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福运娇娘 >

第118章

福运娇娘-第118章

小说: 福运娇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旁的旭宝原本正在抓着奶糕吃,见状,他看了看柳氏,又看了看石头,而后把手上剩下的奶糕往嘴里一塞。
  然后,直直的就躺下了。
  小胖身子扭了扭,先是在原地滚了一圈,而后就蹭到了叶娇身边。
  对上了叶娇疑惑的神情,旭宝软软的道:“娘,揉揉。”
  此话一出,方氏和柳氏都笑起来。
  尤其是柳氏,笑的合不拢嘴:“这孩子学东西就是快,还知道争了。”
  叶娇则是伸出手,犹豫了一下,想着自家儿子也没写字,胳膊也不会酸,那就随便揉揉吧。
  于是,小旭宝就被自家娘亲揉搓着在软榻上打了好几个滚,偏偏他还可开心了,叶娇收回手时他也接着滚来滚去,然后蹭到了石头身边,一把抱住了石头。
  而石头从不会拒绝奶香味儿的弟弟,也抓住了旭宝的手,一时间忘了自己刚刚说的胳膊酸,坐起来陪着旭宝玩球。
  两个孩子自己去玩儿了,大人们也就得了空喝点茶吃点东西。
  因着天气转暖,百花盛放,柳氏便想着找个时间出去走走看看,叶娇虽然现在还不能过多走动,不过山上的园子收拾的差不多了,也正好请柳氏过去瞧瞧,算是全了祁昀的孝心。
  柳氏自然是高兴的,正要答应,却听到外面传来了一阵雷声。
  虽然只是很轻微的颤动,旁人也没当回事儿,但叶娇微微皱眉,扶着身边的小素就站起身来。
  柳氏看向她,问道:“怎么了?”
  叶娇犹豫了一下,才道:“感觉,要下雨了。”声音微顿,“大雨。”
  她在山间千年,春雷冬雪见了不知多少。
  那时候的小人参一直没化成人形,别管有没有神智,本体总是个人参精,长在地里,下雪会闷,下雨会憋,就算人参长了腿儿也跑不快,也是要靠天吃饭。碰到天气变化,小人参自然是要早早准备。
  哪怕到了现在,叶娇对于这些总是比旁人敏感些。
  之前下雨下雪时,动静小,叶娇没什么感触,反倒觉得有趣。
  而这一次不同,叶娇扶着小素到门口瞧了瞧,即使天上半个雨点都没有,她也觉得会是大雨。
  柳氏和方氏不知真假,但是雷声是真的,无论雨大雨小,早早准备总是没错的。
  以防万一,柳氏让人去赶紧把家里放在院子里头的东西都收进来,外面的花也要支了粗布挡一挡省的浇坏,地窖上头垫了木头省的雨水倒灌。而方氏则是回去告诉祁昭,暂时不去庄子上,只是让人去传信让佃户们当心。
  当晚,天降大雨,瓢泼如柱,竟是一连下了十天才停。


第117章 
  叶平戎原本是想要留上两天就回京; 无奈大雨封门; 他出不去,也就在祁家住下了。
  一日两日就罢了; 等到七日八日,叶平戎便有些待不住,到叶娇这里来同妹子说话。
  叶娇抱着旭宝坐在榻上,看着外面连成线的雨水; 轻声道:“再不停; 怕是我在山上园子里种的那些药材都要被冲没了。”
  叶平戎正在一旁拿着布老虎逗着旭宝,闻言,叹了口气:“莫说药材了,这么久的雨,堤坝都不一定受得住。”
  水冲了坝; 便是灾。
  这世上最无情的便是水火; 沾上就逃不脱。
  叶娇虽不知道天灾有多严重,不过她也看得出家里人近来的紧张; 小人参也很体贴的不会多问; 也不像之前那样总是变着法子吃东西; 只是因为双身子; 偶尔觉得嘴里缺了口什么。
  并不是饿; 就是嘴里干干的; 总想吃点甜的。
  叶平戎见她舔嘴; 便问道:“饿了?”
  小素在一旁道:“二少奶奶可要吃什么?小厨房里炖着鸡汤呢; 可要让厨娘做碗面来?”
  叶娇摇摇头; 道:“不是饿,就是想吃点心,丰盛斋的,”声音顿了顿,“反正也不着急,我就想想。”
  旭宝则是举起了手,递给了叶娇:“娘吃糕糕!”
