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重生之追夫三人行-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上次一样。
上次她可以装作没事人,不去想这样的尴尬事情。
可是这是第二次了。
而且他们之间已经隔了几个月,没有这样亲密接触了。
都说小别胜新婚,朱瞻基的表现,不该是这样的。
她毕竟已经打过一次胎,对于男女之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自然有些敏感。
可是,她也并不懂得男人的身体,更不懂得朱瞻基为什么会这样。
她逼迫自己适应,躺在自己身体上的朱瞻基,刚才还火热缠绵,突然变得风平浪静。
她把自己缩在被窝里,用光溜溜的脊背对着朱瞻基,一言不发。
空气死一般的沉寂。
“对不起,微妹妹。”朱瞻基实在受不了这样的尴尬,突然跳起来,抓起衣裳,冲出孙灵微的寝殿。
外边正在值守的宫人,听到里面的响动,看到朱瞻基气呼呼的出来,也不敢阻拦,不敢多问。
小莲赶紧在外边怯生生的询问孙灵微道:“孙嫔娘娘,皇太孙,这是要去哪?”
“我哪里知道。”
孙灵微突然崩溃似的大哭。
朱瞻基听到这一声呜咽,觉得心更烦躁了。
可是他到底迈不开离去的脚步了。
他赶紧又折回来,重又来到孙灵微的床上躺下。
“瞻基哥哥,你不爱我了?”
一看到朱瞻基又回来了,孙灵微再也控制不住的扑在他怀里,哇的大哭起来。
看到孙灵微这样误会了自己,朱瞻基也急了:“不是不是。妹妹,你听我说。”
孙灵微听话的抬着泪眼望着他,双手下意识的死死抓住朱瞻基的手,生怕他再走。
“妹妹,不知道为什么,只要一看见你的肚皮,我就会想起那个被我们打掉的孩子。”
朱瞻基叹了一口气:“我觉得一定是那个孩子在惩罚我,让我再也和你没有和谐的鱼水之欢。”(未完待续。)
☆、135章 汉王府第一次栽跟头
“原来是这样啊。”孙灵微松了一口气,语气轻松了一点:“瞻基哥哥,你不要这么想,也许那个孩子还希望我们鱼水欢乐,它好早日来投胎转世呢!”
“真的么?为什么我没有早日这样想呢?”
朱瞻基虽然这样说,但是神情依然没有放松。
“睡吧,妹妹。来,我抱着你睡。梦里我们一起去给那个孩子说声对不起。”
朱瞻基把孙灵微圈在怀里,眼皮沉重,很快便沉沉睡着了。
只剩下,孙灵微大睁着眼睛,眼神空洞的望着窗外漆黑的天空。
她好盼望,天快点亮。
可是她又怕天亮。
因为她不知道天亮以后,等着自己的到底是什么。
第二天,朝堂上传来消息:御史邓真向永乐帝上奏折,将杨荣总结的府、部、法司的积弊,和盘托出,皇帝大怒,所有人伏地请罪。
退朝以后,杨荣受到了永乐帝私下接见,并且嘉奖杨荣品级由正三品再晋封一级。
受到嘉奖的杨荣马上去准备了一份厚礼,去拜见那让他心仪的彭城伯夫人了。
这两个明宫中,最精明的女人和男人,终于没有悬念的走到了一起……
他们之间的结合,既男人和女人的结合,更是利益与权力的自然吸引。
吴婳当然不会知道这些大明宫的风云变化。
彭城伯夫人在大明宫里春风得意,获得权臣杨荣的青睐,可是这一切,都比不过怀孕的胡妃风头强盛。
这是皇长孙的第一个嫡子,分量不言而喻。
孙灵微和朱瞻基之间,难以启齿的鱼水之欢出现障碍,更让她欲哭无泪。
她心里有多苦,恐怕谁也不能体会。
而此时,吴婳在山东的日子,也不那么好过了。
吴婳渐渐明白了汉王的险恶用心。
之前,吴婳还觉得是汉王对她心存忌惮,所以不叫她进走进他的身边。
后来她才渐渐发觉不对劲。
来汉王府大半年了,把吴婳像菩萨一样供着。
让她觉得好尴尬。
自己毕竟不是什么主子,汉王这样做,无疑是在给吴婳出难题。
如果吴婳一直安于汉王给自己的身份待遇,像尊贵的客人一样,在汉王府待着。
不要说韦如锦会处处找麻烦,就连府上那些丫鬟也会对吴婳指指戳戳。
毕竟自己只是伴读,不是主子。
可是如果主动把自己当作丫鬟仆妇一样,帮汉王府做各种杂役,那样会自降身份,汉王府的人也许正中下怀。
到底该怎样,才打破这种尴尬的处境呢?
