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皮囊之下 >

第17章

皮囊之下-第17章

小说: 皮囊之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从五金店老板家里发现的那条长达五公里的地道连接着老城区最热闹的集市,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借助地道轻易逃脱。
  以色列军队还在这家人家中发现密室。
  让人咋舌的是他们在密室里不仅找到若干先进武器,还在密室里发现被摧毁的超级计算机、以及服务器的遗骸。
  关于那家人什么时候离开?又是因为什么目的来到这里?在他们住在这里的期间又干了什么事情?
  以色列情报机构一无所获。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在他们住在耶路撒冷期间并没有做出任何针对以色列政府的事情。
  介于这一点,再加上原先那位收留过那家人的犹太商人的一再保证,以色列政府决定对这件事情不加追究。
  犹太商人也在部分官员的游说下,决定把那所房子无条件捐献给以色列政府,不久之后,它将变成以军的秘密情报站。
  关于那家人,用爸爸的话来说“宛如人间蒸发”。
  二零零三年初,以巴隔离墙所引发的大规模冲突逐渐平息了下来。
  老城区逐渐恢复到往日的游人如织,只是,人们再也没有在空地上看到巴勒斯坦孩子和以色列孩子一起踢球的景象。
  二零零三年五月,非政府公益组织Educate2Envision成员玛恩受邀来到洛杉矶的一所高校演讲。
  当玛恩提及到眼睛和双手对于每一个人的意义时,坐在最前面位置的一名女学生如是回答。
  “眼睛是用来看世界,而双手是用来拥抱的。”
  那是一位黄皮肤黑瞳孔的女孩,年纪差不多在十三、四岁左右。
  玛恩一走进教室就注意到她了,个头不大、夹杂在一群人高马大的欧美学生中很容易让人忽略到她,可神奇的是她一进来眼睛就直接找到她。
  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种人,天生拥有发光发亮的能源。
  那女孩应该就是属于那一类人,让玛恩记忆深刻的是女孩有着一头又长又直的黑长发,就像质地极好的绸缎一样。
  那女孩还有着和她外形一样亮丽的名字,女孩叫连翘。
  玛恩认识连翘时她十四岁。
  同年同月同日,墨西哥城,拥有数十年教育经验的莱昂推开教室门,今天,他班级里来了一名插班生。
  新来的插班生是一位长相可爱的女学生,乍一看就像是陈列在橱窗里的东洋娃娃。
  较为遗憾的是,可爱的东洋娃娃的头发长度比起一般的男孩子还要短,短得远远看着还以为是男孩子。
  最近“眼睛和双手对于每一个人的意义”在互联网上是青少年热议的问题,青少年们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五花八门。
  莱昂决定用这个问题和他新学生套近乎。
  那样的孩子一看就是那种被保护得很好的那一类型,天真烂漫,就像是蓝天下色彩鲜艳的透明气球。
  可数分钟之后,新生的回答让莱昂差点把脸上的眼镜跌破。
  “老师,眼睛是用来哭泣,而双手是用来抵抗的。”
  这句话让莱昂忍不住再一次翻开那名插班生的资料。
  新来的学生名字叫做许戈,四个月前刚刚过完她十四岁生日。
  二零零四年,联合国、海牙国际法院宣布以巴隔离墙为非法。
  二零零六年一月四日,以色列总理沙龙因忽发严重中风被紧急送往耶路撒冷的哈达萨医院进行抢救。
  七天后,以色列政府宣布阿里埃勒。沙龙永久失去履行职权能力。
  沙龙时代结束。
  但影响到近百万巴勒斯坦人生活的以巴隔离墙并没因为沙龙时代的结束而终止。
  它依然在不断的延续着……
作者有话要说:  昨晚有妞说看不大懂,那么结合这一章应该懂了吧,其实这文不难懂,冰山哥哥是以无政府组织领导人来培养的,之所以来到耶路撒冷就像梅姨说的“有些理想不是单靠在图书馆就可以完成的。”同理于我们的中国俗语“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耶路撒冷环境恶劣,这一类恶劣环境能锻炼人的胆识和判断能力。
………
PS:接下来下一章就是2015年了,我猜到时候肯定有人会跳出来说男主苏什么的,历列侬是一位无政府组织领导人,如果没有具备一定的能力很难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
而且,那些真的不苏,里面历列侬使用的手段绝大部分都来自于真实新闻素材【不过,峦蝈挑的都是一些较为有趣的,而且比较戏剧化的,当然,也有吊炸天的。

