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继承亿万家产后她爆红了整个娱乐圈 >

第38章

继承亿万家产后她爆红了整个娱乐圈-第38章

小说: 继承亿万家产后她爆红了整个娱乐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国小哥如碰到了什么神迹般的,当即言表激动之情,叽里咕噜地说了一大通话——和先前的中年船夫不同,小哥说的是纯德语,对于绝大多数的直播间观众而言,几与天书无异。
  直播间里,大部分人非常困惑。
  【这说的是德语吧?容老师为什么会德语啊???'惊讶'】
  【容老师以前不是Stanford毕业的吗?我之前查过,这个院系里有个叫穆勒的德国籍教授,而且还是指导容老师论文的……所以大概可能也许,容老师就是从他那里学的吧。】
  【容老师斯国一呜呜我老师还是以前北京的高考状元怎么我没有从他那里学到一点】
  有人试图求助。
  【所以有没有带翻译师来翻译亿下'愤怒的小鸟'】
  有人给出解答。
  【二外是德语,我听懂了点……小哥问是不是容先生,容老师说是。然后小哥说我很喜欢您的电影,拍得很好……】
  【日耳曼文学专业的来帮忙解释下,这个奥地利的小哥哥是容老师的粉丝,他先是说了很长一段话赞美容老师的演技,说他最喜欢的是风化城。他看了之后觉得特别感动……此处有八百字的夸人小作文。最后小哥问容老师,他们背着的是什么东西,看起来很像是乐器。容老师就说了是乐器,要拿去卖的。小哥说正好我爸妈就是音乐之友协会的经营者,我可以跟他们商量一下,把你们带的全部乐器给买下来……卧槽!】
  直播间观众:“……”
  这什么走向啊???
  也太魔幻了吧!!!
  实话实说,虽然节目组发布的任务难度系数很高,直播间观众们初闻时也直呼魔鬼,但众人心里其实多少也有点数:像这种高难度的综艺任务,真要亲力亲为,节目组嘉宾多半无法做到——但节目组兜个底捯饬捯饬,最终总能皆大欢喜,如期结束。
  否则,要真是卖不完就回不了国,那节目岂不翻车了?
  想想也知道,这不可能。
  综艺的目的从来就不在于输赢,综艺里的输赢也不意味着成败。在节目里,规则定了,谁胜出谁就赢了;可出了节目,谁能通过节目收割最多的流量、谁又能将这些流量最大程度地转化为红利——谁就是笑到最后的赢家。
  早几年、十几年前,综艺节目才在内娱兴起的时候,刚接触这些的观众不知内情,察觉过来节目有台本还大加抨击。后来看得久了见得多了,观众们慢慢地也就见怪不怪了:管它台本不台本呢,好看不就行了?
  看别的综艺是这样的心态,看《直播指南》固然也是。
  余裕刚发布任务的时候,观众们想象中的场面大约是:节目嘉宾辛辛苦苦找场地,辛辛苦苦铺货,铺货过程中导演组再来安插一些明显是工作人员充当的路人,再发布一些任务,最后任务被完成,本期节目结束。
  但,大家万万没有想到——
  节目才开始不到一小时,就有容老师的歪果仁粉丝说可以把全部乐器了全买下了???
  这要真被全买了,那后面还播什么啊?
  真就播六个人在各种景点打卡……?
