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的娇妻-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的地方,着实受委屈了。要是多凿个房间,既宽敞了不少,也能有个做饭的地儿。
事实上,乡下地头这么干的真不少,只不过旁人家里住不开是盖屋子,他们家却是凿山洞。不过,本质上还是一样的。
可俞小满却有旁的想法。
这一户人家,三间屋子总是要的。灶间和饭厅可以搁一道儿,那是不是还应当弄一间客厅兼做活儿的地方?家里如今倒是不缺篾器了,可她素日里常做些针线活儿,这间实在是有些暗得慌,哪怕大白天的点了油灯也没亮堂多少。
还有就是睡觉的屋儿,如果可以的话,她倒是想住的略高一些,省的开春了山里的蛇虫鼠蚁一大堆,看的人头皮发麻。
二人商议了一番,最终展易拍板决定,就照媳妇儿的想法来,横竖有一冬的时间,索性就弄两间,一间当堂屋,一间当卧房,原先的那间就是灶间了。
灶间和堂屋可以是并排的两间,用过道相连,至于睡觉的地儿,到时候可以从堂屋那边走,往旁边上头开个石头楼梯,倒不用太大,弄得高些就成,里头新砌个暖炕,摆上炕桌,搁上大衣箱子,末了再开个小点儿的窗户用来透气。
商议好之后,早饭也到了尾声,展易干劲十足的下炕取了凿石专用的锤子和铁钎,打算立刻开工。
这时,俞小满也想起她之前做了好几副手套,有棉布的,也有皮制的,做好后倒是叫展易试了试,却因为戴着手套会影响射箭的准头,他平素打猎几乎都不戴。可这会儿要开凿山洞了,哪怕是逼也得逼着叫他戴上,不然几天下来,这手还不都给磨出水泡了?
顾不上收拾碗筷,她赶紧先开了箱子寻手套,亲手给展易戴上后,这才转身捧着碗筷出去洗了。
……
接下来的几日,外头的雪一直断断续续的下着,展易忙着凿山洞,倒还真没出过门。
当然,俞小满也没闲着,她紧赶慢赶的赶制出了一副耳套和一个连耳朵的冬帽。耳套是给她弄的,取暖顺带隔音,冬帽则是给展易做的,还能方便挡灰。除此之外,她还用上了小石磨,因着家里没有卤水,还不能豆腐,只能先磨豆浆喝。
忙碌的时候,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
等展易凿完堂屋,又将往上的石楼梯凿出个雏形后,冬至到了。
小青山这一带,习惯于冬至吃饺子,俞小满自然早早的和了面剁了馅儿,准备多包些大饺子,搁在盖帘里往外头一放,不出一个时辰就能冻成冰坨坨,回头想吃了直接下锅里就成,方便得很。
因此,除了常见的猪肉白菜馅儿外,她还特地拌了不少菌菇鲜肉馅儿,足足包了两百来个才停了手。
早在前几日堂屋凿好后,灶间就被挪到了屋里,当然外头的灶台仍没拆,只是在里头又垒了一个,方便冬日里煮些油烟不大的吃食,像下个饺子、煮个面条啥的,就不用特地往外头挨冻了。
点好火架上锅子,俞小满等锅里的水都煮开了,才点着数儿下了半锅的猪肉白菜饺子,想着饺子熟得快,吃完后再下第二锅也不迟。
看着一个个白胖的饺子在锅里浮浮沉沉,闻着空气里淡淡的香味,她不由的有些愣神。
冬至已经到了,年关真的近了。
作者有话要说:
那啥,编辑好像是说明天入v来着_(:3ゝ∠)_
☆、第21章
第021章
展易记得很清楚; 他家没出事之前,每年到了冬至这一日; 他娘都会大清早起来和面剁馅包饺子; 包的还都是肉多菜少的馅儿; 好吃的直叫人恨不得把舌头都吞下去。那时候; 他一顿就能吃下几十个; 哪怕连吃好几顿都吃不腻。
