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皇后起居注 >

第28章

皇后起居注-第28章

小说: 皇后起居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济府里的银楼哪有这样好看的式样?就这一支簪子,恐怕少说也得二三十两银子。”
  “花的都是家里送去的银钱,她们娘儿几个倒是舍得拿出来做人情。”钱氏不紧不慢地道,将头上那根白玉长笄拔了下来。小钱氏轻轻地抚了抚发髻上的攒珠花,抿着唇,到底没有接过话再说些什么。
  “银钱是我给的,怎么花是她们的事。”何氏倒是不甚在意这些细节,“听说在京师的时候,中馈是皎姐儿打理的,想来这孩子应该有分寸才是。回头我便与她说,这些银钱都算是她的嫁妆,让她好好经营一番。”
  “祖母可真是大方。”小钱氏笑道,“竟然给皎姐儿这么多银钱置办嫁妆,说不得也了却了二叔父与叔母的一桩心事呢。”谁都知道,金氏不擅长经营。她嫁进张家的时候便没有多少嫁妆,后来又是挥霍又是贴补娘家,更是不剩下什么,早便只能靠着府中的月钱度日了。张峦也没有多少进项,夫妇二人又能给女儿置办什么嫁妆呢?还不是指着张府公中的份例,指着何氏大发慈悲?
  “皎姐儿聪敏乖巧,我一向很喜欢。去了一趟京师,也出落得亭亭玉立,越发出众了。这样的好孩子,我自是不会让她受委屈。”何氏轻轻转动着手腕上的碧玉镯,望向张清瑜与张清璧姊妹,神色愈发软和,“当然,我更不可能亏待自家的亲孙女。你们姐儿俩可是我的心头肉,给你们备下多少嫁妆都不过分。”
  张清瑜年后就要成婚,听了她的话,想起自己的十里红妆,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两抹红晕。张清璧则乳燕投林般依偎在何氏怀里,娇声道:“虽说都是自家姊妹,但到底也有远近亲疏。大姐姐得了这样的好婚事,从姐在京里却说不上人家,指不定心里如何难受呢。”
  何氏戳了戳她的额头:“你也想得太多了些。皎姐儿一向胸怀广阔、识情识趣,哪里会将京中那些事放在心上。更何况,有我在,便不会让张家的女儿受委屈。”顿了顿,她又笑道:“你姐姐得了好婚事,你必定也不会差,安心罢。”
  张清璧脸一红,被她打趣得连话也说不出来了,只得含羞起了身,躲在了钱氏身后。
  ************
  是夜,因张缙的坚持,张家办了一场盛大的洗尘宴。五服之内的亲眷都接到了帖子,从张府周围的街巷里赶来。每个人都穿上了为年节准备的新衣裳,只为在何氏面前露个脸。正院里坐得满满当当,处处皆是衣香鬓影,热闹而又喜庆。
  尽管绝大多数人都是冲着何氏来的,对金氏不过是寒暄几句,却也有好些年轻姊妹对张清皎的经历很感兴趣。好几位曾经在张府女学中当过同窗的小姊妹都围在张清皎身边,满含好奇地询问她京城之事。
  张清皎娓娓道来,说得生动无比。众人听得如痴如醉,仿佛透过她的温声言语,依稀瞧见了数百里外的雄伟京城,亲眼看见了延绵不绝的灯市风光,也跟着观赏了崇福寺里的香雪海,听见了那缭绕不去的梵音。
  一向是姊妹们里的中心人物的张清瑜反倒是被冷落了。她漫不经心地吃了几颗丫鬟剥的干果,听着张清皎描述见到御驾的紧张时刻,眸色微微闪烁。张清璧搂住她的手臂,一面轻轻摇着她的臂无声地替她抱不平,一面又禁不住好奇,跟着张清皎的描述,想象着威严无比的御驾、按刀静立的锦衣卫。
  虽说姊妹俩或许不愿意承认,但她们心底某个角落却很清楚,自己也许是羡慕张清皎的。羡慕她能去京城,能见识到她们一辈子都不可能见到的御驾,能走过辉煌灿烂的灯市。而她们就算嫁得再好,也许有机会随着当官的公公或者相公迁转,恐怕也不一定有机会去四百里之外那座繁华盛景的京城。
  人的际遇何其奇妙?
  此时此刻,这满房的女眷都不可能想到,那位被少女们围在中间的秀丽姑娘,日后将会拥有什么样的滔天福运。众人暗地里传开的那些京中相看无果的流言,也不过是为她的传奇人生增添了微末的戏说之语罢了。
  作者有话要说:  张鹤龄:滴滴滴!雷达警报!有人对我姐姐不友好!呵呵哒!
