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绝色多祸害 >

第28章

绝色多祸害-第28章

小说: 绝色多祸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夏以珠虽是以宓的亲妹子,但过来给夏以菡提亲的人家却明显比夏以珠条件好上了一大截。
  这却是虽然外人不知夏家人和以宓关系如何,但有些事却不难打听,例如夏以珠只比以宓小了七个月,以宓的母亲韩氏和夏二老爷刚和离,夏二老爷便娶了这位寄住在自己家里的表妹夏二夫人柳氏。
  稍有底蕴的人家都会避忌着些。
  夏以珠看着母亲拿过来的那些人家资料,眼泪扑簌簌掉,这还是柳氏精心挑选过的,可这都是些什么人家,商户,大地主,稍微好一点的一个是个四品官员,但却是个三十好几还带了两个拖油瓶的鳏夫。
  可是听说大房那边给夏以菡提亲的却都是很好的人家,连侯府伯府的公子都有,凭什么?她没夏以宓那么好命,有个国公府的外家,能嫁燕王爷,可她相貌却是生得比夏以菡好多了,凭什么好亲事都是夏以菡的?
  柳氏看女儿伤心,心里也很难过,但还是忍了难受劝道:“珠儿,这几户人家都是母亲精心挑选出来的,虽然外人看着不好看,却实惠。”
  见女儿停了落泪,看着自己,就怜爱的摸了摸她的头,道,“珠儿,你别看你大伯母给你二堂姐选的是个侯府的公子,但母亲打听过了,那位不过是武安侯府三房的幼子,文不成武不就的,待将来侯府分家,没有爵位,又继承不到什么家产,日子能有多好过?不过就是个好听罢了。”
  听说那些侯门之家子弟分出来后都是要靠妻子的嫁妆过日子,自己女儿没有什么嫁妆,将来日子可要怎么过?柳氏自己没什么嫁妆,在夏府熬着,眼睛瞅着以宓的生活,自己和自已儿子女儿的生活,那心不知道转了千百回了,她觉着,没有钱,其他说什么都是虚的。
  “你看这周家,母亲打听过了,周家是闽中三大商家之一,家业是靠海运发展起来的,现在闽中很多外来的贡品都是专由周家供货的,听说周家的富贵可拿锦缎铺路,夜明珠照明。这位提亲的周三公子正是周家家主现任夫人的唯一嫡子,周家专门派了他到京中负责家族生意的,你嫁给她,将来才是真正的享福。”
  嫁到周家,小指头流出来的一点钱也够文哥儿娶媳妇将来走仕途运作的了。
  “珠儿,母亲算是看透了,这什么书香世家也好,名门官家也好,没有钱,却有各种规矩,各种讲究,日子不知道有多难熬。你也知道,这些人家提亲,冲的可能就是那位是未来的燕王妃,可你和她无半点情分,将来你若是入得高门,那些人家发现你帮不了他们的仕途,还不知道怎么折腾你。可商家不同,你毕竟还是官家女,燕王妃的亲妹妹,入了他们的门,他们就得哄着你,敬着你。”
  夏以珠起先还听得心动,到了后面那原本止了的泪就又刷一下飙下来,柳氏拍着她的后背,温柔哄道,“我的儿,你不必伤心。花无百日好,燕王那样的人,不过是看她颜色好,才想要娶了她,可燕王位高权重,将来给燕王送美人的,不知会有多少,她能好得几日?你且等着看便是了,总有她难过的。现如今这样,你不必理会她,只需想着如何最好的利用这情势,给自己的将来好好铺路,过好自己日子就行了。”
  夏以珠慢慢止了落泪,道:“母亲,那那位俞大人呢?”问的正是同样被夏二夫人挑选出来,时任正四品信州知府的俞骞俞大人。说来这位俞知府夏以珠还见过,他们举家从湖州府回京城之时,路上便偶遇了这位回京述职的俞知府,还同行了一段时间。


