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攻略-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撬诓穹坷镎业降模笔笨春⒆酉诺蒙瞪档模谥兴敌咝摺O肜矗蠼愕幕安⒉患佟�
池海送走池兰,一脸铁青地进了上房,冷声说道:“这事到此为止,以后谁也不准再提这事。二丫头,你回去好好过日子。”
池宁桦不服,怒声说道:“爹,您说什么?”
池海看到女儿如此不要脸,心头的怒火熊熊燃烧,气得当下抬手乎了池宁桦一巴掌,喝道:“你闹够了没有?”
柳氏见池海第一次动手打女儿,一下子也愣住了,见池海不解气,似乎又要动手的样子,慌忙把池宁桦拉到身后,大哭大闹道:“你索性打死我们娘俩得了。”
池海恨铁不成钢,不再看柳氏母女一眼,大手一挥,粗气粗气道:“都散了吧。”
众人一齐退出上房,许氏和池宁柍又说了几句话,便送女儿女婿出了柴门。池宁桐站在许氏身后挥手,心里暗自松了一口气。
原来早上池宁桐心下盘算一番,便打发了池守齐去镇上叫池兰回来,因而这才有刚才池兰及时赶到说明真相的那一幕。知道池海向来信池兰的话,她晓得只要大姑回来,池宁桦诡计也不会得逞,才会慢悠悠地旁观着刚才一幕闹剧。
021 亲事
经过上回那件事,池海心里渐渐打定主意要尽快把池宁桦嫁出去,省得夜长梦多。
这日,趁着池宁桦去小翠家串门的当儿,他吧嗒吧嗒连抽了几口旱烟,看似不经意地对柳氏唠嗑道:“孩子娘,桦丫头今年都十七了吧,是时候给她找个婆家了。”
柳氏停下手中的活儿,略一算计,走到池海跟前,压低声儿附和道:“可不是,我早就叮嘱了媒婆给物色物色了,你说二房的柍丫头都出嫁了,啥那些媒婆就是还没动静,可不急死我了。你说咱家守忠吧,也是到了该娶媳妇的当儿了,上回二丫头的彩礼钱足够咱守忠下聘金了,就可恨二房那是铁公鸡,一毛不拔。”
池海听了柳氏的话,眉头不觉一皱,前头的话还好好的,后头的话简直就是扯谈,瞪了一眼柳氏,打住她的话,说:“胡说什么!二弟不支出三两银子把家里头的那头牛赎回来了吗?你可别忘了,那牛还是给咱守孝娶媳妇当掉的。”
柳氏自知理亏,被噎得无话可说,转移话题说道:“对了,昨儿我去溪边洗衣服的路上被马媒婆叫住了,她说西村头有家姑娘到了出嫁的年岁,家里有个铺子,嫁妆可是不菲啊。还说这姑娘长得壮实,好生养,又是持家的一把好手,我看配得上咱守忠。”
池海瞥了柳氏一眼,问道:“女方家说了聘金多少了?”
柳氏伸出五个手指头,吞吞吐吐道:“说是五两。可人家那嫁妆就不值五两了,咱守忠要是做成了这门亲事,那就是稳赚不赔。孩子爹,就是卖掉家里的一些地,也得凑出那五两才成啊。”
池海皱眉,沉默地抽着旱烟,别说五两了,他手里头就是二两银子也凑不出来。他是大哥,舔着脸让其他几个兄弟替他担着,这事他做不出来。良久,他闷闷地说了句:“咱另找一家吧。”
柳氏听了脸色拉得老长,就是把她手里头最后一只银钗当掉也实在凑不出五两银子出来,自也不敢强迫。她略一算计,眉头渐渐展开,尽早把女儿嫁出去,总能够凑齐那五两银子。
正当柳氏盘算的当儿,外头传来马媒婆的声音:“大妹子,王家女娃的亲事你可想好了没?”
柳氏撇下池海,赶忙往外头走去,敷衍道:“早想好了。”随即压低声儿,赔笑道:“可王家要五两聘金,这么一笔数目,总得给些时间容我们凑银子不是?”
马媒婆理解地点点头,不忘诱惑道:“说的也是。可大妹子,人家里头也就这么一个女儿,上头几个大哥也是宠得很,但是嫁妆起码就十两银子了。虽说比你家守忠大一岁吧,但手脚麻利,身板壮实,麻溜溜就给你池家开枝散叶,错了总归是可惜的。也不是我马婆子催你,这么好的条件,提亲的人还真是不少。”
柳氏听了心动,越发坦诚道:“哎,我正劝孩子爹,就是卖掉家里几亩地也要凑够五两银子,您替我兜着点,我赶早就是了。再说了,我家桦丫头也到了出嫁的年龄了,这不还有一笔彩礼钱凑着嘛。”
马媒婆眼珠滴溜溜一转,趁热打铁道:“大妹子,那莲花村连家的大儿子和你闺女般配。这连家大儿子为人老实,家里也有几亩地,家境也算殷实。岁数是大了点,可正好懂得疼人不是?”
