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学霸重生之追夫三人行 >

第15章

学霸重生之追夫三人行-第15章

小说: 学霸重生之追夫三人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爱妃客死山东,回到南京的朱棣,所到之处,皆是权贤妃的音容笑貌。
  现在他眼前整日出现的,都是权妍儿死前泪如泉涌的悲切场景。
  他痛悔,自己当初没有及时给权妍儿答案,才让她抱憾而去。
  如果他当初脱口而出一句“我爱你”,那么也许妍儿就是含笑而去了。
  这将是他终身的遗憾。
  贤妃的笑容一直是那么美。
  从朱棣第一眼看到这个酷似自己生母硕妃的朝鲜女孩时,他就在心里暗暗发誓,这一辈子一定要给她所有人无法企及的尊荣、幸福、快乐。
  他做到了。
  刚入宫,就把她破格封为妃位中第一位的“贤妃”,在美女如云的后宫,独宠她一人,所有硕妃娘娘没有享受到的,妍儿都替她享受到了。
  别人都以为,最幸福的是权妍儿。
  错了,其实最幸福的是朱棣。
  这种给予的感觉才是最幸福的。胜过朱棣从任何妃嫔那获得的快乐。
  朱棣原以为,这种幸福会一直持续下去,可是没有想到,一切这样短暂,这样残忍。
  在他最幸福的时候,老天收走了他们所有的快乐。
  他不否认,他真的把妍儿当做母亲的替身。
  可是对于坐拥天下的朱棣来说,硕妃在他的潜意识里,代表的就是爱,那从婴儿时期就缺失了的爱。对于帝王之家来说,什么都可以拥有,唯有爱是奢侈品。
  爱有很多种,疼爱,****……
  其实,他当初没有回答权妍儿,并不是因为,他在皇后和爱妃之间无法取舍。
  而是,在那之前他不敢确定,他还能爱。
  他和徐皇后之间,相识于微时,一起走过32年,这种携手之情,让他终生难忘。
  可是从什么时候起,他其实已经忘了,什么叫做心动,什么叫做爱情?
  他和徐皇后之间的关系,其实到了后来,已经不是男人和女人的关系,而是一种亲密合作的志同道合的战友关系了。
  他敬重皇后。
  可是面对她,只有感激,没有心动。
  失去她,只有心痛,没有心碎。
  想起她,只有遗憾,没有牵绊。
  他以为50岁的人了,他已经不知道什么是爱了,所以,当妍儿急切的问他到底爱谁时,他迟疑了。
  但是现在,他忽然明白,现在自己这种整天活在回忆中,不知日月的感觉,就是爱。
  他这一生,见过了多少生死。就是当了皇帝,都愿意以知天命之年御驾亲征,把自己的生死交给战场。
  生死对于他来说,是多么平常的事。
  可是,他到现在,都不愿意接受权妍儿的死。
  只要一想到妍儿,他的心里,就会有一种牵绊的痛。
  这种感觉,也许会伴随他一生。
  回宫以后,芙蕖将贤妃所有金银细软分门别类,一部分送给卿鸾宫的人,另外一大部分,交给尚宫处。再由朝廷派人转告朝鲜国王,让权贤妃的父亲,亲自来明宫领取女儿遗物。
  永乐九年正月,奉命前来领取遗物的光禄寺卿权永均,终于到达南京。
  除了军国大事之外,几个月都把自己关在奉天殿的朱棣,亲自接见这位拿着朝鲜俸禄的从三品文官。
  一见到权永均,朱棣又喜又悲。抓住他的手,不住的问长问短。
  权妍儿亲人的突然到来,就好像让朱棣突然又抓住了正在远去的爱妃的一角衣襟一样。
  他和权永均就像真正的翁婿,在奉天殿里无话不谈,连膳食都是由王喜公公送到奉天殿的偏殿来。
  话题从权妍儿小时候到出嫁后无所不谈。
  权永均受宠若惊,没有想到,皇帝真的把自己当做民间的岳父一样,对他既尊敬又亲热,完全乱了君臣关系。他几次想要站起来行礼,可是都被皇帝硬拉住了。
  皇帝还承诺给贤妃的哥哥封赏爵位。
  聊到最后,朱棣突然悲从中来,在权永均面前,像个小孩子一样,哭的稀里哗啦。
  这时候一直随侍在旁的的二红,赶紧偷偷示意权永均找个机会溜出去,不然,皇上一变脸色,可能会突然下旨把他杀掉。
  由于担心痛失爱妃的朱棣情绪反常,前段时间,王公公禀报了太子、太子妃后,“借了”吴二红姑娘在奉天殿来侍候。
  毕竟,上一次,皇帝的心伤就是这个二红姑娘治疗好的。这一次,王公公依然寄希望于这个貌不惊人却屡创神迹的小姑娘。
  可是,吴二红隐隐觉得,朱棣的心里,似乎有一匹狂奔的马,在拉着他向一个未知的悬崖俯冲下去。
  这一次,不知道,还有谁可以拉得住那脱缰的野马。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二红猜测,朱棣的心里,应该有一个深不见底的伤口。
  此前,贤妃的出现,就像在那隐秘的伤口上面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暂时让朱棣忘了伤痛。
  可是现在,那个蝴蝶结散了,那****的伤口渐渐裸露在永乐帝的心里,让他发狂,不能自已。
  尽管,在军国大事面前,皇帝还是依然的英明神武,但是出了庙堂的朱棣,已经是他自己也无法认识的一个人了。
  二红渐渐发现,朱棣现在性情大变。
  他对吴二红,都没了往日的慈爱。
  (爱上一个人,是一分钟的事情,但是忘掉一个人,却是一辈子的事情。突然想起一句老歌词:我把一转身的你,用我一辈子去忘记。谁知道歌名是什么?呃,求推荐,亲们,喜欢的话,票票、币币你随意啦。)

