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王爷,将军又来提亲啦 >

第6章

王爷,将军又来提亲啦-第6章

小说: 王爷,将军又来提亲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端好!”瑾瑜继续转头看向台下,开始左右走动,“如有耍滑偷懒者,杖罚二十。”

    不得不说,穆将军的这支队伍,着实坚韧,一个个仰首挺胸,精神饱满,瑾瑜感觉很是欣慰,越发打心里喜欢上了这种军营生活。

    “从今以后,便由我来训练你们这支队伍了。”瑾瑜趁机继续说话,以此分散大家的注意力,希望能让大家能坚持更长的时间,“我与穆将军的练兵方式不同,以后会一一改动,希望大家能够习惯我的方法。”

    “赏罚分明一向是军中规矩,如今以后便要多加一条了,越努力你得到的便越多。”

    “啊,洒了,洒了。”曹源在一旁小声惋惜地喊道,瑾瑜回头瞟了他一眼,然后端着碗走了过去。

    一炷香已经快烧完了,军队里一直在传来碗掉在地上摔碎的声音,几乎无人没洒水了。

    “哎,可惜啊,可惜啊。”曹源盯着自己碗里荡出来的水一脸惋惜,“这可都是肉汤啊!”

    瑾瑜看了一眼他碗里,洒的倒不多,不过水波一直没有平复,就自己站在旁边那会儿,依旧在往外洒水。

    方士文不怎么说话,碗里的水洒了一些,不过水波已经控制住了,看着他紧绷的神情,猜想可能也坚持不了太久。

    杨绛最是可怜,碗里的水只剩了一半,如今依旧有水波,不过已经不会出来了。

    “啊,这比端军印还难!”杨绛说着皱着眉头瞥了一眼瑾瑜的碗,“你竟然一滴未洒!”

    “这本来就是瑾副将所长。”站在杨绛身后的穆从义略显轻松地接了话,他碗里的水在四人应该算是最多,不过脚边依旧有几滴水印。

    “一炷香了。”瑾瑜转过身,朝着台下喊了一声,“肉香味越来越浓了,很快大家便能吃到肉了。”

    “手上没有碗的士兵,双手握拳负后,为大家唱首军歌,替大伙鼓鼓士气。”瑾瑜又说。

    然而说完等了许久,也没见有人出声,瑾瑜这才反应过来,将头一扭,看向四位副将,“没有军歌吗?”

    “军歌又是啥?”穆从义也有些撑不住了,回答瑾瑜的话都是咬着牙答的。

    “就是整个队伍都会唱的,用来鼓舞士气的啊。”瑾瑜暗想着,连孤儿院都有的,瑾瑜爱听歌,尤其是气势恢宏的军歌,总觉得很容易就将人的斗志给鼓舞起来。

    “没有。”曹源从牙缝里挤出两字,他整个手臂都控制不住地在微微颤抖。

    “那好吧,大家就等着吧。”瑾瑜无奈地说,“还有半柱香的时间,大家撑住。”

    台下已经能听到有人咬牙坚持发出的轻哼声,还有接二连三的摔碗的声音。

    半柱香的时间并不长,对托着碗站在下面的士兵来说却像一整天。

    “如果你们连手里吃饭的碗都端不住,你们还怎么用双手来保家卫国!”瑾瑜想着法,用各种语言激励大家。

    终于,最后的一段灰烬也从香上掉落了下来,负责计时的士兵敲响了一旁的铜锣。

    “好啦,端好自己的碗,排队吃肉去!”瑾瑜兴奋地叫了一声,将手里一滴没洒的一碗水放到一旁士兵端上来的托盘上。

    士兵们渐渐散开,肉香味在营地里铺散开来。

    瑾瑜下了演兵台,走到士兵队伍里,每人的碗里或多或少地有些肉汤,而且还惊喜地发现了好几个分量过半的。

    “瑾副将,这是您的肉汤。”士兵替瑾瑜送了肉汤过来,瑾瑜回身看了一眼,满满的一大碗,还有明显的肉块,看来除了自己一滴不洒,伙房的橱子门还额外又添了些。

    瑾瑜轻轻一笑,看了一眼因摔了碗,只能坐在对面喝稀饭的士兵,抬手一指,“将我的端过去给他们分了吧。”

    “你那……”曹源端着碗走了过来,他也只有半碗,“你那也不够分啊,那,将我的也拿去吧。”

    “我也分点!”

    “还有我!”

