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

第166章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第166章

小说: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试读卷官有十七位。
  程六老爷是工部尚书,也是本次的读卷官之一。
  还有梅翰林和章侍郎,身为会试主考官,也是读卷官。
  王祭酒凭借国子监一把手的官位,也做了读卷官。
  孟怀谨虽受到皇帝看重,到底差了资历,不能当读卷官。
  程卿的试卷被高首辅拿在手里,程六老爷、章侍郎和王祭酒等人只能眼巴巴看着。
  高首辅看了足足有一刻钟,看完不说好也不说差,把试卷递给了程六老爷:“举贤不避亲,程会元是程尚书的侄孙,本官便先给程尚书看了。”
  程六老爷道过谢,双手从高首辅手里接过试卷。
  昨日殿试程卿一个半时辰就交卷,策问题目又是河台府水患和灾银贪墨,程六老爷的心始终悬着。
  担心了一天一夜,终于看到了试卷,程六老爷也懒得推让。
  程六老爷对程卿的期盼高着呢,不仅是要拿下‘六元及第’,还不能令皇帝反感——状元一定要是皇帝心甘情愿钦点程卿,而不是靠着‘六元及第’的祥瑞噱头,让皇帝捏着鼻子勉强点程卿做状元。
  带着这种期盼,程六老爷凝神去看程卿的试卷,一看之下,不由愣了。
  他竟误会了卿哥儿。
  没有不忿。
  没有怨恨。
  更不是轻狂。
  这篇殿试的策问洋洋洒洒一千多字,歌功颂德的内容也就只有百分之十吧,剩下的百分之九十,竟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
  程卿不骂当下的治国方针有什么问题,不骂贪官污吏害死程知远,她只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程六老爷看完之后只有一个感觉,这孩子真机灵。
  没有去碰会触怒龙颜的话题,贪墨这种事是屡禁不止的,连皇帝都解决不了的事,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能有什么好意见?
  魏太祖倒是有魄力,官员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就要被砍头。
  但眼下的大魏已经不是开国之初了,今上也没有太祖的魄力和执行力。
  程卿要说反贪和防贪,要么就写一堆空话和套话,要真有什么能实施的措施,一旦被皇帝采用,程卿可就得罪了太多官员!
  程卿的聪明之处,在于她的避重就轻,只提水患,不说贪墨。
  一味避重就轻会让人觉得程卿油滑。
  程卿在避重就轻的同时,答了不少干货,水患的预防,水患的治理,水患后的救灾举措……对这些,程卿依靠穿越前的见识就能开挂,水患的预防和治理她还停留在理论阶段,灾后救援她却能说的头头是道。
  同样是天灾,在现代社会很少听说灾后有大规模疫病发生,除了现代医学的进步,更多是疫病防治手段深入人心。
  不喝生水,尽快处理尸体,生石灰消毒,这些疫病防治事项,随便抓个现代大学生都能说出几条。
  程卿说的岂止是几条,她在没穿越前,是以自家公司的名义搞过灾后救援的。
  灾后现场,她的那些堂兄弟们不敢去,她敢去,所以堂兄们争不过她,她是真的敢拼命!
  有这个经验,程卿写出来的对策自然不是虚的。
  洋洋洒洒的一千多字还是点到即止,让人看了恨不得将程卿本人揪来问个详细!
  这样答题是比较冒险,大部分篇幅都在说救灾,但比起一篇歌功颂德的华章,皇帝应该会更满意程卿的答卷——
  程六老爷的胡子都透着喜悦,章侍郎心里急,等程六老爷看完了赶紧接过去。
  “……年纪不大,倒颇为务实。”
  章侍郎看完也给出了评价。
  程卿的试卷在十几个读卷官手里传阅,看她的卷子就花了一个时辰,等试卷再回到高首辅手里,高首辅说要选程卿试卷明天在御前诵读,问大家是否有异议,没有一个读卷官反对的。
  倒不是程卿的试卷真有那么完美无缺,只是在这三百多份试卷中,绝对有能排前十的水平。
  这就够了嘛。
  众读卷官都是眼色的,不想阻拦‘六元及第’的诞生!


