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第2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南的这一池死水也因为王守仁的到来有盘活的迹象,当然也仅仅是迹象而已。
一连数日,都有府县官吏来面见王守仁,王守仁乐的如此。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作为上位者最重要的素质就是懂得倾听。
王守仁其实也是在学习之中,毕竟他也刚刚成为督抚大员没多久。
东南地方官吏也许憋的时间太久,此番开闸自然如滔滔江水陈言不绝。
这些建议中当然有想当然的,但也有不少切中要害的。
王守仁令书吏把所有的建议都抄录下来,然后一一仔细研读,挑取可用的部分再与他的大略相结合。
抗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极大的耐心。所幸王守仁不缺乏这样的耐心,他要和倭寇斗到底。
韩纶返回王家后便被韩家家主韩遵召去问询。
韩纶亲眼目睹了官军对韩家走私武装的屠杀,早已吓得面无人色,自家老爷问了好几次才反应过来,抖若筛糠的说道:“老爷,那些官军用的是火铳一样的东西,他们列成一排齐射,弟兄们都被射成了筛子啊。”
见管事如此没用,韩遵直是气不打一处来。
“哼,火铳?那可是京营配备的东西,你觉得可能给南直官军配备?再说火铳也就是吹起来的,哪里有传说的那般威力。真要是那样鞑靼人还能那么嚣张,几次三番围攻大同?”
韩遵说的不是没有道理,火铳并没有在大明全军进行普及。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京军特有的配备。
而且现在连标配火铳的神机营都不能保证人手一铳了,怎么可能抽出多余的发给南直卫所官军。
至于火铳的威力,韩遵也不认为就像传言的那么大。毕竟没有大的战事佐证,要说火铳威力真的如此,难以让人信服。
“可是,可是老爷那是小的亲眼所见啊。”
韩纶都快哭出来了。
“织田生生被射成了马蜂窝,那可是织田啊!”
显然在韩纶的心目中浪人织田惠郎是绝对的强者,这样一个强者被官军像杀鸡一样杀死,对他的震撼和触动实在太大了。
“织田也死了?”
韩遵愣了一愣,良久才吐出一口浊气。
“这么说,这只官军真的配备了火铳火铳的威力真的如此之大吗?”
“老爷,小的拼死跑回来就是为了告诉老爷咱们收手吧。跟官府斗下去是没有好下场的。”
“够了!”
韩遵嘴角一阵抽搐,眼神中闪过一丝怨毒。
“这件事只是一次意外,织田显然是马失前蹄了。休要再说什么罢手的话,你可知我韩家每年的岁入有一半都是来自海贸。要是海贸断了,那韩家就完了!”
“可是老爷,朝廷不是设立海经局了吗?”韩纶咽了咽唾沫道:“韩家可以向海经局报备,成为正经的海商啊。何必这么偷偷摸摸的呢?”
“屁话!”韩遵怒目圆睁道:“海经局?那就是朝廷捣鼓出来抢钱的。十税一,大宗十税三,老子一单才赚多少,他们凭啥拿走三成。”
韩纶吓得噤声不言不敢再触自家老爷的霉头,这种时候还是认怂吧。不然老爷一怒之下叫人把他沉了井他可没地方说理去。在大家族仆人就像猪狗一般,别看平日里威风八面,但那是借着家族的势。一但惹恼了家主遭到弃用其下场是异常凄惨的。
沉默了良久,韩遵突然想起什么事来,手指韩纶道:“那些人一个都没有被俘获吧?”
