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作男儿身-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施诗不说话只努力地将手抬高撑伞为身边的人挡雨。
周晓晨拿她一点法儿也没有,见她撑得吃力只得将手只抱着的书包塞了过去:“给,你帮我拿着。”边说边又将伞接了过来,雨点越来越大虽然有伞衣服仍旧被不断的打湿,待小丫头抱住了书,她伸手搂住女孩的肩,将雨伞压低倾斜:“走,我们快些回去。”说完,拥着人就往前走。
施诗人僵了一下,还不等她有所反应,人已经被带着向前了。
雨越下越大,两小儿共执伞快步走着,若有心便可看出,男孩的步子虽快却配合着女孩的速度。
小院里,施茂拿着伞被妻子赶着出门:“你快去看看,她说去街角等的,可我没瞧见她的人。”
“莫急,指不定是往前头去了,我去看看放心诗诗是有分寸的。”安慰完了妻子,男子推开了大门,才抬脚又收了回来。
纪氏见丈夫停下动作便跟着上前探头去看,远远看到两个孩子的身影出现在了雨中,她险险松了口气随后又对女儿的自作主张而有些生气。
已经快要到家,周晓晨这才将伞往上了些许,她一眼就瞧见了守在门前的施家夫妻,这时施诗也看到了父母,两小儿互相看了一眼,步子没停继续向前。
“先回屋换衣服去。”回到了家,纪氏先将衣服湿了大半的桂月清打发回了屋,随后拉着女儿进了房。
周晓晨从柜子里拿出了衣服,虽然有伞为护着施诗她还是湿了大半,换好了干净的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冰凉的身子也渐渐暖和了起来,散了发用巾子擦了擦再随意地束起,她这才重新走了出去。
那边施诗还在房里由母亲收拾,施茂趁这会儿到小灶里煮了姜汤,回头从门口看到了桂月清叫道,“清哥,过来喝口姜汤,去去寒。”
周晓晨忙应了一声,快步走到了小灶里,里外温差有些大她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
“快把姜汤喝了,别着凉了。”施茂忙催了声。
“嗯。”周晓晨自个儿拿了小碗,盛了半碗轻吹了吹慢慢喝。
施茂没再多管,又拿了一个小碗把剩下的姜汤倒了进去放在边上凉,做好了这些后才开口问道:“你和诗诗是在哪儿遇上的?”
周晓晨咽下嘴里的那口姜汤,如实答道:“在青棵巷那边。”
“青棵巷。”施茂重复念了一声,转头看了看桂月清这才道:“诗诗同她娘说只在街口等的。”
周晓晨怔愣了一下,心里算了算街口到青棵巷间的路程,再联想到回来时看到的情形纪氏当时的表情,不由得担心地往门外看了眼。
施茂将他的表情全数看在眼中又添了一句:“你纪婶没在街口寻着她急得不成样,这会儿怕是在训她呢。”
听了这话周晓晨哪还能坦然地站着,她犹豫了一下走到桌边拿起了那碗姜汤:“施叔,这姜汤我给诗诗送去吧。”
施茂见他上道笑着点了点头又叮嘱了一声:“小心些,别烫了撒了。”
“嗯。”周晓晨应了声,端着汤走出了小灶,来到房门口时她停了下来,先侧耳细听了一下,果然听到了纪婶的声音,正如施茂所料的那般,虽不至于严声训斥,说话声却比往日要响了些:“下次还这样乱跑不?”等一会儿没听到施诗回话,纪氏又说道:“你这孩子,怎地就这样的犟。”
“纪婶,我给诗诗送姜汤来了。”周晓晨有心打断对方,在这个时候高声叫门。
“清哥呀,进来吧。”纪氏果然不再说女儿,回应了一声。
周晓晨这才推开了门,她走进去见施诗已经换了一身衣,抿嘴一声不吭地站着,纪婶站在她边上手里拿着换下来的外衫,不多话走了过去:“诗诗妹妹快喝了吧,这是施叔给煮的姜汤,去去寒别着凉了。”把姜汤放到桌上又接着道:“这次多亏你给我送伞了,不然的话,我兴许就要淋成落汤鸡了。”
纪氏哪会听不出这话的意思,眼在两个孩子身上转了一圈,神色缓和了许多:“快喝了吧。”催了女儿一声。
施诗这才走过去,端起了姜汤来喝。
外头传来了施茂叫妻子到灶里帮忙的声音,纪氏知丈夫的心思也就走了出去,房里独留下了两个孩子。
周晓晨看着施诗将姜汤喝了个干净,这才放下了心,想着她冒雨为自己送伞回来还要受大的人教训,这会儿心里必是委曲的,想安慰几句吧一时也不晓得怎么讲才好,想了一会儿真心道:“诗诗,今天真谢谢你了。”
“哪用得着谢了。”施诗却没有因那一声谢而变得高兴。
“哪用不着。”周晓晨见她小脸还绷着,便凑近了些故意夸大道:“我不是说了,要是没有你送伞,今儿下这么大的雨,我肯定得淋湿,真要全都淋湿了那书也得坏,不说书真要淋透了,眼下天都凉了肯定会受寒,到时候万一病上一场,说不定连童生试都耽误了,你说说,我能不谢你吗?”