  迷惑,太迷惑了。
  ……
  屏幕之外,外国小哥却是说到做到,直接把一行人带去了音乐之友协会的根据地——音乐之友协会大厦。
  本着活跃气氛的原则,前往音乐之友协会大厦的一路上,顾如归开始侃侃而谈,介绍起音乐之友协会大厦来。
  音乐之友协会大厦,本名Wiener Musikvereins。
  对大多数人而言,音乐之友协会大厦是个陌生的名字,但若提及维也纳金。色大厅、爱乐乐团这些,则基本略有耳闻——而鲜少为人知悉的是,金。色大厅并非独立的建筑,它正是音乐协会大厦的一部分。
  音乐协会之友大厦与查理教堂隔街而望,始建于1867至1869年,是丹麦设计师主持修建。大厦外墙由米黄、灰色、浅桔红三色撞色相间,外观若古希腊神庙,正立面为三尊女神像所支撑,造型古典别致。内部共有六个主要音乐厅,金。色大厅则是其中最著名的,也是面积最大的一间,可同时容纳2000名听众,也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固定演出地点。
  而金。色大厅与莱比锡布商大厦音乐厅、波士顿交响乐大厅、柏林爱乐音乐厅、阿姆斯特丹音乐厅齐名,是世界五大音乐厅之一。
  维也纳爱乐乐团又是举世闻名的乐团。
  所以,简单点说,在奥地利,乃至在全球音乐业界,音乐之友协会大厦的地位都很不一般。
  而《直播指南》第五期刚开始,嘉宾们就碰上了音乐之友协会负责人……的儿子。
  然后,音乐之友协会负责人的儿子又是容老师的粉丝。
  直播间观众:“……”
  【这进展……就真开了挂啊'捂脸'】
  【其实也说得过去,毕竟容老师拿的不只是A类,还有小金人啊,容老师推上不都有几千万的海外粉丝吗?】
  【……】
  外国小哥姓Koenig名Thomas,性格活泼开朗,一路都在用母语絮叨聊天,被直播间的日耳曼文学专业翻译带师同声传译。那其中的溢美之词堪比粉丝界莎士比亚,直接把国内的绒花看呆眼了都——原来还可以这么吹彩虹屁的吗?
  学废了,谢谢。
  等到了协会大厦处, Koenig小哥在前引路,在一间办公室前停步,目光朝众人示意,边道:“Warten Sie doch mal!”
  【请稍等。】
  而后他抬手,敲门,进去约半分钟,一位中年外国男人随他走出。同款的棕发碧眼,一望即知这是对父子。
  不过,比起Koenig小哥来, Koenig先生将军肚已经挺了小半,身材微微发福。透着副眼镜,初老的一双眼睛是炯炯的,开嗓,声音也是不同于Koenig小哥的沉稳沧桑:“你们好。”
  节目组嘉宾:“……”
  直播间观众:“……”
  他说的是中文。
  且有平仄有起伏,没有外国人常见的生硬口音,是极纯正也极流利的,与母语学习者几无区别。
  直播间观众也不住惊叹。
  【这个叔叔说中文说得好流利!普通话比我都标准'捂脸'】
  尚未从震撼的心绪里回神,Koenig先生却再度出声,语调舒畅,措辞流利,“Thomas说,你们想要出售一些中国本土乐器。刚好,我们协会最近计划成立一个东方音乐乐团,需要用到这些乐器,我愿意按标价全部买下。”
  他说到这里时,直播间里已经是议论纷纷了。
  【所以这就卖完了吗???】
  【天啊!这么顺利的吗?那接下来节目的流程怎么走啊?】
  【好奇节目走向】
  也在弹幕议论纷纭之时,Koenig先生却再度开腔,“但是——”
  转折来了。
  正在看节目的观众心被一提。
  但是什么?
  Koenig先生道:“一百零七万人民币的古琴除外。”
  Koenig先生外形肃然,说话风格亦是严谨,在表示不买这把古琴后,他又解释了原因:“中国的古琴只有七根琴弦构成,音域较宽,音色也比较单调平淡,很难让人产生共鸣。所以,我们并不打算邀请古琴表演家加入新乐团。”
  他言尽于此,但弦外之音尽出。
  不邀请古琴表演家加入,那当然也不需要买琴了。
  平地起波折,虽然遗憾,但直播间观众还是表示了理解。
  【这个叔叔真挺好的,一点不还价不说,后面不买还解释了一大堆。其实我觉得大家都能理解的,毕竟这琴是太贵了'笑哭'】
  【嗐,我就是音专的,古琴八级,觉得他说得没毛病。古琴就七根弦,音域是四个八度零两个音,散音、泛音、按音都太安静了……太安静,所以听起来就显得平,不说钢琴小提琴什么了,就连三个八度的古筝都比它好听。】
  【啊这,所以接下来就专门找土豪买家来买一百零七万的琴吗?】
  【……】
  Koenig先生对着节目组一行说这番话时,双方就站在办公室外的走廊上。红色柱廊支撑,金色顶棚装饰,此时壁灯散光,大厦装潢便显出带着年代感的华美气味。
  考虑到协会大厦常年办音乐演出,大厦内部厅与厅之间均用了特质的金属板隔开。是而,走廊的杂音不能入内,厅内乐声也不能飘散到外面来。当Koenig先生不再说话时,横亘在众人之间的便唯有静谧极致。
  也就衬托了那一痕声落地,明明是鸿羽般的轻,在此刻却也如墨落纸般的,清晰至极。
  “Koenig先生。”
  “我认为,您说得不对。”


第46章 合欢   你可以吗。
  音量虽不大; 在密闭空间里,却是掷地有声。
  容绰偏首而望,看见女孩子侧对着他站着; 脊背站得笔直; 发旋卷卷的尽收眼底。
  站在音乐之都的土地,对着音乐协会的权威。
  这声反对,需要一定勇气。
  其余人等也均循了声音望去; 包括那位身材稍微走形的Koenig先生。
  看见说出这话的是六个人当中年纪最小的女孩; 和他上高中的小女儿差不多大——这样想着; 再开口时,Koenig先生嗓音柔和里带着微笑,“小姑娘; 请问——我是哪里说得不对?”