虽然温哈喇王子每天过来,可是这些话吴婳也没法对他说。
七夕节马上就要来了。
汉王府还保持着宫里的习惯,过七夕节。
七夕前几天,汉王妃韦如锦竟然突发善心,召见了吴婳。
汉王妃拿出一件女衫,满面笑容道:“吴姑娘自来我汉王府,还未曾赐予礼物,今日就当我给妹妹的见面礼吧。”
吴婳结果一看,纱衣为粉红色,上面织着金缠枝莲妆花纹,真是华丽异常。
“谢王妃赏赐。只是这么贵重的礼物,吴婳怎么有资格收下?”
吴婳不知道这个娘娘心里打着什么如意算盘,打定主意推辞不要。
“这怎么行?你这人怎么这么不识抬举?”韦如锦脸一下拉得老长。
“难道你要这府里的人说王妃跟王爷对着干么?王爷对你如上宾,我若是毫无表示,王爷会生气的啊。”
这韦如锦总算说出了心里话,吴婳便放心的收下这件衣服,并且为了配合韦妃的好心,把这件衣服穿在身上。
第二天,吴婳穿着这件彩衣到“来仪堂”照例去拜见汉王。她打定主意,今天无论如何,要争取能够进入汉王的秘密书房。
一见了汉王,吴婳连忙跪着请罪道:“参见汉王,皇上既然派奴婢来为王爷当伴读,可是婳儿惭愧,只顾着享受王爷的恩典,竟然没有尽到职责,真是该死。”
吴婳这一番话,软中带硬,汉王是个明白人,相信应该明白这话里的言外之意。
哪里知道,汉王忽然脸色变得阴沉,继而勃然大怒道:“你的确该死!来人啊,将她给我捆起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汉王,吴婳到底所犯何罪?”
吴婳完全没有料到,事情会变成这样。
片刻之间,几个家丁已经拿了绳子,将吴婳牢牢捆住。
“死到临头还嘴硬。立刻拖出去,给我杖毙!”
汉王冷笑着,一声命令,早已经有人把她带来粗大的廷杖,推推搡搡地将吴婳往汉王府的暴室押去。
此时,吴婳完全懵了。
“完了完了完了,汉王如果真的把我就此打死,我也没有办法呀。看汉王那样有恃无恐的样子,一定抓住我什么把柄了,不然他也不用,等到今天,才凶相毕露。”
“我到底有什么错处呢?不行,我现在要是不反抗,就完了。”吴婳一时怎么也想不通。
想到这儿,吴婳用尽全身气力大吼道:“住手,谁敢动我!”
汉王和那些狗腿子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彪悍的女人,一时之间愣住了,谁也不敢动。
吴婳十分强势地甩开那些押解她的奴仆,大声道:
“汉王在山东,就是这样管理刑名诉讼的么?都不三堂过审,让人知道罪名,就直接打死?”
“呵呵。你这丫头,倒是死鸭子嘴硬!我当然会告诉你罪名。而且我还要将你这罪名,禀报皇上。”
汉王冷笑了一声道,“今天就让你死个明白。你看看你今天,穿着这么一件彩衣,你再看看我们汉王府的人,今天都穿着什么衣服!”
吴婳这才一看,发现汉王穿着一件青服,周围人全都穿着素服!
“今天是母后祭日,你在皇宫多年,难道你竟然不知道!”
汉王语气咄咄逼人。
此时,吴婳一下子泄气了。
“糟了糟了,我怎么犯了这个低级错误呀。徐皇后薨逝在七月我是知道的呀。可是那时候在明宫,每到皇后忌日,自然有人提醒我换穿素服,现在,到这儿,人地生疏,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拉。”(未完待续。)
☆、136章 温哈喇王子的真面目
此时吴婳慌了,她知道,汉王完全可以用此罪名治罪于她,就算汉王先斩后奏,也有他的道理。
“完了完了。这韦如锦赐我衣服,我就说她没有那么好心,原来是存心害我呀。可是,别人又没有叫我今天穿,谁叫我要想着去缓和她的关系,讨好她,立刻就穿了呀。”
吴婳知道,现在她可是谁也怪不得,只有自认倒霉了。
汉王见吴婳没有话说了,一挥手,正要把她往暴室押去,突然只听一声:“王爷且慢。”
吴婳眼前一亮,只见温哈喇王子正急急忙忙地赶过来。
“王爷,吴婳姑娘可是皇上御赐的拜读,皇上深知,婳儿是个有口无心的姑娘,怕她在汉王府犯错,临走前,再三拜托我,要好好照顾、提点吴婳姑娘。现在婳儿竟然犯下如此大错,我也难辞其咎,请王爷一并将我治罪!”
