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小驸马 >

第114章

三国小驸马-第114章

小说: 三国小驸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求援。

张卫引军马到阳平关,下寨已定。夏侯淳前军随到,闻阳平关已有准备,离关一十五里下寨。是夜,军士疲困,各自歇息。忽寨后一把火起,杨昂、杨任两路兵杀来劫寨。夏侯淳急上得马,四下里大军拥入,长安兵大败,退见曹操。曹操怒曰:“你行军多年,岂不知兵若远行疲困,可防劫寨?如何不作准备?”欲斩夏侯淳,以明军法。众将告免。

曹操次日自引兵为前队,见山势险恶,林木丛杂,不知路径,恐有伏兵,即引军回寨。曹操出征之前,询问知地理者数人,皆言汉中无险可守。到达武都,又询问降官,亦言汉中无险可守,阳平关虽险,但南北山相隔甚远,兵不能守。曹操以为张鲁易攻,到了阳平关下,见此地险峻,易守难攻,谓戏志才道:“他人商度,少如人意。若知此处如此险恶,必不起兵来。”

戏志才道:“兵已至此,主公不可惮劳。”

次日,曹操只带夏侯淳、曹休两人,到山上去看张卫寨栅。三匹马转过山坡,早望见张卫寨栅。曹操扬鞭遥指,谓两将道:“如此坚固,急切难下!”

言未已,背后一声喊起,箭如雨发。杨昂、杨任分兵两路杀来。曹操大惊。夏侯淳大呼曰:“我挡敌贼!文烈善保丞相。”说罢,提刀纵马向前,力敌二将。杨昂、杨任不能当夏侯淳之勇,回马退去,其余不敢向前。曹休保着曹操奔过山坡,前面又一军到;看时,却是骑都尉河内人韩浩、中郎将沛国人史涣,听得呐喊声震天,故引军杀来接应。于是杀退杨昂、杨任,救得曹操回寨。操重赏四将。

自此两边相拒五十余日,曹操纳劝志才之计,只不交战。此日曹操传令退军,夏侯淳私谓曹操,道:“贼势未见强弱,主公何故自退耶?”曹操道:“志才料贼兵每日防备,急难取胜。我以退军为名,使贼懈而无备,然后分轻骑抄袭其后,必胜贼矣。”戏志才道:“丞相神机不可测也。”于是令李催、郭汜两将分兵两路,各引轻骑三千,取小路抄阳平关后。

曹操引大军拔寨尽起。杨昂听得曹兵退,请杨任商议,欲乘势击之。杨任曰:“曹操诡计极多,未知真实,不可追赶。”杨昂曰:“公不往,我当自去。”杨任苦谏不从。杨昂尽提军寨军马前进,只留些少军士守寨。

是日,大雾迷漫,对面不相见。杨昂军至半路,不能行,权且扎住。却说李催一军抄过山后,见重雾垂空,又闻人语马嘶,恐有伏兵,急催人马行动,大雾中误走到杨昂寨前。守寨军士听得马蹄响,只道是杨昂兵回,开门纳之。曹军一拥而入,见是空寨,便就寨中放起火来。五寨军士,尽皆弃寨而走。比及雾散,杨任领兵来救,与李催战不数合,背后郭汜兵到。杨任杀条大路,奔回阳平关。杨昂待要回时,已被李催、郭汜两个占了寨栅。背后曹操大队军马赶来。两下夹攻,四边无路。杨昂率军突阵,率败兵逃回阳平关。

两将到了阳平关,来见张卫。张卫大怒,欲斩杨任、杨昂。两将道:“皆欲见功,故有此败。再乞一军前去挑战,必斩曹操。如不胜,甘当军令。”

张卫心道两将皆勇,若斩之无将可用,此时关外寨子已失,阳平关兵少,甚是难守。道:“暂且记下过错,日后有错,合并处罚。”两将连忙谢过。张卫暗使亲兵细问情况,探知此事杨任曾经苦劝,皆为杨昂之责,此后逢事多问杨任,虽无外面军寨策应,勉强却能支持。

川将李严奉刘焉将令,引兵两万来助。李严字正方,南阳人。史上李严是蜀国名臣,与诸葛亮并受刘备遗诏辅刘惮;后主刘惮以李严为中都护,统领内外军事。

张鲁闻援军至,大喜,使人引至阳平关。张卫等迎李严入关,细说战事。李严智勇双全,足智多谋,张卫两杨诸人与其皆无法相比。阳平关守兵共五万余,得李严屡次施计,竟然连连小胜,尽复城外关隘。

曹操接连失利,又接到军报,言姜述统兵大胜匈奴,匈奴合族归降,与戏志才相议,道:“齐侯降乌恒,取幽州,灭袁绍,今又降伏匈奴,接连取胜,若有神助。我等十万大军,平定一郡之地尚难,莫非上天归命齐侯?”

