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夫人每天都被套路 完结+番外 >

第74章

夫人每天都被套路 完结+番外-第74章

小说: 夫人每天都被套路 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原先被个下人压得死死的,姜明山已经窝了一肚子火,这会儿想到大闺女姜妙,他瞬间来了底气,“等妙娘出嫁,家里不讲规矩的下人,都让她带过去调教调教。”
  孔嬷嬷闻言,脸色狠狠一变。


第139章 险些气死(1更)
  姜家堂上坐着的这几位,孔嬷嬷都可以不放在眼里,毕竟相比较刘家,他们什么也不是。
  但那位肖督主的未婚妻不同。
  “东厂督主”这四个字在南齐,妇孺皆知,它意味着连东宫太子都难以望其项背的权倾朝野,意味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至高地位,甚至于,阉党一系的朝臣们偷偷称之为“九千岁”。
  “宦妻”的名头本身不好听,可如果这个宦官是最拔尖儿的那位,那么一切都得重新估量。
  她家老爷刘尚书是正二品大员没错,还入了内阁资历深厚,但在东厂面前,正二品是那样的不堪一击,毕竟,东厂是所有文官心中的梦魇。
  此前就有过好几例,高官们还在睡梦中便被屠了满门,很多时候东厂执法,压根就不走程序,直接先斩后奏,皇帝即便再有不满,也只能呵呵笑着说句“干得漂亮”。
  由此可见,“督主夫人”这四个字又意味着什么。
  孔嬷嬷不是蠢人,知道老温氏是想搬出那位姑奶奶来故意压自己,她如果再怼回去,对自己,对姑娘甚至是对刘家都没任何好处。
  冷哼一声,孔嬷嬷直接走人。
  厅屋里总算是安静下来。
  片刻后只听得老温氏一声得意的笑,“果然这有权有势就是不一样哈,才搬出个名头来,那老虔婆就吓得屁滚尿流了。”又看向姜云衢,“大郎,往后你媳妇儿再不听话,就拿妙娘去压她,看她还敢不敢娇气,还敢不敢三天两头就这不舒服那不舒服!咱们是堂堂正正三媒六聘娶的媳妇儿,不是入赘给人当上门女婿,啥时候轮到她一个小妇人当家做主说了算了?”
  “奶奶,您少说两句吧!”姜云衢皱着眉。
  没娶亲的时候个个眼放绿光想抱着刘尚书府的大腿不放,这会儿抱上了,把媳妇儿娶回来了,又一个个端着长辈的架子要给人立规矩,还要借着妙娘督主夫人的名头打压她。
  想端架子想摆谱,当初就别娶这高门嫡女,直接娶个比姜家门户更低的寒门女岂不更好拿捏?
  想到这儿,姜云衢心烦气躁。
  家人尚未见过婉儿,他们对她的脾性有所不知,可他这个当相公的却是再清楚不过,婉儿绝不是能被威胁住的人,你越威胁她,越恐吓她,她只会越娇气,越跟你闹。
  惹哭了她,逼着她来立规矩,对姜家有什么好处?
  到底他今后要仰仗的是老岳父,而不是姜妙。
  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没人懂的吗?
  “嘿你这臭小子怎么说话的?”老温氏听不得有人忤逆她,当即拉下脸,瞪着姜云衢,“我这还不都是为了你好,不想你成天被个小妇人骑在头上,你倒还反过来怪我老婆子多嘴多舌了?”
  “大郎,你奶奶说的对。”在这事儿上,姜明山站的二老,“规矩不可废,你媳妇儿即便再出身显赫,敬上怜下这么点儿道理她也该懂,否则往后你高升了,家族壮大起来了,府上下人多了,个个比照着少奶奶藐视规矩目无尊长,这个家岂不是彻底要乱套?”
  又说:“今儿个就算了,权当她是身子骨不舒服,但明儿起,该敬茶她还得敬茶,该请安她还得请安,咱们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家,讲究规矩,轮不到她一个小妇人来当家做主!”
  姜云衢觉得他爹跟他爷奶简直是疯了!
  一大早就揪着“立规矩”这事儿不放,还自诩什么书香门第讲规矩,殊不知在外人看来,就是穷人乍富,就是穷嘚瑟!
