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军婚似火-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娶媳妇得在菜园子里挑,实用就行,那花园子里挑出来的,看着是挺好看,其实没啥用处!
有志如果一定要娶她,倒也不是不行,不过倒插门么……
没门!
郑有德拉着自以为是的郑老太坐下,候美丽沉着脸倒了水来,根本就懒得理睬郑老太的眼刀子。
她的心思和目光都放在工作上,根本不会跟别人斗心眼,更不要说对方是个老太婆。
那不瞎浪费力气嘛,有那力气多做点活儿,多学点文化多好。
郑有志就像可怜巴巴的小胖狗,眼巴巴地看着候美丽,满脸写着求原谅,如果屁股后面有尾巴的话,怕是早就摇个不停了。
见这情形,郑老太母子俩哪能看不出来,这是郑有志一厢情愿,上赶着喜欢人家呢,而且人家姑娘还未必能看得上他!
真不知道他这眼睛是怎么长的!
郑有德缓了缓,才从莫名的情绪中缓过来一些,看向对面的候勇。
“队长同志,我是郑有志的大哥,这是我母亲,这不眼看过年了,郑有志没回家,我母亲放心不下,我带着她过来看看。”
郑有德咬文嚼字,绝口不提上门女婿的事儿,只挑着明面上的事说:“有志年轻不通世事,给村里添麻烦了。”
郑有德的言下之意是,你们趁着我家兄弟年轻好糊弄,骗他当上门女婿。
“有志这孩子是不太懂事。”
候勇此话一出,郑家母子都是一愣,郑有德脸色便难看几分。
他刚才说有志不通世事只是客气的套话,顺便打个机锋,没想到这瘦猴竟然顺杆爬了。就算郑有志真不懂事,也不能在人家大人面前说啊。
就这么点水平这人还能当队长?
“前几天队里给知青们放假,我就跟他说了,让他回家去过年,可他一定要留下来,研究队里明年知青工作的计划。”
这是说有志为了工作耽搁了回家过年?这话似贬实褒,听着倒像夸郑有志。
候勇接下来说的话,更让郑有德舒服了一些。
“我跟他说,工作担子再重,也不能不回家,家里老人还盼着呢,可有志这孩子不懂事,一心扑在工作上,说啥也不肯回去。”
郑老太瞪大眼睛,自家小儿子一心扑在工作上?
郑有德嗤之以鼻心下暗骂,自家弟弟是个甚德性他能不知道吗?
郑有志能一心扑在工作上?
工作把他扑倒还差不多!
候勇慢悠悠地啜着茶水,看着这娘俩难堪的表情。
这些天郑有志有事没事不是往大队部跑就是往候家跑,早就把郑家家里的情况说了个通透。
来的郑老太和郑有德是郑家最难缠的两个,候勇倒也没打算为了郑有志跟他们撕扯。
根本不用他出面,郑有志这小子看着油腔滑调的,其实心里主意可正着。
候勇虽然觉得郑有志适合自家的条件,但如果郑有志抵不过他家里人的压力,候家也并不是非他不可。
候勇夸了郑有志几句,话里话外又点明是郑有志不愿回家,至于自家女儿,候勇都懒得夸。
女儿的本事就在那儿放着,夸啥啊夸?
如果美丽是个儿子,本事大得他郑有志拍马也追不上!
郑有德被候勇几句话说得噎住,卡在那儿不上不下。
人家说得好听,做得也仁至义尽,刚进门时那壮实闺女对郑有志的嫌弃,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的。
他也看得出来,这件事当中,郑有志才是主动的一方,现在先得把自家弟弟搞定了才行。
但郑有德骄傲惯了,总觉得还要找回些面子才行。
我弟弟迷上了你家的闺女,你们就真的把他圈在你家,不让他回家过年?
还想让他当上门女婿,你家闺女长得丑,你们想得倒美!
我老郑家的孩子怎么能当上门女婿?
郑有德的目光闪动,伸手去拿郑有志方才写字的纸张。
候勇目光沉沉,将那叠纸推了过去。
纸在桌子中间停下,候勇瘦而黑的手和郑有德黄色的带着书茧的手,在纸的两端同时停下,。
候勇笑了笑,缩回了手。
郑有德拿起那叠信纸。
郑有才看得莫名其妙,大哥拿他的工作计划干什么?