戏志才道:“乌恒突骑虽勇,然居边远之地,兵甲不备,依附汉室日久,对大汉怀有畏惧之心;又因杀害百姓,两朝共檄文誓灭之,惧祸而合族归降,非战之故。其能顺利下幽州,大半因刘虞此人,刘虞久掌幽州,各郡县文武多受其恩。韩馥新任幽州,根基未稳,刘虞又据大义之名,因此振臂一呼,诸郡响应。此刘虞得幽州官民之心,又有大军在境,各郡因此投靠,非姜述之功。幽州文武,荀谌因族人攸、为洛阳重臣而归顺,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皆弃家逃离,西投袁绍,袁绍败后又投长安。其不投姜述者,实为姜述用人皆用亲信,天下文武多有因此投长安者。袁绍与其相争,势力太弱,只有匈奴出兵,诸州皆未及响应,因此被姜述集兵迅速击败,灭其主力顺势下并州。降服匈奴,又是占得天时地利人和,呼厨泉战死于代郡,匈奴精锐去了半数。左右两王争位,合族分立,不能齐心,最终无奈合作,均有保存实力之心,如何会全力出战?呼厨泉筑城以为王城,两王为争单于之位,皆不愿弃王城失大义,失去以骑兵争雄之机会。匈奴皆是天生骑士,用于守城,以其短与彼之长而战,为取败之道。合族归降之日,左贤王尚不能使族人听令,如何集兵与姜述争锋?齐侯数胜,皆能抓住机遇,重兵合击,一击必中,不给对方任何机会,因此势力日固。我军若不能速下汉中,交兵日久,钱粮更见紧张,日后若是齐侯来攻,再难有取胜机会。”

第一卷姜述篇第170章智擒于禁1

曹操闻言,长叹一声,道:“齐侯所为,皆让我由衷信服,征乌恒敬服其果绝,不理国内危机,誓为汉人争气。其次为了数千并州百姓,不惜钱粮,劳师动众,杀人如麻,终是灭了匈奴,使异族再不敢欺压汉人,此人实为民族英雄。我自谓有治政治军之才,辖下百姓与其治下不可相比,想起甚是惭愧难安。”

戏志才笑道:“丞相有投齐侯之意?”

曹操道:“若其一心为国为民,我等何必弄成两朝分立,百姓受苦?昔年帝言其有不臣之心,因此保帝于长安。今日看齐侯所作所为,皆利国利民之举。此时尚不知此人忠奸,日后此人若不行大奸之事,投之又有何妨?”

戏志才道:“丞相如今位及人臣,跟随丞相得富贵者众,若非兵临城下,何人愿意丞相出降?”

曹操点头道:“众人追随日久,还须考虑众人富贵,如今应以迅速增加实力为上。”

戏志才道:“李严多谋,实难对付,不若先行退兵。李严为客军,前期用兵便有客强主弱之势,若无外敌,汉中必会恭送出境。如今阳平关地理已经熟悉,张卫等将皆无智谋,待李严撤军,我军突进,可夺阳平关。阳平关至南郑,皆一马平川,汉中可下。”

曹操道:“此计甚妙。姜述平定匈奴,必会趁势夺取凉州,得设法拖延一时。”

戏志才道:“若其占了凉州,北方已联成一片,其势已成,除非长安夺取益、荆两州,否则万难抗衡。并州、幽州、凉州地盘虽大,人口不多,历经战乱,百姓困顿,缺少粮食。我有一策,或可破坏其根基之地,使其钱粮窘迫,难以发动大战。”

曹操道:“请言。”

戏志才道:“姜述所占五州,并州、幽州粮食本不能自给;洛阳民生逐渐恢复,勉强能够自给;其钱粮多出自翼、青两州,尤其依赖青州。若是派兵潜到后方破坏,其粮食难以供应,必然停止扩充。”

曹操道:“如此青州百姓亦将遭难。”

曹操沉思半晌,见戏志才微笑不语,道:“兵不能太多,可以探知其粮草储备之地而毁之。此将需沉稳有度,方能主持此事。”

戏志才道:“校尉于禁可用。”

曹操依计,写信送至长安,命于禁挑选精兵五百,乔装沿水路抵达青州,探知贮粮之地,设法焚毁。

次日,曹操引兵交战,又中李严计谋小败,当晚传令收拾行装,明日退兵。

曹操拔营,张卫等皆不敢相信,探知大军退至武都,传捷南郑。张鲁闻讯大喜,派使重赏诸将,又厚赠李严。李严见战事结束,领兵返回益州。张鲁命张卫领兵一万防守阳平关,杨任、杨昂领兵返回南郑,散去兵丁返乡。