  ☆、第三十章 金簪酿奇祸

  自恃有现代学霸姚清华头脑加持的吴二红,最近去奉天殿走动时,总有一种伴君如伴虎的战战兢兢,不知道,在这大明宫里,其它的芸芸众生,又是多么的如履薄冰!
  贤妃死后,卿鸾宫中人有的遣散,有的去了其他娘娘处。
  芙蕖被分到一个姓鱼的才人那儿,做了一个杂使宫女。
  吴二红猜测,这芙蕖是贤妃跟前的红人,贤妃生前宠冠后宫,遭多少人嫉恨。
  现在贤妃没了,很多人正愁着没处撒气,芙蕖自然就成了出气的对象。
  只怕她在宫中以后的岁月,比现在更难招架。
  芙蕖现在的主子,鱼才人,也是朝鲜人,17岁,生的妖娆妩媚。是朱棣北征前,朝鲜王廷主动进献来的一批妃嫔之一。
  明面上,对于芙蕖的安排,李尚宫的说辞是,芙蕖之前侍奉贤妃娘娘,熟悉朝鲜娘娘的生活方式,而这鱼娘娘年纪轻,又刚刚入宫,自然只有劳烦一向细心周到的芙蕖姑娘去服侍了。
  这鱼才人的父亲,在朝鲜是个府尹,自小当小姐骄纵惯了。
  她在芙蕖面前,24小时的摆着主子的架子。
  往往越是那卑微之人,越喜欢妄自托大。
  鱼才人自己也知道,她这“才人”的位份,算是明宫中一种很低级的妃嫔了,比芙蕖这个小小宫女,也高不了几级。
  才人下面只有“贵人”、“选侍”两级。
  上面却隔着“美人、昭仪、婕妤、”三级,才是“嫔位”和“妃”位。
  就更不用说,这嫔位中又按照等级分德嫔、贤嫔、庄嫔、丽嫔、惠嫔、安嫔、和嫔、僖嫔、康嫔。
  妃位中又有贤妃、淑妃、庄妃、敬妃、惠妃、顺妃、康妃、宁妃的尊卑之分。
  按照宫中排位,这鱼才人都不知道排到哪里了。
  可是,谁也不知道,一场犹如地震的宫廷风云,即将由这小小的才人掀起……
  永乐帝朱棣现在的后宫,完全了变了风向。
  突然之间,他不再宠爱任何朝鲜妃嫔。
  宫里所有朝鲜娘娘的寝宫,皇帝几乎绝迹了。
  朝鲜妃嫔在宫中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特别是永乐七年和权贤妃一道入宫的那一批,是最惨的了。
  任顺妃,韩婕妤,李昭仪,现在看到皇帝走过的地方,她们吓得赶紧躲起来。
  她们中年纪最小的一个崔美人,已经被皇帝赐死,处以腰斩的极刑。
  那是去年腊月二十四,宫里照例举办送灶神的活动。
  那崔美人,打扮一新,自忖权妍儿死后,皇上这么久没有进后宫了,一心想要取悦皇上,争取让自己的位份晋一晋,便早早的守在奉天殿下朝的必经之路上了。
  哪曾想,皇帝见了这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崔美人,当即怒道:“你们的同伴妍儿还在山东一座孤坟,千里凄凉,同为宫中姐妹,你不思为她难过,却在此招人现眼,来人,把这无情无义的东西拖出去斩了。”
  可怜年幼的崔美人那打扮的花枝招展的身体,被拦腰斩成两截。
  朱棣还吩咐把那两截身体挂在宫门,以儆效尤。
  每当宫里出入的宫人们,经过崔美人尸首之地,都是胆战心惊。
  那以后,任顺妃,李昭仪,韩婕妤,吓得自请入冷宫,其它朝鲜娘娘就连宫中大声说话都不敢。
  只有芙蕖侍奉的鱼才人除外。
  这鱼才人反而觉得,自己这个小小才人翻身的机会终于来了。
  现在宫中最受宠的是两个汉族妃嫔:一个是张贵妃,一个是吕宁妃。
  张贵妃得宠倒也在情理之中。年轻漂亮又有权倾朝野的哥哥英国公张辅加持。
