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战隋 >

第267章

战隋-第267章

小说: 战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法尚思考良久;忽然问道;“若我们支援历城;能否抢在齐王之间夺回城池?”

费青奴眼前一亮;不假思索地说道;“若我们支援历城;可以在济水北岸重创反贼;却无法抢在齐王之前夺回城池;毕竟我们与历城之间隔了一条济水河;而齐王就在历城城下;近在咫尺;可一鼓而下。”

周法尚微微颔首;又问道;“此次出兵;你们是否知道某的真正目的?”

来整神情略滞;目露失望之色;而费青奴的脸上则阴云密布;一股杀气难以遏制地喷涌而出。

周法尚的目的是什么?来整费青奴都知道;早在水师离开东莱大营的时候;周法尚就明确说过了;他的目标不是戡乱剿贼;不是帮助张须陀稳定齐鲁局势;而是阻止齐王控制齐鲁;遏制齐王发展壮大;以便把齐王对东都政局的影响;对二次东征的威胁降到最低。

如果水师登岸;支援历城;却阻止不了齐王占据历城;阻止不了齐王控制整个齐鲁地区;水师还有登岸的必要吗?水师今年的任务是渡海远征;是攻打平壤;是洗雪去年大败的耻辱;而不是把有限的兵力浪费在国内的戡乱剿贼上

费青奴忍无可忍了;“明公;如果东都谣传成真;齐王当真要举兵谋反;水师是否还有机会渡海远征?二次东征是否还会成功?”

“这正是某担心的地方。”周法尚叹了口气;说道;“现在齐王不但有两万大军;还有左御卫将军李子雄;还有左骁卫将军董纯;如果再加上河南、徐州和齐鲁三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齐王的实力已非常强劲;所以;某不得不小心谨慎;不得不陈兵大河以为威慑;不得不借此危局来警告齐王。”

费青奴当即质疑;“明公;齐王有建昌公和顺政公辅佐;对目下局势肯定看得非常透彻;如果他们有心利用反贼;在历城设下陷阱;然后大败而走;明公岂不陷入进退维谷之困境?面对迅速恶化的局势;明公又岂能视而不见;任由反贼祸害齐鲁?”

“某也看得透彻。”周法尚冷笑道;“某可以断定;齐王绝无可能舍弃齐鲁;他和白发贼肯定要继续打下去;但东都不可能任由齐鲁局势持续恶化;圣主更不允许有人蓄意破坏二次东征;所以你们拭目以待;齐鲁局势马上就会发生变化。”

周法尚心意已决;来整和费青奴白费唇舌;只能沮丧离去。

圣主和行宫到达涿郡;在临朔宫做短暂休整。

以鲁郡太守李珉、齐郡郡丞张须陀为首的齐鲁地区行政长官们的奏章如雪片一般飞来;而齐王杨喃和水师副总管周法尚的奏章也接踵而至;所有讯息综合到一起便是一句话;齐鲁形势恶化;而且恶化速度非常快;其中戡乱不利、剿贼不顺是次要的;主要的是齐鲁地区的军政长官们各怀心思;各自为战;一盘散沙;根本阻挡不了齐王进军齐鲁的脚步;更不要说遏制和打击齐王控制齐鲁的野心了。

圣主与中枢重臣们商量之后;果断决策;诏令河北讨捕大使、检校左武卫将军崔弘升;马上停止北上;不再参加东征;而是带着所属军队急速南下齐鲁;戡乱剿贼;力争在最短时间内稳定齐鲁局势;确保水师能在预定时间内渡海远征。

同时将这一诏令通报齐王杨喃、水师副总管周法尚和齐鲁地区的行政长官们;要求他们密切配合崔弘升;确保戡乱成功。

中土的驿站系统在大河南北最为完善和发达;传递速度惊人;以“朝发夕至”形容并不为过。

崔弘升此刻已经抵达河间郡的高阳重镇;接到诏令后当即率军南下;但他有意减慢了行军速度;以便等待齐鲁局势在这道诏令的推动下迅速发生变化。

历城大战进入第六天。

官军攻占了匡山一线;而义军退守历城;双方在西、南两城展开了激烈的攻防大战。

河北豪帅们坚持不住了;他们的损失太大;如果继续打下去;以这样的损耗速度;他们的主力很快将死伤殆尽;而失去了主力军队的河北豪帅们;无疑就是砧板上的鱼肉;任由宰割了;但面对整日厮杀在最前线;浑身血染;凶神恶煞般的李风云;人人胆寒;谁都不敢开口;开口就有可能掉脑袋;谁敢冒这个险?

