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小地精三岁半 >

第217章

小地精三岁半-第217章

小说: 小地精三岁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学章十分不爽地竖起眉毛,心道这是哪个王八蛋,等他出去非得揍死他不可!
  谁知,门口站着的却是两个年轻人,牛高马大,粗眉大眼,膀大腰圆。
  从五官相似度上来看,应该是兄弟俩。他只觉着眼熟,不知道是谁家孩子。
  “崔幺妹,幺妹你快出来!”那个带头的大小伙子,一张大脸像敷着层猪油,油腻腻的怪难受。
  崔绿真正在自己房间里看书,是爸爸新带回来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传说中在大洋彼岸最为畅销的,广泛流行的政治小说。
  是的,别看名字很像童话故事,可本质却是讨论美国根深蒂固的黑人奴隶制的政治小说,一般图书馆和新华书店是没有的,这本还是顾学章的同事的朋友,有亲戚在海外,从海外带回来偷偷流传着看的,泛黄的纸张不知被多少人翻过,还包了个“红岩”的封皮。
  小丫头看得可入迷了,压根不知道门口发生了什么。
  顾学章把手一叉,挡在门框上,让他们闯不进去,“你谁,找我闺女啥事?”
  这冷冷的声音,让兄弟俩的气势瞬间没了,“叔,顾三叔,我们来找幺妹她妈。”
  “对,我们找黄阿姨。”
  顾学章皱眉,依然不让,冷冷地问:“你们谁?”
  “我叫杨爱卫,我弟弟叫样爱生,我爸叫杨发财,叔还记得吗?”油腻男小心翼翼往后退了两步。
  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听过顾三的事迹,知道不敢惹他,现在看来还是一样啊,甚至比以前还多了分霸气,干部的霸气。这是真正的干部领导,可不是他们爸爸那样的“混不吝”,光嘴上叫嚷嚷,手底下没两分真本事。
  顾学章不说话,继续冷静的看着他们,“我只警告你们一次,再来踢我家门,你们等着。”
  “对,对不起顾三叔,我们是太着急了,急着找黄阿姨。”后头的样爱生似乎更能听懂人话似的。
  可他的赔礼道歉并未换来顾学章的松手,他依然门神似的卡在那儿,“找黄阿姨就黄阿姨,下次再让我听见你们凶我家崔绿真,你们走着看。”
  样爱生咽了口唾沫,要知道这凶神恶煞的在家,他们哪儿赶呀?这不是听说他们盖房子,估摸着他去监工了才来的。
  黄柔正在厨房洗菜,伸出头道:“谁来了呀,快让人进来呗。”
  “黄阿姨,我是样爱生你还记得吗?”头却不住的往里伸,想要看见某个人。
  黄柔一顿,人倒是记得,可样貌变化太大,看着像十七八岁大小伙子,不说名字她还真认不出了。
  “黄阿姨今天看见我妈没?我妈和我弟秋生。”
  黄柔更吃惊了,她跟周树莲已经多年不来往了,怎么找她找到这儿来了。“没看见,怎么了?”
  原来,周树莲和小老三杨秋生啊,已经失踪一天了。
  是的,失踪“一天”。自从她跟张爱国的事不清不楚的爆出来后,虽然没证据,可杨老太和杨发财心里发毛,看她跟看犯人似的严实,平时上菜市场买个菜都得掐着时间,哪天跟哪个男人多说两句话他都要揍她一顿。
  周树莲现在不上班,也不用种地,哪儿都去不了,就天天带着孩子在厂里四处闲逛,东家长西家短的说人闲话,关键她在人际交往上还真有两把刷子,把厂里领导太太团们哄得眉开眼笑,尤其是刘珍。
  两个人简直相见恨晚,没见几次面就引为知己,恨不得同吃同住。
  黄柔出于好心提醒道:“有没有去胡厂长家找过?”
  兄弟俩一愣,“胡峻家吗?”
  黄柔这才发现,他们好像不知道他们妈妈跟刘珍来往密切,她不想多管闲事,尤其是周树莲的事,干脆推过去了。就这么两个大活人,还能真失踪不成?
