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秦始皇恋爱的正确姿势-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真搁下手里的包袱转过身来,弯腰一把就将董慈举了起来,并且举过了头顶,仰头哈哈笑道,“我妹妹虽然不爱说话,但是很喜欢哥哥的对不对?”
董慈被吓了一跳!
天呐!她居然被人举高高了!
天呐!她该有什么反应才是正常的反应!
“!!!!”董慈脸色涨得通红,蹬腿蹬脚怒目而视,“快把我放下来!这成何体统,正经点!快放我下来!”
秦真秦鸣都哈哈笑起来,秦真还嫌不过瘾,双手一颠一颠的,跟抛毛毛狗似的,一边颠一边道,“妹妹你太瘦小了,哥哥我一个手指头就能把你拎起来,哈哈,好玩么?”
亲我已经认识得很深刻了,不用你特意提醒了,董慈心里吐了三升血,她的恐高症快要被二货哥哥治好了!
秦真终于玩够了,在发现门口有人的时候。
秦真秦鸣见是赵政洗漱完出来了,这才停了笑,把董慈放下来,给赵政行了礼,笑嘻嘻的也换洗衣物去了。
赵政已经换洗好了,一身黑色深衣袍服,玄铁色镶边,方领直背,宽袍大袖,配着他本就线条分明的轮廓,庄严肃穆扑面而来。
这美男子的雏形是看一眼就少一眼,董慈看着看着眼睛就发直了起来,嘴巴里念念有词。
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刀刻斧凿,为人也,岩岩若孤松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将崩。
配合着小奴隶垂涎三尺的目光,这长长的一段溢美之词,说的什么意思,再明白不过了。
赵政伸手在小奴隶的脑门上敲了一下,目光森寒似笑非笑。
董慈呀的一声倒退了两步,揉着脑门醒过神来,对上赵政冰凉如深井的目光,十分没志气的讪笑了两声,转身跑了。
赵政也没管她,咸阳的回信已经送到了,赵政拆了封袋,里面是嬴异人亲笔写的竹简,除了惯常的问候,还有一封国君下的诏书。
诏书的大意是令上党守军护送公子政回朝。
嬴异人的私信里说上党郡守韩行是他舅舅,定会护得他的周全,让他勿要忧心,安心回咸阳就是。
赵政将诏书装好,随手将信件丢在了案几上,想来这位韩夫人手段了得,他的父王不但没起疑,还十分信任。
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等回了咸阳,见一见就知道了。
第14章 。养不熟的白眼狼
董慈没有等太久,时过中午,郡守韩行、统兵都尉杨云世、监御史张昌三人领着上党一众官员来见赵政,把赵姬赵政母子接进了郡守府。
董慈把信塞到秦真的行李里,瞅着赵政秦真忙着应付官员,找机会跑了。
她跑得很顺利,而且她敢打赌,今天一整天,梅州都没工夫理会她,能不能发现她跑了还是个问题。
钱她也有,就是前几天赵小政给她的钱袋子,里面有不少钱,要是她省着点花,足够她花上一年半载的了。
赵政应付完官员回了住处,见秦真神色焦急跑来询问,就知道他的小奴隶是真的跑了。
主子心情不太好,秦鸣拼命朝秦真使眼色,却是媚眼抛给瞎子看,秦真冲进来就十分棒槌地问,“主子有没有看见属下的妹妹,她不见了!”
小奴隶魂不守舍了一整天,不可能就这么撂下秦真走了。
赵政压下心里突如其来的暴躁,定了定神朝秦真道,“你去住处翻一翻,她定是给你留了信件,找到了立刻过来回禀。”
秦真呀了一声,忙回屋子找东西去了。
房间里就剩了秦鸣,赵政想了想问道,“她跑了有半日,以你现在的能力,可能探出踪迹么?”
秦鸣毫不犹豫的点头说能。
他自小以偷盗为生,手艺纯熟以后就不怎么朝路人下手了,挑的‘金子’基本都是大鱼,这些有钱人出门在外多有防范,他有时候尾随十天半月才有机会下手,贼的鼻子比旁人都灵,性子又油滑,知道从哪里能探听到消息,打听个跑了半日的人,对他来说不成问题。
虽然他这半月一心一意的跟着主子做事,没再出手过,但看家的本领都还在,对方又是个八岁小孩,把人抓回来也不费什么力。
秦鸣有些迟疑地问,“是要把丫头抓回来么?”