第327章 :天真?赤子之心!(2更)
  三月十六日,读卷官们结束了一整日的工作,评判结束的试卷都被密封在文华殿,等待皇帝第二日亲自选出一甲前三名。
  所有读卷官都不得泄露评选结果,不到十八日的传胪大典,新科进士们都不应当知道自己在一、二、三甲哪个榜。
  不过读卷官有这么多,人多难免口杂,若真正有心,还是能打听到一些消息。
  殿试当日,萧云庭还以为程卿在殿试时发生了什么意外,命人打听后才确认,程卿不过是交卷有些早。
  等程卿交卷后,皇帝很快就离开了皇极殿。
  倒是殿试的策问题目令萧云庭吃惊,皇帝竟主动重提了灾银贪墨案……皇帝是什么意思,萧云庭都没想透。
  等到十六日阅卷结束,萧云庭几乎在第一时间得知了评选结果。
  “程卿的试卷在前十,六元及第再无意外!”
  萧云庭极为得意。
  不与他合作有什么关系,照样会按他设定好的路走。
  从前在南仪第一次见程卿时,萧云庭没想到瘦弱的黄脸少年会完成孟怀谨都失手的“六元及第”!
  在此时此刻,萧云庭很想和孟怀谨见一面,他是个随心所欲的人,当下就真的去见了孟怀谨。
  “若不是怀谨举荐程卿,本世子竟要错过这样的人才,今夜当与怀谨痛饮一场。”
  萧云庭笑着邀请孟怀谨喝酒。
  孟怀谨也想喝一场,却不是因为他向萧云庭举荐了程卿,只为了程卿即将完成的‘六元及第’,这一场酒本要找程卿喝的,萧云庭不请自来,孟怀谨不置可否。
  “我为程师弟而喜,世子因何而喜?程师弟这样的人才迟早都会绽放光华,邺王府容不下程师弟,只有更大的舞台才适合程师弟!”
  邺王府太小了。
  就算萧云庭继承了爵位,也仅仅是王爷。
  程卿六元及第,为何要被一个王爷招揽?
  孟怀谨现在想想,当初的自己太傻了,就该学程卿,不管萧云庭如何蛊惑,都当萧云庭在放屁就好了。
  ……可惜他直到二十三岁才懂这个道理,程卿却十三岁就懂了!
  萧云庭冷笑,“更大的舞台?你们有学识才华,有聪明的头脑,也有坚韧的心性,老天爷让你们与芸芸众生不同,你们却愿意向德不配位的人俯首称臣!”
  今上的几个皇子,萧云庭一个都瞧不上。
  孟怀谨笑笑。
  谁说他与程卿要俯首称臣?
  程卿十三岁就敢做假账蒙骗朝廷和皇上,这样的性情又岂会向谁俯首称臣!
  他与程卿向天子称臣,不代表事事都要忠君。
  他们在仕途上有追求,想要往上爬,是因为只有进入权力中枢,才有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当忠君与他们的想法冲突时,当龙椅上的天子德不配位,他与程卿为何要臣服?
  如果天子都不配,邺王就更不配了!
  天子至少还是正统君王,野心勃勃的邺王世子萧云庭算什么,往大里说就是乱臣贼子。
  “世子现在所做的事,已经超过了自保的范畴,你若觉得别人德不配位,何不自己做个德行与身份地位匹配的人,当世子成为了那样的人,无须用任何手段,自有英才来投靠世子。”
  孟怀谨将杯里的酒饮尽,萧云庭看了他半天,发出不明意味的嗤笑——孟怀谨的翅膀变硬,现在都能对自己说教,不叫孟怀谨狠狠栽个跟头,孟怀谨这个棋子就要脱离棋盘了!
  ……
  三月十七日。
  皇帝到文华殿,由读卷官在御前跪读挑选出来的试卷。
  第一个读卷的是高首辅,皇帝念其年长,允其站读。
  高首辅诵读的正是程卿的试卷。
  皇帝听得饶有兴趣,等高首辅读完了,还开口询问:“诸公可认同这份试卷中的见解?”
  高首辅不会把话说死,程卿在答卷里写得条理分明,但能不能执行,不好说。
  如果真的照搬程卿提出的建议去救灾,有许多困难要克服。
  想让灾民不喝生水,主动掩埋死者尸体,等到天灾降临时再实施肯定晚了,涉及到平日里朝廷对百姓的教化,实施起来不容易。
  再往深里说,老百姓们需要那么聪明吗?
  如果大魏的子民人人都识文断字,又用什么来区分士绅阶层和普通百姓!
