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这一代 >

第4章

这一代-第4章

小说: 这一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的队员包括队长和记分员这时都得下场忙活。卢秀贞在打麦场负责脱壳,那边老乡用脱粒机脱好麦子运过来直接铺好,她这边就拿木锹将混在一起的麦壳和麦子一锹一锹铲起来,向空中扬去,有风时最佳,轻轻的麦壳就会随风扬走,麦粒就沉在了底下,然后装在袋子里全部入仓,这活干一天下来,包管你明早起床手都抬不起来。

    黄爱敏和陈绮菲正穿着长袖戴着草帽拿个毛巾搭着脸掰棒子,虽说十月已经不是很热了,但这么捂着一会儿脸就蒸的血红的,不过就算是这样也好过被玉米叶子划破了,要是再出点汗趟过伤口,那滋味可是蛰的生疼。

    剩下的知青有的在刨红芋,有的在磨面,有的在圈粪。

    磨面的人早上4点起来就得先去牲畜棚里牵驴、套磨,蒙上驴的眼睛,不断的往磨孔里放头天浸泡好的粮食。黄豆、玉米、麦粒都得这么磨。磨麦粒要用篾箩把碾出来的面不停地筛,过滤出来的麦粒渣滓要多磨几遍,遍数越多,磨出来的面颜色越黑,一般白的面都是做面条的,黑一些的蒸馒头(馍),最深的拿去做粑粑。这么辛苦半天也就能磨出一斗,剩下的麸子留出来运去喂牲畜。

    看着渐渐堆满的各种粮食,人人胸口涌出收获的喜悦!还有什么能比辛勤劳动后满载的谷仓更美的风景!

    等这些农活都差不多,土地也得施肥养一养,趁着不忙就得按户分粮食了。

    队长在旁边报着名字,那边噶梁他们帮着称斤拿两,除了粮食还有柴火,有高粱杆、黄豆杆什么的,卢秀贞自然拿着领粮簿记录着,领走一个,就在刚记录的地方让领取人签名或者摁手印。这时气氛是最好的,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别人打趣也都不大当回事,忙活到了收工也就各自归置回去了。

    卢秀贞直接去了王富贵家里,王富贵60多岁,是庄子里难得的一个手艺匠,他的草编不但美观而且结实,有时也会去集里摆摆摊,平时庄子里谁家编个草帽、草鞋什么也都找他。他曾经给卢秀贞的葡萄糖瓶子(输液瓶)编过一个带把的小兜,除了没有染颜色外看起来跟后世那种针织钩编出来的一样精致。今天来就是找他帮忙编一个戴盖的背篓和一个深口的提篮,这样以后从外面带什么回庄上或者从庄子里带东西出去人家也就看不清楚都有什么了。

    讲好拿的日子留下一块钱,走到门口就碰到了王叔的老伴,娘家姓邓,卢秀贞管她叫邓婶,邓婶特别热情要留饭,秀贞当然不可能留下,王叔家里孩子多,柴火粮食都不算特别宽裕,好在家里人都比较勤劳日子也算红火。

    “邓婶,别跟我客气了,我回去还得整理下今天的领粮簿呢!上次你给我纳的鞋底就怪麻烦了,你要这样我以后不敢登门啦!”

    “这有什么,穿得好邓婶还给做。”听到别人夸她,邓婶可满意了,哎哟!这大城市来的姑娘就是斯文!

    “行啊!对了给您两盒火柴!”这时候的火柴是生产队按照每户每月五盒发的,定价是2分钱,人口少当然划算,一般家庭男主人都是要抽烟的,人口一多五盒根本不够用,卢秀贞做饭锁着门时都是用打火机,所以攒下来不少。

    “秀贞啊!过年婶做打糕给你,要来拿啊!回头让小霞去找你,也多学习学习文化。”

    出了王叔家,正是家家户户做饭的时间,烟囱里炊烟袅袅,牛羊的叫声和狗叫隐隐约约,一派农家安和的气息,深吸一口气能感到整个身心都非常的满足安稳。

    ——————————————————————————————————————————

    一晃到了冬天,基本大家都闲了,这段时间高建晟时常神龙见首不见尾,估计又去了县城。

    噶梁他们也经常往隔县跑,和尚正在猛追杨桂芳,虽没有挑明,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不过杨桂芳目前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

    施军也明确对冯老师表现出了好感,不过冯老师不知道是不是情感比较迟钝或者是在逃避,反正卢秀贞看着冯老师只是把施军当学生看,而且他们现在都知道冯老师之前是结过婚的,只是这个年代文艺界受冲击是最大的,所以他妻子下放前跟他离婚了。

