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福运娇娘 >

第164章

福运娇娘-第164章

小说: 福运娇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旁的郑氏赶忙小跑着去取下了架子上的官服,叫了丫鬟过来帮着自己给石天瑞穿上。
  石天瑞脸上先是沉思,然后松了口气,声音低沉:“看起来,祁家果然如我们所想,是个上达天听的。”
  不然寻常百姓想要得个一甲名头,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如今想来,之前的每一步都是有迹可循的。
  而在整理腰带的时候,郑氏轻声道:“你准备就这么去,还是带上些别的?”
  石天瑞拿官帽的手微微一顿,而后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对着门外高声道:“去,把铜锣带上!还有鞭炮,都带上,从本县的月俸里面扣,弄热闹些!”
  郑氏闻言,嘴角微翘,却没有再多说什么。
  石天瑞略略低头看着她,道:“娘子考虑的周全,如今我那傻妹子还要仰仗祁二郎一家照拂,祁三郎又有了前程,这般热闹也是应当的。”
  郑氏声音轻轻:“更热闹些,这本就是喜事,怎么热闹都不过分。”
  石天瑞笑了笑,微微点头。
  郑氏则是踮起脚尖帮他正了正官帽,又给石天瑞倒了杯茶让他喝下,这才送他出门,目送石天瑞离开。
  等石知县带着一队人敲锣打鼓的离开后,郑氏便快步去了书房,准备给叶娇写封信,加深一下友谊。
  而石天瑞这一路上确实是刻意的闹出来了很大动静,还专门绕了个远路,就是为了多宣传一下祁三郎得中探花的事情,尤其是那个大铜锣,敲一下,震天响,想听不见都难。
  祁昭原本是要去庄子上的,结果远远听到了铜锣声响,便想要过去瞧瞧,结果还没凑近,就有人喊住了他:“这不是祁家大郎吗?你这是要去找知县老爷?”
  祁昭被说的一愣:“我也不告状,找知县做什么。”
  “你还不知道?这是给你家报喜的!赶紧回去说一声吧,你家三郎中了,探花,这当真是文曲星下凡了……”
  后头这人说什么,祁昭已经听不到了,满脑子都是中了中了,三弟中了!
  也顾不上说什么,祁昭扭头就朝着家里狂奔,进门后头一件事就是扯着脖子喊:“来人啊,快来人!”
  偏巧碰上方氏扶着柳氏准备出门上香,因着京城总是没信儿,柳氏心里着急,却也不愿催促生怕扰了祁明的事情,就只能时不时的出门上香来安心。
  这会儿见自家大儿子扯着脖子嚷嚷,方氏都被她吓了一跳。
  柳氏赶忙让刘婆子扶稳了方氏,伸手护住了方氏已经鼓起来的肚子,柳氏的眼睛则是瞪向了祁昭:“大白天的嚷嚷什么,中邪了不成?”
  祁昭这才瞧见自家娘亲和媳妇,抹了一把脸上的汗,小跑着过来,一边喘一边道:“不是我,是三郎,三郎中了!”
  柳氏愣了一下,倒退了半步:“你说什么,你说三郎中邪了?你从哪儿听说的!”
  祁昭原本就不是嘴皮子利落的人,加上被欢喜冲昏了头脑,又跑了好长一段路,这会儿已经是舌头打结,说起话来颠三倒四的。
  他越这样,柳氏越急,平时的稳重这会儿都没了用,偏偏祁昭还总笑,柳氏气的想打他。
  就在这时候,外头突然传来了锣鼓声。
  柳氏不由得看向了大门,祁昭欢喜的只知道念叨“中了中了”,柳氏也终于回过神儿来,隐隐的有了猜测。
  她紧紧地捏着帕子,回过头,对着祁昭道:“你扶好你媳妇。”而后柳氏便搭着刘婆子的手,快步走上台阶。
  等大门左右分开,柳氏一眼就看到了站在外头的石天瑞,他周围还有不少吹吹打打的人。
  街巷两端都是满当当的,尽数是围观的百姓。
  谁都好瞧个热闹,如今连知县都出来了,自然吸引了不少人来围观。
  石天瑞在看到柳氏后,清俊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上前两步道:“恭喜老夫人,贺喜老夫人,贵府三郎金榜题名,如今已经是探花之身,前途无量啊。”


第157章 
  探花……探花!