  老百姓变聪明了,农民不认真种地,匠人不努力提高技艺,商人的野心变大……统治阶级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高首辅就属于统治阶级,他细想程卿的见解,还是认为程卿过于天真。
  但皇帝显然极喜欢。
  每一科殿试,皇帝看惯了歌功颂德的文章,程卿这少年人的天真算是一股清流。
  高首辅体察圣心,就顺着皇帝本人的口风将程卿狠狠表扬了一番。
  十几个读卷官,夸程卿的占大多数,只有梅翰林说程卿的见解还稚嫩。
  “如果这样做就能防止疫病发生,会不会太简单了?”
  章侍郎狠狠瞪了梅翰林一眼。
  咋的,都到了现在,还想着逆风翻盘,要选那会试第二的谭京崖做状元?
  梅翰林唱反调,皇帝也不生气,还顺着梅翰林的说辞表示赞同:
  “虽是稚嫩,不失赤子之心,朕记得程卿是原江宁知县程知远之子,虎父无犬子,程氏的确人才辈出!”
  皇帝这样的盛赞让程六老爷连呼惶恐。
  读卷官们心想,皇上都一锤定音了,程卿的‘六元及第’跑不掉,诵读其他试卷,不过是走个过场,确定榜眼和探花罢了。
  文华殿内,皇帝点评试卷的同时,一群风尘仆仆的人到了京城。
  “老爷,小的们可是直接去尚书府?”
  “去尚书府。”
  三月十七,文华殿正在排这次殿试的排名吧?
  程知绪坐在马车内,想到的不是儿子程珪,而是侄子程卿。
  没想到程卿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程知绪还未到京城就知道了程卿拿下了会元。
  有了五元及第,六元及第还会远么?
  没想到,第一个‘六元及第’竟出自南仪程氏,还是大哥程知远的儿子。
  想到此事,程知绪升了吏部侍郎的喜悦都淡了许多。
  他一路紧赶慢赶,就是要赶上三月十八的‘传胪大典’,本是想亲眼看着儿子程珪被唱名赐进士出身,如今更像是赶着给程卿观礼的……


第328章 :举家进京,大典前夕(1更)
  程知绪进京,第一件事就是去吏部报道。
  他是新晋的吏部侍郎,吏部除了尚书就是侍郎最大,算是吏部的二把手。
  程知绪与程六老爷这对叔侄差着好些岁呢,程知绪真是厉害,就已成了侍郎,只比程六老爷这个工部尚书差一品了——考虑到吏部与工部的权重差异,吏部侍郎大多时候都比工部尚书更让叫人看重。
  程知绪这边才刚进京,程六夫人秦氏早已按照程六老爷的吩咐为程知绪置办下了宅院。
  与尚书府相隔不远,宅子是租的,在京城这种租赁方式很流行,牙行针对京官们推出了各种档次的宅院,初到京城一般都是租房,若住的合适了,且要在京城久居,京官们也有将房舍直接买下的。
  程知绪到吏部去报道完了,才带着厚礼去了尚书府,因程六老爷不在,程知绪特别感谢了秦氏对自己儿子程珪的照顾。
  “若没有婶娘和六叔,这孩子哪有现在的成就呀,多亏了六叔的教导和婶娘您的照料!”
  程知绪如此识趣,秦氏笑得嘴都合不拢。
  照顾族中小辈是应该的,但付出后能得到认可,秦氏当然更高兴。
  程知绪说要接程珪走,秦氏留了又留,程知绪笑道:“小侄一收到朝廷的调令,就快马送信回了南仪,也就这几日,拙荆和家母她们就要到京城了,婶娘不必担心无人替小侄打理内宅。”
  秦氏颇有几分意外:
  “你调职入京,珪哥儿母亲自当来京城照顾你们父子,没想到二嫂也来了。”
  秦氏自然听说了五老爷对二房的朱氏下了‘禁足令’,不许朱氏在外走动。
  程知绪这一升官,朱氏就不把五老爷的‘禁足令’放在眼里,竟跟着上京来投奔程知绪。
  秦氏一念至此,那几分意外就变成了警惕。
  程知绪恍如未见,说母亲朱氏已年老,若不接到京城奉养,也不知余生还能见到几面云云。
  “婶娘可是担心家母还会为难程卿?五叔勒令家母在家闭门反省,家母已经想通了,程卿是大哥的血脉,我们是同出一房的血脉至亲,他又与珪哥儿同一科中进士,即将一起踏入仕途,两兄弟不相互帮扶,难道斗来斗去让人看笑话么……家母不为程卿着想,也要为珪哥儿想。”
  说的也是。
  朱氏就算想为难程卿,难道程卿会老老实实不反抗么?
  如今程卿可是今非昔比,一个内宅老妇人,可钳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