倘若真是要把人抓回来,秦鸣还真不知道自己要不要劝两句。
赵政自然是想把人抓回来,但不是现在。
这是一个机会,一则可以看看小奴隶的来历和目的,二来那韩行领着一众官员给他孝敬了不少钱,他可以乘机做点事。
赵政拿定主意,开口道,“你即刻就出发,找到人以后暗地里跟着就是。”
赵政说着起身朝秦鸣走了几步,声音也压低了许多,“另外你带着一笔钱去,沿途收留些有才之人,不拘泥身份,尤其是同你这般擅长探听消息的斥候,觉得合适做驿传址的地点,你也可斟酌行事……”
“此事事关重大,秦鸣你能力可及否?”
这是真正的做事了。
秦鸣听得呆在了原地,回过神来以后激动不已,立马跪地叩首道,“主子放心,属下定然将主子交代的事情办好!”
赵政让他起来,声音低沉,“此事你私下去办,对外只说去抓逃奴即可。”
门外有脚步声响起,接着秦真进来了。
秦鸣勉强压下心里的激动和兴奋,起来站到一边,他武功差了秦真一大截,平日里帮不上什么忙,现在接了这项重要的任务,只恨不得现在就飞奔而去,立马做出一份大事业才好!
秦真拿着竹简进来,高兴的朝赵政回禀道,“原来妹妹大名叫董慈,主子派她去做什么事,稳妥么……”
秦真也知道自己这么问不太好,挠了挠头道,“妹妹年纪太小了,在外面也不知道安不安全,能不能把事情做好。”
主子吩咐的事是下属能质疑的么?
秦鸣看着自己的好兄弟,心说主子收了这么个直心眼的属下,也不知是好是坏是喜是忧。
董慈,董慈。
赵政念了两遍,并没有想起董这个姓氏有什么特别之处。
赵政将竹简接过来看了,上面的字虽然谈不上风骨大家,却也周正漂亮。
董慈,董慈……
赵政指尖在末尾的两个字上轻轻滑过,带起丝丝异样,董慈,董慈,这两个字倒也适合她。
想来他很快就能知道,他的小奴隶是哪里人,来为何,去为何了。
赵政收了竹简,对秦真道,“我派她回家乡去了一趟,有事要办,秦鸣随后也去,消息随时都能传回来,你不用担心。”
秦鸣也朝秦真道,“放心罢,有你兄弟跟着呢。”
秦真长长舒了口气,朝秦鸣道,“秦鸣你放心去,主子的安危交给我,你可要照顾好妹妹,她年纪太小了,在外面你要多护着她。”
秦鸣见秦真一幅恨不得自己跟过去的模样,心里无奈又想笑,秦真说什么全都点头应下了。
董慈确实没拿抓捕逃奴当回事。
梅州本就打算将她发卖了,进了咸阳城几人的事更多,哪有功夫浪费人力物力来抓捕她。
董慈想清楚这些,就跑得大摇大摆心安理得,出了潞洲城就如同脱缰的野马,在战国这片沃土上,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浪得都快飞起来了。
董慈自以为安全妥当,却不知道没到一个月,她的行踪就都传到赵政耳朵里了。
赵政刚从学社下学,就听下人来报,说是来了个叫王青的人,是秦鸣的同乡。
赵政让秦真把人领进来,他看了秦鸣的亲笔信,知道秦鸣推荐的这个青年人曾在他国做过斥候,探听消息很有一套,便打算将此人留下,随口问了几句,“你跟在秦鸣身边半月有余,这些日子都做了些什么?”
来人名叫王青,他父亲原先在卫国做斥候,他从小跟着耳濡目染跟着学了很多,四年前卫国被魏所灭,他父亲也跟着失踪了,他在外四处游荡,直到遇见秦鸣,这才结束了漂泊流浪的日子。
王青恭恭敬敬的行了礼,回话道,“小的是跟着秦主事监视董姑娘。”
王青见赵政点头让他接着说,便接着道,“董姑娘原本打听的都是去临淄的路线,也一直是这么走的,结果路过晋阳的时候听人说起蜀地太守李冰,知道李太守正在家乡探亲,就停留在了晋阳,在李府附近徘徊了几天,等李太守启程回蜀地,姑娘就跟着走了,小的们也就跟到了蜀地。”
王青觉得自己能说的东西其实很多,那位姑娘确实很古怪,但因为古怪的事太多了,他反而不知道该说哪一件了。
赵政听得蹙眉,问道,“她一路上吃什么,住什么地方?”