  叶娇也不跟他客气,笑着凑过去吃了,顺便还亲了旭宝一口。
  叶平戎看着叶娇,不由得道:“瞧着这雨也快停了,回头我去丰盛斋给你买一趟就是了。”
  叶娇笑着点点头。
  而这雨,整整十天才停。
  十天当中,并非天天暴雨,雨水有大有小,但终究是难得一见的大雨。
  祁家倒是无事,他们地势高,积不下水,而在镇子里和城里面的铺子也没什么影响,外围有护城河绕着,里面有城壕和排水明渠、暗渠,顶多是有些药材泡了水用不得,店面是没事的。
  庄子坐落在贯穿村镇的原河上游,虽说有淹了的,但只要粮仓无事,就一切无事。
  可是在原河下游,却是堤坝被冲,有数个村镇被淹。
  纵然有水报、羊报诸多法子来提前告知,但是村民只来得及自己跑到高处躲避保存性命,却没办法带走家里的粮食牲畜。
  水灾无情,一顿冲刷下,便什么都没了。
  而在城镇中的人都庆幸大雨停止避免了更大的灾祸时,祁昀却把宋管事叫了过来。
  宋管事刚一进书房,就对祁昀道:“二少爷,我盘点过铺子,折损不大,药园子那边早早的就把药材囤积起来,如今正好是可以放出去的时候。”
  祁昀闻言,并没有说什么,因为他知道宋管事说的是真的。
  灾祸带来的便是短缺,朝廷多年来履行仁政,苛捐杂税少,又赶上刚刚打过仗,紧接着先皇驾崩,新帝登基,哪怕祁昀和当官的半点关联都没有,也知道这会儿朝廷只怕没多少钱,能分到地方上的更是不多。
  如今若是能将存着的药材放出去,哪怕多上十倍的价钱,也是卖得出去的。
  只是祁昀并不打算这么做。
  他看了看宋管事,招手让宋管事坐下,而后道:“这次遭灾的地方,与庄上佃户多有联系,庄子上的不少人都是从那里出来的,终究离得不远,总会有些沾亲带故。”
  宋管事一愣。
  而后就听祁昀道:“我与大哥合计了一下,想着要给写东西安抚,哪怕是为了佃户们,也总要帮他们一把才是。”
  此话一出,宋管事的脑袋里立刻计较起得失,很快回道:“二少爷心善,这种救人性命的事情自然是做得。只是咱们的知县老爷可不是什么心胸宽广之人,那新来的县丞也不算大度,哪怕我们出了力,只怕也会被当作他们邀功的凭证,对我们并无什么好处。”
  祁昀神色平静,显然已经想到了这点。
  他甚至比宋管事想的更进一步,笃定了知县不会把他的功劳上报,只会揽到自己个儿身上。
  但是祁昀这么做的初衷却不是为了表功,而是为了祁家:“宋管事,你要记着,定人心才能定自身,我只要安稳住他们,至于功劳,那是以后才要考虑的事情。”
  祁昀不敢说自己是个慈悲菩萨心肠,相反,他在乎的不过那几个人,旁的与他都没有关系,他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可祁昀总归是个有考量的,而且这次遭难的多多少少与他家是有关系的,他自然做不到不闻不问。
  如今祁家做事的,无论是管事还是掌柜,还是多从佃户里面找人。
  而那些佃户,瞧着没什么家底,但是里面还是有不少有本事的,最关键的是和祁家一条心,这点最为难得。
  哪怕用这次的花销去换手下人的忠心,祁昀也觉得这笔买卖划得来。
  宋管事又拱了拱手:“东家……”
  不过不等他说完,祁昀就抬抬手只住了他的话:“生意做的永远不只是银钱,还有人情,宋管事,照我说的去准备吧,总不会让你吃亏的。”
  宋管事低了低头,不再多问,应了一声:“是。”而后便快步出去准备了。
  自始至终,祁昀没有说宋管事不对,哪怕看起来宋管事有些不讲人情,但是宋管事的想法才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事不关己罢了,在别人过得好和自己过得好里,寻常人都会选择后者。
  只是祁昀这次选择了让别人过得好,倒也不是完全圣心发作,更多的是祁昀看得更清楚些。
  钱可以再赚,根基要是没了才是真的完了。
  祁家在这里扎了根,尤其是庄子上的佃户,大多是从村子里出来的,若是什么都不做,哪怕和那些村子里头没关系的也会物伤其类。
  寒了人家的心,只怕以后走的也不会那么顺遂。
  聚人心难,想要散了却很容易。