  ☆、黑色(01)

  二零一五年一月七日,法国巴黎,三名武装人员用冲锋。枪和火箭炮攻击法国讽刺漫画杂志《查理周刊》位于巴黎的总部,造成了两名警察十名杂志社工作人员死亡。
  根据目击者称这伙武装人员一边疯狂射击,一边高喊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的名言。
  这一事件震惊了整个欧洲,在国际社会纷纷发表对恐怖袭击行为谴责的同时,不少媒体也对巴黎的情报部门以及安保工作进行了质疑。
  三名武装分子手持的AK47、火箭炮是以何种形式流入巴黎的。
  一名查理周刊的工作人员如是描述这个噩梦般的数个小时“他们在光天化日之下手持重型武器大摇大摆走进来。”
  查理周刊事件使得巴黎的情报局以及安保部门面临着巨大的信任危机。
  二零一五年二月一号上午十一点,巴黎十一区,四名RAID成员从一所高级公寓楼带走一位摩纳哥籍的留学生。
  五分钟之后,法国警方对该名摩纳哥籍学生的住所进行地毯式搜索。
  以此同时,有四名持比利时护照、年纪大约到三十岁左右的男人顺利通过巴黎机场的重重安检。
  而距离巴黎有一千五百公里远的马赛,一艘载有大量白砂糖的摩纳哥货船抵达马赛港口。
  四个钟头之后,巴黎情报部门那扇银白色的门第三次发出极不和谐的声响。
  很显然,情报人员对四个钟头前被带到这里的摩纳哥籍留学生第三次审问又一次无果而终。
  这名摩纳哥籍留学生名字叫做伯努瓦,长期居住在法国,父亲是小有名气的商人,同学对于伯努瓦的评价都很积极,热情阳光,乐于助人。
  透过审讯室的玻璃镜,那位叫做伯努瓦的年轻人一脸茫然,灰色外套下露出睡衣的一角。
  根据四名突击队成员描述,他们打开主卧室门时伯努瓦还在床上呼呼大睡。
  伯努瓦无论从朋友圈、家庭经济情况、以及一些生活习惯上看都不像是一名和恐怖组织有关联的人。
  从伯努瓦房间搜到的,从电脑数据、手机讯息、以及银行账号等等一系列私密电邮都没有一样证明他和恐怖组织有任何牵扯。
  而情报小组请来的表情观察家也没有在伯努瓦接受审问时看出任何异样。
  这位摩纳哥籍的留学生看起来和他的同龄人们没有什么差别,喜欢玩游戏,周末和女孩子约会。
  经过三次对伯努瓦的盘问无果后,情报局人员忍不住怀疑,他们今天早上收到的那份情报的真实性。
  目前,从巴黎机场、港口均没有传来有任何异样之处。
  今天早上,情报部门收到一份关于一伙武装分子会发动对巴黎著名景点卢浮宫袭击的情报。
  该情报显示这是一次经过精心准备的袭击事件,而主导这次恐怖袭击的是现住巴黎第十一区一位叫做伯努瓦的摩纳哥籍留学生。
  袭击时间就定在二月二号上午十点,此时此刻,距离发动袭击时间还有十八个小时。
  让情报人员较为头疼的是,伯努瓦的父亲已经在来情报部门的路上,那位在通话中显示了极大的愤怒,一再宣称他把他的律师团都带来了。
  他还表示会打电话给他的几位巴黎议员朋友。
  第三次对伯努瓦进行盘问的是情报组组长本,今天早上的情报就来自于他所负责的小组。
  在第三次盘问无果之后本打了一个电话。
  差不多六点时间,一位穿着连帽深灰色外套的年轻男人从审问室的安全门进来。
  年轻男人的脸有三分之二被外套帽子所遮挡,再加上一直低着头所以具体长相无从辨认。
  年轻男人给人印象是:高大挺拔,是标准的衣服架子。
  本朝着年轻男人迎了过去,两个人一阵低语。
  当时审问室有五名情报人员,也许是应了年轻男人的要求,本就只让精通密码破译的小组成员留下来。
  年轻男人在从伯努瓦房间搜到的一系列物件中拿走了PS4游戏机,还有一部平板电脑。
  之后他带着精通密码破译的小组成员打开那扇银灰色的门。
  本则来到监控室,和表情观察家以及唇语专家一起通过玻璃镜头紧紧盯着那扇银灰色的门里发生的一切。
