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每天都被套路 完结+番外-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信息量有点儿大,姜妙消化了好久才勉强定住神,想到那小子白白净净的清秀模样,只觉得惋惜。
姜秀兰怕侄女儿将来不小心闯下大祸,索性又给她透了点信息,“小安子刚来没多久,他还不熟悉厂公的日常习性,我就全给他写在纸上让他去记。”
姜妙问:“姑妈说的厂公,便是这座庄子的主人吗?”
姜秀兰点点头。
姜妙想起小安子纸上写的那些,尤其在喝药的环节格外精细,又问,“他病了?”
姜秀兰仍是点头,“很严重的病,每次发病双目都会失明,什么也看不到,每当这种时候,他就会来庄子上养病,过几天好了又回去。”
姜妙暗忖,难怪刚才随着姑妈出去的时候除了看到菜园,还看到一片药园,想来是为了他的病专门栽种的药吧?
姜秀兰还告诉她,厂公也是太监,往后要是真不小心碰上了,绝对不能乱说话,否则会引来杀身之祸。
厂公到底是个什么官位,姜妙不懂,但她觉得,自己一个带着娃的寡妇,原本就是来姑妈这儿避难的,本本分分把小日子过下去才是正经,哪有可能碰上那样的大人物?
可惜天底下的事儿总有凑巧,你越觉得不可能,不可能的事就偏偏越会发生。
这天一早,姜妙刚去后园把鸡鸭喂了,回来蹲在井边打水洗手,就见小安子风风火火地从外面冲进来,知道小宝在屋里睡觉,他刻意压低声音,满面喜色地对姜妙道:“妙姐姐,一会儿厂公要来,干娘说我能去他跟前伺候茶水了,我都不相信这事儿是真的,你快掐我一把。”
第009章 送茶
姜妙这几日都在后园除草施肥养鸡鸭,偶然间从几个婆子口中得知,这座庄子的主人“厂公”,乃是令百姓闻风丧胆而又恨之入骨的东厂督主,权倾朝野,就连当今圣上都得忌惮三分。
姜妙想,那应该是个性子残暴的厉害人物吧?在他跟前当差,八成够呛,可怜一无所知的小安子还高兴成这样。
没有依言去掐他,姜妙略带同情地叮嘱,“既然是好不容易得来的机会,那你要好好把握。”
小安子嘻嘻笑着,“我要是得了厂公赏,改天请妙姐姐吃御福楼的点心。”
姜妙看着他蹦跳着跑远,这才往衣摆上擦了擦湿漉漉的手,抬步进屋。
小宝还在睡,两只胳膊摊开,小肉手微微蜷起,姜妙弯下腰,试着用食指戳了戳他的小爪子,很快就被肉肉的小拳头握住。
她顺势坐在床沿边,保持着被小家伙捏紧食指的姿势,没再动。
不知过了多久,小安子又急赤白脸地奔了回来,进院就喊,“妙姐姐!”
姜妙抽回自己的手,合上门走到屋外,当看清小安子一脸的慌张,愣了愣,“怎么了?”
小安子捂着肚子,苦着脸道:“厂公喜欢的顾渚紫笋茶我已经泡好了,就在茶水房,可我突然肚子疼,瞧这样子怕是去不了了,你帮我去送一下好不好?”
“我?”姜妙惊疑着指了指自己。
小安子急得直冒汗,“干娘去了厨房,我实在是找不到旁人替代了。”
见姜妙犹豫,他赶忙又道:“厂公是来养病的,他没带多少守卫,你到了东院,就说自己是兰娘子安排送茶的,进去别说话,把茶放好便出来,我很快就到。”
他说着,捂着肚子又是一声痛苦地“哎哟”。
姜妙见他实在疼得厉害,只好勉为其难应下,顺着小安子指的方向去了茶水房,里面的桌台上果然放着一个托盘,托盘里是刚泡好的茶,还在腾腾冒着热气。
端上托盘,姜妙顺着甬道去了东院,院外有两个守卫,见到她一脸警惕,仔细盘问过后得知是兰娘子安排来送茶的,便放了行。
姜妙微松口气,进去后没敢乱瞅,直奔主家住的北屋。
屋里湘妃竹帘都被放下,有些暗,靠里的扶椅上坐着个人,他的双眼被一段雪白绫子覆盖住,余下半张脸庞,陷入昏沉沉的光线,瞧不清楚样貌,坐姿却挺直端正。
姜妙收回视线,走到小几边轻轻将托盘放下,再用双手把茶碗捧出来。
“听着手法有些生疏,你是新来的?”
