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战隋 >

第343章

战隋-第343章

小说: 战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积翠池的北大堤直通皇城;南大堤与南郭是一墙之隔;从清晨开始;惊天动地的杀伐声就由远而近;始终回荡在东都上空;气氛空前紧张。

东都市民躲在家里战战兢兢;而从城外避祸而来的难民们则无助地站在街头惶恐不安;贵族官僚们则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手段逃进皇城;皇城已人满为患;到了午时;不得不提前关闭。此刻东都的南、北、西三个方向的城门均已关闭;唯有东面的上春门和建阳门还是大开的;收容从东线后撤而至的难民分别进入北郭和南郭。下午达奚善意败走汉王寺;南郭直接面对叛军的攻击;于是建阳门也关闭了;就剩下北郭的上春门还是大开的;而卫戍上春门的就是裴弘策;如果裴弘策败退;整个东都也就陷入了叛军的包围。

下午;甄宝车、徐十三、吕明星、郭明、夏侯哲等五个总管、副总管不约而同的找到了李风云。

积翠池的战斗打得太激烈了;卫戍军拿出了真本事;誓死不退;如此一来联盟军队的损失就大了;好在战场非常狭窄;南北大堤虽然有数里之长;但宽度有限;能够容纳的将士不多;双方各自投入一个团就很难展开了;暂时损失都不大;只是如果持续厮杀下去;日复一日;寸土必争;那损失就直线上升了。卫戍军不能再退;再退就要掉脑袋了;所以不计损失;拼死作战;而联盟军队的目标不是皇城;也不是卫戍军;为何也要这样不计代价的厮杀?完全没必要嘛;几位豪帅都很疑惑;于是一起找来了;打探李风云的真正心思。

“某必须拿出联盟的真正实力。”李风云解释道;“某虽然不能掌控东都局势的发展;但最起码要影响杨玄感的决策;要掌控我们自己的命运;而要做到这一步;就必须展现我们的实力;让杨玄感有所忌惮;不敢恣意妄为;不敢起吞并之心;更不敢耍阴谋诡计;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掌握主动;进退自如。”

弱肉强食;这个道理很简单;狮子和羊不可能称兄道弟;联盟实力不够;杨玄感自然不会平等对待李风云;更不会被李风云所左右;所以李风云为了联盟的未来;这次是下了血本;把联盟所有精锐都带到了东都战场;誓死一搏;倾力豪赌。

几位豪帅不以为然。李风云的理由说得通;但显然不够充分;以李风云的性格;绝不会做这种赔本赚吆喝的事;扮猪吃老虎也不是什么坏事;实力有时候藏在暗处反而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早早把“肌肉”亮出来;把老底揭开;搞得不好就不是进退自如;而是处处受制。

“明公;这是东都;是京师。”吕明星露出笑脸;故意加重语气;直接试探。

李风云笑着点点头;语含双关地说道;“我们既然千里迢迢地来了;又付出了巨大代价;当然要有所收获;不能凭白无故的为他人作嫁衣裳。”

豪帅们相视一笑;心领神会。果然;李风云的目标是外郭;是外郭里的财富;当然了;目标很美好;但若想实现;尚需努力。这是东都;是京师;而不是普普通通的城镇坞堡。

“某是无恶不作的贼;不是普渡众生的菩萨。”郭明兴奋不已;恶狠狠地为李风云的话做了一个注脚。

“明公;声东击西?”甄宝车问道。

如果目标是外郭;那主要攻击对象就是南郭;主要攻击地点就是积翠池的南大堤;把主力拿来打月陂;这样更有利于联盟从坚固的南郭防线撕开一道缺口。只是联盟能想到的;东都也会想到;卫戍军也会把主力集中在月陂;既守皇城;又兼顾南郭;所以甄宝车建议声东击西;联盟佯作以全部主力攻打北大堤;做出正面攻击皇城之假象;迫使卫戍军把主力调到积翠池的北大堤、芳华苑南线乃至黄道渠之北岸;从而给联盟攻陷南郭创造机会。

“某相信你们的智慧。”李风云笑道;“东都大战怎么打;你们一起商议;而某的精力要放在战场外面;不但要利用这场大战劫掠东都财富;还要确保我们能带着这些财富安全地撤出东都;若某不能完成这个目标;则我们必将全军覆没于东都城下;白白为杨玄感做了陪葬。”