柳氏听了高兴,也不管再问问详细的情况,只是关系彩礼钱的事,说道:“那五两的彩礼钱拿来便是了。”
马婆子为难,说:“连家可不比王家,不过普通庄户人,我看三两他们还是凑得出来的。”
柳氏一听,拍腿说道:“成,三两就三两吧。连家只要把彩礼钱送来,我家桦丫头随时可以嫁过去。”
却说宁桐在菜圃里浇菜,柳氏和马媒婆就站在柴门旁说话,一时都没注意到她,倒是这一席话全被她听到耳中。
宁桐见马媒婆前脚离去,柳氏后脚就乐呵呵地离开,这才收了水壶走出菜圃子,心道:柳氏这**裸就是在卖女儿,只可惜池宁桦好吃懒做,又没皮没脸的,这田螺村只怕就是倒贴都没有人敢娶她进门。不过,她嫁出去也好,家里头肯定会安宁不少的。
走回西厢房,见许氏在做针线,宁桐往坑上爬去,说道:“娘,莲花村是在哪里啊?”
许氏头也没抬,微微一笑,温和地说道:“莲花村离咱田螺村可远着了,在山里头。桐儿,你啥问起这个来了?”
宁桐恍然大悟地点点头,原来连马媒婆都晓得池宁桦的德性了,所以就是把她说到莲花村知道柳氏也是不会有任何异议的。加上池宁桦勾引苏修文的事情被揭穿,池海也是打定主意想把女儿赶紧嫁掉,大概也是明白池宁桦嫁得远一点,这丑事才不会被知道,估计这门亲事十之八九能成。
她嘻嘻一笑,说道:“我刚才听到大伯母和马媒婆说话,说是在莲花村给大姐找了个婆家。”
许氏一愣,这才停下手中的针线活儿,随即似乎都明白,说:“桦丫头被你大伯母宠得五谷不分六体不勤的,这田螺村怕是嫁不出去了。”
宁桐心里倒是乐得池宁桦嫁出去,嫁得越远越好,这样也不会三天两头跑回娘家折腾,容大伙儿耳根清净清净。可没了池宁桦时不时的破坏,家里头还有那么几个不是省油的灯,就算许氏夫妇再怎么勤快,也是没办法脱贫致富的。要想跑得快,那就得抛掉累赘,因而最好的是分家。
池宁桐假装不经意地说道:“娘,您想过分家没?”
许氏的双手一颤,针脚一下子把她的手指刺出一滴血来。她也不顾,只是做出禁声的姿势示意女儿住嘴,说:“你大伯没说分家,谁敢提?回头被你大伯母晓得了,又不知外头怎么编排?”
宁桐听出许氏其实并不排斥分家,只是不敢去想而已,便松了一口气,施施然说道:“娘,要是大伯母自己要分家呢?”
许氏疑惑,看着女儿说道:“她提的?要是这样,那也没话可说,她是长房,自然该她说了算。”末了,又喃喃自语一句:“迟早也是会到分家的那一天吧。”
022 试探
刚入秋分的时节,气温不冷不热,宁桐去溪边洗衣裳。见小翠也在,她打了声招呼,找好了位置,正把箩筐里的衣裳往外拿的时候,小翠冷不丁问道:“小桐,听你大姐说,她到时候要嫁的连家,比你阿姐的苏家还富贵,可是真的?”
宁桐嘴角一挑,反问道:“这话真是我大姐说的?”
“那可不是,成天在我们面前炫耀,说了不下十回,回回还自称连少奶奶连少奶奶的。”
宁桐心道:看来柳氏是怕池宁桦不肯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所以才哄骗她说连家是大富贵的人家。嘴上也不去反驳,只是淡淡地说道:“或许吧。”
小翠不依不饶,继续八卦地问道:“哎,我说那连家真的给了十几两的彩礼钱?”
宁桐笑而不语,转移话题问道:“小翠姐,你啥时候过李家的门啊?”
提到自个的事情,小翠便没了半点打听别人八卦的心思,脸上一阵红晕,羞赫地说道:“下个月,我们年前订下的婚事,上回李大哥跟我说了,下个月就可以凑够那一两银子,到时候就娶我进门。”
两人正说着话,后头只听到赵氏粗咧咧地说道:“三丫头,你啥时候过来的?”