可惜那都是从前的事儿了,自打搬到了山里,他是再也没吃到过冬至饺子了。
这会儿,闻着下头涌上来的香味儿; 展易立马停了手上的活儿,三两步的下了石阶,转身就进了灶间。
灶间; 俞小满正站在灶台前头; 拿了个大漏勺往锅里捞饺子呢。连着捞了两大海碗的饺子,她又取了个小碟子倒了些酱油,撒了点儿葱段; 又掐了瓣蒜用刀背拍扁了丢到碟子里。等做完这些事儿; 她转身去端饺子; 却愕然发现两大海碗的饺子都被已经被展易端到炕桌上了。
“锅里还有饺子汤,要吗?”俞小满一手端着碟子一手取了两双筷子; 快步走到了炕桌前。
展易摇了摇头,顺势接过筷子和碟子,等看着她在炕上盘腿坐好了; 才又递了筷子过去。
冬日里能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绝对是一件极为享受的事儿。诚然,单论香味,饺子绝对比不上那些浓油酱赤的大肉,可等真的吃到了嘴里,那滋味半点儿都不比红烧肉差。尤其这刚出锅的大饺子,说烫吧,那肯定没到烫坏人的地步,毕竟也晾了一小会儿了。可以说是正正好的温度,夹起一只放到嘴边用力一咬,美味的馅儿连同饺子皮一起涌到了嘴里,微烫的汤汁飞溅过舌尖再滚过喉咙,叫人忍不住眯起眼睛细细品尝。
展易抬眼就看到坐在自己对面的小媳妇儿已经吃得眉开眼笑了,当下嘴角微微上扬,挥动着筷子以一口一个的速度,飞快的消灭着碗里的大饺子。没多会儿,一大海碗的饺子就下了肚,他又起身盛了一碗,结果不到片刻就再度见了底。
也不知晓是不是错觉,他总觉得今个儿这饺子是他这辈子吃到过最美味的,且虽然馅儿是咸的,又蘸了酱,可他仍觉得越吃越香甜,几乎甜到了心坎上。
这一吃,简直就停不下来了。
俞小满自问也是极好吃的人了,可她包的饺子,馅儿都是足足的,她吃了两碗约莫十七八个,就再也吃不下了,只盛了多半碗饺子汤,有一口没一口的抿着。
可展易就厉害了,哪怕他素日里胃口也极好,今个儿仍是叫人大吃一惊。因为他一气吃了不下七十个大饺子,看得俞小满一愣一愣的,唯恐他撑坏了肚子。
撑坏肚子当然是不可能的,不过展易也确是吃了个肚儿圆,吃完后愣是在山洞里转了许久,才总算消了食。
尽管俞小满并不知晓关于饺子的前因后果,可她倒是记住了展易爱吃饺子这事儿,心道,饺子也不算什么稀罕东西,横竖家里白面多的是,馅儿更是随便调,既然他喜欢吃,那过两日再吃一顿。
其实,真的说起来,比起猪肉白菜饺和菌菇鲜肉饺,她更喜欢荠菜饺子。偏荠菜只有开春那会儿才有,想吃也得等来年了。
话说回来,荠菜也不单包饺子好吃,凉拌一下也别有一番滋味,还可以跟年糕炒在一起,既能解馋还能解饿。
等到了开春,除了荠菜,香椿也能吃了,凉拌、炒蛋都不错。再有就是苜蓿和苦苦菜了,榆钱也是好东西,煮粥做窝窝头,蒸菜的滋味也不赖。到时候,还能去小青山西面挖春笋,蒸焖煎炒都可以,要是做成酸辣笋尖,她能就着半碟子吃下三碗白米饭。
唉,可惜这些都要等来年才能吃到。
对了,等来年她还要将山洞附近的荒地开垦出来,葱蒜姜之类的都得种上一些,还有像什么花生、毛豆、茄子、黄瓜等等,但凡能寻到种子的,她都打算种上几垄地。横竖这山上人少地多,她又有灵泉在手,那绝对是板上钉钉的大丰收。
还有一个事儿,尽管展易总是同她说,山洞附近安全得很,周遭的野兽在他手上吃足了苦头,绝不敢上门送死。客话虽如此,到底这是深山老林,她多少还是有些犯怵的。思来想去,她便琢磨着等开春以后,在周遭弄个栅栏当围墙,顶好能寻些荆棘缠上。正所谓,安全第一嘛!