    士兵们平日同吃同住,最像一家人,有了瑾瑜和曹源带头,有肉汤的士兵纷纷起身朝对面走去,大家相互分享,军营里越发热闹起来。

    “这就是我想看到的军营。”瑾瑜笑着看了一眼四周,得意地勾起了嘴角。

    从此,我势必与你们同甘共苦!

 第十二章差事

    “咳咳”瑾瑜坐起身,觉得嗓子有些痒,便轻咳了两声,果然,昨天在校场声音太大了,嗓子有些吃不消。

    “公子,您声音怎么了?”柱子不敢进屋,只好候在门外问道。

    “没事儿”瑾瑜嘶哑着嗓音应了一句,下床,穿好外衣,“把水端进来吧。”

    木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柱子带着两位侍女进来。

    “公子,您这嗓子,还是请大夫来看看吧。”柱子担心地端过漱口的盐水递给瑾瑜。

    瑾瑜摇摇头,伸手接了水,含一口,漱口,然后吐进一旁侍女捧着的痰盂里,如此三五次,再用温水漱一次。

    “昨日说话声音有点大,伤了点嗓子罢了,”瑾瑜低着声音说,“让厨房取一个梨,去核,放些川贝,炖一盅汤就可以了。”

    “是。”柱子点头答应,忙又递毛巾,伺候瑾瑜洗漱完毕,送他出门。

    一路上,瑾瑜靠在车里思索着这个问题,这还仅仅只是三万兵,若是人再多点,训个话,嗓子还不得哑掉。

    “副将在想什么?”林安骑马跟在车外,瞧他一直垂头不语,跟往日不同,便主动开了口。

    瑾瑜动了动身子,抬头瞟了他一眼,复又坐正身子,沙哑着嗓音问:“林,平日军营里都是如何传令的?”

    “原来是在思考这个!”林安笑了笑,“一般都是一层层往下传的,一些简单的动作会使用旗语,以前穆将军从不像你这般吼。”

    “那旗语不是只能表达前后左右,前进后退么?”瑾瑜皱皱眉头,之前跟着老将军的时候,老将军有教过旗语,“那我若是说一段比较长的话,怎么办?”

    “那就只能靠各位副将和兵长一级一级往下传了。”林安说着又补充一句,“而且,作战的时候命令都很简短。”

    “那平时的时候不是很麻烦!”瑾瑜说着歪了歪脑袋,将头撑到手上,看来,这军营里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这军歌必须得练起来,没有军歌怎么成!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朝拜,瑾瑜沙哑的声音夹杂在人群中尤其的突出,于是,皇上直接便将目光投向了她。

    “瑾副将?”

    “末将在!”瑾瑜赶紧答了一句,起身跪倒中间去。

    皇上摆摆衣袖,“先起来回话吧,众爱卿也平身。”

    “谢皇上”瑾瑜依言,站起身,有些疑惑地抬头看着皇上,平日早朝,因为自己站得远,一向都是躲懒,皇上几乎不会点名自己。

    “晋安一战,我大梁威名远扬,西番国特派太子前来求和,据报,明日便到汾阳,朕命你领三千精兵前往汾阳相迎,定要保邻国太子在大梁期间周身安全。”皇帝语气严肃地说。

    “末将遵命。”瑾瑜回答着,再拜。

    手里端着军印出了大殿,瑾瑜暗叹一口气,果然,没事找自己皇帝也不会点名自己,毕竟自己在课堂上算不上优等生。

    好在不是打仗,只是给邻国太子当保镖,只希望这邻国太子不要太难伺候就好。

    瑾瑜抬头,正巧见魏子渊出来,身后一如既往地跟着王安,连忙后退一步,躬身问好:“末将见过王爷。”

    “免礼。”魏子渊温声说着,目光瞟了一眼瑾瑜手上正端着的军印,“瑾副将有君命在身,当更加保重身体才是。”

    瑾瑜听出这是关心自己嗓子的意思,淡淡一笑,沙哑着嗓音说:“谢王爷关心,末将不过是昨日训兵伤了嗓子罢了,没什么大碍。”

    “那最好。”魏子渊说着便转身往阶梯下走去,瑾瑜直起身,望着他伟岸的身影勾了勾嘴角。

    温文尔雅、气质非凡,还是个王爷,这放到现代就是名副其实的高富帅吧。

    “副将。”林安早在外面得了消息,见瑾瑜出来忙迎了上去,伸手替她端过军印,“什么时候启程?”

