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春未央 完结 >

第23章

春未央 完结-第23章

小说: 春未央 完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皆点头不语。
  黄江之畔,山阴之侧,梨树成林处,有八角木亭名曰落春。落春亭顶,有凤呈飞舞之姿、宛若游龙翱翔九天,乃南郡乡民为感念安南王妃沐芷汀而建。
  雨后黄江如练,两畔垂柳依依,贺清踱步亭中,面朝江水、迎风而立。
  “在想什么?”宋瑜收拢他的秀发,从身后环抱住贺清。
  贺清微侧过头,用耳朵轻轻蹭着宋瑜:“在想,我的敛光从春日和风到冬日雨雪,独自一人看着眼前的黄江时,心中作何感想……会否曾黯然神伤……会否曾怨恨过大虞……会否曾想起青儿……”
  宋瑜将贺清转了个身面对着自己,黑白分明的凤目中似有万千情意流转:“日夜神伤、不曾怨恨,幸得识卿桃花面,自此阡陌多暖春……”
  贺清眸似秋波,细细端详着眼前人飞扬的发丝、分明的脸庞、深情的眉眼和勾起的薄唇:“敛光,若有一日,你我分别……”
  “不会再有这一日……”宋瑜吻住贺清,不让他把假如说完。
  …………略200字…………
  贺清双眼风情万种,似是要将眼前人牢牢刻在心里:“……凰兮凰兮从我栖,可好?”
  宋瑜细细密密稳着贺清的眉眼,轻轻道:“此地风大,我晚上来找你……”
  “……”贺清半晌不语。待双颊绯红渐渐退去,贺清起身道,“敛光,你可信我?”
  宋瑜搂过贺清,在他眉间落下一吻:“我的子梧,如圭如璧、永远在阳光下,自然是信的……”
  晚膳时分,贺清称日间吹风受了凉,在房内休息。宋瑜急急忙忙陪父亲用过晚膳,让厨房做了些贺清喜爱的吃食,飞身往客卧赶去。
  客卧四下寂然无声。宋瑜推门而入,忽然心下不安。点上烛火四下环顾,却见贺清并不在房内,守夜之人不知贺清去处。宋瑜心中大乱,让府中仆从一起寻找贺清。
  “……世……世子……”一名婢女颤抖着站在慌乱的宋瑜面前,“奴婢……奴婢方才在后花园看见贺公子与一青衣女子在讲话,往后门去了……奴婢……奴婢方才未放在心上,因此没有回报……”
  “青衣女子?可是府中之人?长什么样?”宋瑜上前一步抓着婢女。
  婢女道:“不……不是府中人……看着像大虞国人……”
  “大虞国?”宋瑜猛地松开婢女,双目失神,白日里贺清反常的举动和话语一一浮上心头,“大虞国……青儿,你要做什么……你要我相信你什么?”
  黄江之上、客船之内,贺清与青衣女子隔桌而坐。贺清脸朝着窗外,面目表情看着两岸垂柳飞掠。远处的落春亭似有火把闪烁,不知是不是他的敛光正临江而立。
  看着眼前面无表情的贺清,青衣女子颤颤开口:“少主,圣女说我们沿黄江而行,三日后便可与她碰面。”
  贺清转身看着眼前怯怯的女子,轻声开口道:“子梧有一疑问,不知能否请姑娘解答?”
  青衣女子举手致意:“少主言重,奴婢一定知无不言。”
  贺清举起桌上的清茶,恍若无意淡淡开口道:“青莲教几近覆灭,信徒皆是近几年容姑娘招入教中。子梧虽相信容姑娘,只是人心难测。容姑娘是如何能保证这些信徒都与自己想法一致,一心想着光复康居国呢?”
  青衣女子道:“少主多虑了,青莲圣女入教时,皆会获得观音圣水一杯作为恩赐。此后每月需回教内禀报,凡忠诚者会再获圣水一杯,若逾时未归者……”
  会和顾羽一样……贺清垂下眼眸、默默不语。