但总有不怕死的人;刘黑闼就是其中之一;他拄着拐杖;拖着一条受伤的腿;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找到了李风云;质问李风云;“你已经搬空了历城;为何还要死战不退?这样打下去;齐郡局势日益恶化;必然震动东都;不但齐王会得到增援;东莱水师也会倾巢而出;我们根本抵挡不住;而你据齐郡为地盘的意图也必然落空。”

李风云死战不退的目的当然不是击败齐王;更没有据齐郡为地盘的痴心妄想;而是想利用这一仗消耗河北人;吞并河北人;壮大联盟;将来联盟北上;有这些河北豪帅为支撑;联盟不但可以轻而易举立足;更能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期。

另外;他必须配合齐王控制齐鲁;给齐王赢得一个发展期;而这个发展期对齐王来说异常珍贵;这不仅关系到齐王的未来;更关系到李风云对中土未来的整体谋划;不容有失。

“某没有击败齐王的实力;亦没有占据齐郡的意图。”李风云郑重回答道;“而某之所以死战不退;不过是想利用这个机会重创齐王;与齐王打个两败俱伤;唯有如此;某才能在撤出齐郡之后;彻底摆脱齐王的追杀;从而给自己赢得喘息之机。”

刘黑闼惊讶地望着李风云;若有所悟。

目前义军深陷于官军的包围;即便早早撤出历城;但前有水师堵截;后有齐王追杀;再加上骁勇善战的张须陀;义军突围而走的难度非常大。退一步说;就算突围成功了;但义军是否能摆脱官军的围追堵截?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义军只有一个突围方向;那就是向西;而向西就是河南;就是中原;就是京畿;可想而知突围阻力之大。这种危局下;若齐王杨喃阴魂不散;始终跟在后面追杀;让义军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后果之严重不言而喻。

“我们没有选择。”李风云举头望天;振臂怒吼;“唯有死战”



第三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了

三月底;圣主的诏令送达齐鲁地区;水师副总管周法尚当即松了一口气。

实际上周法尚虽然态度强硬;坚决不上岸;但张须陀逃离齐郡;的确让他进退维谷;心存忧虑。水师上岸必然与齐王对抗;而不上岸则可能遭受圣主的惩处;然而周法尚既没有把握赶走齐王;又没有把握掌控齐鲁局势的发展;两害相权取其轻;为了确保东征的胜利;为了确保水师能在预定时间内渡海远征;周法尚宁愿承受圣主的怒火;也不愿一头钻进波诡云谲的政治泥沼里自寻死路。

圣主在诏令中的态度很明确;一切为了东征;所以对隐藏在齐鲁局势背后的政治冲突视而不见;对目前齐鲁地区各方势力之间的明争暗斗充耳不闻;甚至对当前齐鲁局势的日益恶化都熟视无睹;不予置评;更不要说指责某个军政长官或者归罪于某方势力了。圣主的解决办法很简单;既然局势恶化了;剿贼难度增加了;那就增兵戡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去寻根究底;把所有深层次的矛盾和危机统统掩盖起来;压制下去;等待东征胜利之后再予处置。

既然一切为了东征;那么周法尚对齐鲁戡乱战场采取保守策略就非常正确;不主动与齐王对抗以便最大程度的阻止齐鲁局势的进一步恶化;也是明智之举。但是;圣主对齐鲁局势很关心;紧急从河北调兵进入齐鲁戡乱更表明了他迫切需要齐鲁局势的稳定;所以水师暂时还不能撤离;最起码在未来一个多月内还要继续剿贼;还要在戡乱战场上配合齐王杨喃以及即将到来的讨捕大使崔弘升。

齐王杨喃和他的股肱部属们也接到了这道诏令。韦福嗣和李子雄的担心变成了现实;这次齐王“玩”大了;激怒了圣主;崔弘升的到来必将给齐王带来一系列麻烦;会直接阻碍甚至破坏齐王未来几个月的谋划。

不过事情尚有挽救余地;因为崔弘升肯定不愿与齐王发生正面冲突;他南下的步伐肯定非常慢;肯定要给齐王留出足够的“腾挪”时间;只待齐王击败了反贼;稳定了齐鲁局势;他也就没必要进入齐鲁了。

崔弘升是什么人?圣主的那点小手段;小伎俩;岂能瞒得了他?崔氏目前正深陷于新一轮皇统之争而不可自拔;危机四伏;而齐王现在就如一头愤怒的野公牛;彻底疯了;逮谁撞谁;看到崔氏这个直接危害到他生死存亡的政治对手;焉能放过?圣主把崔弘升调到齐鲁;说白了就是坐山观虎斗;就是激怒齐王;逼着齐王打击崔弘升;而崔弘升无奈之下;也只有奋起反击;把齐王“掀翻”在地。此事周法尚和张须陀都不敢做;避之唯恐不及;而崔弘升却不得不做;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打也得打。

