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

第7章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第7章

小说: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秋白道:“禀告馆长,按照常例,馆内宿舍三年会进行一次整体修缮,五年会更换一次揭瓦檐头,最近一次修缮是在两个月前。此次宿舍漏雨,必定是哪个修缮的工匠打了马虎,下官定会追责下去,今后一定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徐秋白毕恭毕敬,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逸清尘向来不过问这些俗事,自然听不出什么不妥,便是其他人听来,也只会觉得博学鸿词馆的修缮工作倒也勤勉,此次宿舍漏雨或许真的只是一个意外。
  云舒歌却并不买账,说道:“学生倒是想问一问徐馆正,咱们博学鸿词馆的房舍所用的揭瓦可有什么讲究吗?”
  其实很少有人知道,因为国王云鸿对博学鸿词馆的特别关照,博学鸿词馆历年来的修缮事宜都是按照皇宫的标准拨给银两的。但是博学鸿词馆除了前馆的几个大殿用的是琉璃瓦,其他地方用的都是极其普通的布瓦。
  徐秋白听云舒歌这么一问,心下打起鼓来,表面上却依旧安然自若,道:“揭瓦便是揭瓦,哪里还有什么讲究,难不成还分什么三六九等、高低贵贱吗?”
  云舒歌道:“那请问咱们君博堂所用是什么瓦?”
  徐秋白道:“自然是琉璃釉瓦。”
  “那后馆的一应房舍呢?”
  “布瓦。”
  “为何一馆之内要用两种揭瓦?”
  “琉璃瓦的市价是布瓦的三倍,博学鸿词馆有几百间房舍,若是都用琉璃瓦铺盖,耗费巨大,馆里哪能承担的起。”
  “这么说徐馆正是为了给咱们馆节约钱财才用的布瓦喽?”
  “这是自然!咱们馆的一应开支本来就很大,我作为博学鸿词馆的馆正,当然处处都要想着为馆里开源节流,这是我的职责所在。”徐秋白一脸的大义凛然。
  云舒歌冷笑一声,道:“可是我听说当今的陛下分明是按照皇宫的规格给博学鸿词馆拨付的修缮款银。如果真是这样,请问这余下的一大笔钱财去了哪里?是还给了朝廷,还是被某些人中饱私囊了?”
  堂上顿时一片哗然。
  徐秋白心下大惊,额角微微渗出了一层冷汗。
  朝廷给博学鸿词馆拨付的各项款银向来都属机密,很少有人知道,而逸清尘又几乎从不过问这些事情,朝廷也从不过问博学鸿词馆的内务,所以馆内的各项收支用度都是由他亲自打理的。每年有这么多钱财从他手里经过,他又怎么会甘心只是当个过路财神?如今,自己贪污朝廷拨款的事情眼看就要败露,向前的镇定自若、意气风发此时全然不见了踪影,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逸清尘便是再怎么不过问世事,此刻也猜出了□□分是非黑白,愤然起身道:“秋白,你也算得上我的学生,枉我平日里对你信任有加,你就是这么报答我的?”
  徐秋白吓得两腿瘫软,砰地一声跪在了地上,颤颤巍巍地道:“馆长……馆长……您听我解释……”
  逸清尘觉得无论是自己的老脸还是博学鸿词馆的清誉都已经被徐秋白丢尽了,哪里还想听他解释,拂袖道:“你有什么话留着跟大理寺的官员说去吧。”说完,便叫来两个侍读官和几个馆卫将徐秋白送往了大理寺。
  过了片刻,逸清尘继续道:“老夫作为一馆之长,馆内发生这样的事情自然难辞其咎,老夫必会将此事奏报陛下,请陛下圣裁。今后馆内上下也应当每日三省吾身,请各位同学以此为鉴,务必做一个坦荡君子,不欺暗室,不行苟且……”
  逸清尘应该是受了不小的打击,一股脑地说出了平生以来除了开堂讲演以外的最多的一次话。毕竟这么多年以来,他一直都是非常信任徐秋白的,而徐秋白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将博学鸿词馆上下打理的井井有条,如今闹出了这么一出事,逸清尘便是再超凡脱俗、清心寡欲,也免不了一番感慨伤怀。
  一番感怀过后,逸清尘便离开了君博堂,将剩下的事情交给了其他几位博士。
  逸清尘离开时,一个上午也差不多过去了一大半,又闹出了那么一出戏,众人也没了继续下去的兴致,长话的短说,短话的干脆就不说了。匆匆走过了该有的一应流程,便也放了堂,吃午饭去了。
  下午便开始正式讲学,不过馆里是不安排晚课的,一律自由安排,但却绝对不允许擅自出馆。到了晚上,喜欢安静地会待在房间里独自温习白天的功课,喜欢热闹的就三五个人聚在一起讨论学问。云舒歌躺在床上,喜滋滋的看着修缮一新的天花板,颇为自己的大智大慧洋洋得意。
  “殿下,殿下……”
  这声音一听就是温如玉的。
  云舒歌倏地从床上跳了起来,便要去开门。忽又想起了什么,看向另一边正在看书的慕曳白,道:“曳白兄,我可以让如玉君进来坐一会吗?”