  三十五分钟之后,银灰色的门第四次被打开。
  从那扇门出来的是那位被带进去的小组成员,关上门之后这位小组成员深深呼出一口气,脸上的表情是如释重负中带有心有余悸。
  很显然,第四次提问效果是好的。
  小组成员也走进了监控室,和汇报那三十五分钟取得的成果。
  等那位小组成员做完汇报之后本脸上也出现和他下属一样心有余悸的表情。
  这时,在场的人基本上心里明白,给本提供情报的人来自于谁。
  头发灰白、手背小部分有被烧伤痕迹的表情观察家拿下眼镜,眼镜经过细细的擦拭之后重新戴回脸上。
  脸朝着玻璃处往前挪移了差不多一公分。
  最后,这位小组成员在本耳边低声说:“嫌犯要求单独和厉先生聊几句,厉先生答应了。”
  清一色白□□调没有一扇窗的空间里,伯努瓦早已没有之前闲情逸致。
  他双手手掌撑在审问桌面上,微微凸起的眼睛此时此刻因为愤怒导致它们看起来就像是金鱼的眼睛。
  一张嘴一张一合的,从嘴型弧度看就可以猜到那是一个恼羞成怒的人。
  深灰色风衣的年轻男人看着就随意多了,横抱着胳膊,一副“现在我还有点时间,我决定利用这点时间晒晒太阳”的状态。
  出于好奇,本让唇语专家解读那两个人之间的对话。
  伯努瓦:“从我手上掌握的资料看,阁下现在还呆在某些西方国家X档案的待观察名单里,说不定一个礼拜之后,那些政治家一不高兴,你们就从待观察名单跑到会对本国国土造成威胁的名单中。”
  “再然后,这些政治家需要政绩了,你们这些人就会变成这些政治家所谓的政治遗产。”
  年轻男人:“……”
  伯努瓦:“他们都说,帕特。厉是一位聪明有魄力的人,我怎么也想不通你为什么会淌这趟浑水,我可以保证的是,你的多管闲事会让你们变成夹心饼里的果酱,前面是狼后面是虎,天空被封上盖。”
  年轻男人:“十分钟后,有车会来这里接我,从这里到达停车点需要八分二十秒时间,你还有一分钟多一点的时间。”
  伯努瓦:“让我猜猜,你这是在抱大腿?还是洗白?不要告诉我,你是因为不想看到那些无辜生命的消失而伸出援手,要是这样的话,你会让一部分把你当做偶像的孩子们失望的,帕特。厉可是他们眼中的路西法。”
  年轻男人再抬起手腕,手放下的同时身体朝着伯努瓦靠近了一点。
  随着他这个看似不经意的动作,两个年纪差不多的男人立见高低。
  伯努克一下子变成了,类似于品学兼优的学生在面对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老师时的不服气、可不管怎么昂头挺胸都缺乏底气模样。
  年轻男人:“你就这么好奇?你说得对,这是我不应该管的事情,我也没有那个闲功夫,但我想我们最近运气都不好,你倒霉的是你就把袭击地点设在卢浮宫,而很不巧的……”
  说到这里年轻男人顿了顿,头转向西南方向的墙,深灰色外套风衣帽随着这个动作被往后扯动些许。
  男人的一张脸如数呈现了出来。
  那是一张让人过目不忘的脸,五官俊美,眼神冷冽,置身于纯白世界的男人宛如用刀一笔一笔刻出来的冰雕。
  男人的脸往着西南方向。
  西南方向是一堵经过精心设计的玻璃墙,玻璃墙连着监察室,审讯室的人看不到玻璃外的任何一切,而监察室的人则可以透过玻璃墙的高科技设计清楚的捕捉到接受侦讯的疑犯任何细微的表情动作。
  男人的眼神仿佛穿透玻璃墙,唇语专家下意识间低下头,而本则是摸了摸鼻子。
  似乎是达到某种他想要的结果,男人淡淡一笑,站在最后一排的小组成员心里祈祷着:一定不要让自己心爱的女友遇到这个男人。
  那男人静止时像是珠穆朗玛雪峰,笑起来时嘴角有爱琴海海水的滟涟。
  现在,他有点明白为什么会从伯努瓦口中听到路西法这样的称谓了。
  路西法,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