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军婚似火-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啦,你们俩口子就是个黑心的,自己在粮食单位呆着,不说拉扯兄弟一把,就省得自己享福,看看你们害得我有才下井差点出事,有志去当知青,也不知吃了多少苦。”
郑老太想起小儿子,更是恶向胆边生,悲从心中来,难得地哭得竟也颇有几分真心实意。
小儿子郑有志嘴最甜,最会哄人,在郑老太身边的时候,把她哄得高高兴兴,每天都能多吃几碗饭。
可惜这个最孝顺的儿子,也因为女儿和女婿不肯帮忙,被弄到外地当知青去了。
“我不管,林家明你得想办法把我有志弄回来,安排到粮站当个正式工!还有有才,也不能再下井了,也得安排到粮站!
你看看你家卫国都回来了,跟在你们身边吃香的喝辣的,我的有志差点丢了命,可怜我的有才当了知青,眼看着过年了,还在乡下回不来。”
郑老太说得轻巧,林家明一脸为难。
粮站又不是他家开的,说安排就安排啊?
“姥姥,我哥也当知青了,乌林旗比七原县要艰苦得多……”林子矜淡淡的声音再次传来。
这孩子说话声音不大,却每句话都戳在人心窝子上。
而且哪疼戳哪。
郑老太和郑有德一怔,郑老太立即拍着炕沿骂了起来:“卫国那是犯贱,放着大集体的工人不当,自己要去当知青,那指标还不如给了有志!”
林子矜神色平静地继续阐述事实:“姥姥,人家粮食局有政策,大集体的指标只能给职工子女,只有职工没有子女的情况下才能给其它亲属。”
“那你家几个崽子咋不死了呢?死了正好把指标给我有志!”郑老太下意识地把心里话骂了出来。
这话一出口,林家明原本尴尬无奈的神情立即变了。
成了家的人都有双重父母,妻子的母亲也是他的母亲。
他孝顺岳母是没错,可岳母为了自己儿子的工作,咒他断子绝孙是怎么说的?
他自认还算对得起妻子的娘家人,这些年来郑老太和两个小舅子磋磨他,他也忍了。
可今天不知道为什么,林家明觉得他忍不下去了。
郑老太左一句要他的儿女去死,右一句死崽子的,这大年根底下的,实在不吉利。
饶是一心只想着娘家和兄弟的郑桂花,这时也有点不舒服了。
在她的心里,她和全家人节衣缩食地供兄弟读书,在金海市给老娘盖房子,这些都是她应该做的,可她娘也不能咒她的儿女去死啊?
郑有德见姐姐姐夫面色变了,知道老娘说错了话,用力地扯了郑老太一下,郑老太回过神来,知道自己说错了话,立即改口。
“可怜我的有志,现在还在农村回不来,卫国这死崽子倒好,早早地就回来了。”
“姥姥,你这话就不对了,我哥是为了保护牧业财产安全,救助知青受了伤,才能提前回来养伤的,我三舅他在七原县的表现怎么样,姥姥就算不知道,大舅估计是知道的。”
还是林子矜,还是那种平静陈述的语气,话里的意思却让郑老太恨不得打死这个死丫头片子。
………………………………
第七十二章三好不如一不鸟
她这是笑话自己的儿子表现不好呢!
郑有德更是郁闷,说实话他看不上林卫国这种傻乎乎自己申请去当知青的,一点儿主见都没有,跟风赶时髦把自己坑苦了。
可跟自家那没出息的三弟比起来,林卫国还算是个好的。
郑有德觉得,整个郑家就出了他自己一个有出息的,不论是眼前这个没脑子的二弟,还是那个好吃懒做,不思进取的三弟,都属于扶不上墙的烂泥。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林卫国却在这时说话了:“姥姥,怎么我三舅还没回来?按说小年之前就都放假了,是不是三舅遇到了什么事,要不咱给他拍个电报?”