  慕曳白闻言缓缓抬起头,又轻轻点了点头,道:“当然可以。”
  “多谢!”云舒歌焕然一笑,随即开门走了出去。
  温如玉此时正站在院子里眼巴巴地看着紧闭着的房门,忽听吱呀一声,门被推开,只见云舒歌满面桃花地从屋子里走了出来,赶紧迎了上去,随后又跟着云舒歌一起走了进去。
  博学鸿词馆虽然不允许学生自由外出,却是允许和外界自由传递信笺的,而且还设有专门传递信笺的信使。
  温如玉的堂兄温文是大理寺的少卿。乘着中午吃饭的空挡,温如玉曾经托信使为他捎了一封信给大理寺,目的自然是想要从他的堂兄那里打听一下案件的进展。下午放堂的时候,温如玉跟云舒歌说过晚上会来找他,所以云舒歌才能老老实实地待在宿舍里。否则,依他之前的打算,现在这个时候估计不是在奇异阁就是在去寻找奇异阁的路上。
  温如玉当然知道这房间里还住着另外一位殿下,他平日里和云舒歌打成一片,没有外人的时候,两人之间从不拘束于君臣上下之礼。可是慕曳白毕竟不同,所以温如玉还是十分恭敬地向这位南瞻国的大殿下做了一个揖。
  两人就便在正对着房门的八仙桌旁坐了下来。
  温如玉略带神秘地说道:“我本以为这案子至少也要查上个十天半个月的,却没想不过半天功夫,大理寺就把徐秋白的老底兜了个尽。”
  “是嘛,大理寺办案效率什么时候变的这么高了!你堂兄在信里是怎么说的?”云舒歌问道。
  温如玉道:“徐秋白在五六年前手上就不干净了,他利用陛下对博学鸿词馆的厚待和逸馆长对他的信任,肆意侵吞公款,还在昊京东市买了几所大宅子,养了十几个姬妾,活得可是潇洒恣意呢。”
  云舒歌剑眉微扬,神情复杂地说道:“真看不出来,这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不仅贪财,而且好色。想不到逸清尘竟然也会看走了眼,识错了人,我估计他现在怕是连肠子都要悔青了。真是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呐。”
  听云舒歌这么一说,温如玉突然想起了什么,道:“对了,殿下,你可听说了,逸馆长上午从君博堂离开后就去宫里觐见陛下了。”
  “是吗?我今日没跟宫里的人通信,并不知道此事。所以他是去向父王请罪了?”
  “准确的说,是请辞。”
  “请辞?”云舒歌一脸不可思议地重复道。
  “对,我听说逸馆长想要辞去馆长一职,重新归隐太白山。但是陛下并未应允,反倒留馆长在宫里吃了顿午膳,赐了一对琈白壁。”
  云舒歌心下想着,逸清尘是自己的父王三顾茅庐,好不容易从太白山上请下来的,怎么可能舍得放回去。
  温如玉继续道:“琈可是世上不可多得的美玉,象征着洁白无瑕、温文君子,陛下的意思已是再显然不过了,逸馆长在博学鸿词馆的地位是没有人可以替代的。”
  云舒歌深表赞同,捣蒜似地点了几下头,肃然道:“就像咱们的如玉君一样,君子皎然,温文如玉。”说完又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温如玉自小和云舒歌打闹惯了,先是不客气地高扬起下巴,摆出一副你说的很对的表情,紧接着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两人笑得前俯后仰,突然想起这屋内还有一个人,爽朗的笑声霎时在空气中凝滞了起来。两人不约而同地看向对方,又小心翼翼地朝着慕曳白的方向望去,只见慕曳白依旧正襟危坐,心无旁骛似地在那里看书。
  慕曳白感觉到两束炽热的目光正在向自己投来,头也不抬地说道:“你们继续,不用管我。”
  温如玉却赶紧站起身来说道:“天色已晚,我也该回去了,两位殿下早些休息,明日还要上早课。”
  其实天色也不算多晚,更何况他和慕曳白睡得都很迟,只是再说下去也都是些无关紧要的闲话,云舒歌也不想打扰慕曳白看书,所以也就没有挽留。
  