  此时对着晏歌,Koenig先生刻意摆出了长辈的温和姿态; 然大抵因他常年经营着音乐之友协会,出入维也纳都是音乐权威的缘故; 即使此时刻意压低姿态作势温和,一出口,照样有如风雨欲来的沉沉气场。
  在那气场前,晏歌上前走一步,回望向Koenig先生,亦回答他的提问:“我认为,您对古琴的评价不对。”
  Koenig先生笑了笑; 带着敷衍年轻人的意味:“愿闻其详。”
  不曾回避地; 晏歌直视着Koenig先生:“的确和您说的一样,古琴只有七根琴弦,按五声音阶定弦时; 它的音域是四个八度零一个大二度,音域较宽,音色安静——但那不是平淡。”
  Koenig先生未置可否,但面上笑意微收。晏歌则徐徐缓缓地道来:“古琴空弦时音高不定,随弹奏乐曲而定,调式有35种,一琴三声,共有七个散音、九十一个泛音、一百四十七个按音。”顿了顿,她盖棺定论:“所以,我认为,您说它平淡,是不对的。”
  一通下来,现场静如能闻针落,而Koenig先生笑意收敛,容色变得板正。两秒后,他开了口:“小姑娘,你说的这些,从理论角度来说没错。但在我们音乐之友协会,有这样一句话,你大概没有听过——”
  “More practice,less theory。用你们中国人的话说就是,行胜于言。”稍稍停顿,Koenig先生开口,一字一句:“三流的表演家也比一流的评论家强。也许就像你说的,古琴一琴三声——古时候的中国人把这称作是一器具三籁,天地人三籁,是吗?”
  显然不以为然,也根本不认同地,Koenig先生笑笑:“至少,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听过哪一位古琴演奏家可以演奏出这样的水平。”
  看向晏歌,Koenig先生十分轻巧地反问着她:“或许,你可以吗?”
  那四个字的反问,也形同于三分的挑衅。而二人这间这番对话,虽无明火,却有暗流,堪称针锋相对。
  双方各执一词,且均有各自的立场。一个是从理论上来说的,一个是从实践角度说的。粗略听来,好像也不好说是谁对谁错。
  说晏歌是对的吧,可是……古琴那个调调,上过初高中音乐课的人都听过,很低很沉很平,就跟反复重复一个单音节似的。听人弹弹,真感觉能直接进入梦乡。
  说Koenig先生是对的吧,但是晏歌的从理论书本角度又没说错,而且——
  什么叫,或许,你可以吗?
  这态度,未免挑衅过头了吧?
  让人听着就不舒服。
  道理上其实不好站队,但在感情偏向上,直播间观众都倾向于晏歌。
  【晏小歌没说错,我们的国家非遗音乐没什么不好的,只是他不懂欣赏而已'愤怒的小鸟'】
  【晏歌妹妹怼得好!】
  因为提及古琴,顺其自然地,也有观众想起了半月前的流光ACG漫展。
  当时那一首《大道长生》,不就是辅以古琴,边弹边唱的吗?
  【想想这个外国大叔说得也不对啊,之前晏歌在漫展上唱的《长生游》主题曲,原曲不就是纯古琴演奏的吗……?那个弹得很仙很high啊……?还是我记错了?】
  【对对对,我也记得那个《大道长生》,当时还有音乐博主说,弹琴的人是有三四十年演奏功底的高手!!!当时听了就觉得歌好听曲也好听,神仙配配子ww】
  【确实,那个古琴配乐听起来一点也不平,超有感染力的!可惜节目组没把那个高手请来,不然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光靠晏歌妹妹一个人在说也没什么说服力啊……。】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