施诗被他的那一长段话绕得瞪大了眼。
周晓晨着实被她那可爱的小模样给逗乐了,忍不住伸手在她那小鼻子上刮了一下:“不过,下回不要一个人跑这么远了,世道还不太平呢,万一你路上遇着些什么事,可叫我怎么办哦。”
说者无心,听者却是有意,女孩的小脸一下便红了起来,竟连那唐突的举动都被无视了。
☆、第33章
再一转眼的功夫,离县试不到十天了,老夫子这会儿倒是开了恩,早早放学生们回家,该准备的都准备起来。
周晓晨在放假后的第二天在小丫头依依不舍的目光下回了家,这一年她大半时间在施家过,除去过年难得能在家长住,这几日倒显得十分的难得了起来。
踏踏实实地睡了一晚上,第二天醒来时天都已经亮了,揉揉眼见小弟还睡着,她轻手轻脚穿了衣服走出了房。
这会儿秦氏已经在小灶里忙碌了,桂月梅刚洗漱准备帮忙打下手,见弟弟从外头进来先一笑:“你起啦,源哥呢。”
周晓晨向母亲和姐姐道了早才应道:“还睡着呢挺香的。”说罢走向水盆。
秦氏看了看儿子对女儿说道:“去篮子里挑几个鸡蛋,再去挖碗面粉来,一会儿我给你们摊饼吃。”
桂月梅忙点了点头,走到另一头从盖着蓝花布的竹篮子里拿了几个鸡蛋,随后取了一个大碗往里头舀了一半面粉。
秦氏从女儿手里接过碗,往里头倒了一些水,调匀了之后再把鸡蛋打了加入。
周晓晨正好洗漱完,看到母亲摊饼想到那久违的滋味,馋得咽了下口水。
“去把你爹和你弟弟叫起来,一会饼摊好了正好趁热吃。”秦氏把儿子打发出去,继续干手上的活。
桂月梅在边上偷笑,还伸手推了弟弟一把。
周晓晨出了小灶,先把弟弟和阿爹叫了起来,随后如往常一般找些她能做的事,走到柴房看到里头的新柴,也不多说拿起了斧子就准备去劈。
“哥,这柴你放着,一会儿我来劈。”桂月源还打着哈欠,见哥哥提着斧子拿着木柴,忙开口大叫。
“不用,也没多少我来劈,你先去洗漱。”周晓晨随口应。
“不成不成。”桂月源三两步跑了过去,伸手就拦:“这些我来,哥你别劈。”
这大惊小怪的样叫周晓晨很是诧异:“你今儿是怎么了?劈个柴都和我抢。”以前可从没有过这样的事。
桂月源仍旧张着手拦着,一副你不准碰柴的模样:“哥,真不用你劈,”他一急跺了跺脚:“哥,万一你劈柴时把手伤了可怎么办,你还要考试呢。”
“啥?”周晓晨没想到弟弟会这样说,一下愣住竟不知怎么答才好。
桂月源趁这个机会把斧子夺了下来,“哥,柴我来劈吧,你吃饭去。”说完就拿着斧子跑开了。
周晓晨被他弄得哭笑不得,只能空手去了小灶,才进去饼的香味就飘了过来,桂月梅见弟弟回来,忙将小盘里的饼递了过去:“给,娘才做好的,正香呢你先趁热吃。”
周晓晨没做多想撕了一大块,饼子拿在手里还有些发烫,她连着吹了几下忍耐不住地咬了一大口,饼很香带着浓浓的蛋味,一边哈着气一边吞了下去,即便曾经生活在物质丰富的时代,于她这一刻的满足却远胜于前世。
“你慢点吃,这块都给你。”桂月梅笑瞋一眼,再次将饼递了过去。
就这么会儿的功夫,桂月源已经擦好了脸,看到哥哥饼吃得欢,馋得直咽口水,却还是乖乖的站在边上。
“姐,那半块给阿源吧。”周晓晨注意到边上弟弟的表情,小家伙正是长个子的时候,但凡是看到吃的就没有不馋的。
“不用,哥你先吃。”桂月源手抓抓头,平时一听到有得吃就往上凑的娃这回却老老实实的站在一边。
弟弟的连连反常叫周晓晨摸不清头脑,疑惑地看了看姐姐。
秦氏虽背对着孩子们可对他们的举动再清楚不过,手上动作飞快将先摊的饼又盛了出来,“一人一块,谁也别抢。”
