,问了几句,大约猜出张靖过门不入的原因。宫中诸子争储,身为姜会的外祖父,孙坚对此十分关心。张靖身为黄巾系少主,董名身为西凉系少主,两位皇子虽是自小过继出去,但是身份超然,背后皆有一股不小的势力,成为诸位皇子母系争相交好的对象。

董系以李儒为谋主,与长安朝廷时的西凉系大不相同,这些年低调处事,但又不放过任何扩充实力的机会,实力于悄然间稳步提升。李儒很有自知之明,知晓董卓当年树敌太多,几乎成为天下公敌,董名成为储君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便奉行皆不得罪的原则,与诸系可以合作,但若涉及夺储之事,便会远远躲开。

因为历史原因,孙坚历来与公孙瓒共同进退,因此公孙家族是孙家的主要盟友。孙家与公孙家两大家族,在军中实力不俗,孙家主要人物孙坚、孙静、孙羌、孙策、孙权、孙翊、孙朗等,姻亲吴景等,家将程普、黄盖、祖茂、韩当等,皆握实权,孙家是大齐数一数二的新贵。公孙家朝中人员略少,但实力也不俗,公孙瓒、公孙度、公孙续、公孙范、公孙越等,旧部严纲等,皆是军中实职将领。孙家在军中的影响力,在诸系之中能排进前三名,虽然比不上黄巾系底蕴深厚,但实力不容小视。

孙家除了在军中力量强大,孙权、程普谋略也不俗,孙尚香在九嫔之中名列第四,宫中地位不低。诸子夺储,除了姜中和姜逆,七子姜会也是热门人选,不过姜会年纪稍小,偏科严重,武好文差,国学还未毕业,并未得到众人的高度关注。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174章孙坚问难四皇子!

西凉系因为有李儒这头老狐狸,想沾西凉系的光,借西凉系的势很难。%∷八%∷八%∷读%∷书,。≮。※o在众人眼中,黄巾系是标准的武强文弱,合系之中只有张燕勉强可以称为智将,是诸系心目中的唐僧肉,因此都下气力刻意拉拢。

孙坚原本也是这个想法,读过程普书信以后,对程普所言张靖的谋略半信半疑。孙玲珑不似其父孙策有勇无谋,心思很重,陪着孙坚吃午饭时,见孙坚似是知晓张靖来历,寻些借口打听张靖过往。孙坚见孙玲珑今日一反常态,说起张靖时神情与平常不同,不由恍然大悟,心道莫非这个小丫头看上了张靖?

孙坚有了这个念头,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深思,意识到若与张靖联姻,孙家与黄巾系合力,推举姜会上位的可能将会大增,不由喜上眉梢。孙坚饭后喝茶时,对玲珑道:“你年纪也不小了,应该寻门亲事了,可有相中的子弟?”

玲珑思想十分独立,拒婚已经不是一次两次,闻言摇头道:“没有,我还是那句话,若是寻找夫君,得顺我的心思才行。”

孙坚笑道:“这个张靖身份高贵,而且至今未有婚约,我派人寻他来,与他谈谈与你的婚事如何?”

玲珑闻言一怔,继而粉脸羞红,道:“祖父又在开我玩笑,我不与你说了。”

孙坚望着玲珑跑出室外,不由轻笑一声,唤来亲兵统领孙褚,交代他带人在城中寻访张靖一行。孙褚跟随孙坚多年,十分机灵,奉令而出,分出一拨人去东城门,自引数人去西城门,先行封住张靖一行人出城通道,又派一拨人在城内馆舍寻找。

孙褚来到西城门,一问有人识得张靖,便派几名亲兵与那通关书吏,守住西城门,自己带着那名都伯又到东城门,正向守兵交待张靖相貌时,那都伯眼尖,一眼看到远处的张靖。

张靖见已走不得,附耳向纪册交待几句,又与周树嘀咕一阵,跟着孙褚去见孙坚。纪册向众人告辞,自去处理公务去了。张靖等众来到孙坚居处,孙褚让众人在门前稍候,自进府内通传消息。

没过多久,只见孙坚居处中门大开,孙坚带着一名少女迎出门来。张靖一怔,抢前三步,上前施礼道:“校尉张靖见过老将军。”

孙坚见张靖不按套路出牌,不由愕然,既而想起张靖身份不宜暴露,打个哈哈道:“程长史原是我旧部,来信提起校尉,极尽赞誉之言,我今亲出迎你,是敬你的才华学识。”