扶椅上的人突然开口,打破了短暂的寂静,那声音略低略磁,话完之后微微抿着薄唇,给人一种精致的冷漠感。
姜妙手上动作一顿,目光落在他覆眼的白绫上,似乎在确定他到底是装瞎还是真瞎。
“我看不到,把茶送过来,有劳。”他又出声,沉稳中带着一丝得体的礼貌,完全听不出菜园婆子们口中杀伐果断的血腥残暴。
正在这时,小安子蹑手蹑脚地到了门外,用肢体语言跟姜妙打招呼,意在让她出去,换自己来。
第010章 有姑妈在
小安子刚要进来,就被人揪着耳朵拖出去好远。
姜妙没看清楚揪他的人,只听到小安子在外边儿痛呼求饶,“嘶~痛,痛痛痛,干爹您快撒手,一会儿耳朵真掉了。”
干爹?
姜妙愕然。
小安子管姑妈叫干娘,那他这位干爹岂不是……
扶椅上的人一声低咳,把姜妙的思绪拉回来。
她捧着茶碗,小心翼翼走上前,递过去时,才看清那是一双骨肉匀停的手,指节修长,右手虎口有微微一层薄茧,像是长期握兵器所致,却不影响美观,瞧上去宽厚有力度。
难以想象,这样的人竟然是个不能人道的……太监。
姜妙恍神间,听到他说:“下去吧。”
声音低稳沉敛,不冷,也没有上位者盛气凌人的倨傲。
姜妙想,外面那些传言或许并不一定都是真的。
退出门外时,远远就见廊下站着个穿青素金虎服手持拂尘的中年人,正在训斥耷拉着脑袋的小安子。
毫无疑问,这位便是小安子口中的“干爹”了。
姜妙正在琢磨要不要过去打个招呼,小安子已经飞奔过来,见到她,面上满是歉意,“对不住啊妙姐姐,原本是我的活儿,结果害你跑一趟。”
姜妙看了眼小安子的干爹,见对方已经进了厂公的北屋,她朝着院外边走边问,“那位是你干爹?”
“对对对。”小安子点头如捣蒜,“干爹可是厂公跟前的老人了,我要不是因着这层关系,哪有可能去给厂公侍奉茶水啊,可惜,头一天就被我搞砸了。”
姜妙几不可见地皱皱眉,“那你干爹他,是不是也……”
后半句话,姜妙没有直接问出来。
小安子却懂了,叹气道,“妙姐姐刚来,可能有所不知,东厂的人都是被净了身的。”
“净身”这个词,姜妙虽是头一回听,却也猜了个七七八八。
这一猜,便联想到姑妈的经历,心里顿时不平静起来。
一路上,姜妙想了很多,回到小院时,见姜秀兰白着脸在水井边来回踱步,她忙上前喊了声,“姑妈。”
听到声音,姜秀兰赶紧回头,见侄女儿安然无恙,这才大松口气,跟着后怕地拍拍胸口,“听说你去了东院,是不是见到厂公了?没事儿吧?”
姜妙回想起自己在东院的经历,笑着摇摇头,“没事儿。”
“那就好。”姜秀兰这下彻底放了心,跟着又皱起眉头,“那个臭小子,让奉个茶都能出岔子,回头我好好说说他。”
“姑妈。”姜妙犹豫片刻,还是决定开口,“除了厂公,我还见到了另一个人。”
“谁?”姜秀兰一愣。
“小安子管他叫干爹。”
闻言,姜秀兰面色微僵,随即叹息着在一旁的石凳上坐下来,“我的事儿,想必你在家时听过不少,当年我怀着旭哥儿从周家出来,压根无处可去,后来偶然碰上了冯公公,是他好心收留,我才能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旭哥儿出生后,我让他认了冯公公为义父,现如今在五城兵马司当差,难得过来一趟。”
说着,抬头看向姜妙,“妙娘,这是我自个儿选的路,我不会后悔。”
姜妙摇摇头,“我没有责怪姑妈的意思,只是想问个清楚,您不后悔就好。”
姜秀兰眼圈泛红,拉过她的手,“只是我没想到,你这丫头会遭此大难,一个人养孩子的滋味儿,那些年我就尝过了,不好受。你放心,今后有姑妈在,姑妈帮衬着你,一定把小宝养大成人,好好孝敬孝敬你。”
才说到小宝,里屋的小家伙就转醒了,没见着姜妙,担心娘亲扔下自己一个人走了,顿时害怕地哭出声来。
姜妙草草收了跟姑妈的对话,走到里屋,见小家伙还在哭,她抬起手来,挑眉威胁,“再哭就打哇哇。”
小宝抽泣两下,止住哭声,朝娘亲伸出胳膊,要抱抱。
第011章 打小中毒(2更)
北屋。
冯恩进去后,肖彻还在喝茶。
他放轻脚步,声音也压得很低,“厨房已经在准备膳食,苗老嘱咐了,那药得用了膳才能喝。”
苗老是专门为肖彻配药的老大夫。
肖彻将茶碗搁在手边的小几上,问冯恩,“本座记得,他去年曾出过一个方子,说十分接近解药,后来为何禁用了?”