  那吕宁妃四十多岁了,忽然得宠,加上年纪在宫中最大,以前朝鲜娘娘在宫中当道时,很受了一些冷气,现在不免得意,经常不给这些朝鲜娘娘好脸色。
  偏偏这个天生跋扈的鱼才人,就不习惯做小伏低。
  她最是看不惯人老珠黄的吕宁妃。
  吕宁妃自然也看出了这个小小的鱼才人,那眼里的桀骜。
  一日清晨,吕宁妃因不见了一只翡翠金簪,便赖在早上来请安的鱼才人身上,认定是鱼才人偷了。
  其实,真实情况是,这吕宁妃在鱼才人来请安时,看上了鱼才人头上戴的一支白玉嵌翠碧玺花簪,这花簪是鱼家祖传的,传了十几代,十分珍贵。
  吕宁妃一则起了贪心,二则也想借机打压一下那桀骜不驯的小小才人。
  于是,吕宁妃叫自己的大丫鬟梅香暗示鱼才人,用头上的白玉嵌翠碧玺花簪作赔,便不把鱼才人“偷”金簪的事告诉皇上。
  “否则,想想,崔美人的下场……”梅香丢了个眼神给鱼才人,叫她自己去体会。
  鱼才人虽然不忿,但是也知道,只要这吕宁妃带着梅香去皇上那儿一告,以皇上现在对朝鲜妃嫔的厌弃,后果不堪设想。
  她身边的掌事宫女小珍趁机劝她息事宁人。
  鱼才人只好含恨把她祖传的白玉嵌翠碧玺花簪,“赔”给了吕宁妃。
  “总有一天,我要想个办法,让你们这些猖狂的汉人娘娘们,全都不得好死,给我们这些外来的朝鲜姐妹翻身的机会。”
  鱼才人在心里恨恨地谋划着一切。
  永乐九年10月,权贤妃去世一周年的忌日,鱼才人的掌事宫女小珍,忽然去皇帝那儿揭发吕宁妃当日谋害权贤妃真相。
  小珍叙述,当日,这权贤妃死的蹊跷。其实是吕宁妃和一个宫中的银匠合谋,在银匠那儿找了水银粉,再加上他们朝鲜进贡来的一种西域胡桃,调上蜂蜜,做成一种********,在北征的过程中,给贤妃当茶喝了两个多月。
  此种配方的毒药无色无味,起初服用后让人精神大振,体力大增,殊不知,毒性却随着血液遍布全身,最后就会毒发身亡。
  朱棣原本就一直不能接受权贤妃的死,加上当日权妍儿从发病到死亡也确实蹊跷,查无病因。
  现在听小珍这么一说,顿时就信了几分。
  本来他对贤妃之死就抱着遗憾和内疚,立刻就有一种想为权贤妃伸冤昭雪的冲动,因此火速命内侍召见鱼才人。
  (亲们,往往越是那卑微之人,越是喜欢显摆身份,有木有?比如,生活中,有些小领导。。。。。呃,此处省略三百字。亲们,求推荐。喜欢就票票支持。票票币币你随意。)

  ☆、第三十一章 吕宁妃的最后反击

  鱼才人大喜过望,没想到皇帝如此重视小珍的告密,因此一见到皇帝就言之凿凿地称,此次投毒,吕宁妃是主使,当日北征时和吕宁妃一起研究胡桃茶的大太监王喜公公是合谋。
  贤妃身边的近身宫女芙蕖,也有份。
  因为小珍自称,正是夜晚值守时从熟睡的芙蕖口中听到她说梦话,才知道贤妃被害的真相,因此才来告密。
  接着,鱼才人阴险的暗示,吕宁妃和王喜公公与贤妃本无仇怨,可能是受了某种身份的大人物授意,才想要除掉宠冠后宫的权贤妃。
  这鱼才人所说的幕后主使,剑指现在宫中贵不可及的张贵妃。
  宫里稍微长心眼的都知道,这吕宁妃当日是张贵妃举荐的,而张贵妃的身后是英国公张辅,这张辅的身后是皇太孙朱瞻基的父亲,太子朱高炽。
  这阴狠的鱼才人,凭着一己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