温哈喇王子说到这儿,立刻脱去冠冕,跟吴婳站在一起。
“王爷这又是何苦!好吧,既然你也说了,父皇都知道吴姑娘是个有口无心的人,想必父皇也会宽恕她。那就下不为例了吧。”
汉王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一直奇怪的看着温哈喇王子,那眼神仿佛要把王子的心看穿一样。
汉王一挥手,吴婳被送回了“韶光室”。
“王子,你留下来,我有话对你说。”汉王恶狠狠的在温哈喇王子耳边说。
“王子,你——”
死里逃生的吴婳看到温哈喇王子突然被汉王留下,心里十分不安,不知道凶狠的汉王对他做什么。
“去吧,我没事。王爷不会对我怎么样的。”温哈喇王子微微一笑。
等全部的人都走光后,汉王看了看四周,关上“来仪堂”的所有门窗,忽然变了一副脸色。
“温哈喇,你知道你今天在做什么么?”
汉王忽然对温哈喇王子没有了对一个外邦王子的客气与尊敬。
那语气,就像在对自己的奴仆说话。
此时的温哈喇王子忽然没了在人前的王子尊贵身份,竟然扑通一声跪在了汉王面前。
“温哈喇,你还记得你是谁么?”汉王的眼神十分严厉。
“我当然知道。我是你的细作。我是你的奴才。”温哈喇王子十分恭敬的说。
“你还知道这点?”汉王语气低沉,声音却很威严。
“温哈喇,你我本为主奴,你是为我服务的,但是也可以说,你是为你自己服务的。不是么?”
“我知道。我们俩是惺惺相惜。无论在你的国家还是我的国家,都不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个嫡长子继承制。我的哥哥从生下来就注定会是王位继承人,而我,就算天生帝星,也只能默默的做一个王子。”
温哈喇王子忽然站起来,眼神怨毒,神情激愤。
“是啊,你我都是同病相怜之人。我们都不是安于命运摆布的人,所以老天让你、我相遇,互相成就一番大业。”
汉王说到这儿,忽然陷入了回忆中。
这几年,父皇把他派往山东,开始他很害怕,以为从此远离了权力中心。
现在反而觉得这是好事,趁着山高皇帝远,汉王几次派船队循着大太监郑和的船队踪迹,跟在他后面出使西洋,秘密寻找支持他的国家。
当然这一切,神不知鬼不觉,就连前面的郑和,也根本没有发现,后面有一只中国的船队。
终于,汉王在东禄国,偶然在小岛上遇见了打猎归来的温哈喇王子。
两个气度不凡的人,从眼神里就认定了彼此的身份迥异和人生抱负。
从此,他们达成协议,温哈喇王子协助汉王夺取帝位,汉王将来再帮助温哈喇王子赶走大哥,登上王位。
而汉王要想成就大业,当务之急是急需一名可靠的细作,打入太子府内部。
汉王从小培养,7岁就送进宫的最小细作芙蕖,在“鱼吕之变”被意外活剐后,汉王痛心疾首,损失了一个最机敏的下属。
太子府和汉王府的人,早已经对双方高度防备,所以很难再有成功打入对方内部,获得最机密消息的细作人选。
而汉王之所以选中了温哈喇王子,正是看中了他的安全性。
毕竟,谁会去怀疑一个外国人呢。
小侄儿朱瞻基再聪明,也怀疑不到温哈喇王子身上来吧。
恰好,大太监郑和派人去东禄国访问,温哈喇王子极力劝说父亲带着一家老小来拜见明朝皇帝,加强联系,好为日后做准备。
温哈喇王子和东禄国三王在明朝逗留一段时日后,归期已到,温哈喇王子不得不硬着头皮,跟着父王回国去。
谁曾想,老天都成全温哈喇王子和汉王的协议,东禄国王竟然在回程的路上,病死在德州。
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