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俏农女:将军请下田-第3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找人!”
“找人?”兰瑞阳叫了起来:“这人海茫茫,你去哪找人?”
冷靖远眼光坚定:“六弟,我不可能坐着等待。东临国并不大,八洲两市,我一洲洲找起,就算是翻遍全国,我也要找到她!”
东临国虽然不大,可那也是八洲两市啊!
一洲洲的找,那得找到猴年马月?
再说这兵荒马乱的年代,他们一对手无寸铁、毫无背景的农夫村姑,是不是真的还活着,只有天才知道!
可兰瑞兰知道,此时的二哥,他想劝也没有用了!
既然劝没有,不如就不劝。
兰瑞阳决定帮他:“二哥,那你准备怎么找?”
冷靖远想了想,目光悠长:“我先找到那宏济堂的何老板,问清一下当时的情况,然后从各大衙门开始找。这么多年,他们兄妹一定是居住在哪个村落或城镇,而且他们也一定会找一些营生的手段。只要他们一经商或置办田地,衙门就会有登记。”
听了这话兰瑞阳知道自己二哥是经过了深思熟睿了,他点点头:“二哥,我帮你一块找!我相信,我们很快就能找到他们!”
冷靖远的脸上终于呈现出生气:“我也相信!”
第二卷:寻找 第192章 红红火火的开业了
不说冷靖远如何翻天腹地的找人,却说陈家小院里,这天高家姐妹来了。
高妙珠已经判落两人,顾清雅打趣着:“这是哪家来的美娇人?”
这话不假,高妙珠本来就长得不错,这肥一减衣服一着体,人的气质完全变了。
可她毕竟是个十四岁的小姑娘,被打趣还是皮脸太薄:“雅表姐,你笑我!”
高妙云看着顾清雅乐得不行,她也开心:“小雅,那天你走得早了,可惜没有看到那苏公子掉落眼珠子的样子!”
顾清雅笑笑:“我这顾铁嘴说的话还有错?就我家小妙珠这模样儿,不配个文武双全的公子,那不是便宜他了?这苏家后悔也没用,谁让那苏二门缝里瞧人去!就他那没出息的东西,还想娶我家妙珠儿美死他去!”
苏二公子的德行,只要有赵瑞成的四海堂在,就连他穿开裆裤干的事也给他扒出来。
据说才十七的年纪,屋内已经放了三个通房丫头,读了十几年书现在连个童生资格都没有,年纪轻轻就天天在女人身上混,一个牛屎外面光的家伙。
这份资料一放到高夫人面前,她二话不说去退了亲。
听说苏家开始不愿意,可那苏二一听高家来退亲,得知母亲不同意后,绝食抗议,最后功成身就!
高妙珠被顾清雅打趣得一脸通红,跺了一脚:“我不与表姐玩了,我找小草与灯灯玩去。”
小女儿态,让顾清雅乐:“去吧去吧,他们在游乐园玩。”
看高妙云陪着妹妹过来,顾清雅问她:“那学馆的事办理如何?”
高妙云笑笑:“那事还得用得着我亲自出面?手下那么多人,要是事事都靠我,养她们做什么?这事已经差不多了,就等开学了。今天我来是想告诉你,朱二的红颜已经碰上了…”
顾清雅讶然:“哦?这速度不错不错!”
这些日子一忙,她还真把那于梦琴给忘记了!
高妙云乐了:“便宜了朱二,那女子虽然出身不算太高,可是那模样、那才气、那手段,十个于梦琴也不是她对手!今天我堂妹本要过来,可她去与琴师见面了,所以我来与你说说这高兴的事。”
顾清雅知道她是来把脉的,于是搭上手后若有所思:“这脉像,像是双生。”
“什么?”高妙云兴奋得站了起来:“要是能再生两个儿子,此生足矣!”
生双生子顾清雅一直不太赞成,当初王秀妍不要说怀得多辛苦,生的时候也是凶险极大。
好在她们都不是初产孕妇,否则她是不愿意让她们吃这个药的。
“你要多注意身体,学馆的事我看多让素素与妙珠去做做,反正那里都是女生,女孩子之间多来往对她们都有好处。”
女人子嗣第一,高妙云开心的点点头:“你放心,我记在心中了,现在学馆里长坐的人,是我大姐身边的大姑姑,那可是个人才,不必我们太操心了。”
果真是皇亲国戚就不一样,顾清雅放了心:“那就好,前面几个月如果你有空,就多来我这坐坐。一个月最少我给你把一次脉,六个月后我每半个月尽量来你府上一次,这双生子会让你辛苦些。”
只要能再生两个儿子,再辛苦高妙云也乐意。
“小雅,我大姐就真的不能生了么?”