  半晌,似是百无聊赖,贺清起身对青衣女子道:“既为青莲教,不若我们放些青莲花灯于水中祈福如何?”
  女子道:“……少主请自便。”
  贺清又道:“上次回吴郡太过匆忙,未曾游览太湖。不知可否从水路进京,也好赏玩太湖秋色?”
  “但凭少主吩咐。”
  落春亭畔,安南王府的仆从正各处寻找着贺清的身影。不一会,有仆从突然出声大喊:“哎—你们快来看,这江面亮闪闪的是什么东西?”
  思南闻声疾步向前,眯起眼看了看,朝身后人道:“是莲花灯,快,找人把花灯捞起来!”
  不一会,思南浑身湿透回到安南王府,将花灯递到坐立不安的宋瑜手里。
  宋瑜蹙眉:“这是什么?”
  思南不顾浑身湿漉,急急开口道:“公子留下的线索……”
  宋瑜举起青莲花灯:“你怎知这是青儿留下的?”
  思南举起其中一个花灯道:“放花灯祈福是金陵那边才有的习俗,且若是寻常人间放花灯,怎会用青色的纸……”
  宋瑜接过思南手中的花灯:“所以青儿和青莲教的人一道,去往金陵的路上?”
  思南郑重点头。
  “世子—王爷——大事不好了!”沈二气喘吁吁的跑进门内。宋瑜扶住他,蹙眉道:“发生了何事?”
  沈二道:“香—香姑娘的飞鸽传书,武帝病重,何丞相说为陛下祈福,要把将军府拆了,建天枢。太子反对,竟……竟然被幽禁在了东宫……”
  宋瑜双目赤红,沉声道:“京中奸臣难制,吾等誓以死清君侧……”
  “世子,不好了。”秦桑行色匆匆闯入房内,喘着粗气道,“大虞国陈苍领十万大军,屯兵黄江之上……”
  宋瑜蹙眉起身:“什么,陈苍想干什么?秦桑,即刻点兵,随我去会一会这大虞使臣!”
  秦桑:“是!”
  黄江之畔,两阵对圆处。江风飒飒袭人,旌旗迎风招展。
  宋瑜身着黄金甲,亲临阵前,遥遥看着远处气势逼人的大虞军。
  秦桑朝前一步,大喝道:“陈苍,大虞乃我属国,相安无事十数年。今日你待如何?”
  “南郡安南王府,窝藏朝廷钦犯。”陈苍向前出列,高声道,“大虞国既忠于永安王朝,绝不容许此种欺君罔上之事……”
  “陈苍,”宋瑜低声喝道,“你以大虞国数十万军民为代价,就只是为了帮朝中逆臣拖延一点时间……你就这么确定,何丞相会帮你夺回王权?想想他是如何对待武帝的,你还觉得等他上位之日,还会记得你一人之功?”
  陈苍顿了一顿,重又恢复士气道:“安南世子果然口齿伶俐。你可还想知道你心里最记挂之人,现在何处?”
  “陈苍!”宋瑜上前一步,厉声道,“你若敢伤他,我让你拿命来还!”
  “王府之内,安南王已老、沐芷汀已化作这黄江一缕香魂,而世子殿下你……”陈苍放肆地上下打量着宋瑜道,“怕是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娇少爷。哈哈哈哈,堂堂安南王府,竟再无可用之人。”
  “唰——”一阵疾风扫过,长鞭扫向陈苍近卫。近卫随声滚落马下,沐梨上前一步厉声低喝:“安南王妃名号,岂容你等无耻小人玷污。我沐家世代守卫南郡,宵小之徒还不快退下!”
  一身红色劲装的沐梨英气飒飒临风前,马尾高耸、目光凌冽,丝毫不见花魁梨花的踪迹。
  大虞军一阵骚动,隐约听见士兵在低声讨论。
  “她是谁?是沐芷汀?”“不可能,沐芷汀十三年前就死了,尸骨无存……”
  宋瑜冷声道:“陈苍,你既说我安南王府无人,不如让本世子瞧瞧,你旗下哪一号人物,可敌我安南王府一女婢啊……沐梨,不必手下留情,对于此种言而无信、眼中无君无主之人,见一个杀一个,见一对杀一双……”
  “是,属下遵命!”沐梨往大虞军方向而去。