  以前住在溪水村乡下,住在二条胡同那小宅子的时候,怎么没听谁成天拿着规矩说事儿?
  偏偏婉儿一过门,就非得要她准时来奉茶请安立规矩,好像这么做,把高门贵女踩在脚下,他们活在底层被人打压太久的心理就能得到满足似的。
  但姜云衢不能直接反驳回去,老温氏是个特别能闹腾的,倘若他哪里说得不中听,马上就会被扣上一顶“大不孝”的帽子。
  他一个什么都不是的二甲进士,一朝娶了高门嫡女即将凭着岳家飞黄腾达本就遭到不少同僚嫉妒,现如今还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在他身上,眼下最要紧的,是保护好羽毛。
  否则“大不孝”的名声一传出去,不止他要遭到同僚攻讦,只怕岳父都会受他连累被御史弹劾。
  想到此,姜云衢看向一直没发言的姚氏。
  虽然他打小因着陈氏的关系不喜欢姚氏,但不得不承认,姚氏此人活得比大多人都通透。
  这种时候,恐怕也只有她能救场。
  回拢思绪,姜云衢道:“昨儿大娘坐的高堂,如今算是婉儿的正经婆婆了,您又是后宅主母,婉儿立不立规矩,您说了算。”
  大户人家都是男主外女主内,内宅归了主母管,他们既然想比照着大户人家的规矩来,那么新妇立规矩的事儿,自然该交由主母决定。
  果然姜云衢说完,就见他爹反驳不回来,只黑沉着脸。
  姚氏微微一笑,“照理,我既然帮你坐了高堂,往后就是这个家的内宅主母,有权过问你媳妇儿的一应规矩礼数,但很可惜,我跟你爹已经和离了。”
  “什么!”姜云衢俊脸一僵。
  别说是他,就连一旁圈椅上的二房老两口都被惊得目瞪口呆。
  以前老听姜明山书要休了姚氏,但一直都只是嘴上说说,从来不敢来真的,日子久了,大家都习惯了,麻木了。
  如今突然动真格,就好似他们正打瞌睡,突然被人一棒子给敲醒。
  有多震撼可想而知。
  姚氏的声音却不疾不徐,面上还挂着浅浅笑意,“和离书你爹手上有一份,我手上有两份,一份自己留着,一份带回去给族人确认,将来会交到县衙留底。所以,我现在就只是个外人,掺和不了你们家的事儿。”
  “怎么会突然和离?”姜云衢难以接受这突如其来的重磅消息。
  以前还没入京,他娘还没被揭发贩卖姜妙的罪行被关入大牢时,他成天盼着爹能休了大娘,或者他们二人和离。
  因为这样一来,他娘就是这个家唯一的女主人,他这个独子的地位会更高。
  可后来,他生母成了有案底的人贩子,但凡提起都会让他颜面扫地矮人半截,原本想着成亲这日请了大娘来坐堂,今后就让婉儿唤她一声婆婆,为了前程,自己便顺著称呼姚氏一声“母亲”也无所谓。
  现在却告诉他,他们和离了,和离了!
  婉儿才刚成亲,公婆莫名其妙就和离了,她自己可能不会在乎,但刘家呢?
  刘家一旦深究,把他生母陈氏的老底给扒出来,到时他该如何自处?他还怎么在翰林院混?他这个刘家女婿还能否继续当下去?
  最最重要的是,刘尚书是阉党,站的肖督主!
  一旦爹跟大娘和离,妙娘肯定会偏向大娘那边,今后肖督主的态度便不言而喻。
  而他的老岳父刘尚书,肯定多多少少会受到肖督主态度的影响。
  到那时,人家觉得他这个女婿没什么用,想把闺女接回去换个能自愿上门为他们家传宗接代的赘婿也不是没可能。
  和离的后果有多严重,难道他爹都不考虑的吗?光凭着一时之气,总把男尊女卑挂在嘴边,对姚氏前些年的态度耿耿于怀,非要把人踩在脚底才甘心?
  如此心胸狭隘,今后怎能成大事?
  可见年轻时总也考不中是有原因的。
  姜云衢眼前一黑,快被姜明山给气死了。
  姚氏站起身,“你们要没什么事儿的话,我就先告辞了。”
  说罢出了前厅,径直前往自己的房间准备收拾东西。
  老温氏愣了半晌才回过神来,呵地冷笑一声,“离就离,那姚氏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往后要有机会,也给你爹娶个出身高的继室来掌家,让那蠢妇一边儿后悔去!”