  此话一出; 不单单是祁家人愣住了; 就连周围围观的人都闹腾开来; 像是一滴水滴进油锅里; 登时就炸开了。
  寻常百姓其实并不明白科举这条路该怎么走; 寻常土里刨食的人家大字都不识几个,会写自己名字的都少; 自然不明白那些什么一甲二甲; 进士同进士之类的词儿,顶多是听听话本里面讲的故事罢了。
  但是,状元榜眼探花这三个字眼还是常常听的。
  话本里头讲的那些才子佳人想要最后和和美美的在一起; 大多是考中了这三个之一才能荣归故里,都是要戴上大红花骑着高头马,最是荣耀不过了。
  只是这三年一次的考试每次只能出三个一甲进士,要竞争的却是从各地而来的俊才; 想要考中都是难如登天。
  单单说石知县治理的地方,秀才不少; 但是能得了进士的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便是那位遭到贬斥的鲁大人,从他之后就再无进士了。
  现在祁三郎得了进士,还是直接考了个探花回来; 一下子让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了祁家人身上。
  柳氏也愣了一下; 等刘婆子喊了她两声后才回过神儿来。
  她觉得自己的手在抖; 纵然心里无数次的想过自家三儿子会有个什么样的好前程; 但是哪怕柳氏对着佛祖的时候; 都不敢想的这么好。
  做梦也该有个限制,哪怕是美梦都没有现在来的真实。
  好在柳氏心思镇定,并没有像是祁昭那样欢喜的失了方寸。
  她不过是晃了晃神就平静下来,强行按捺住了心里的激动,笑着道:“劳烦石知县,还请到府内小坐。”
  石天瑞没有拒绝,笑着进了门,跟随石天瑞来的多是县衙内的差役,也被祁家人招呼着进去休息。
  而在大门关闭时,还能听到外面热闹的议论,想来不用多久这个消息就能传遍全城!
  祁昭则是笑的傻呵呵的,哪怕方氏使劲儿拍他都没有反应。
  祁大郎的这副模样弄得方氏也有些无奈,却也理解他的心情,因为方氏自己就觉得心砰砰跳个不停。
  方家算不得书香门第,但也是读过书的的,方氏的父亲是正经秀才,而方氏从小识文断字,自然比旁人更加明白能考上探花有多不容易。
  对寻常人来说,这就像是个天上掉馅饼一样的事情,夸一夸赞一赞就过去了,可方氏亲眼见过她爹屡次不中,自家大哥也是连年考连年不中,莫说是进士了,就连乡试都过不去,能考上一甲进士真真是跃了龙门的鲤鱼,学识福气运道,缺哪样都是不成的。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自家三弟瞧着不显山不露水的,只怕要真真切切的把这两句话活成真的。
  更重要的是,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今祁明得了功名,最低也能得个七品官职,那他们祁家便是正经的官宦人家!
  纵然比不得高门大户,但以后沾光的时候多得是。
  可同样的,以后他们做事也要考虑祁明的名声,方氏读过书,知道官员被家人所累的不在少数,才更要谨慎才是。
  有心和祁昭提提这些事儿,谁知道扭头就看到了笑的傻呵呵的祁大郎。
  方氏明白祁昭的欢喜,她心里也是欢喜的,可是总这么站着也不是事儿。
  扶着已经高高隆起的肚子,方氏拍了拍祁昭的胳膊,道:“相公,你先清醒些,石知县过来报喜还带上了不少人一起来,他们要怎么安置?总不能让人家干坐着喝茶水吧。”
  祁昭被她这么一提醒立刻反应过来,连连点头:“对对,要做好准备,让人摆饭……”
  “这个时候摆饭?早过时候了。”方氏气得直笑,伸手抓着他的胳膊,想着自家相公现在是欢喜糊涂了,便扭头对着婆子道,“去,让人做好茶点,拿出好茶来,再准备晚饭,一样样来。”
  等婆子离开,方氏就看到了祁昭正盯着她看。
  这让方氏有些奇怪,低头瞧了瞧自己,确定身上没有沾上什么脏污,便回瞪了他一眼:“你瞧什么呢?”
  祁昭轻咳一声,伸手扶在方氏的后腰上让她站的舒服些,嘴里则是道:“我没想到,这次娘子你会这么大方。”
  听起来准备饭食要更复杂,可是真的操持过家事就能知道,那些茶点瞧着一个个小小的,似乎十个都不如来一个馒头更能填饱肚子,但真的计较起银钱来,茶点却是贵的厉害。
  寻常自家娘子抠门……不,是节俭得很,可从来不会拿这些出来待客的。
  方氏却听懂了祁昭的意思,倒也不气,一面扶着他往屋里走一面道:“如今三弟出息了,这是家里的福气,只是一些茶点算的什么?”