豪帅们轰然应诺。

很快;豪帅们就拿出了攻击之策;吕明星的骠骑军和夏侯哲所统的联盟第二、第四军攻打月陂;甄宝车的虎贲军和郭明所统的联盟第一、第三、第五军;牛进达所统的联盟第二十三军攻打积翠池的北大堤;再请韩相国率宋豫义军的主力部队攻打芳华苑;从战场的侧翼配合攻击。另外请司马袁安马上搜集一批船只;载上一部分徐十三的风云军;从积翠池的水面上配合主力攻打北大堤。这就形成了三面夹击之势;足以造成要强攻皇城之态势。

下午晚些时候;积翠池北大堤的战斗越来越激烈;而韩相国所率的宋豫义军的主力迅速突破了芳华苑西面防线;急速向芳华苑腹地深入;黄昏时分;其先头部队更是推进到芳华苑南线;靠近了积翠池北大堤;并与坚守北大堤的卫戍军展开了交战;形成了两路夹击之势。

皇城接到消息;焦虑不安;虽然李浑的防守非常顽强;且李浑也向越王做出了保证;拿自己的项上人头保证皇城西线的安全;但皇城不仅是西线危险;其东线也危险;杨玄感的大军正在逼近上春门;叛军事实上已经对皇城形成了夹击;所以杨恭仁和樊子盖等人经过紧急军议后;决定各个击破;摧毁叛军的两路夹击。

深夜时分;越王杨侗的命令送到了裴弘策手上;越王要求他不惜代价坚守白司马坂;至少要坚守两天;要给卫戍军在西线积翠池战场上击败叛军的时间。

同样在深夜时分;在鸿池之畔;杨玄感的行营里;李密出现了;风尘仆仆;意气风发。

大约半个时辰后;杨玄挺和胡师耽也赶到了行营。他们撤出临清关后;由延津方向乘船西进;日夜兼程赶至洛口仓;然后纵马扬鞭;风驰电挚而来。

兵变同盟的主要成员再次聚集在一起;而这一次形势已经不一样了;大家的心态也不一样了;更重要的是;许多至关重要的决策要拿出来了;已经没有耽搁延误的时间了。





。。。

第四百六十五章杨玄感的谋划

兄弟们提着人头拼死拼活为了什么?大家都是贵族;都是豪门世家;都有不错的前程;为何还要铤而走险;倾力豪赌?争权夺利固然是主要目的;但并不能代表全部;很多时候志同道合很重要;有相同的政治理念才有结盟合作的动力;还有一部分人则是身不由己;被集团的整体利益所绑架;不得不而为之;只是既然“为之”了;那就要争取胜利;攫取最大利益;而能给集团带来最大利益的就是至高无上的皇权;而若想赢得皇权就要赢得皇统;而若想赢得皇统;最佳办法莫过于篡位自立。

当今皇族出自弘农杨氏;是弘农杨氏的一个支脉;而杨玄感家族同样是弘农杨氏的一个支脉;所以杨玄感在“自立”一事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一个异姓贵族篡位的成功率要大上无数倍;所以在这个晚上;兵变同盟的大部分成员都明确要求杨玄感“自立”。此事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必将影响到河洛贵族集团对杨玄感的支持力度;而河洛贵族集团对杨玄感的支持力度直接决定了东都大战的成败;决定了这场军事政变的成败。

自杨玄感进入京畿之后;远在黎阳的李子雄已经两次来书;催促他马上“自立”;恳请他坚决抛弃一切顾虑;不要瞻前顾后贻误时机;如今已经是没有回头路了;如果兵变失败;不论“自立”还是不“自立”;结果都一样;既然如此;为何不“自立”?为何不借助“自立”所带来的各方面优势以增强自己的实力;增加兵变的胜算?两害相权取其轻;很简单的道理嘛。

然而;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同一件事的解读往往是不同的;对两害相权取其轻中的“轻”也有着迥然不同的理解。李密就坚决反对“自立”;倒不是不支持杨玄感篡位;而是认为“自立”的时机未到;在错误的时间“自立”不但无助于兵变的成功;反而会加速兵变的失败。

杨玄感的态度也是暂时不提“自立”;早早“自立”会让局势迅速明朗化;会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一旦对手过多;蜂拥而上;必定一败涂地。

他和李密的意见一致;都认为“皇统”是个最好的诱饵;在这个诱饵没有被某条“大鱼”吃下之前;一些政治势力会冲上去不遗余力地争抢;一些政治势力会游走在诱饵附近蠢蠢欲动;还有一些政治势力虽无意介入诱饵的争夺;但对诱饵的归属非常关注;一旦诱饵被某条与自己利益相连的“大鱼”吃下了;它们就不得不做出选择。如此一来;变形成了“群鱼抢饵”的混乱局面;这肯定有利于兵变的成功。

既然杨玄感没有反对“自立”;只是暂不“自立”;大家也就没有继续劝进;于是把精力都放在了东都大战上。

东都大战的目标是什么?是攻陷东都;横扫京畿;据中原而雄起吗?