    黄爱敏则一如既往的任劳任怨。

    陈绮菲正在老韩家的草房炕上帮忙做马甲,卢秀贞从夏天开始就收集一些牲畜的毛,像鸡鸭鹅尤其脖子上的绒毛和羊身上掉下来的毛,拿水洗了多遍,又蒸过暴晒过,现在已经一点邪味都没了,在马甲上事先缝出一块块像田字格那样的小夹缝,最后把毛均匀的塞进去缝好就成。弄了那么久,毛也就够做两件马甲,正好父母一人一件,打定主意晚上没人的时候再拆两件羽绒服,把羽绒混在毛里,那样更暖和。

    年底最激动的时刻到来了,那就是算工分发钱。老乡都顶着寒风一大早来到了队里的办公室,真是挡不住的风情!

    卢秀贞来到马康庄9个月,头一个月是拿粮票换粮食,后头8个月除了雨雪天和去公社开会基本没有休息过,有1000多的工分,她吃的用的都不多,扣掉柴火、粮食、火柴什么的到手的现金有几十块。

    “大家安静下,墙上贴着的表格上面写的很清楚,每一种粮食下面对应的是你们一年领走的数量折合的总价,一年挣了多少也都在前面列着了,还有一项就是你扣完以后剩下的工分数,最后一项就是你的工分数乘了一个工的钱后应该领到手的数额,大家看下没问题了就来排队领钱。”卢秀贞已经拿好纸笔坐着,旁边坐着的是公社下来的会计,他发钱然后老乡在卢秀贞这里签名摁手印。

    “哎哟!活不了啦!俺们家肯定是算错了!”

    “对,肯定是小丫头算错了,俺们家往年虽然也倒欠队里的,可也没这么多啊!”几个大老娘们嘴里嚎着就在那闹。

    抬眼看去就是庄里条件不好的,基本上扣完粮油款就没剩的了,倒欠那个是周合家,他们家孩子多年龄小,劳力也就是他们两口子外加一个公公,所以日子过得很紧。今年比往年欠的多那也是因为卢秀贞没来之前他们家老公公大病过一场,后来出工也就是断断续续地,所以才显得比往年欠的还多点。

    拿出明细,让有异议的人过来看,周合家的倒是过来了,可能打着之前几个月是崔同勇做的帐就想蒙混过关,卢秀贞直接另外拿出那三个月的小册子,上面清清楚楚还有周合的手印,周合家的脸上挂不住再加上忧心日子,那是真哭得悲悲切切了,剩下那几个无理取闹的也让家里的男人给拖走了。

    卢秀贞心理说不出的悲哀,都是穷给闹的,干得再多也是这点工分这点钱,就算去做点糊口买卖,在安徽这个可以说是最穷、最愚昧的淮北,市场又在哪里呢!

    对着这个平时就是哪里飘香气都要凑上去闻一下的农村妇女,卢秀贞说不出半点指责的话。

    自己没有过过周合家那样的日子,没有资格对她的行为进行指责。但凡日子有一点能够过得下去,就算是没有文化的农村人也不愿意活的这样没脸没皮。

 第8章 现世安稳

    腊月里的集市年味非常的浓,人头攒动,一年到头,再穷过年也得有鱼有肉包饺子。这边那边的都在吆喝,大都是以物易物,五斤黄豆换一斤油,一斤黄豆换两斤豆腐,八斤山芋干换一斤粉丝……

    油、米、面卢秀贞是不缺的,待会回去路上偷渡些出来,过年陈绮菲是不回去的,得留点东西让她过个肥年,要么直接让她住进自己的小屋。

    肉摊上难得挤满了人,部位好点的,尤其是肥肉多的那下手的海了去了,这年头杂碎和猪蹄农村人买的人非常少,觉得还是大肥肉实在,这可是乐坏了卢秀贞。

    在上海猪蹄属于特殊营养品,得了重病、急需补身的人都得凭借医院开的证明才能买上一个!而这边猪爪才2毛钱一个!不由异想天开,这要是有条件把几个县猪蹄包圆了,趁着年节倒腾到上海,可是要大发一笔了!怪不得哪怕到了新世纪,倒爷这个行当还是这么的吃香~

    卖老母鸡的4毛/斤,一只一般2…3斤,统共才1元钱左右。

    说到老母鸡又想起在上海时的配额,因为过年才计划配给每户一只冻鸡,一斤花生和一斤冰蛋①,想吃点什么真的没处买,在农村却完全不存在这种问题。

    还有河鲜,夏天的时候卢秀贞曾在马店的集上遇见一个小孩拿个铁丝插着个老鳖在卖,一斤多重才3毛钱,立马买下存进空间,这可是野生的啊!后来水库捞鱼虾那更是把分到的鱼啊虾啊田螺什么都存进去了,冬天可不好弄虾呢!