郑老太向来听大儿子的话,虽然看着对面的黑瘦中年人百般不顺眼,恨不得挠他一把,却依旧坐得稳稳的,一句话都没说。
郑有德翻到前面第一页,目光扫过纸上的字,开始只是漫不经心,一目十行地看过去,后来却越看越是认真。
大面上来看,这字还是三弟的那笔狗爬字,可比以前要工整许多,也有了几分章法。
………………………………
第八十四章生我者我娘,知我者未来岳父
字写得怎么样先不说,关键是内容。
郑有德原以为郑有志在写些什么乱七八糟风花雪月的东西——年轻人都喜欢这样,他不是要追人家的女儿么?
可没想到郑有志写的是明年的工作计划。
具体点来说,是三井村知青点明年的工作计划。
有对去年工作的总结,也有对明年工作的计划,既有时下流行的套话官话,也有很实际的工作目标和要点。
总体看起来,这还算是一篇很不错的工作计划,只不过,这是自家三弟写出来的么?
随着郑有德翻动纸页,郑有才的胖脸越来越红,脸上神情有些忐忑——大哥一向最喜欢挑别人毛病,该不会在候勇面前就挑他的毛病吧?
难得候勇愿意栽培他,他也想做出点成绩来,这可是他考虑了好几天,又经过几次删改才写成的。
郑有才倒是多虑了。
虽然在郑有德看来,郑有才的这篇工作计划还有很多很多的不足之处,不过毕竟现在在候勇家,他怎么会当着候勇的面煞自家三弟的面子。
“嗯,写得还行。”郑有德也不是傻的,他也知道郑有才以前是个什么德行,再想想方才那个半大小子对郑有才的评价,便知道郑有才即便当了知青,也没多大长进。
这样的工作计划,如果说没有别人的指导和帮助,单靠郑有才能写得出来,郑有德还真不信。
那个别人,自然就是候勇。
候勇这是想培养郑有才。
这么想着,郑有德不仅没有半分感激候勇,反倒更警惕了。
不仅有女色的诱惑——候美丽再怎么长得五大三粗,那也是个女的,而且郑有才还就喜欢这样式的。
还有权利的诱惑。
其实也不算什么权利的诱惑,一个村子的知青工作,在心高气傲的郑有德眼里,还算不上什么权力。
应该算是另外一种诱惑。
让一个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常年被人看不起的混混,突然参加到正经的工作中去,让他取得成绩,获得别人的认可,赢得真正的尊重。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这才是真正的诱惑。
而且按照政策规定,知青回城的手续都捏在当地的村支书,也就是面前这个黑瘦的男人手里。
三管齐下,软硬兼施,还真是拿捏住了郑有志。
放下文稿,看着郑有志有些忐忑,有些期望的目光,郑有德觉得,这三井村的队长,怎么这么猴精猴精的呢。
抢救自家弟弟的任务,当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郑有德也懒得再和这猴精猴精的队长暗中较劲——即使他想较劲也不是候勇的对手,各方面的情况都对自家不利。
尤其是郑有志,估计早就叛变得恨不得改姓候了。
郑有德对候勇说声打扰了,便转向郑有志:“有志,跟我和娘回家去,有事咱们回家再说。”
候勇也在旁边笑,笑容很是憨厚:“是啊,有志,吃了饭就跟你娘和你哥回去过年,工作上的事不着急,等过完年回来再做。”
他又转向郑老太和郑有德:“两位也别太着急了,这时候回县城也赶不上车,饭马上就熟了,先在家吃了饭,明天我打发人套车送你们去车站。”
郑有志竟然也厚着脸皮跟着劝:“是啊哥,婶子做的饭可好吃了,咱吃了饭再说。”
他压根都没提回家的事。
郑有德的火气一阵阵地上来,恨不得扒开弟弟的脑袋,看看里面是不是装满了浆糊。
他懒得跟这蠢货废话,沉着脸拉住郑有志向外走:“跟我走,先回知青点儿!”
郑有志用力挣扎,嘴里小声嘀咕:“放开我,哥,我还有正事呢,你倒是娶了媳妇,儿子也生了两个,我可还打着光棍,你不能坏我的前途和婚事啊!”