宁桐回头一瞧,见是赵氏,给她挪了一个空处,正好也隔开小翠,笑嘻嘻地打了声招呼,说:“四婶,您也来洗衣裳啦。”
赵氏蹲在宁桐给她挪的位置上,大咧咧地把箩筐里的脏衣裳往外捞,看了小翠一眼,好奇地问道:“小翠,听说昨儿王家分家了?”
小翠拧干手中的衣裳,应道:“可不是,王家老太太不待见大房那头的,吵着把大房那头的分出去,就怕牵累到。”
小翠本来还要多唠嗑几句,可她来得早,这会儿洗好了所有的衣裳,家里头还有一堆活儿等着她,便急急收拾了东西离开。
赵氏见小翠一走,把聊天的对象改成了池宁桐,转头对她说道:“这么一分,那王老太太可不把负担去了一半?倒还划算。”
宁桐想起前几日和许氏提过分家的事情,倒是很想知道柳氏那房到底是怎么个想法?但总找不到机会开口询问,这会儿既然提到这个话题,何不让赵氏去试探一下?这么一想,便接口说道:“听说王家大房下头有两个儿子闹着要娶媳妇,可是家里又凑不够聘金,二房的兄弟又不愿意卖地,怕自己的孩子以后没钱娶媳妇。那王老太太听说偏袒小儿子,索性把大房的分出去,这样就可以理所当然地把私房钱留给小儿子了。”
赵氏一听,联想到自己的两个儿子都还没娶媳妇。想到柳氏以前卖了家里的牛给守孝娶媳妇,后来又打算拿二丫头的彩礼钱给守忠娶媳妇,只是那笔钱拿不到,现在打桦丫头的主意,拿了彩礼钱回头就给守忠说亲,压根就没打算替她的两个儿子着想。大伙儿活都一起干,到头来好的都是被柳氏占走了。
宁桐见赵氏迟疑,眉头不自觉皱到一处去了,趁热打铁道:“分家也有分家的好处,自己做多少活儿就有多少收成归自己,赚的钱往自己身上使,那也没人说道。不分家也有不分家的好处,农活一家子一块儿分担,热热闹闹的。”
赵氏冷笑了一声,脱口而出到:“你一个小丫头片子懂什么?那活儿从来都是人人有份,可好处却不是人人都有,要说得好处,那就是要分家,各过各的。”
宁桐见赵氏顺着自己的话走,假装不赞成分家,反驳道:“四婶,照我说,还是不分家的好。大伯母可是说了,等守忠娶了媳妇,就该轮到我五哥了,然后再到三婶家的七哥,最后才到四婶家的八哥和九哥。一家子一起劳动,一个帮衬着一个。”
赵氏一听,把自己的两个儿子排在最后,登时火了,嚷道:“轮到我家守仁和守平那得等到猴年马月去了。还不如现在我们两口子多做点活儿,尽早给那两个小子凑足本钱好。”
赵氏手下加快到了速度,胡乱洗了一番,随便地把衣裳塞进箩筐里,似乎是急着回去找柳氏理论,也不及跟池宁桐打一声招呼,匆匆地背上东西回去了。
宁桐眉间眼角微扬,慢悠悠地洗着手中的衣裳,等回去后就知道结果了。因为她来得比赵氏早,衣裳也不多了,片刻便也洗好了,收拾了东西不紧不慢地走回去了。
她一进柴门,正好看到柳氏和赵氏气呼呼地各自回房,脸上的神色很不好看,想来是刚才两个人大吵了一架。
老四池治看到赵氏进了屋,嬉皮赖脸地跟着进去,口中说道:“大哥,您别生气,我进屋说说这婆娘去。”
池海一句话也不答应,纳闷地在门槛上蹲着抽旱烟,眉头都能拧成疙瘩了。而灶厨里许氏和周氏一人炒菜一人烧火,静悄悄地一句话也不敢说。
许氏见到女儿傻愣愣地站在院子里,对她使了个眼色,示意她赶紧晒了衣服回屋去。池宁桐明白许氏的示意,在院子里晒好了衣裳,把箩筐拿回西厢房去了。
一进屋,她看到守齐在那儿翻池源的书,走到他跟前,疑惑地问道:“哥,怎么了?为什么我一回来,看到大伯的脸色很难看,大伯母和四婶都气呼呼地回房了?她们是不是吵架了?”
守齐嘘的一声,压低嗓门,解释道:“四婶一回来就找大伯母,说了王家分家的事情,怕大伯和大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