  于是,第二天一早,祁昀和祁昭分别派了人去庄子铺子。
  庄子里的粮仓,十开其六,由佃户们护送去村子中分发,酒铺中囤积的烈酒也取出一半,即可燃烧也可暖身。
  李郎中则是带着十几名郎中,带上药材,并且准备好了药丸以及雄黄去点烧,预防瘟疫。
  其实其中需要花销银钱的并不多,起码叶娇的放钱的匣子并没有少太多,但是却把之前囤积的东西放了不少出去,那都是实打实的粮食药材,尤其是药材,从镇子上运走的时候看着浩浩荡荡。
  而这些粮食药材的银钱,祁昀都是和各家管事单算账的,不会亏到他们。
  忙活了数日,总算是暂时稳定了下来。
  而做这些的时候,祁昀并没有和叶娇多说,怕她担心。
  不过小人参却总是能听到风声,便把自己院子里头的药材花薅掉了将近一半给他用。
  这些药材花并不像是石芽草那样立竿见影,也不稀罕,寻常在董氏那边也种了不少,多是烧一烧就能对身体有益的,总算是个帮助。
  但祁昀不招摇,叶娇在和叶平戎说话时自然也没涉及这些,等叶平戎带着祁明来告辞时,她只是道:“大哥,这雨水刚过,外面怕是道路泥泞不好走,不如再等几日吧。”
  叶平戎笑了笑:“不碍事,这里到镇子上的大路我上午时候去瞧了瞧,能走通的,而且三郎的书院也重开了,他也该早早过去读书才是。”
  这不仅仅是为了祁明考虑,更是也是楚承允的嘱托,叶平戎自然不敢懈怠。
  叶娇也没有多留他们,只是去内室拿了个穗子出来,递给了祁明。
  祁三郎瞧着,觉得这个穗子有点歪,配色也是红加绿,格外……与众不同。
  但在祁明开口前,叶娇笑道:“最近大雨封门出不去,我就想着找点事情做。这是我亲手打的穗子,给你了。”
  祁明立刻伸手接过,瞧着那个红配绿的穗子,又看了看叶娇,憋了半天说了一句:“很好看的,嫂嫂手艺真好。”
  这让叶平戎瞥了他一眼,觉得这读书的人也会说瞎话。
  祁明则是在心里默默道,上次说嫂嫂字难看,抄了无数篇大字,这次他才不说实话呢……不,这就是实话!好看,好看极了,嫂嫂亲手打的穗子,当然好看,谁说不好看谁瞎!
  叶娇也看出了祁明脸上格外真诚的神色,心想着,下次在给三弟打几个才好。
  等出了院子,两人又去见了祁昀。
  祁二郎对自己这些天在忙的事情只字不提,只拜托叶平戎将自家弟弟平平安安的送到城里,其他的什么都没说。
  却不知道,叶平戎将祁明送到书院之后,才发现自己的佩囊里装着一个纸包。
  这是他上午来看路的时候到镇子上买的,本来想要亲手交给叶娇,这会儿里面的点心已经在马匹颠簸的时候被震碎,叶平戎这才记起自己答应叶娇要给她带点心的。
  这其实是小事,想来他没有带回去叶娇也不会埋怨,况且过去了这么多天,只怕叶娇自己都忘记了。
  但是对于叶平戎而言,只要是小妹说的,那就堪比圣旨,是一定要做的。
  总不能让小妹失望。
  于是叶平戎调转马头,又去了镇子上的丰盛斋,准备再给叶娇买上一包点心送回去,就算耽搁了时候,回去了会被楚承允责罚,他也觉得值。
  不过就在买点心的时候,叶平戎看到街上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不同,可是这种平静却是最大的异样。
  寻常天灾都是无可避免的,纵然朝廷早早筑造堤坝,加宽河道,但是不过是尽人事,到底能不能永免灾祸还是要听天命的。
  下游的村子被淹的事情叶平戎也是能猜到,而寻常来说,那些灾民为了求生,难免是要朝着镇子甚至是城里涌入以谋生路。
  哪怕是当初他在边关镇守时,也常常碰到跑到城中的灾民,那场面可以说分外混乱,镇子上的商铺只怕都不敢开门。
  可如今瞧着风平浪静的,倒不像是有什么灾难发生似的。
  叶平戎不由得问着丰盛斋的伙计道:“最近都没有人到镇子里来吗?”
  上午叶平戎来买点心的时候,就是这个伙计招呼的,现下伙计一边叶平戎包点心一边道:“想来客官是想问这次的水灾吧,客官大概是外地人,并不知情,这次水灾来了之后,除了朝廷给了钱粮,那边的祁家也是使了大力,又出粮食又出郎中的,那些灾民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