  ☆、奇异阁

  温如玉离开后,云舒歌并不想老老实实地待在房间里。他来博学鸿词馆已经两天了,还没有见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奇异阁。他之前和云子都来博学鸿词馆的时候,虽然并没有去奇异阁,却在寻找炼丹阁的时候顺便摸清了通往奇异阁的路,所以即便是在黑灯瞎火的晚上,他也能找到那个神秘的地方。
  云舒歌凑近慕曳白的书案,故意将声音放得很低,道:“曳白兄,我要出去一趟,房门阖上就行,千万不要上锁,我可能会回来得晚些,但是一定会回来的。”
  慕曳白闻言抬起头来,说道:“你要去哪?馆里是不准私自外出的。”
  虽然慕曳白只比自己大了几个月,云舒歌却不知为何,总是会不自主地对他产生一种犹如对兄长般的敬畏。
  “我不出去,”云舒歌连忙解释道:“我只是要去奇异阁。”云舒歌把声音压得更低了,虽然房间内外百米之内只有他们两个人。
  奇异阁虽然被列为博学鸿词馆的禁地,除了逸清尘和其他几个博士,其他人都不准随意进入,但是奇异阁的名声却早就远播在外,慕曳白当然也知道那是个什么地方。
  “那你可要小心点,莫要被人发现了。”
  云舒歌见慕曳白不但没有阻拦他,反而嘱咐他小心行事,粲然笑道:“放心吧曳白兄,我若是看到什么有趣的,定会回来说与你听,我先走啦!”
  博学鸿词馆本就是个清净之地,白天的时候,尚且不准喧嚣吵闹,到了晚上,更是安静的有些诡异。
  虽然只是戊时,云舒歌这一路上竟然连一个人影也没有见到,这要是在长安街,此时必定是火树银花、车水马龙。这么想着,云舒歌倒有些怀念长安街上的戏楼曲台了。
  虽说是第一次去奇异阁,云舒歌却像是去戏楼听戏般地轻车熟路,不过花了一刻钟的功夫便来到了奇异阁前。
  这奇异阁藏在一片茂林之中,虽然不是像逸清尘的炼丹阁那样的简陋茅舍,看上去却也极为普通。云舒歌一时间也弄不明白,这到底是因为徐秋白贪污公款太多,舍不得花钱盖房子,还是因为博学鸿词馆压根就喜欢搞这些金玉其内败絮其外的名堂呢?
  云舒歌四下望了望,确定附近没有人来,从腰带中取出一根发簪长短的细物。那细物很有韧性,所以能与腰带一起盘绕在腰间而不断裂,也不会显得突兀。
  云舒歌将细物的一头插进阁门上的锁钥,轻轻一转,锁钥竟被打开了。云舒歌将那细物又收回腰带中,将锁钥塞进怀里,缓缓打开了阁门,一种沁人心脾的的香气立刻扑面而来。中扈国皇宫里的藏书阁也有类似的香气,好像就是逸清尘进献来的,用来防止书本被虫蚁蛀咬,效用甚佳,这倒让云舒歌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只是这阁内黑洞洞的,除了跟着云舒歌一起从门外偷洒进来的一束月光,四下里再不见一点光亮。想来除了这门以外,这间阁子竟是连一个窗子也没有开。可以想象,便是在暖阳高照的白天,如果不点灯,这屋内应该也是漆黑如墨。
  云舒歌轻轻阖上阁门,这下可真是伸手不见五指了。若是此时对面站着一个人估计也难以察觉。
  云舒歌从怀中取出那颗鸡蛋一般大小的夜明珠,四下环照了一番,光亮所及之内,除了一排排摆满了书卷的七八尺高的书架并未发现什么异常,这才继续向前行进。
  云舒歌一边数着脚下的步子,一边数着两旁的书架,前后左右在阁中走了个来回。
  这阁中足有三十二排书架,每排书架上的书籍数量不一,材质也各不相同,有的是平常的纸张,有的是竹简,有的是丝帛,甚至还有不少是金银铜铁石之类,真是应有尽有,五花八门。
  云舒歌随手翻看了几本,正如传闻中的那样,这里的书记载的都是些上古神妖、异域精怪、六道怪谈,甚至还有很多见不得光的高至庙堂、远至江湖的腥风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