第36章 
  听女儿问起这位俞知府,夏二夫人就道:“这位俞知府也不错,年纪轻轻已经是正四品官员,你看你大伯父,这把年纪了,还只是个五品的官员,可见其能干。且他任地方父母官多年,家资必定不薄,虽然他前面夫人给他留了一双儿女,但那儿子你上次也见到了,是个腿脚有疾的,将来不会有什么前途,也就是养着罢了。”
  夏以珠咬了咬唇,她问起这位俞大人,却正是因为上次见过,这位俞大人风姿颇佳,她心有所动而已,只是那周家豪富,听起来也颇动人心。
  夏二夫人见女儿这样子,哪有不知道她的心思,便笑道:“珠儿,这事也不急,不若我就跟那周府说,约上周三公子见上一见,你再决定如何?”
  夏以珠点了点头,夏二夫人见女儿心思转了过来,心中放下大石,忙就吩咐了人去安排。
  夏家的日子热火朝天,以宓也没闲着,产业的事,女学的事,甚至夏家的事,以宓也没掉以轻心。
  以宓一向没把夏家人的算计看在眼里,可她从来都不是那种光凭着傲气就不把人看在眼里的性子,她没把夏家人太当一回事的前提是她对夏家人背后的所作所为了如指掌,他们算计不到她身上。
  夏家那边早有她的人,夏家大夫人和二夫人这些日子挑着女婿,然后约了人相看一事以宓也都是第一时间都得了消息,她随即便命人将大夫人和二夫人看中的那几家人的背景和现在的状况给调查了个一清二楚。
  以宓忙忙碌碌的,自搬到宅子上几个月除了隔上一段日子回国公府看望韩老夫人,少有再留宿国公府的,依玥想念以宓,便缠着母亲曾氏和祖母韩老夫人,得了她们的许可,便带了行礼直接就搬到以宓的宅子上去住了。
  依玥浸在温泉中,手拨着浮在水面上的娇嫩花瓣,叹道:“阿宓,你这里竟然隐藏了个温泉,亏得我日日念着你,这么好的事,竟然都不告诉我,不然我定是早过来了。”
  以宓斜了她一眼,笑道:“原本也是没有的。只是文华山另一边是有温泉的,我就试探着让人挖了挖,引过来的,前几日这里才修好,你是运气好,赶上了时候。”
  依玥“哦”了声,也笑道:“难怪你把附近这一片的山地都买了笑来,敢情是为着这个?原先我听说时还觉得你买得价钱有点高,附近又有那夏家,觉得没意思得很,现在看来,还是我太天真了,阿宓你怎么会做无缘无故的事。”
  以宓点头,道:“我发现了后面的温泉,就打算把这里建个大的温泉庄子,外祖母身子不好,每年都要去温泉庄子上住上一段时间,可温莲庄太远,来回舟车劳顿太过辛苦,这里建好之后可就方便许多了。嗯,原来那个叫温莲庄,这个便叫温梅庄吧,外祖母喜欢梅花,迟点我就在外面种上一片梅林,冬天在这边浸温泉,肯定别有一番滋味,也给你专门留个院子,怎么样?不过你得帮我负责那林子的规划,各种花啊草啊的都交给你了。”
  依玥自小喜欢花草,也喜欢捯饬院子,京里几家大的养花的商家她都熟得很。
  依玥笑着伸手拧了拧以宓的脸颊,笑道:“让我帮你干活才是真的。唉,以前我还总说祖母太过偏疼你,现在看来可是有原因的,搁我,我可没这么大手笔建上个温泉庄子给祖母。不过……”
  她说到这里眼睛转了转,道,“这里离夏家这么近,你建上这么个庄子,他们不会动什么心思?”
  以宓拨开依玥的手,轻笑一声,懒洋洋道:“他们?心思自然会动的,不过我想做什么还没必要考虑他们的小心思,想要打发还不容易。”
  依玥看着以宓半眯着眼睛,说话时嘴角微微翘着,凝白的肌肤在温泉的雾气中越发的莹透诱人,黑发在水中如丝般半沉浮着,这幅模样当真美得如入仙境,她叹道:“阿宓,我今日可也算是知道燕王为什么那般钟情于你了,若我是男子,定是要捷足先登的。”
  以宓抬眼瞄了一眼依玥,道:“你赞我就是赞你自己,也不觉得害羞,你若是男子,那赵二公子可要怎么办?”
  依玥咯咯笑了起来,其实韩家人的相貌都生得好,依玥和以宓至少有好几分像,论美貌,也是各有特色,难以定论的。
  且说薛太后召了内阁次辅杨卫的夫人杨老夫人及其嫡长孙女杨静瑜入宫。
  这还是先帝赐婚之后薛太后第一次正式召见杨静瑜,先帝驾崩后哭灵杨老夫人和杨大夫人也曾携杨静瑜入宫,只是那时薛太后没太多心思在杨静瑜身上,便不过是照了几次面,还未曾召她说过话。