第140章 撞上(2更)
  姜云衢听得这一句,更是气得只想呕血。
  这一个个的,脑子都是被门板给夹了吗?不怪先前孔嬷嬷会骂她是没见识的乡下人,就这智商,这格局,如何撑得起一府老太太的门面儿?
  他来不及解释更多,担心姚氏真的拿着和离书一走了之,便蹙眉看向姜明山,“爹,您要再不去把人给追回来,将来后悔的绝不会是大娘,而是我们!”
  姜明山其实在姚氏离开时便已经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但和离已成定局,况且,他堂堂一家之主,怎能为了挽留一个妇人跑去姚氏跟前低三下四?
  这是在践踏他的尊严!
  “爹!”姜云衢急得冒汗,“您到底怎么想的,这种时候,如何能同意跟大娘和离,您可曾考虑过,她一旦走了,会给我们带来多少损失?”
  “我原本就想休了她,是她死乞白赖求上门,求我别写休书,给我跪下我才答应和离的。”姜明山绝不承认自己是受了姚氏威胁,冷哼一声,“不就是个乡下妇人,姜家没了她日子照样过,你要觉得没个当家主母不方便,就让你媳妇自个儿来掌家。”
  还跪下呢,咋不说还给您磕响头烧高香了?
  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死要面子!
  摊上这么一堆没脑子的猪队友,姜云衢真是服了。
  劝不动他爹,更劝不动二老,索性一转身,匆匆跑出前厅去往垂花门等着姚氏出来。
  姚氏这次入京只为帮着姜云衢坐高堂,没带多少东西,只一会儿的工夫便收拾好。
  出垂花门时,得见姜云衢等在外头,她愣了一下,“你怎么来了?”
  姜云衢抿了抿唇,“大娘,您真要跟我爹和离?”
  姚氏讥诮地望着他,“这不是你们娘俩一直盼着的吗?我走了,你娘便可名正言顺成为姜家主母,你该感到高兴才是。”
  “大娘就别拿我开涮了。”姜云衢晦暗地垂下眸子,“我娘都已经那样,她怎么可能回得来?”
  察觉到姚氏似笑非笑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姜云衢忙又补充,“更何况,是我娘先对不起的妙娘,她即便想回来,我也不会允许的。”
  姚氏道:“你娘要得知你这么不孝,她准得气死。”
  “我孝顺她,不代表她就能有恃无恐地去犯法,不是么?”姜云衢言辞恳切,“大娘若能留下,从今往后,您便是姜家唯一的主母,是婉儿的婆婆,更是我姜云衢的母亲。”
  若非前些年已经看透姜云衢虚伪的本质,姚氏此刻只怕真会被他的大义灭亲给感动到。
  笑了笑,姚氏道:“和离的事儿板上钉钉,不会再有变动了,不过,你认我当母亲这事儿我倒是可以考虑,等我安顿好,你大可以来找我谈。”
  她说着,错开身往前走了几步,又顿住,回头笑看向姜云衢,“哦对了,险些忘了告诉你,我住的地方,就在你娘那间宅子的正对面。”
  闻言,姜云衢整个人一僵。
  ……
  目送着姚氏走远,他心情烦闷地回了梧桐院。
  刘婉姝正在花圃里采花,绣鞋用巾帕包着,头上戴了斗笠,轻纱垂下,被风撩起时隐约可见娇娇美人小巧的下颌。
  半夏几人提了竹篮在一旁陪着。
  姜云衢走过去,问她,“你在干嘛?”
  “采花呀!”小娇妻半弯着身子,白嫩细长的手指在沾了露珠的花儿上摸来摸去,挑选最好看的。
  “采花为什么要带斗笠?”姜云衢不解。
  “唔……”小娇妻扁了扁嘴,“不戴斗笠,我会被太阳给晒黑的。”
  姜云衢大概明白了为什么刘家三姑娘分明是个美人,分明很得爹娘宠爱,外头却有那么多人没见过她。
  就因为娇气,太娇气。
  她不喜欢人多污浊的地方,所以从不参加任何宴会极少在人前露面儿。
  姜云衢走到一旁的石桌上坐下,问白芷,“少奶奶用过早饭了吗?”
  “喝了燕窝粥。”白芷道:“刚喝完就要出来采花做香囊了。”
  姜云衢再次瞄了眼花圃里那抹娇小的身影,很快收回视线。
  这时,孔嬷嬷走过来,想到先前的事儿,面上还有些愤愤的,“姑爷留在后头处理得如何了,我们家姑娘是否要依着老太太所言,每日都得早起去给她请安奉茶?”
  姜云衢笑了笑,并未与嬷嬷置气,“少奶奶在娘家那会儿何时起,在这儿就何时起吧!”
  孔嬷嬷心中郁气总算是散了,瞪着一旁的白芷,“没见姑爷坐半天了么,茶呢?”
  白芷佩兰两个对视一眼,忙进屋去沏茶。
  姜云衢在庭院里坐了一盏茶的工夫,看着小娇妻采完花从花圃里出来,坐在他对面的石凳上,半夏蹲身把她包着绣鞋的巾帕取了,她弯腰仔细看了看,确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