“拍甚电报啊,那死小子……”林老太说了一半噎住,想说什么又没说,哼哼唧唧地再度哭了起来。
郑有德看自家娘的反应,立即知道三弟的事不简单,他不想在几个外甥面前丢面子,便决定回家再说。
他哄劝着郑老太:“娘,咱们先回家吧,反正有才也没甚事,这几天矿上出了事也不上班了,等过完年让我姐夫给有才换个地方上班。”
郑有才也想起今天的正事,懦懦地说:“姐夫,我不在采煤队干了,你想办法把我调到掘进队去吧,今天要不是崔胡子打我一耳光……不是,他拉我一把,我就……我就完了……”
想到工友血肉模糊的样子,郑有才忍不住话音都有些颤抖。
林家明跟憨厚实在的郑有才关系最为亲厚,立即点头答应:“好,等过完年姐夫想办法,一定给你调到掘进队。”
顿了顿他又叮嘱郑有才:“有才你赶快回趟家给家里说一声,你媳妇儿还不知道这事呢,这会儿不知道急成甚样儿了。”
郑桂花也像刚回过神来似的:“是了,有才你先回家,一会儿和你媳妇过来吃饭。”
又转向林子舒:“死女子瓷在这儿做甚了,没看见你大舅来了,赶快去做饭!”
林子舒一言不发往外走,她的心里其实腻烦死了蛮不讲理的姥姥,更讨厌成天拿大道理压人的大舅,可她娘心里只有这几个舅舅和娘家,她也只能忍着。
林卫国也不想跟这令人讨厌的大舅多说,跟着往外走:“我去帮忙,子矜,你去洗菜。”
“等等,”郑有德叫住林卫国:“卫国,你今年才多大,怎么倒留上胡子了,看着流里流气的,我这当舅舅的还没留胡子呢?!”
“舅我这是……”林卫国说了一半,郑桂花的大巴掌已经不轻不重地落在他的背上,骂道:“赶快把胡子刮了!”
林卫国无奈地点点头,拉了还要说话的林子矜转身出去。
他的嘴唇上受了点伤,落了个小疤,留胡子是为了遮住那道疤。
这边郑有德将自家老娘扶起来:“姐夫,我们也不在你家吃饭了,我跟娘回去,再呆下去娘真要气出点毛病来。”
他满脸上都写着嫌弃二字,对林家明郑重道:“姐夫,不是我说你,你家这些孩子也该好好管教一下,这跟老人顶嘴的毛病可不能惯。”
事实上,郑有德是急着回老娘家里,再详细问问三弟的事儿,如果是丢人的事,还是别让姐夫和几个外甥知道,免得影响他的威信。
郑有才也闷着头往外走:“姐你跟子舒说一声,别给我做饭了,我回趟家跟秀娥说一声,别让她着急。”
“你还知道我着急啊!你身上这血哪来的?”郑有才的媳妇乔秀娥出现在门口,冻得通红的脸上还残留着泪痕,她一把抓住郑有才:“有才你受伤了?”
“没有没有!”郑有才又是一通挥胳膊舞腿再加拍肚皮:“媳妇你看我这不是好好的,我身上这血是秦骡子的,他被石头砸死了,幸好崔胡子拉了我一把。”
乔秀娥其实已经听工友说过郑有才没事,但她憋着一口气,要亲眼看见没事才放心。
这下子确定自家男人没事,悬了许久的心放下来,乔秀娥一下子放声哭了起来。
“你没事怎么不先回家里说一声,你知道我和宇宇多担心啊!”乔秀娥哭完了,扯着郑有才的衣襟,没好气地怒道。
郑老太坐在炕沿上,斜着眼睛看她:“有才媳妇,你就知道你担心,我可还在这儿呢,我比你担心多了,有才他不得先来跟他亲妈说一声,报个平安?”