贤贵妃是四妃之首,这位子之所以她能坐得这么稳,那自是与她只有两位公主有关。
顾清雅曾听老何太医说过,贤贵妃生小公主的时候身子受了伤,太医都判定了她不能再生。
如果她说能生,然后高家让她把生子的方子给她吃,这以后的时局就难料了…
不是不帮,而是不能帮。
这皇家的事,顾清雅真心不想掺合。
历史告诉她,世上的皇帝,最会玩的就是平衡术。
如果她非得去打破,也许就大祸临门。
“云表姐,你知道我只是郎中,不是神仙啊。”
高妙云其实也知其中利害,只不过是随心所问了:“你别为难,我只不过是一时感慨罢了。要是能帮,我知道你会尽力的。”
明知自己在说谎,可顾清雅还得说得非常诚恳:“那当然,要是贤贵妃娘娘能产下皇子,于我也是极大喜事一件!”
高妙云到真是这么一问,以前她还没想到过。
只是,她见顾清雅说实在没这个能力,也觉得这只是自己姐姐的命罢了,于是也不放在心上,专心的养起胎来。
就在冷靖远离开高石镇在各府洲寻找顾清雅时,京城传出了两件新鲜事。
一是京城中有了第一个贵族女子学馆,招收的是八至十一岁的女孩子,一旦入学四年毕业,学费五百两银子一年。
五百两银子一年许多人听了,嘴巴张得可以下鸡蛋,无钱的人说:“一个女儿家,一年花五百两银子送她去上学?比松鹤书院读书还贵?”
有钱人却说:“你没见人家的保证么?打造一流贵女!贵女啊,万一以后找到户好人家,这点银子算什么?”
女子学馆的办起,据说贤贵妃是学馆名誉馆主,顿时在京中的大户人家后院掀起了大波澜。
总之,它成为一件大街小巷津津乐道的事。
第二件新鲜是就是京城第一间读书茶馆要开张了:美味书茶馆。
既然是茶馆,怎么又读书?
那些宣传的人仿佛个个都是行家:“这你就不懂了,听说这是那于家与席家合伙开的,于家知道不?就是开轩味斋的大东家!席家你就更应该知道了,那是四海书局的席二公子!还有那赵家,就更不用说了。”
有人双眼亮了:“这么说来,这茶楼是美食与书本的结合了?”
有人明了:“这收费肯定也不是一般人出得起。”
“呵呵”立即有人笑了:“你这就不知道了,听说这这茶楼里说他们保证在这里读书之人冬如春日之暖,书如海洋之丰富,如果你办一个年卡,最低标准三十两银子。”
“沏,你以为三十两银子便宜啊?”
“那是,当然不是你我这种穷人能消费得起的地方,但我听说那里最贵的年卡是一百五十两银子,据说只发行五十张,要找关系才能买得到呢!”
第二卷:寻找 第193章 于四的下落
就在京城议论纷纷的时候,顾清雅带着莫素素正在指挥美味人间伙计,做现代各种茶楼美食。
“嗯,这酱味五香花生还可以咸一点点。”
“这个红枣糕红枣可以再多放点,毕竟那几个包间应该会是女客比较多。”
看着莫素素吃着这个拿着那个,顾清雅指着茶单上的茶点问:“反正干货就由我大表嫂的零零食铺子里送,可经送来三十二种干货,水果现在是有,就是等冬天怕就少了…”
莫素素想了想:“大蒜水能取到防腐剂的作用,我们先让于大哥去城外庄子上收一批各式水果,然后贮藏起来。实在不能留的,要不就做成果脯?”
果脯这时代不少,只是手艺不如现代。
“你会?”