单纯从军事角度来说;这个目标并不现实;现在圣主就在辽东城下;远征军主力也还没有渡过鸭绿水;东莱水师也还没有渡海远征;此刻就算大运河中断了;远征军缺少粮草补给;也不足以延缓阻挡远征军回归的步伐;而杨玄感不论是攻陷东都还是占据中原;都需要时间;偏偏圣主和远征军无论如何也不会给他充足的时间。

如果从政治角度来说;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但它需要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那就是皇统不但要有归属;而且还要由关陇本土贵族集团来掌控皇统的归属;这样关陇本土贵族集团和河洛贵族集团才能携手结盟;关陇统治集团中的最大的两股保守力量才能团结在一起;以关陇强大实力为后盾;联手对抗圣主和改革派。

关陇本土贵族集团的强大实力就在于其拥有关陇地区这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而河洛贵族集团吃亏就吃亏在中原是四战之地;无险可守;所以杨玄感若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就必须赢得关陇本土贵族集团的支持;即便为关陇本土贵族做了嫁衣裳;也要心甘情愿;否则他必定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陷入四面包围之中;杀出血路冲出重围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

然而;杨玄感要“自立”;河洛贵族集团也不愿与关陇本土贵族集团分享军事政变成功后所带来的巨大利益;而从已知的西京方面的立场来看;关陇本土贵族集团的野心更大;他们不但要攫取皇统之利;还要利用这场兵变来摧毁东都;夺回京师之利;他们同样不愿与河洛人分享这一巨大利益。

双方都有明确目标;并且都在竭尽全力;而杨玄感和河洛人明显陷入被动。如果关陇人的计谋得逞;东都毁了;河洛贵族集团必遭重创;虽然它们未必就此消亡;但杨玄感和以他为首的政治势力;也就是河洛贵族集团的核心力量;必定烟消云散;所以对杨玄感和他的同盟者来说;东都大战的目标肯定不是攻陷东都;更不是据中原而四战;当然更不可能束手待毙;白白为关陇人做了嫁衣裳。

“东都大战的目标;是把西京卫戍军和潼关守军引诱到东都战场;从而造成关中兵力的薄弱;造成潼关的空虚;继而给我们突破潼关、攻陷西京、横扫关中创造有利条件。”

杨玄感兵临东都之后;终于拿出了真正的攻击策略。

东都的确是死地;但正因为是死地;他这个诱饵才能起作用;才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机会;尔后只要调虎离山成功;他就抓住了一线生机;然后金蝉脱壳;杀进关中;攻占西京;他就掌控了主动;而关陇本土豪门世家则陷入了被动;战场从东都转向西京;从中原转向关陇;整个政治军事形势都产生了颠覆性变化。

从圣主和改革派的立场来说;当然愿意看到保守势力自相残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关陇本土贵族集团和河洛贵族集团两败俱伤;圣主和改革派大获其利;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圣主估计做梦都笑醒了;到那时不要说二次东征功亏一篑所导致的政治上的失败已忽略不计;就连阻碍改革的最大力量都已不复存在;圣主可以在改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了。

所以;到了那一刻;关陇本土贵族集团肯定要向杨玄感妥协;与河洛人联手共抗圣主和改革派;否则杨玄感固然是灰飞烟灭;但关陇本土贵族集团也将遭受重创;由盛转衰;一蹶不振。

杨玄感详细解说了他的策略和具体实施步骤。

杨玄挺、王仲伯、胡师耽、李密等人凝神细听;一个个心情各异;一则杨玄感的策略出乎他们的预料;二则这一策略执行起来难度非常大;不仅仅己方要牢牢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还要依赖于众多对手的“默契”配合;只有任何一个关键环节上出现了问题;则有可能满盘皆输。

李密情绪复杂。当初他向杨玄感献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北上直接打涿郡;打临渝关;把圣主和远征军堵在辽东;实际上纯属扯淡;首先不要说以杨玄感的实力能否千里跃进;打下涿郡攻克临渝关;就算成功了;以圣主和二十多万远征军的强悍实力;还有来自海上的东莱水师的前后夹击;他能把圣主堵在辽东?再说当杨玄感千里跃进的时候;圣主和远征军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