肖彻打小中了毒,不仅不能人道,每隔一段时间毒发,还会双目失明。
冯恩暗暗心惊,他想起苗老私底下告诉他,去年那个方子惹了大祸,后来便没敢再用。
具体惹了什么祸,冯恩也不清楚,但他不能直接告诉厂公,只得委婉道:“苗老说了,那个方子副作用太大,不宜长期服用,厂公所中之毒,还得另寻他法。”
冯恩的回答,肖彻并不感到意外。
这么多年,他一直在寻找解药,奈何出尽人力财力,最终都石沉大海。
……
姜妙坐在水井边洗衣服,为免小宝哭闹,她把摇篮搬了出来,就放在旁边的背阴处。
小家伙吃饱喝足,躺在里面咿咿呀呀地自娱自乐。
姜妙时不时抬头看一眼。
姜秀兰过来时,手上拿了两套衣裳。
“妙娘,这是我按照你的尺寸找人做的,你一会儿上身试试。”
姜妙长相太过明媚娇艳,以前常听人在背后骂她是勾引男人的狐媚子,衣裳从来不敢穿太亮眼的,姜秀兰大概也是想到了这点,两套衣裳都做得挺素净。
姜妙有些过意不去,“姑妈,我带了衣服来的。”
姜秀兰翻翻眼皮,“怎么着,你娘做的衣裳能穿,姑妈做的穿上就能扎人了?”
姜妙无言以对,她其实是不想让姑妈破费。
那天到了庄子上打开包袱,姜妙才发现她娘不知何时偷偷将值钱的那几件钗环首饰塞了进来。
姜妙并不打算拿去典当。
这地儿吃住都不用她花钱,小宝更不用请奶娘,开销就更少了,她在庄子上做事,每个月还能有二两银子拿,这些钱,她打算存着,小宝总有长大的一天,将来会如何还没个准儿,但有钱能防万一,多存着些总不会有错。
……
姜妙突然离开,村里难免有人找上门来询问。
姚氏统一回答,被她姑妈带去京城治病了。
陈氏心里呵呵,嘴上却也只能附和,说自打开春以来,妙娘的病情加重,她姑妈在京城请了大夫,连夜来接走的。
二十年前姜秀兰被周长贵一纸休书扫地出门这事儿村里人都知道,可后来姜秀兰绝境翻身过上富贵日子,村里人也是有目共睹的,说她心疼侄女儿连夜接去京城治病,没人会怀疑,毕竟人家有那个能力。
这事儿在溪水村热闹一阵子就渐渐淡了下去。
姜妙一走,姜云衢每次回来都少了个添堵的,心情别提多畅快了。
今年是大比年,他已经决定要下场。
姜明山却是被早年间一次又一次地落榜落出心理阴影来,背着手走来走去,又是兴奋又是焦躁。
兴奋的是,这个儿子比他有魄力,说了要下场,回来就把自己关进书房认真看书,不知比当年的他强了多少。
可又觉得,万一这一考落了榜,要等三年不说,就怕儿子年纪轻轻崩了心态。
思前想后,姜明山还是找上姜云衢,跟他商量,“要不,大郎你等上三年再去乡试吧,到那时,四书五经你也差不多摸得滚瓜烂熟了。”
姜云衢却是一口回绝,“爹,我就要今年下场。”
他已经十八岁,之所以还不娶亲,为的就是金榜题名被人榜下捉婿从此平步青云登入官场,要是再等三年,黄花菜都凉了。
第012章 讨债罢了
姜云衢自信满满,当妹妹的姜柔便也跟着膨胀。
姜柔今年十五,恰是议亲年纪,又因着有个考中秀才的哥哥,这些日子已经有好几家请了媒人上门来说项。
大女儿彻底废了,姜明山自然是希望小女儿飞得越高越好,最好是攀上高官权贵,将来拉拔拉拔给他捐个官,让他过把官瘾圆了半辈子的梦。
因此不论哪家的媒人上门,姜明山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