  祁昭瞧着方氏,想要夸她变大方了,却觉得若是这么夸,反倒像是自己以前有过什么不满似的,便只是紧紧的抱了抱方氏,真心实意的道:“娘子可比我聪明多了。”
  方氏却推了他一下,圆圆的脸上带了些嫌弃,嘟囔着:“莫要挤到孩子。”
  祁昭忙退了半步,小心翼翼的一手扶着方氏的腰,一手护着她的肚子,两人相携走向了后堂。
  正如方氏所想,祁明得中探花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十里八村。
  换成旁的人家,出了这样的人物除了羡慕只怕还会有嫉妒,甚至嫉妒的人会更多一些,毕竟人心往往是很难满足的,瞧见得势的,只能看到人前富贵,却很少有人能看到背后辛苦。
  但是祁家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不仅仅是因为之前赈济水灾时候积攒下来的贤名,还因为祁家的铺子和田庄大多是雇佣了当地的农户,而乡下地方亲戚众多,谁和谁都有点亲故,祁家或远或近都算得上是他们的东家。
  相比较于其他富户,祁家算得上是仁德了。
  不仅不会克扣什么,反倒会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多给赏钱,只要同祁家有些关系的,多多少少都受过他们的恩惠。
  纵使不是每个人心里都记着他家的好处,可是祁家是个好东家,换个东家只怕没有这样的好日子过,故而更多的人是一心盼着祁家能好的。
  祁家安稳了,那些指望着祁家吃饭的人也就安稳。
  如今得知了东家三少爷要入朝为官,众人自然是真心欢喜,上门祝贺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祁父原本是在庄子上准备农耕之事,听了这事儿立马赶回来,笑的合不拢嘴,大摆宴席,流水席摆了足足五天。
  只是这五天时间里不管是谁送礼祁家都不接,即使是往常相熟的人家送的贺礼也没有收过,比以前还要小心。
  因着祁昀报喜的信中明明白白的写着,不让收礼,尤其是在这个当口要更加小心谨慎,无论如何不能给祁明挖坑。
  这人情债最是麻烦,若是收了东西,无论多少人家送礼的心里都会记得清楚,特别是乡下地方,哪怕送个鸡蛋都能念叨一年。
  收礼的时候轻松,回头真的有事情求到你头上,这便是一笔抹不掉的债,做不做都是错。
  索性现在从根子上就掐灭了,谁也不找谁的麻烦。
  这般谨慎小心在外人看来没有必要,可是祁家上下都认同祁昀的话,做得彻底。
  不过对祁昭来说,贺礼收不收的不重要,让他挂心的是祁昀家书里提的另一桩事。
  这天夜里祁昭格外郑重其事的把方氏和儿子石头叫到一起商量,只是因为晚,他来的时候石头已经睡了,只有方氏一边拍着石头的后背哄他睡一边看向了祁昭。
  祁大郎本就性子直率,说话也不拐弯,直接道:“二弟说,京城里面的书院更好些,而且他们也在那里找好了房子,安安稳稳的,便想着把石头接去那里读书,也好和旭宝搭伴儿。”
  此话一出,方氏便愣住了。
  对方氏来说,自家二弟从来都不是个容易亲近的人。
  作为大嫂,方氏关心他,也愿意为了这个家去听祁昀的话做些事情,就像上次戳穿鲁七姑娘的糟粕事儿,方氏一直很配合祁昀,可以说是交付出了属于家人的全部信任。
  可是方氏一直都是怕他的,之前是因为祁昀病重,面白如鬼,谁见谁怕,后来就是因为方氏有些看清了祁二郎的本事和心计,越了解越害怕。
  原本觉得二弟去了京城便是一番新的生活,谁知道他居然还能记挂着自家石头。
  进京求学,这几乎是天上掉馅饼一样的事情,砸的方氏有些懵。
  而睡着的石头并不知道爹娘在说什么,小身子翻了翻,抱住了方氏的胳膊,脸上笑呵呵的,似乎是做了个美梦。
  方氏把石头拢在怀里,很快便意识到这个机会有多难得。
  能进京城里面读书求学,定然是要比在这里的私塾里面读要好,而且叶娇的旭宝也渐渐大了,不怕石头没有玩伴,除了要离开爹娘,其他的都是顶好的事儿。
  祁昭也是想到了这点,这才郑重其事的问他们的。
  见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