  说不定又是杨发财打她,她躲出去呢。
  说来也是个可怜人,本来是大上海的千金小姐,来到乡下嫁给杨发财那样的家暴男,都结婚这么多年了还动辄鼻青脸肿,不说外人看着不像话,就是两个大的儿子,也不把她当回事。
  在他们心目中,“母亲”也是没有尊严的。
  可要说同情她吧,黄柔又同情不起来,她婚内出轨,破坏黄英的家庭,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至于以前跟她的纠葛,黄柔早看开了,她现在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哪有心思记那些仇。
  可是,所有人都以为只是“闹脾气”抑或“出去躲一躲”的周树莲,居然一连三天没找到人,她的衣物和私房都还在,母子俩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
  直到满一个星期,杨发财才真正觉出不对劲,去派出所报案。
  派出所的民警本来也没引起重视,因为这两口子打架打到派出所已经不下十次了,每一次女人都挺惨的,可这是家事,他们想管也没权利管,每次只能尽量劝,男人听不听他们也没办法。
  可一个星期不见,两个星期不见,三个星期还没找见人的时候,派出所也急了。因为考虑到她的知青身份,最近很多知青都接连返程了,为了回城可谓是抛妻弃子,他们怀疑她是不是偷跑回上海了。
  赶紧联系上海警方。
  可最近回上海的知青不要太多,有些还拖家带口的回去当黑户,警方和居委会忙查黑户都忙不过来,只是去周家父母所在地看了一眼,没看见人回个电话说没回来。
  杨发财却笃定她肯定是回上海了,不信邪,气哼哼带着俩儿子追到上海,扬言要找到她,狠狠揍死她,不然不回家!
  厂里的邻居们听说,唏嘘不已。大多数人还是同情周树莲的,觉着好好个读过书的姑娘,要不是遇上下乡,哪怕是家道中落也轮不着杨发财这样的家暴男。要是真跑回上海了,那也是好事儿,脱离苦海。
  当然,这些传说对崔绿真是没啥影响的,她全副心思都在“汤姆叔叔”身上。书虽然已经看完两遍了,可她总觉着某些地方理解不了,可能是因为现实的社会里没有因为肤色而歧视别人的案例存在,对黑人内心沉痛的呐喊无法感同身受……但不可否认,是本好故事书。
  她又多了一个可以讲给好朋友听的故事啦!
  春天一到,牛屎沟的一百多亩西瓜苗开始开花,桑葚也熟了,牛屎沟和李家沟顿时忙成一片。高元珍和王满银没空管高玉强,王老太太也管不住他,两口子一合计,给他送学前班啦。
  可李家沟没有学前班,只能从一年级上起,这家伙去到一年级,字不会写,数不会数,连一二三都不会,严重拖后腿不说,还无法无天管不住,不是揍哭了同村孩子,就是气哭了老师,最后被赶回家了。
  作为李家沟小学有史以来第一个被赶回家的孩子,高玉强一点儿也不害羞,更别说难过,不用上学的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高元珍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再这么放养下去,这孩子就要玩完了,上学迫在眉睫。可雨花街道的学前班他没户口,进不去,最后还是黄柔给他们想办法,跟厂里开个口,把他安插进子弟小学的学前班。哦不,现在不叫学前班,叫育红班啦,还是由徐大玉担任班主任。
  崔绿真好想对温柔的徐老师说句“保重”,高玉强不知又要闯多少祸呢。
  这不,刚下课,她就叫上两个好朋友,猫着腰绕到育红班窗外悄悄往里看。想象中的大哭大闹并未出现,他居然跟其他小朋友嘻嘻哈哈玩得可开心了,而徐大玉老师也没有哭鼻子,没有生气的迹象。
  三个小姑娘觉着,不对劲。
  杨丽芝可是知道高玉强的,欲言又止:“你弟……忽然静悄悄,肯定在作妖。”
  菲菲也乖巧的点头,表示赞同。
  中午他留厂里跟幺妹一起吃,夹起一块红黑色的东西,神秘兮兮地问:“姐你知道这是啥吗?”
  “大腰子,猪的大腰子!”
  崔绿真:“……”
  “猪腰子可好吃啦,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哎哟,姐打我干啥,我们村王二狗就是这么说的!”
  崔绿真觉着,这臭小子真是欠揍!
  “高玉强我警告你,这种话小孩子不能乱说,为了惩罚你说错话,给我洗碗刷锅扫地拖地去,不把这家里收拾干净你别想吃晚饭。”姨妈可是要后天才有空来接你的哟。
  臭小子哪里愿意?他在家可是啥也没干过,油壶倒了都不会扶的!小脑袋瓜一扭,不干不干就不干。
  甚至,为了表达他的抗议,他还故意跑楼下玩。大松树底下是一片干净的水泥地,一群孩子正跪在那儿弹玻璃珠,他技术好,已经赢了满满一口袋啦。
  然而,他明明一直在赢,刚才都还装满口袋的玻璃珠,怎么一下就去了一半?