孙坚打个马虎眼,将开中门迎接张靖的破绽遮过,来到正堂分宾主落座,孙坚只留玲珑室内奉茶,让余人皆到门外侍候。张靖摸了摸鼻子,道:“这次奉令调任,途经国丈辖区,本想明日一早前来拜会,却被国丈派人截住,似有不敬老之嫌,靖儿在些先行谢罪。”

孙坚指着张靖笑道:“若我不拦住你,你定会过门不入。你身份敏感,又值多事之秋,谨慎些我也能理解,莫要编些瞎话哄我。”

张靖被孙坚一言点破,也不尴尬,笑道:“国丈自小看着我长大,我这点心思怎能瞒过您?有些事委实不想涉入,很多时候不得不远远躲开。”

玲珑不知张靖身份,在孙坚大开中门时,心中便存着疑惑,听孙坚称呼张靖为殿下,心中有些迷糊,小心给张靖端上茶来,站在孙坚身后,暗自猜测张靖的身份。孙坚见她皱眉苦思,笑道:“这是七殿下的四哥,四皇子张靖,承继天公将军之祀,是黄巾少主身份,你莫要得罪他,否则黄巾将士一怒,这天下可就乱了套。”

玲珑闻言触起张靖过继之事,不由恍然大悟,连忙上前重新见礼。张靖见这幅阵式,心中猜测出个大概,心道莫非孙坚有结亲之意?老七为人爽直,无人君之姿,难道也想争储不成?

张靖摸了摸鼻子,道:“国丈是祖父辈,别开我们小字辈的玩笑,黄巾将士食国家之禄,可非我的私兵。”说到这里,话锋一转,道:“数年未见国丈,今日一见,与昔年并无什么区别,老将军老当益壮,诚为社稷之福。”

孙坚摇手道:“我这身板已经不比当年,再为陛下出两年力,就要告老还乡。你在孟起那里干得水生风起,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候,怎被调去南州?”

张靖玩笑道:“大将军调我去军衙,被我辞了,大将军公报私仇,将我发配到南州受苦。”》≠》≠,

孙坚还不知调职一事,问道:“调到军衙?担任什么职务?”

张靖笑道:“调到贼曹担任司吏,这不单纯是调职问题,是大将军想寻人代他受过,我不愿掺合京中之事,就是降我的职我也不去。”

孙坚眉头一皱,道:“代郭奉孝受过?以他的心计,何人能算计到他身上?”

张靖笑道:“大将军不愿掺合的事,我也不愿掺合,所以我辞了大将军的军令,自请到边州任职。京中过于复杂,我这般直爽的性子,被人卖了还得帮人数钱,储君未定以前,我是不会回京城的。”

孙坚打量张靖一会,忽然问了一句,道:“以你的看法,大皇子与三皇子谁能胜出?”

张靖摸了摸鼻子,心中十分别扭,立储之事十分敏感,都是他的血缘至亲,让他如何答复?孙坚倚老卖老,可以口无遮拦,自己却不能信口雌黄,但若只语不谈又不礼貌。张靖略想一下,道:“若是讨论大哥与三哥的学业、胆识、为人处事等方面,我们兄弟们常在一起,我比别人了解得多些。但许多事情并非个人能力能够决定,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很大比例,何况当局者迷,我处在这个局中,连自己定位都迷糊,又怎能预料他人之事?”

张靖说了一堆,其实一句有用的话也没有,孙坚内心不由重视起来,暗想张靖年纪轻轻,却是汤水不漏,程普书信所述恐怕并非虚言。孙坚又转个话题,道:“陛下为何不尽早立储?”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175章殿下目前有婚约?

张靖看孙坚神色很认真,并非冒失之语,摸了摸鼻子,苦笑道:“父皇春秋正隆,我们兄弟年纪也不大,立储并非着急之事。】八】八】读】书,。2√3。¢o想是父皇担心立储不得好的人选,到时更换储君扰乱天下,父皇英明神武,不早立储怕是还有别的目的,不过我的学识经验皆浅薄,理解不透父皇的心思。”

张靖所言皆是老生常谈,说出来的话都是市井流传之言,孙坚听了半天,一点新东西也没有,心中更觉张靖非同一般,接着问道:“陛下属意那位皇子多些?”

孙坚接连发问的这三个问题,都是身为臣子犯忌讳的话,孙坚对此心知肚明,他这样做并非想从张靖这里得到答案,而是借此试探一下张靖的心思。

张靖摸了摸鼻子,答道:“父皇文治武功,历朝历代君王莫能与他相比,储君乃国之根本,陛下属意何人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