说话声音不大,也足够屋里的人听见了。
郑有德被他气得眼珠子都疼:“你胡说什么?”
郑有志丝毫不怯:“可不是嘛,你书也读了,媳妇也娶了,你的日子好过了,不说帮我一把,还反过来……”
郑有德怕他说出更难听的话,放开了他。
候勇在旁边打圆场:“咳,有志你别瞎说,郑同志,有志跟我提过亲,我一直没答应,就是想让他跟家里人商量一下。”
“这事以后再说,有志,咱们先去知青点儿。”郑有德说,生怕自家弟弟再说出什么难听的话。
许久没发威的郑老太站了起来,手一伸,准确地扭住郑有志的耳朵:“别废话,听你哥的话!”
郑有志不敢反抗,歪着头踮着脚尖,歪歪扭扭地跟着郑老太出了门,郑有德连面子功夫都懒得跟候勇做,掉头也跟着出了门。
候勇在后面喊了一嗓子:“有志啊,从这儿拿点柴禾和粮食,回去可别冻着了!”
郑有志感动得热泪盈眶,果然是生我者我娘,她不理解我,还扭着我的耳朵,知我者是我未来的岳父,他老人家生怕我冻着饿着!
郑老太骂骂咧咧地扭着儿子出门,根本不听他什么要拿柴禾之类的废话。
郑有德也没当成一回事——农村里面到处是柴禾,从哪儿拣不到啊,他们又不打算长住。
娘儿三个回到知青点,打开门,进了冷得像冰窖一样的屋子,郑老太才有点傻眼:“这屋里咋这么冻哩,有德,快去找点柴禾烧火。”
老人都疼小儿子和大孙子,郑老太也不例外,虽说这麻烦都是郑有才惹下的,到干活的时候,她还是优先打发大儿子去做。
郑老太心里其实挺后悔的。
早知道这么麻烦,就把林家明也叫上一起来了,别的方面林家明不如自家儿子,但至少他能给掏个钱跑个腿干个活儿什么的。
郑有德已经习惯了他娘的偏心,狠狠瞪了郑有志一眼,便出去找柴禾,院子里有不多一点儿柴禾,他拿到屋里让郑有志先用着,他再出去找。
半个小时之后,屋子里青烟弥漫,总算是有了一丝热乎气儿。
郑有志翻出一点儿玉米面,熬了些玉米糊糊,腌咸菜的缸上面冻了厚厚的一层冰,郑有志把炉钩子洗净,将冰层捅了个窟窿,从窟窿里钩出几根腌豆角。
他也懒得切,用凉水淘了淘,便直接把豆角放在盘子里,端到桌上:“就这么凑合着吃吧,这菜是王树林腌的,他小时候玩过麻雀,腌的菜有股子臭味,不过总比没有好。”
………………………………
第八十五章我就结个婚,就成了大不孝了?
豆角确实有股臭菜味儿,上面还带着冰凌碴子,郑老太一脸的心疼:“儿呀,你每天就住这冰凉的屋子,吃这些东西?该死的林家明,害得我儿子来当知青……”
要是以前,郑有志肯定要附和着他娘骂上几句,可现在郑有志眼皮一翻打断了她的话:“当知青咋了?伟人都说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再说了,队长好心留你们吃饭,你们自己不是不吃吗?”
林老太被噎得说不出话来,知识青年下乡政策是国家制定的,给她十个胆子,她也不敢说这政策不对。
她只是埋怨自家女婿,没想到被儿子用大道理堵了回来!
看样子,有志这孩子是真的变了,这还没娶媳妇呢,就开始跟娘顶嘴,还偏偏顶得她无话可说。
郑老太求助地看看大儿子,意思是让他管管弟弟,有德不是最重孝顺么,有志他竟敢跟他娘顶嘴,他也不教训几句。
郑有德根本没注意到他娘的眼神,他比他娘还要震惊。
郑有志烧火,做饭,捞咸菜,动作麻利,干活的间隙还随手收拾了下屋子,用过的东西摆得整整齐齐。
这还是他三弟吗?
爱情的力量真的有这么伟大?
还是说三弟当了知青,真的锻炼好了?
这样的话,他应该比以前懂事吧?
郑有德试探着开口:“有志,你给娘写的信是什么意思?你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