乔秀娥只管扯着郑有才哭,根本没搭她的茬。
结婚近两年,郑老太可没少给乔秀娥气受,开始时乔秀娥还经常被气哭,后来同在灯房上班的大婶教了她一招,用上以后就省事多了。
大婶的说法是:“俗话说三好不如一不鸟。你对婆婆再好,也难免有疏漏的时候,婆婆要挑你的毛病也容易得很。
最好的办法的就是不鸟婆婆。该走的礼节走到,其它时候离她远点,客客气气的,婆婆找茬你就装着没听见。”
乔秀娥试了试这法子,嘿,还真管用。
于是就演变成了这种局面,乔秀娥再也没了刚结婚时对郑老太的亲热,对郑老太倒是尊敬有加。
但每一次郑老太挑衅或无理取闹的时候,乔秀娥就装聋作哑,或者干脆躲出去。
反正她又不和婆婆一起住,婆婆总不能一直赖着跟她吵吧。
今天也是这样,看见婆婆变了脸色,显然是想跟她找点麻烦,乔秀娥索性又装着没听见,只是扯着郑有才哀哀的哭。
看见自家娘脸色越来越难看,媳妇的眼泪不停地往下掉,郑有才有点尴尬,冲自家娘解释了一句:“娘,我知道你着急,你就别添乱了。”
郑老太险些气倒,感情我就是添乱,你媳妇就是担心你啊。
郑有才已经顾不上自家娘,先轻拍着媳妇的背哄媳妇。
姐夫家离矿上近些,出事后他吓得够呛,下意识地就跑到姐夫家里来,打算跟姐夫说一声,再也不去采煤队上班了。
没想到刚来没多久,他老娘也听到风声来了,接着就是一场大闹,他还真忘了回家说一声。
现在看媳妇哭得眼睛又红又肿,不由得心里心疼,伸手替媳妇擦泪:“秀娥你别哭,我这不是没事嘛,你放心,姐夫已经说了,过完年就把我调到掘进队去,再也不去采煤队了。”
………………………………
第七十三章一个“孝”字压死人
平时井下的矿工下了班,都先到矿上的矿工专属澡堂子里去洗个澡,把工作服换下来,换上平时穿的干净衣服才回家。
今天矿上出了事,郑有才还穿着工作服就跑回来了,手上也都是煤灰和血渍,在乔秀娥脸上这么一擦,小媳妇红扑扑的脸蛋立即被糊得惨不忍睹。
乔秀娥自己还不知道脸上啥样,听了这话立即转身面对林家明夫妇,又是哭又是笑地道谢:“哎呀真是谢谢姐姐姐夫了,我就说有才他下井危险,可他不听,多亏有你们照顾着,能给他换个工种。”
乔秀娥一时还收不住哭声,话声里带着哭音,又有几分劫后余生的喜悦。
乔秀娥是郑有才工友的女儿,在矿上灯房上班,性子爽利,能干又吃苦,最关键的是她对郑有才极好,特别的知冷知热。
在郑桂花看来,弟媳妇对弟弟好比对她好都重要。
郑桂花很是喜欢这个弟媳妇,闻言立即拉住她冻得冰凉的手放在手心里搓了搓:“自己家人快别说这些了,你看你这手冻得,出来也不省得戴个手套。”
又冲着外面喊:“子舒,给你二妗拧块热毛巾来擦脸,看看这脸上糊擦得。”
林子舒很快端了热水和热毛巾过来,递给乔秀娥,还顺便拿了雪花膏让她搽在脸上,免得风一吹又皴了皮。
林家明吩咐林子舒:“多做点儿饭,让你三舅三妗吃了再回去。”
一家人都围着乔秀娥打转,郑老太心里气不打一处来。
乔秀娥这媳妇很是能干,结婚一年就生了个大胖小子,郑老太对于这一点还算满意。
只是自家儿子是个傻的,这媳妇又有自己的主意,完全不像有德媳妇和自家女儿那么听话好拿捏。
郑有才结婚快两年了,郑老太试过许多次,想要拿捏住这个儿媳妇。
可一来儿子郑有才是个傻的,一心只护着媳妇,二来这媳妇也是个聪明的,从来不跟她硬扛,有什么事就撺掇着儿子出面,郑老太觉得自己在她面前,从来就没能占到便宜。
好在乔秀娥虽不受郑老太欺负,倒也没来欺负过她,三五不时地过去帮郑老太做做家务,逢年过节也给她送些吃食。
郑老太毕竟老了,已经开始考虑养老问题。
女儿女婿再怎么听话肯出钱,那也不姓郑。
女婿即便现在对她还不错,要钱给钱要粮给粮,可她觉得林家明从来就没真的为她考虑过,不然的话怎么不把有志安排到粮站去?
自家有三个儿子,跟着女儿女婿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日子久了外人也会笑话。
大儿子有德嘴上说得好听,成天把孝顺挂在嘴上,可他结婚快十年了,从来都没提过一句,把郑老太接到他家里住几天。
到现在为止,郑老太连郑有德家的饭也没吃过几顿呢,她心里清楚,郑有德的孝道也就仅限于嘴上,用来压制桂花和有才。
三儿子有志嘴甜,有吃的喝的也舍得给他娘吃,可那是个没志气的,枉费了他爹给他取名叫有志,成天吊儿啷当的不学好,挣的钱还不够他自己花的。
前几天有志来了信,说他要在七原县安家,给人家当上门女婿,可把郑老太气个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