结果可想而知;崔弘升不到迫不得已;不会进入齐鲁;而齐王为了确保自身利益;必须想方设法阻止崔弘升渡河南下;为此他必须以最快速度击败反贼;稳定齐鲁局势;于是圣主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一个敲山震虎;就把在齐鲁“玩”得忘乎所以的齐王震慑住了。

李子雄闻讯;当即遣使约见李风云;心情很急迫。

最近他与杨玄感取得了联系;主动询问边疆局势;主要是西北疆的消息。杨玄感在回信中提供了一些高层机密;比如西疆形势恶化;陇西局势尤其紧张;西北军最高统帅渔阳公元弘嗣因为性格、手段和策略的原因;在过去的一年里不但未能在派系林立的西北军里建立起足够的威望;反而激化了西北疆纷繁复杂的矛盾;以致于西北军内讧不断;西北各方势力冲突迭起;这直接危及到了中土在西北疆的利益;严重打击了中土的国防和外交大战略。

如今西突厥的射匮可汗已经击败西域的铁勒人;建牙帐于龟兹北部的三弥山;把阿尔泰以南所有土地尽数收入囊中;西域大部分王国俯首称臣;之前中土经略西域的所有成果基本丧失殆尽;而吐谷浑的步萨钵可汗慕容伏允则乘机反攻西海;意图收复故土;重建吐谷浑;若西北军不能阻挡;则之前圣主西征的所有战果将化为乌有。

元弘嗣处境艰难;外有西突厥人和吐谷浑人的左右夹击;内有陇右地方势力之间的争斗和西北军内部倾扎;可谓内忧外困;举步维艰;以他的声望和能力已经对付不了这种危局;必然顾此失彼;节节败退;甚至有可能在内外两个战场上都一败涂地。也就是说;元弘嗣现在焦头烂额;根本就顾不上兵变的事情了;他能把自己那一摊子事情搞定就不错了。

为此杨玄感在书信中颇为感叹;本来元弘嗣具备发动兵变的最好条件;有兵力;距离西京又近在咫尺;若其据关陇而下;则东都乃至中原尽在掌控之中;可惜时运不济;被西疆那个大牢笼活活困住了;动弹不得;如今只能自力更生;毕竟眼前这个机会千载难逢;错过了也就没有了;所以杨玄感还是决心殊死一搏;只是各种各样的困难太多;数不胜数;而能够给杨玄感帮助的人又太少;这让杨玄感殚精竭虑之余;不免心力交瘁;有一种孤立无援之感。好在李子雄复出了;进入了卫府;在东莱水师统领军队;并且也在积极谋划兵变一事;这让杨玄感看到了兵变成功的希望;于是他在书信中表达了与李子雄全面合作的意向。

合作的重点就是皇统继承人的人选。现今的东都政局太复杂;即便是保守势力也被圣主所发动的新一轮皇统之争搞得四分五裂;而有资格角逐皇统继承权的的几位皇子皇孙;因为各种各样复杂的原因;谁都没有众望所归的声望;谁也没有一呼百应的实力;以致于杨玄感在选择新皇帝的人选时;茫然无措了

新皇帝的人选;是兵变最核心最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了兵变的成败。目前赵王杨杲和燕王杨侦都跟随圣主东征;不在考虑之列。留守西京的代王杨侑是关陇本土贵族集团的扶植对象;而关陇本土贵族集团与河洛贵族集团虽然都是中土最大的保守势力;但双方一直以来都是针锋相对的政敌。如果河洛贵族集团发动军事政变;关陇本土贵族集团从保守派整体利益考虑;未必会落井下石;背后捅刀子;但合作的难度非常大;除非形势明朗了;对河洛贵族集团有利了;且双方在利益分配上达成了一致;否则关陇本土贵族集团绝无可能参与政变;所以代王杨侑暂时也不在考虑之列。留守东京的越王杨侗有崔氏的辅佐;有山东贵族集团的支持;而关陇人和山东人的矛盾与生俱来不可调和;所以越王杨侗也不在考虑之列。

最后就剩下了齐王杨喃。齐王杨喃在杨玄感、李子雄等人的心目中;一直是最好的皇统继承人选;无论是身份、能力、资历还是政治理念;都是最合适的新皇帝人选;但一直以来齐王杨喃的背后都是关陇本土贵族集团;若齐王上位;等于给关陇本土贵族集团做了“嫁衣”;这让杨玄感等河洛人失去了将其推上皇位的动力;最后更是一不做二不休;于脆配合圣主和改革派将其“打翻”在地;连皇统继承权都给剥夺了。

李子雄虽然与杨素、杨玄感关系密切;与弘农杨氏亦是政治盟友;但他毕竟还是陇西李氏;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