王青自己想起来也有些忍俊不禁,他见主子问的细,心里的忐忑少了许多,也就细细说来,“董姑娘先前还有点钱,一开始是住客栈,吃还吃点当地的美食小吃,入了晋阳城钱袋就丢了,她听了李太守的事十分激动,走路不小心踢烂了小乞丐的饭碗,被小乞丐拉着要索赔,不赔就不给她走,董姑娘无法,就陪那小乞丐蹲在地上讨饭要钱,她唱什么要饭歌,惹得路人哈哈笑,倒是要到了许多钱币,全给了那小乞丐才得以脱身。”
赵政听得有些出神,呆在他身边不好么,做什么非得要跑出去受罪。
王青接着道,“后来就好一些,董姑娘医术了得,路过汉中时遇到个老丈昏倒在地上,她给人救活了,那老丈是个有钱人,给了她不少钱,她也顺路卖些药材什么的,雇了张马车,跟在李太守的车马后面,一直跟到了蜀地。”
蜀地离晋阳有千里之远,她年纪小,性子又软和,一路只怕也是吃了不少苦头,赵政心里生了些许烦躁,有点想直接派人将这只烦人的窜山鼠捉回来算了,他也不探听她什么来历了,把人拘在眼皮子底下,又能翻出多大浪来。
赵政蹙眉问,“能看出她去蜀地做什么么?”
第15章 。人不叛逆枉少年
王青神色纠结,心说这是他二十年来跟踪过最为古怪的目标了,“姑娘随李太守到了湔堋,当时李太守发文书招工匠伙计,姑娘就去了,听太守府的人说,姑娘算术十分了得,还懂些水工坝事,去了湔堋每日就起早贪黑的跟着帮忙,李太守很喜欢姑娘,都打算留姑娘做孙媳了。”
这几日学社里正讲着秦国纪年,秦昭襄王纪年已经讲完了,王青提起湔堋,赵政就想起是有这么一件事。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蜀地太守李冰上奏请治水,意图将阔水一分为二,朝廷里投了不少钱,时至今日已经有五年的光景了。
赵政翻看了桌子上的舆图和地州志,湔堋就在阔水边上,阔水涨落迅猛,水势湍急,是有名的地上悬江,雨季时洪水泛滥一片汪洋,一至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
湔堋治水的事赵政也了解一些,若真能修成此工事,那蜀地可真要翻天覆地了,赵政沉吟问,“修得如何了?”
王青回道,“属下来时,已经快大成了。”
此地此时若谋划得当,蜀地有大利图之。
赵政在书房了里踱了两步,复又摆袖坐下来,提笔给秦鸣写信。
王青把知道的都说了,赵政将信封好,递给王青吩咐道,“信亲自给秦鸣送去,往后秦鸣有旁的事要做,盯人这件事交在你手上,也勿要对旁人说起,她是我的人,若有性命之忧,你们便暗中相助,旁的时候她要做什么随她的意就是了,你们只管跟着,不必插手。”
王青听明白赵政这是打算用他了,心里大喜,忙叩首谢道,“主子放心,属下晓得。”
董慈在湔堋停留了一年。
湔堋这名字很难念,宋代以后它有了一个后人更为熟知的名字——都江堰。
都江堰这三个字后面,有一长串念出来让人脊背发麻的名号和头衔:世界文化遗产,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活的水利工程博物馆,全世界年代最久、唯一存留、仍然在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大型水利工程。
它也并不是空有头衔。
都江堰造就了成都平原,将一个旱涝之地变成了沃野千里富庶繁荣的天府之国。
它是真正的利至千秋,万代受益,直至两千多年以后,都江堰依然还灌溉滋养着万顷良田,说它造福华夏,称奇世界一点都不为过。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府粮仓数以千年。
若没有蜀地的粮仓和赋税做后盾,赵小政的有生之年,还不知能不能一统天下呢。
董慈站在这条形如鱼嘴的人工小岛上,对前方正看着石像的老爷子佩服得五体投地。
老爷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干了一件怎么样的事!
董慈每次见到老人家都尽量忍着不说话,生怕一开口就是各种歌功颂德,好在这一天不用等太久,百姓们很快就能享受到都江堰带来的万般好处,用不了多长时间,蜀地就会竖起很多李冰的雕像,建起祭奠供奉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