    “不急,稍晚些再动身。”瑾瑜说着话,先上了马车,“让人去请曹他们四人先来家中商议一番。”

    哪里需要林安派人去请,曹源等人早得了消息便等在瑾府了,瑾瑜进门见他们都在,便直接扯着嘶哑的嗓子安排起来。

    “军营里昨日才开始训练,不能荒废了,所以麻烦穆和方两位留守,每日操练。”瑾瑜说。

    “遵命!”方士文和穆从义起身拜道。

    “方才在回来路上我已经向林打听过了,从汾阳回京,若快马加鞭不过半日时辰,不过邻国太子既然一路过来都花了数十日,恐怕他们的车马速度不快,而且夜间还要休息,恐怕一日时间不够,所以,我们可以在南康镇这里休息一晚。”

    “小镇官兵孱弱,治安混乱,所以,杨,劳烦你率一千精兵,在此驻扎,务必要确保两日后邻国太子的车马到达这里时人马安全。”

    “是!”杨绛起身受命。

    “曹领兵两千,与我同行,随身保护邻国太子。”瑾瑜说着抬头看一眼曹源,“如果路上出现意外,你那两千精兵留一百守卫贡品,其余只管杀敌。”

    “遵命!”曹源抱拳回答。

    瑾瑜又抬头看向林安,“林此次一同前往,领一百亲兵,于我身后,一旦出现意外,这一百人只管护送邻国太子离开,其他一切不管。”

    “是。”林安低头。

    千里之外,一座华丽的软轿之上,红衣男子侧身歪歪靠着,身旁长发遮面的男子轻声道:“大梁皇帝果真派了那副将前来护送。”

    红衣男子勾勾嘴角,“本宫要一个将军护送,那大梁皇帝作践本宫,必然会自以为是地钻这个空子。”

    这红衣男子正是西番太子赫连铨钰,而他身边离着的是他的卫奴,乌殇。前几日在京城酒楼之上,看瑾瑜在街上嬉闹的也正是他二人。

    “传令下去,让大家放慢脚步,明日午时到汾阳即可!”西番太子赫连铨钰闭上细长的凤眼,轻轻摆摆手,“本宫乏了,叫那几个倌人上来吹唱一曲。”

 第十三章西番太子

    “探子派出去了么?”瑾瑜望着空空荡荡的城门,皱着眉头看向一旁曹源。

    这邻国太子,昨日派人送信来明明说的就是今天早上辰时便可以到,然后瑾瑜领着一干人等在这里等了许久城外依旧是空的。

    “去了,还没有回来。”曹源也皱了眉头,心中暗骂,这邻国太子,分明就是故意刁难,真不是个东西。

    唯独林安气色沉稳,端坐于马背之上,一动不动。

    “撤!”瑾瑜的嗓子昨晚喝过川贝炖梨之后好了许多,响亮地喊了一身,便拽了一下缰绳,将马勒回身。

    “副将,毕竟是邻国太子,不可怠慢。”林安连忙提醒,“而且若是太子出了意外,我们也不好向皇上复命。”

    “没事儿,皇上叫我来汾阳护送,并没有指明要我来城门相迎。”瑾瑜淡笑着说,“留一队人马在此驻守,若有邻国太子消息,及时汇报,其他人回驿站等候!”

    “是!”林安应了一声,安排人留下,随即带了其他人跟着瑾瑜回驿站。

    汾阳城外,赫连铨钰的队伍正慢悠悠地走着,眼看着前面一骑快马迎面而来,赫连铨钰勾起嘴角笑了笑,“小副将急了,传令下去,叫所有人加快步伐。”

    “是!”乌殇低声回答。

    “这西番太子根本就是无心求和,否则怎么会故意拖缓!”回了驿站,曹源气愤地说。

    瑾瑜和林安都不曾说话,只在驿站大堂静坐饮茶。

    约莫过了两炷香的时间,派去的探子终于回来,报说赫连铨钰的队伍约莫还有半个时辰的功夫就可以到了。

    “那我们要去城门迎接么?”曹源抬起头问。

    “不用。”瑾瑜摇摇头,抬头看了一眼探子,“去城门告诉守卫,接到西番太子之后直接护送至驿站,我在驿站门口恭候。”

    瑾瑜计算着时间,领了众人在驿站门口候着,又比预计的时间晚了一炷香左右,西番太子的队伍终于出现在了街口。

    “怪不得这么慢,这跟走来有什么区别?”看着被人抬在软轿上的赫连铨钰,曹源轻声说。

    瑾瑜轻笑一声,并未回话,目光紧紧地盯在红衣男子身上。

    从西番到京都,快马加鞭六七日的功夫,车马奔波,大约十日,若是走路,少说也得一个月,而他们却用了十几日的功夫才到达汾阳,很明显,这软轿应该是最近才用上的。

    瑾瑜稳稳地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