姜述与匈奴一仗大胜,用时甚少,过程十分顺利,其间含有八分运气。消息传回,朝廷控制地区一片欢腾,三军士气高涨。贾诩、糜竺、庞统等人,欢喜之余忧愁却上心头。

打仗结束需要处理善后事宜,着实不令人省心,幽州、并州战争损失非常惊人。幽州渔阳周边让张纯搞得残破不堪,右北平、辽东、乐浪、代郡四郡都遭兵灾,冀州存粮都周济了幽州。新下并州更是残破,袁绍以一州之地养活近二十万大军,将民间壮丁抽走大半,粮草任务繁重,郡县均是拼命压榨百姓。匈奴左贤王部又洗劫并州数县,除了杀伤数千百姓,劫掠万余人口,还将五县钱粮几乎掠夺一空,并州因此多了大批难民。长安诸臣接到姜述指令,已紧急调拨青州粮食数批,送到并州救急。继而远征匈奴,幸而时间短暂,骑兵各部就食于敌,用去钱粮不多。即便如此,洛阳朝廷家底早已消耗干净,所剩粮秣仅够运转三个月,距离明年春粮下来还差两月亏空。青州藏富于民,百姓富足,库房所存不多,目前仅够自足自给。

粮秣是大军生命线,万万不能有失,朝廷官仓已空,诸臣束手无策,姜述只能另想法子。好在姜述不缺金钱,东莱又有专门从事运输的商家,拿钱购粮勉强能够解决。只是已至冬季,转运粮秣实在艰难,不足以应付将要执行的凉州战略。

姜述犹豫数日,虽然知道粮草不足,但又不想错失全夺凉州的大好机会。粮草指望马腾行不通,凉州北部粮食缺口本就不小,很快就起风雪,转运大军粮草实是艰难。姜述无奈之下,让诸军各回驻地就粮,挑选三万精兵驻扎西河。

姜述遣散诸将,突然接到一个重大情报,不由惊出一身冷汗,一边紧急传递信息给相关文武官员,一面急回洛阳。长安传来紧急情报:校尉于禁秘密统兵五百,分批乔装进入朝廷辖区,欲要烧毁粮库。具体实施地点虽未探明,但这个消息已是万分宝贵,这是长安安插的钉子立的首功。若是此计成功,姜述即便金钱再多,调运粮草也需要时间,一旦其间环节出现问题,军民将因缺粮造成社会动荡,繁衍出无数变故,这是姜述最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幸亏情报及时,水陆关卡陆续盘查出九批奸细,共四百五十人,校尉于禁亲领五十人却如石沉大海,没有半点消息。姜述无奈之下发动民兵组织,在全境存粮之处密密撒网,又加派兵丁看管,并严令相关官员不得怠慢。一向沉稳的姜述还不放心,让五大巨商尽最大能力购粮,以应付突发事件。

朝阳初升,乐安郡利县城门外聚有不少人,大多是本地农民,进城买卖或是利用农闲打些杂工。乐安与东莱临近,东莱许多风气已经影响过来,冬闲时大家不再无聊得晒太阳,百姓同样可以做事。

上月下旬,县里发下公文,月初各亭民兵皆到县衙门集合,进行集中冬训。如同女工、运夫等名词一样,民兵是个新鲜词,去年征兵时,百姓认为民兵与乡兵相似,每年出些公差抵顶谣役,冬闲时不少百姓报名,集合后发下兵甲武器,与郡兵进行类似训练,非常规范。集中训练三个月,大伙儿练习军阵,熟悉号令,已有了正规兵丁的模样。到了时间,上头来人开会宣布,此次冬训结束,解散各自回家。大伙儿虽然觉得辛苦,但能吃饱肚子,又能学到真本领,感觉不错。各自回到亭上,亭长宣布,每人二石粮食,这是军饷。大伙儿均觉得好奇,民兵不耽误干活,训练期间管吃管住,还有军饷,真是好事一桩。

今年官府刚刚下文,百姓都涌去亭长处报名,亭长向大伙解释,去年训练的民兵已经入籍,登记过名字,除非伤亡缺额,不再重新招收。民兵们兴高采烈,失去机会的壮丁垂头丧气,官府又下来文件,征丁修渠,管吃管住,每人每天补助一斤粮食。壮丁们盘算,不仅省了口粮,还能挣些粮食补贴家用,很快报满名额。还余些没事可干的壮丁,官府又下发公文,冬天可以去码头干力工,工钱不低。还说县里与东莱纺织工坊签了合约,运回一批小型织机,青年女工可以报名,培训一段时间领回纺机与原料,织成成品交回,按照数量给予工钱。这下男女都有了活干,一时间忙忙碌碌,与往常大不相同。

鲜红的太阳刚露出脸,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