不过,这些都是开春以后的事儿了。
吃过冬至饺子,又略微走动一番消了食,俩人很快再度忙活起来了。
俞小满在洗涮收拾好后,搬了个凳子拿了筐生板栗,用小刀把栗子一颗颗的划拉开,准备做些栗子糕。可惜家里头没有芝麻,如若不然就可以直接做芝麻栗子糕了,那滋味才是一等一的棒。
而展易自然是忙着继续开凿山洞,他打算赶在年前将山洞都凿好,收拾干净后再垒个新暖炕,新年就能住到里头去。尤其他们这儿有正月里不能动土凿墙的习俗,所以更要抓紧一些。
转眼,又是月余时间,腊八节到了。
腊八节吃腊八粥,俞小满原就对吃食讲究得很,自然不会错过这么个名正言顺鼓捣吃食的日子。
栗子、核桃、松仁、小米……但凡家里能寻到的,都被她搁到了锅里。可惜,真正的腊八粥配料足够二十来种,而她能收集到的却不足十种,好在数量虽少质量却高,尤其是核桃仁,全是最上品的,光是剥出来就费了她好大的劲儿。
而这一锅腊八粥,从半夜里炖到了大清早,一掀开锅盖,那股子甜香味儿登时充斥在了整个山洞里,连需要拐角上石阶才能去的上头房间也皆满室甜香。
对了,上头的山洞终于凿好了,比展易先前预估的快上许多,这叫他也觉得很不可思议,直道近几个月吃好喝好的,连带力气都好像又变大了些。
只有俞小满知晓,这不是好像,而是真的。
她的指尖灵泉效果真的很好,一两日当然没什么感觉,可近几个月以来,家里喝的水全是用灵泉水烧开的,连带熬粥、下饺子、做饭等等,都或多或少的加了灵泉水。至于作用,那可不光是力气变大,最重要的是,灵泉水还能消除暗疾,改善体质,延年益寿。
不单是展易觉出了变化,俞小满这边更是效果显著。
比起村里其他人家里的姑娘,原身过得还是很幸福的。可她到底从小就帮着做各种家事儿,尤其像冬日里洗碗洗衣之类的,很容易寒气入体。原身底子不好,也亏得如今天天有灵泉水蕴养着,再加上三不五时的泡泡药泉水,隔了这几个月,调养得也差不多了。
等过了腊八节,俞小满同展易一道儿将新凿出来的两个山洞仔仔细细的打扫了一遍。
之后,俩人就将铺盖衣箱搬到了楼上,原先那间最早的山洞则彻底沦为了灶间、粮仓并饭厅。至于相邻的另外一间,自然是当作堂屋的,来客人了可以用来待客,平时则是干活的地儿。
搬了房间后,俩人又将家里归整了一番,旁的都还行,只是一下子地方大了,倒是显得空了许多,尤其是楼上的房间,除了一个炕,就只有铺盖和衣箱了,等回头开春还得去镇上订做些家舍,譬如衣柜五斗橱之类的。
接下来,就只欢欢喜喜的等着过新年吧。
对于俞小满而言,新年就是准备各种各样的好吃的,事实上所有的节日不都是为了给吃东西找个光明正大的理由吗?哪怕是清明节,也可以吃馓子、子推馍、青团子,还有祭拜祖先用的寒食。所以,过节的目的就是为了吃好喝好。
……
……
跟俞小满有着同样想法的人还真不少,甭管有钱没钱,这大过年的,都在琢磨着吃顿好的。
有钱的人家自是不用说了,像俞家,早在一个月前就唤了屠夫来家杀猪。他们家今年养了六头大肥猪,卖了五头留了一头,也足够家里过个好年了。
等过了腊八没几日,俞承嗣也从镇上回到了村里。这个时候,整个村里都洋溢着过年的喜庆气氛,哪怕再穷的人家,都想方设法的凑了点儿肉和蛋,起码也要叫家里的孩子吃两口好的。
其实,今年算是挺不错的,地里的收成好,家家户户都有余粮,哪怕买不起几两肉,起码也能换点儿白面,包顿素馅儿的饺子。
还有想方设法弄了块肥肉回家熬猪油的,回头做些掺了荤油的素菜,也算是给肚子里添了点儿油水。
却说俞家那头,俞母早半月就开始掰着手指头数日子,望眼欲穿的盼着大儿子早些回家。
俞承嗣回村那日,倒是个大晴天,只是在这一个多月里,下了好几场大雪,整个村子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这自家的院子和门前的小道儿倒是有人清扫,只是村道上却难免被人踩的脏兮兮的,有时候不留神还能踩到一块半块的冰。
因此,俞承嗣这一路上走得格外小心,好在俞家离村子口也不算很远,他带的东西也不多,很快就到了家门口。
院子里,俞家老三正拿了根细长竹竿,小心翼翼的把墙头和屋檐上的积雪扒拉下来,免得回头积雪太厚了,直接将屋顶给压塌了。这种事儿俞家还没碰到过,可在村子里却不算什么稀罕事儿,运气好点儿的,只塌了柴禾牲口棚,要是运气差的,直接被砸伤砸断腿的都有。
正扒拉着雪呢,俞承嗣进门了。
镇上私塾一年只放一次假,也就是腊八后两天,一直会放到正月十五,等十六那日才会再度开课。当然,像俞承嗣这种已经及冠的,即便有事儿请假不去也无妨,他们素日里已经不授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