    背着背篓直接去了队长家,队长的老婆于勤珍是来安县人,那边的人做卤菜非常有名,卢秀贞想找她帮忙做点卤猪肝、猪心和猪头肉这类的下酒菜,猪蹄也得卤几个。带了一件以前农家乐时从当地农民那买的特产手工花棉袄,看着大小小梅正好能穿(不知道怎么会买的)和一些调料放下,柴火因为回家过年所以有富余,回来补给队长就行,于勤珍有点不好意思收,闺女小梅却很喜欢那件衣服,想着以后有机会多照顾小卢,于勤珍也就痛快答应了。

    腊月二十七队里的水库最后一次捞鱼,这个可是要上年夜桌的,每人可以分一条四五斤的,晚上做了个豆腐鱼汤,炒了鸡蛋和老乡家换来的臭干把陈绮菲和施军都叫过来美美吃了一顿。

    腊月二十九,上海知青除了高建晟已经提前逃之夭夭外,关照好陈绮菲自己在厨房里粮食和油还有肉菜都留了些,让她帮自己看好家,所有人都不由自主脚步飞快的往县城赶。买的是走徐州转车的票,这趟从淮北开来的列车就是夏天和尚和噶梁卖过苦力的那趟线,上车后,他们两忍不住伸出头看飞驰而过的铁轨,噶梁激动地朗诵:

    “在我将去的铁路线上,

    还没有铁路的影子。

    ……………………

    但是没有的都将会有,

    美好的希望都不会落空。”②

    过年队里给了10天的探亲假,初九就得回去,商量好由谁负责买票后大家分别坐各自的公交线路回家了。

    下车沿着人民路往里走,卢秀贞的心都要跳出胸腔。找了一个棚户的背面,把一些要拿的东西都转移到背篓和旅行包里,轻轻敲了敲门,就听到姆妈的声音:“撒拧啊?”(谁)

    ——————————————————————————————————————————

    躺在被子里,听着底下来来回回刻意压低的声音,卢秀贞舒服的喟叹,昨晚到家,大哥和二姐几天前就已经回来了,一家团聚高兴的合不拢嘴。回到家了,自然要做回自己受宠的小妹妹角色,什么活也不用干,吃完就直接睡,连袜子都是姐姐洗了。

    他们家在二楼,屋里是卢爸爸和卢妈妈住,外面厅堂白天吃饭接待人客用,晚上把凳子两头摆好,放上搁板③就是卢秀鸿和卢秀华的住处,厅上面搭出个阁楼正好睡姐妹俩。

    下楼洗漱,哥哥正在厅里面用刀把猪蹄劈成两半,姐姐在旁边拿个镊子在夹猪毛,弄好的猪蹄拿衣架一挂出去可把弄堂里所有人家都羡慕死了。

    梁桂兰早上就拎着几个猪蹄和一点卤菜去了住在隔壁弄堂的居委会韩主任家里,明年小四就要初中毕业了,现在上学也就是混混。他几个哥哥姐姐都插队了,按政策他可以进工厂的,到时在找韩主任烧香就太晚了,码头得早点拜。

    中午随便吃了点,就得开始为晚上的年夜饭做准备了,灶披间门口已经摆了一排的煤炉,家家户户的锅里都飘着各种肉菜的香味。

    卢秀贞没事看看姐姐干活又蹿到姆妈旁边抱着腰撒撒娇,她在家里还算小孩子,这种重要的事情是不会让她沾手的,顺便听听姐姐和姆妈说的悄悄话。

    姆妈正在关心老大的感情问题,老大47年生人,现在已经25岁了,差不多可以相看相看,卢秀贞的耳朵也竖了起来。

    “好像他们师附近学校的一个民办女老师跟他走的蛮近的。”卢秀玉犹豫了下还是说了出来。

    “那个老师哪里人啊!”卢秀贞比姆妈更着急的问出口,千万别是黑龙江的,到时返城的时候可怎么办!

    “也是个知青,天津人。现在八字没有一撇,你们俩个不要说出去啊!到时阿大不好意思!”

    知青,还好还好!虽然不是上海人,至少当老师的话文化水平还可以,以后大学可以考到上海来,显然卢秀贞高兴的过早这是后话。

    稍晚卢俊方拿回来一点乔家栅的手工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