莫素素想了想:“我试试,以前我家乡那里可是果脯之乡,几乎家家都会做几色果脯。”
干货与水果类都基本上有了着落,两人又回想起前世茶楼的热品:“银耳汤、黑木耳咸肉汤、多味羹、百叶汤、水晶汤饺、小笼汤包…”
两人写写画画,终于回忆起了三四十种前世茶楼那些好吃又易做的小吃来。
九月二十一日秋试开考,九月五日贵族女子学馆与书茶楼同时开业。
一时间,顾清雅与莫素素忙得团团转。
贵族女子学馆还好,只招收的四十个女学生,开了四个班。
八门功课,主修四门选修自由定。
所请的夫子,全是京城有名的大家,四十个学生第一天上课后,就回来直夸夫子的才能、学馆各方面的水准高。
弄得有些犹豫着没送女儿去的人家,心里后悔不跌,直言明年一定要第一个去报名。
书茶楼就忙乱了,开张的第一天因为全免费,所以前来参观的人直到关门还在排队。
“以后有秋红与秋莲天天来,我就可以稍微轻松了。”
莫素素甩了顾清雅一个白眼:“那不行,那表演还没正式上呢,小品我来想,哪些歌比较适合在这里表演,你要多想。”
既然这主意是自己提出来的,顾清雅只得认命了:“行,我能想到多少就多少,不过我只能唱出来,谱子我可是不会的。”
莫素素乐了:“你不知道那是我的主业?小时候家里穷,可我奶奶是个比较有见识的人,硬是让我学了最便宜的电子琴,后来我长大了,给自己找了些福利,学了古筝。我就是怕有时候思路会陷入死路,一下子想不起那些歌来。”
从吃喝玩乐上,顾清雅自认不是莫素素的对手,她的青春撒在了军营,而这家伙的青春全放在了吃喝玩乐上!
直到十月底,这两个地方才正式上轨道,而顾清雅与莫素素两人同时发现:减肥了!
就在顾清雅苦思冥想前世那些比较有内涵的歌曲时,于家老夫人传来消息:于四少有消息了!
于四少有消息了?
这丫的还真的是离开出走了啊?
顾清雅听到消息去了于府:“姨姥姥,四表哥现在在哪?”
于老夫人一脸难过:“还能在哪?小雅,那孩子是真的狠呐,他竟然去了法济寺修行。”
修行?
顾清雅傻眼了!
有了李青启的出家,她对这两个字有点过敏。
“什么?修行?四表哥这是准备出家不成?”
于老夫人双眼执泪:“那孩子是太过失望了,他是心灰意冷了啊。他早知那王家姑娘不是良配,在之前他已经几次拒绝了王家的试探,可最后他还是着了他亲娘的道!”
亲娘的算计对于一个孝子来说,能不着道的还真是少。
最新的人算计他,看来于清恪真的是绝望了。
想起于清恪对自己的感情,想起当时他与王姑娘的事传出自己的的轻松,顾清雅心中有点内疚:她害了一个前途大好的少年郎!
一时间顾清雅不知如何劝慰老夫人,二夫人看大家都很难过,于是她轻拍着于老夫人的后背劝说:“娘,世上当爹娘的哪个不为子女着想?只不过夫人她太不了解四少爷了。虽然四少爷反对这亲事,可夫人她确实也是为四少爷好,毕竟王家的那是一品之家。”
于老夫人自是觉得这话有理,只不过以前她太过疼爱了小孙子,又一心想让这外孙女嫁进于家的心思,所以才忽略了许多。
如今四孙子现状,让老人家心中有点复杂。
她轻声叹息:“以后宇儿结亲,还是多问问他的意见吧,虽然说儿女亲事在于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如果能让他们两下喜欢又能相配,还是结欢喜姻缘比较好。”
作为过来人,二夫人自然理解,她连连点头:“宇儿的身体多亏了小雅,否则他哪能参加得了今年的童生试?儿媳一定牢记娘的教诲,绝对不独断专行害了孩子一生。”
法济寺离京城有一百五十里,处于赤青山的西北尾端,这几天大雪封山,人也上不去,就算是知道于清恪在那,也得等天气转暖时再去找人了。
为了不让老夫人更难过,大家说着说着就把话题引开了。
听说于清宇第一次下场就取得了秀才功名,十九岁考上秀才。对于别人来说也许算不得什么,可对于他来说,这是他人生的第一场考试。
顾清雅立即恭喜了二夫人。
二夫人连连还礼:“宇儿说了,等这次药吃完后,要到他表姐这亲自谢礼。”
顾清雅立即说:“二夫人客气了,既然是亲戚,无须多礼。这张是美味人间书茶楼的大堂年卡,现在京城天气寒冷,书茶楼里有暖气管,并每三日有名师课堂,表弟要是身体出得门,让他过去瞧瞧。”
美味人间书茶楼虽然开门不到两个月,如今已红遍京城,据说一张年卡要找人才能办得到。
因为茶楼里有书看、有名师讲课、有茶喝、有点心吃,而且最稀罕的是整个楼里上下两层在这冰天雪地的京城,它温暖如春。
二夫人连忙推辞:“不可不可,宇儿受小雅的照顾已太多,怎么能再要你的东西?”
顾清雅淡淡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