  安南王府(2)

  
  “慢着!”沐梨神色凌然、步步紧逼,陈苍突然惊慌,朝身后摆了摆手道,“宋瑜,你看这是谁?她若再向前一步,我让他陪葬!”
  “春竹?”宋瑜蹙眉看着被五花大绑推到大虞军阵前之人,转身朝思南道,“怎么回事?”
  思南骑马出列,口气着急道:“捞到莲花灯后我就着急回府禀报世子,春竹一人留在黄江之畔……”
  宋瑜抬头望向对面。士兵将春竹口中布条拔出,春竹狠狠瞪了他一眼朝宋瑜大喊道:“敛光哥哥你不用管我!我刚刚听他们说,贺公子已被那妖女带走,往京城去了。你快去救他……”
  “啪——”陈苍一个巴掌打到他脸上,阻止他继续说话。
  “陈苍,大军压境,你竟利用一个孩子,算什么英雄好汉!驾——”思南向前一步,试图查看春竹的情况。
  宋瑜忽然似满脸失望,深深叹了一口气朝陈苍道:“十多年了。陈苍,十多年过去,大虞国一点都没有改变。所以你知道十二年前大虞国为什么会败吗?因为有你这样的皇亲国戚……”
  “宋瑜你放——”
  陈苍话音未落,宋瑜目光一凌、轻点马背飞身而出。陈苍回过神时,宋瑜已站在了自己身后。身旁之人反应不及,陈苍只觉脖间一凉,头发被高高扯起,一抹软剑正紧贴着自己的咽喉。
  侍卫正要蜂拥而上,宋瑜凉凉道:“陈大人要不要试一下是敛光的剑快,还是你属下的刀快……”
  陈苍声音颤抖道:“宋瑜,你——你不要冲动——”
  宋瑜低喝道:“把春竹放了!跟我走!”
  宋瑜用剑抵着陈苍,一步步向后退。等春竹回到思南身边,确认安全后,猛地松开陈苍,飞身回到自己马上。
  陈苍甚是不解,一脸疑惑看着宋瑜道:“你为何不杀我?”
  宋瑜道:“留你在,你们国君才会自顾不暇。若没有你,你们国君养精蓄锐,怕会成为南郡之患……”
  陈苍不甘道:“你既有敌军中帐直取首级的本事,为何甘心在京城当个纨绔世子?”
  宋瑜睥睨大虞国众人,淡淡道:“安南王府所忠,乃天下安宁。权利得失或个人荣辱,有何大干系?不过——”宋瑜冷眼看着陈苍,继续道,“像你这种人是永远不会懂得。”
  陈苍看着宋瑜远去的背影,落春亭畔杨柳依依如旧,安南王妃的英灵似从未远去。
  “陈大人?”亲卫上前,唤醒呆愣的陈苍。
  陈苍冷冷道:“告诉陛下,宋瑜在一日,别再妄图入侵北境。”
  “世子哥哥,贺大人被大虞国圣女带走了,我们快去救他。”春竹骑在思南身前,催着他急急赶上宋瑜。
  宋瑜转过马,朝他道:“春竹,你听到的原话是什么?”
  春竹看了看宋瑜,又看了看思南,喃喃道:“他们说,说那个婆娘找到了男人就带着人跑了,枉他们把她供着这么久……”
  思南蹙眉道:“那个婆娘?容若李并非大虞王女?”
  秦桑上前一步道:“他们这是要将贺公子带到何处?”
  宋瑜朝他道:“快去告诉父王和贺大哥,速速点兵北上!”
  “是!”秦桑领命而出。
  是年秋,丞相府内忽现醴泉,井内石竹涌现,百官皆以为祥瑞。百官以武帝久病、太子年幼为名,齐奏武帝立何丞相为摄政王。彼时天下民怨四起、天灾人祸不断。南郡安南王府为民请命,携南郡三十万大军、出师北伐,以清君侧。
  贺洵领兵至晋王处。北境一役,晋王折兵损将、已对何丞相心怀不满。待贺洵呈报完北境战役之内情,晋王悔不当初。又闻丞相于朝中只手遮天、妄图扶持八皇子为帝,遂与贺洵一道,带兵从漠北向南入京,与安南王军队南北呼应汇聚金陵。
  江南吴郡,贺清与容若李泛舟湖上,远看醉墨楼如湖中蜃景。贺清朝容若李道:“若李,吴郡既为我母亲定居之地,此处可有青莲教分部?”
  容若李道:“少主聪慧。”
  贺清垂眸不语。
  客船靠岸,容若李先行上岸,朝贺清道:“少主请随我来。”
  贺清随容若李一路朝醉墨楼而去。仙鹤停驻的木雕门已近在眼前,容若李目不旁视,径直绕过醉墨楼,走进了旁边的小径。不一会便领着贺清步入了灰尘漫步的破屋。
  贺清心下微沉,容若李毫不迟疑跨过了破屋的后门,朝那处熟悉的别院而去。
  容若李朝守门的小厮略一点头。贺清抬头看,那小厮似面带羞赧抬起眼眸看了眼贺清,又转过身朝门口轻敲一下、重敲两下。
  大门应声而开,一身锦衣的沈昱出现在眼前。
  “沈昱?”贺清出声。
  沈昱朝门外之人行礼道:“公子,别来无恙。”
  贺清上前一步道:“你是青莲教的人?”
  沈昱道:“家母康居国人。”见贺清不语,沈昱又道,“家母乃王女身边人,王女嫁入沈家后,家母也嫁给了沈家人。”
  “少主,我们先进屋坐吧。”容若李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三人入内坐定。贺清轻啜清茶,眉头微蹙朝两人道:“若想起事,务必得有黄金万两。青莲教离开了大虞的扶持,容姑娘和沈公子可有进一步打算?”
  沈昱抬头看了看容若李,朝贺清道:“家母曾说,王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