  张姑娘:→ →
  张鹤龄:滴滴滴!雷达警报!有人对我姐姐翻了个白眼!哼哼!
  张姑娘:→ →
  张鹤龄:滴滴滴!雷达警报!有人背后八卦我姐姐!!嘿嘿!
  张姑娘:→ →,你这是干嘛呢?
  张鹤龄:把对姐姐不好的人都记到小账本上,等长大了找他们算账啊!
  张姑娘:……别这么敏感好吗?
  张鹤龄:这可是很重要的事!!
  张姑娘:我不想让你成为熊孩子,但也没想过让你成为姐控。来,来,三百千背完了吗?诗经背完了吗?
  张鹤龄:_(:3∠)_,姐姐,你不爱我了。
  ————————————————————————————————
  入v第一更
  咦,感觉上好像有点……平淡?但这是必须的啦,介绍一下张家的各路人物神马的。女主去了一个新副本嘛,咱们太子殿下则面临boss的攻击,正在准备boss战阶段。
  大概说一下张家的人物设定:
  张缙:伯祖父,张氏张峦张岳的伯父。好人,把弟弟的孩子当自己的娃养大了。
  何氏:伯祖母,很擅长经济庶务,壕爽,直率。
  张岐:堂伯父,张缙和何氏的独子,青年进士,张峦的人生偶像。被罢官,郁闷死了。
  钱氏:堂伯母,张岐之妻,生了一子二女。守寡ing,很看重自己的娃,对隔房的只有面上情。
  张忱:从兄,张岐独子,读书不是很灵光,是个好人。
  小钱氏:从嫂,张忱之妻,人还不错,钱氏的嫡亲侄女。生了一儿一女。
  张清瑜:张岐长女,争强好胜,很有竞争意识的姑娘
  张清璧:张岐幼女,遗腹女,被宠大的娇娇女
  张岳:嫡亲的叔父,没工作,无业人员
  李氏:嫡亲的叔母,和谁都不亲
  张伦:嫡亲的堂弟,挺听话的娃儿


第36章 除夕之夜
  没几日; 便到了除夕。
  时隔一年; 张家再度阖家团聚。团年宴上; 张缙显得格外高兴,喝了一杯又一杯,谁都劝不住。何氏索性也不劝了,让他们放开了喝。不多时; 屏风后的女眷们便发现一家子男人都已是喝得醉意朦胧。
  张峦敲着酒杯放声高歌,张岳抱着酒坛子滑在地上; 张忱呆呆地坐着不言不语; 张缙则低声咕哝起了明日祭祀时给祖先的祝辞。至于几个小的; 因无人看管; 都围在桌前悄悄地倒酒喝。年纪最长的张伦偷偷地吐着舌头; 想是觉得酒液辛辣并不好喝;张鹤龄见状只是稍稍沾了沾唇,并没有尝试;辈分最小却比张鹤龄还年长一岁的张忱之子张纯眨着眼睛作无辜状,脸上却浮出了浅浅的酒晕。
  “这可是几十年难得一见的场景。”何氏笑着评论道; 吩咐仆从将他们都抬回去休息。
  女眷们又是无奈又觉得有趣,对视一眼后,禁不住都笑了。整整一年的疏离,仿佛也因着这一笑而消弭了不少。她们到底是一家人,虽然平时生活中少不了龃龉,但在这个时候却是真心实意觉得欢喜的。
  男人都不在; 一同守岁的女眷也自在许多。大家说说笑笑,刻意不提起那些不愉快的话题,倒也显得和乐融融。总算熬过子时; 何氏早已有些撑不住了,便让众人都回院子里好好歇息。晚辈们也并不推辞,纷纷起身告辞离开了。
  次日一早,将近黎明之时,张清皎便被窗外的低语声惊醒了。她依然有些睡意朦胧,目光迷蒙地望向窗户,忽然听得张鹤龄的声音:“我都能祭祖了,怎么姐姐却不能去?爹,咱们叫上姐姐吧。姐姐还没有进过祠堂呢!”