桂月源得了娘亲的话,忙走过去拿了刚出锅的那一块,也不顾烫一口口吃了起来。
那头两姐弟对视了一眼,桂老三用巾子边擦脸边笑了起来。
三两口吃了饼子,桂月源笑呵呵地摸着肚子赞道:“娘,今天的饼子可真好吃,蛋也放得比平时多了,好香。”
吃完了早饭,桂月源就跑去劈柴了。
周晓晨被姐姐叫着跟她进了屋子,桂月梅走到桌边把上头摆放着的一个新的笔袋子拿起递了过去:“给,这是我新绣的,你拿去用。”
周晓晨接过拿在手里翻看,笔袋针脚细腻,面子上绣着一棵桂树,树上有明月白云,枝头还有一只雀儿:“姐,你的手艺越来越好了。”她真心称赞。
“我还给你绣了个书袋子,还差一些后天就能弄好。”桂月梅说着手指了指摆放在一边的半成品:“你看看,可还喜欢。”
“你绣的我哪有不喜欢的,”周晓晨走过去拿起,书袋上除了有桂有月外,下面还有一个水塘还有一条跳出水面的鲤鱼,和笔袋一看就是整套的,隐隐猜到了绣样上的寓意她眼底漾起了笑,心里喜欢得紧却也不忘提关心一句:“不过,姐,你可别成日盯着绣,慢慢来伤眼的。”
“我晓得的。”桂月梅一看他那样子就知道他喜欢,脸上也带出了笑。
“对了,阿源他这是怎么了?”周晓晨忽地想起了弟弟:“早上拦着非不让我劈柴,连饼都不和我抢了,我不在时,他是不是闯了啥祸,让爹娘收拾了?”
桂月梅听他提了这个,朝窗外头看了看这才说道:“没呢,这回涟哥不也要一道去考嘛,他早几日回来,二婶如今啥都不让他干,天天好吃好喝的供着呢,泓哥儿不痛快被二婶骂了一回,说涟哥的手是拿笔的,不是干活的,万一伤了手考不得试,就要毁了大前程了,源哥怕是听进去了。”
真相竟是如此,周晓晨竟外之余心底划过一丝暖,她何其有幸今生能有这样的家人,娘亲不会大张其鼓地特意加菜,却会在饼里多加鸡蛋,姐姐在这个时候给自己新做了书袋笔袋,弟弟年纪小却也知道要护着兄长,还有向来不太懂得表达关爱的阿爹,她转头看向窗外,桂老三正扛着锄头往外走,每个人都在用各自的方法默默支持爱护着自己,将来一定要好好回报他们的决定更加的坚定了起来。
县试在县城里,从村子过去要走一整天的路,桂老三早早与施茂商量好借他的马车,施茂在心里把桂月清当作自家的准女婿,这事自是一口答应,考虑到路上安全问题,主动提议说要一起过去,桂老三初时不答应,奈何施茂说想去县里顺道瞧瞧买卖这才点了头。
桂老二和桂月源这趟也一同去,桂二婶原本是想跟着儿子一道去的,只是她是妇道人家同行又有外男到底跟着不放便,为这个就算施茂借了马车,她还是在心里埋怨了好一通。
做足了准备,一行五人提前了两天往县城出发,临行桂家人全都出来相送,连大房和四房的人也都到齐了,不光如此,小村庄原本能出的读书人就少,这一回有两个人去考也算是大事,出来围观的村民也不少。
告别了家人,他们出发到镇子时施茂回去和妻子道别,施诗也跟着出来见礼,趁着大人说话的空档,女孩偷偷把一支新笔塞到了月清哥哥的手里。
赶了一天的路,总算在晚上到达了县城,先在小饭馆里吃了一顿饭,施茂走南闯北惯了吃顿饭的功夫把住处都打听好了,出大街拐几个弯的一家小客店,进去一问,却遇上了事儿,这会儿有童生试,店都叫人住满了,只剩下大通铺能睡。离开后又在县里转了几家,皆是客满的,最后不得不又回到了原处。
“我就晓得你们会回来。”伙计肩上搭着白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