  “谁偷我玻璃珠!”
  其他孩子乖乖伸手出来,啥也没有。
  好吧,他觉着自己一定是记错了,再玩一会儿,回头,妈蛋,玻璃珠又只剩三分之一了!
  “到底谁偷我玻璃珠?”
  其他孩子不服气,七嘴八舌嚷嚷起来,他们是真没偷!
  “喂,高玉强,你看这是啥?”楼上忽然有人喊。
  大家抬头一看,“这不是你姐吗?她怎么拿着你的玻璃珠?”
  高玉强抬头一看,“姐我东西咋在你那儿?”
  “想知道就上来刷锅。”
  “哈哈哈,高玉强你居然要刷锅,你咋跟个娘们似的?”
  “高玉强你不说你是小爷们吗?”
  “高玉强你骗人!”
  这群厂子弟都是跟着更大的厂子弟混的,学到不少不三不四的话,一个个都没桌子高的小屁孩居然开口爷们娘们的,真是欠揍!
  崔绿真站在窗台边,“高玉强你看这又是啥?”
  高玉强见她手里拿着个跟他一模一样的布口袋,跟他装玻璃珠的一样……诶,他的玻璃珠呢?他的袋子呢?
  “是不是挺眼熟呀?想要就给我上来刷锅。”
  玻璃珠是啥?它们不止是五彩斑斓的象征着地位的玩具,还是高玉强的命根子!在家里明明碰一下都不行的!臭小子立马撒丫子跑上去,恬着脸问:“姐我东西咋在你这儿?”
  “别废话,锅碗扫把拖把都在这儿。”崔绿真躺沙发上,一副即将入睡的表情。
  高玉强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他姐到底是怎么在四楼隔空拿走他的东西的,莫非他姐会武功?像武侠小说里的大侠一样,会轻功什么的?虽然他还不识字,没看过武侠小说,可这玩意儿就跟瘟疫似的会传染,大孩子看的传给小孩子,小孩子再传给他!
  想到这个可能,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哇哦!姐你太厉害了吧?你跟谁学的武功?可以教我吗?”
  崔绿真:“……”
  “姐你武功这么高,能不能帮我揍一个人,不,揍两个,不对,四个……哎呀我不管,就是好几个讨厌鬼,你帮我揍他们成不?”
  崔绿真:“……”看不出来臭小子仇家还不少。
  “想知道?先把我惩罚你的事干完。””好嘞!”臭小子二话不说,屁颠屁颠跑厨房去,幺妹指挥着他,像她小时候一样,把水放地上,坐小板凳上慢慢洗,洗完要把地上的水擦干净,不然会滑倒。
  很好,花了四十分钟,把屋里收拾干净,他已经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哪还想得起要看啥武功。
  小地精悄悄对窗外的大松树眨眨眼:“谢谢你呀,大松树哥哥。”
  接下来几天,都大同小异,但凡他说一句脏话,幺妹就罚他干活,四岁的高玉强,家务活是越干越顺手,脏话也飙得越来越少了,等周末接回家的时候,发现他居然会主动干家务了?
  高元珍:“???”
  王满银:“???”我儿子命咋这么苦,家里有一个爷们会干家务就行了,咋你也进了这苦海。
  他们不管过程如何,反正儿子被调教好了,这个结果是乐见的。等到新房子完工,装修的时候,两口子就是丢下厂里的活不干,也专门抽出几天时间忙前忙后。
  王满银认识的人三教九流都有,认识水泥厂的,装修队的,瓷砖厂的,给他们挑最好的料,价格还便宜。
  就连窗帘厂的人他也认识,几杯酒下肚称兄道弟,直接上门给大房子量身定做,质量好,还洋气,听说是从广州进的窗帘布。
  甚至连家具厂偷偷在外头做工的工人他也能认识,价钱便宜不说,还能完全照着尺寸量身定做。
  于是,四月份的最后一天,崔绿真家的大房子就彻底完工了。三层高的小口,放眼望去又新又洋气,方方正正坐落在开阔的田野上,红漆铁大门能开进一辆车,高高的围墙里是宽敞的大院子,除了大门口到堂屋的小路铺了青石板,其他地方都是泥土地。
  “咋也不打水泥地板?”王二妹奇怪的问。
  刘惠挺了挺胸膛,“咱们幺妹说要留着栽花种草呢,水泥地板有啥好稀罕的?”她可骄傲坏了,这青石板还是她帮忙铺的。
  王二妹白她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