  “……女儿不能祭祀。”张峦沉默了一会儿,方低声道,“这是咱们祖先流传下来的规矩,不能随意打破。”
  “凭什么?”张鹤龄替姐姐觉得委屈,“姐姐也是咱们张家的女儿啊!怎么就不能进祠堂呢?爹,先祖的规矩就这么定了?不能改一改么?连娘都能去祠堂里呢,以后延哥儿长大了也能进去。咱们都能进祠堂,就姐姐不能进去,她该多伤心啊。”
  张峦又一次沉默了,张清皎微微笑起来,就听自家爹的声音压得更低了:“若是以后咱们分了家,自己立个祠堂,我就重新定规矩——从今往后,咱们家的女儿也能进祠堂拜祭。出嫁之前,一切皆与儿子无异。”
  脚步声缓缓远去,张清皎的双手轻轻地攥住被角,往自己身上拢了拢,笑得格外开怀。她这只小蝴蝶扇起的风,终是影响了自己的家人。没有什么比得到家人的维护与尊重更令人心里温暖,也没有什么比亲眼见到“改变”更令人觉得不虚此生。
  作为一位普普通通的平民少女,张清皎已然觉得,自己来到这个时代确实是有价值的。一个家族的改变,说不得日后就能带动整个区域的改变,甚至能在未来这个国家面临生死抉择与转向时,积蓄足够的正面力量。
  想到此,她忽然没了睡意,披着衣衫起身来到书房,磨着墨练起了大字。与寻常的笔触全然不同的锋锐从一勾一画里扑将出来,而后慢慢地收归于圆润,最后几张字已经是中规中矩的簪花小楷了。
  待到平沙与水云起身的时候,张清皎已经穿戴妥当,领着她们去给金氏和张峦拜年。金氏难得豪爽地给女儿塞了五两银子与一些压岁花钱,张峦更是悄悄地把自己新得的私房都交给了女儿。而后,夫妇俩便带着姐弟三个去正院给张缙与何氏以及其他人拜年。
  一路上,张鹤龄低声给姐姐说着祠堂里究竟长什么样,祭祖究竟是怎么祭的,末了还不忘补充一句:“姐姐,甚么时候祠堂外头没有人看守了,我就带着你去看看!其实没甚么好看的,也就是一些先祖的画像和灵位。”
  “可别轻易坏了家里的规矩,不然伯祖父可是要动用家法的。”张清皎戳了戳他的脸颊,笑得清甜动人,“姐姐等着爹爹和你建祠堂,再进去好好看个够!”
  闻言,张鹤龄眼中闪烁起了兴奋的光芒,亮晶晶地犹如星辰一般,连连点头:“姐姐就放心吧。再等我几年!我很快就长大了!到时候我来建祠堂,建一个你喜欢的祠堂!!”
  ************
  当晚辈们都齐齐地跪在地上叩首的时候,白发苍苍的张缙感慨不已,不自禁地回想起了往昔,回想起了许久之前刚来兴济的时候。那时候的张家,远远没有如今这样人丁兴旺,更没有如今这样的富贵生活——
  兴济张氏,从来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却是河间府数得上名头的书香门第。高祖张迪,曾任四川夔州府知事,祖籍河南,后来因官职变换迁往山西,最终一家人在北直隶河间府兴济县落了脚。他生有二子,长子名唤张缙,次子名唤张绶。
  张缙苦读数年,却因无甚才学,不过是做过山西交城教谕罢了。他最大的成就,是娶妻何氏,生了独子张岐。此子才华出众,未至而立年纪便中了进士,累任至正四品的都察院右佥都御使。有了他,张家顿时名满兴济县。只可惜张岐性情孤僻,不过十来年便因涉入朝争无人相护而被除名撤职,而后郁郁而亡。
  张绶同样也没什么出众之处,娶妻赵氏,生了二子一女,夫妇二人早早地便撒手西去了。因他与张缙年岁相差甚大,儿女的年纪都不过比张岐之子张忱大上几岁罢了,远远不及自立。稚子失怙失恃,张缙怜惜侄儿侄女无人教导,便亲自将他们教养长大,视他们为己出。
  原本他想将儿孙们都交给儿子启蒙教导,却无奈张岐因仕途无望而郁结于心,英年早逝。于是,他便只得亲自上阵教导。教养了几年后,他发现唯一的孙子张忱资质平平,倒是大侄儿张峦颇具才气。因而,失望之余,张缙只得将张家复兴的希望都寄托在张峦身上……
  想到这里,垂垂老矣的张缙深深地看向头上已生华发的大侄儿。他等了十余年,眼睁睁地望着意气风发的少年郎渐渐长成一位眼底郁郁的中年男子,不可谓不感慨。张峦的才学并非虚假,迟迟不中举,或许是时运不济,又或许是他们张家在这一代与官场无缘罢。
  不过,这倒也无妨。他已经想开了,并不强求儿孙们中举、中进士。只要张家的家风不堕,迟早会出现能以科举晋身的后代。眼下,就让儿孙们都好好地过日子罢,也不必因着科举不第而毁掉了他们的半生。
  张缙并没有将自己心里的念头说出口,而是笑呵呵地看着儿孙们吃了带着金钱银钱花钱的扁食,纷纷掩住口轻轻地吐在旁边的碟子里。清脆的撞击声,仿佛带着吉祥的祝愿,也给人们带来了新年的期盼。
  ************
  京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