  杨静瑜生得不算突出,只能称得上清秀,不过她虽年仅十一,气质却已经十分内敛大方,言行丝毫不怯,颇为得体。
  薛太后对杨静瑜的相貌很是满意,不过对她面对自己时丝毫不羞不怯一副十分自信老成的模样就有些不喜。
  当然此刻她这不喜还是藏住了,对着杨老夫人和杨静瑜是笑得十分的温和亲切。
  薛太后唤了杨静瑜上前,拉了她的手,赞道:“怪不得先帝特特将你许配给陛下,这般小的年纪,已经如此品格,着实难得。”
  说着就从一侧刚刚上来托着礼盒的宫女手上接过一个山水碧玉镯子,亲自给杨静瑜戴上,道:“这是前些年南边进贡上来的一块玉石料子,哀家瞧着水纹别致,便雕了一个玉佩和几个镯子,玉佩是陛下戴着的,这镯子今儿个就给你戴上。”
  杨静瑜神色不动,只屈身行礼谢过。
  薛太后就对杨老夫人道:“这孩子,我今儿个一见就很喜欢,如今宫中也没什么人,哀家有时候也闷得慌,哀家想着,不若老夫人过上两日就让静瑜这孩子入宫来陪陪哀家,且将来这孩子也是要入主中宫的,早点到宫中来和陛下相处相处,熟悉熟悉宫务也是好的。”
  杨老夫人想到时不时就住在宫中的薛家姐妹,心中有些膈应,可此时却是不好拒绝,只得应了。
  说了一会儿,薛太后有点不耐烦杨老夫人和杨静瑜一板一眼丝毫不看人眼色的言行,作出困意,杨老夫人便携了杨静瑜起身告退了。
  两人出了慈寿宫,便遇到了听说杨静瑜入宫而掩不住好奇心而特地赶过来的小皇帝穆熙。
  穆熙看着面前给自己行礼的杨静瑜,眼中的失望之色掩都掩不住。
  实在是平日里他接触的小姑娘们如姐姐淮宁公主,薛家姐妹,淮宁的伴读如依玥等人,或是娇俏可人,或是天姿国色,少有颜色不好的,此时这位他父皇定给他的未来皇后,相较她们,实在是逊色得不是一星一点。
  穆熙失了兴致,只目光在杨静瑜的手腕上停了片刻,道了声“免礼”,便兴致乏然的越过她们径直去慈寿宫了。
  杨老夫人是什么人,穆熙的满脸失望之色自然瞒不过她,她原本就不乐意这场婚事,此时转头看自己孙女,眼中忧色更甚。
  杨静瑜却是神色坦然,她忍着将手腕上手镯除下扔掉的冲动,轻声道:“祖母,我们回家吧。”
  京中勋贵世家圈就那么大,平日里参加个宴席什么的,谁人不知薛家三小姐从来都是以未来皇后自居的?世人重颜色,甭理薛芯荚性子如何,但她生得不错是真的,和小皇帝青梅竹马长大也是真的。她早过了最初得知这场赐婚时的震惊,惶恐,不知所措了。
  穆熙神色蔫蔫得入了慈寿宫,薛太后见了就笑道:“可是见着杨家姑娘了?”
  穆熙点头,他不欲说什么是非,薛太后看他神色却知其必是不怎么满意的,笑着唤了他到自己身边坐下,道:“这是你父皇定下的婚事,不过是为了安杨次辅的心,让他好好辅佐于你。你亲政前,哪怕心里不喜,也待她和善些,待她入了宫,你只需让她好好的坐在皇后位置上就行了,至于你喜欢谁,还不是你自己说了算,等你亲政之后,更是不用理她了。”
  穆熙抬头看一眼自己母后,为何要定下杨家的婚事,他父皇生前早就揉开了跟他说过,他自然是懂得,只是他父皇却没说他亲政之后,就可以把他的皇后当成个摆设就行了。
  薛太后说接杨静瑜进宫并非是客气话,翌日她便派了內监去了杨家,让杨家准备,道是第二日会派人来接杨静瑜入宫。
  待那内监一走,杨老夫人的面色便沉了下来,一面吩咐杨大夫人为孙女准备入宫行礼,私下里,却对杨次辅道:“老爷,难道当真就让瑜姐儿嫁入宫中吗?瑜姐儿她,一辈子就毁了啊。”
  这个嫡长孙女,是自小养在她身边悉心教养的,她实在舍不得。
  杨卫面色也是发沉,他想到小皇帝要替薛家众人升官加权一事,依燕王的意思,最后的定□□是在内阁手上,他如何不知道为何薛太后要此时接孙女入宫?
  他道:“无事,让瑜姐儿入宫,也该让她经点事。至于将来,六年时间,谁知道会有什么变数?”


第37章 
  杨静瑜入到宫中,薛太后就安排她住在慈寿宫不远处的一座偏殿内,对其也很是和蔼,每日里小皇帝过来请安时都会叫上杨静瑜一起说上一阵子的话。
  只是薛太后让小皇帝对杨静瑜和善些,小皇帝脾气虽然温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