韩纶忙不迭的点头:“是啊老爷,他们当场就被射死哪里还能活命。”
猛然间他忽然意识到了什么,见韩遵朝他快步走来下意识的向后退去。
“那就好,那就好”
韩遵眼中射出两道凶光,那是野兽才有的目光。他身子向前一跃将韩纶扑倒在地,紧接着双手死死朝韩纶的脖子掐去。
“老老爷你这是做什么。”
韩纶又惊又惧,双手死命想要掰开自家老爷的手。
可韩遵这双手就像一对铁钳一般,哪里是韩纶能够掰开的。
“我送你上路啊。”
韩遵面目变得狰狞起来,面上肌肉因为颤抖显更加扭曲。
“除了你知道这件事的人都死了。”
“老,老爷我不明白”
“黄泉路上做个糊涂鬼可不行,你记住我韩遵宁可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你知道的东西太多了。”
韩遵又加了几分力气,韩纶痛的呼吸困难,气息急促直喘,如拉风箱一般。
他拼命的蹬腿挣扎但却是无济于事的。
韩遵已经钳制住韩纶的命门,韩纶只是垂死挣扎而已。
“呃呃”
韩纶发出了几声低沉的哽咽声便断了气,韩遵一屁股坐在地上擦了擦额角的汗水无奈的唏笑道:“你不死韩家便不能安宁。”
虽然韩纶是韩家的仆人,但是突然身死在韩府还是会引起怀疑的。尤其是现在这个敏感的时间段。
韩遵不敢大意,拖拽着韩纶的尸体便往后院走去。
索性左右无人,韩遵一路把韩纶尸身拖拽到后院一口枯井旁,心下一横将老仆丢了下去。
第五百四十八章 府兵与军户制
“皇爷,捷报,捷报啊!”
张永小跑着来到天子寝宫跪倒在地行了大礼。?
朱厚照本来百无聊赖的打着盹,听到张永这句话身子下意识的弹了起来,却是睡意全无。
“你说什么?捷报?”
朱厚照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手舞足蹈,哪里还有半分九五之尊的样子。
“是啊,皇爷,从东南来的捷报,松江府来的捷报!”
张永难得见皇帝这么高兴,遂也跟着眉开眼笑。
朱厚照深吸了一口气闭上眼睛努力让心情平复下来。
“朕果然没有看错人啊。王守仁是块领兵的料子。”
张永赶忙拍马屁道:“还不是皇爷您英明神武,乾纲独断。王大人尊奉皇命,大捷也在意料之中啊。”
张永拍马屁的工夫已臻化境,拍的朱厚照舒服不已。
他哈哈大笑,大手一挥道:“你这奴婢嘴巴跟抹了蜜似的。不过朕听得舒坦。”
稍顿了顿,朱厚照沉声道:“看来这燧发枪实战的威力也很大,可以进行全军推广了。只不过产量一直是个问题,要给西北宣大边军都配备上恐怕还要些时间。”
“有小阁老在想必日子还能再往前提一提。”
张永忖度了一番措辞,道。
如果换做别人,张永是不敢这么说的。可小阁老不一样,皇帝陛下对他的信任无以复加,二人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君臣关系。
便是张永把一切溢美之词都献给谢慎,天子也不会起疑。
“嗯,先生做事朕是放心的。等平了倭寇,朕便要全力北征把鞑靼人彻底打服!”
朱厚照攥紧拳头,直是意气风发。
是啊,有了燧发枪还担心什么鞑靼骑兵?
再犀利的骑兵面对枪兵的排队齐射也会被射成马蜂窝!
如此一来大明根本不必再以己之短攻敌之长。朱厚照所需要做的便是配备给边军一人一只燧发枪,令他们列阵推进,把鞑靼人赶出漠北,赶到雪原之中。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眼下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剿灭倭寇。
只有平定了东南才能没有后顾之忧,专心对付北面的鞑靼人。
“快把先生宣来,朕要与先生同享大捷之乐。”
“奴婢遵旨!”
张永虽然不明白这些军国大政,但也知道大明东南沿海遭到倭寇肆虐久矣。王巡抚这一仗打的真他娘的提气!
谢慎随着张永来到豹房,笑声道:“有劳张公公了。陛下应该很欣喜吧?”
“何止是欣喜啊,陛下是龙心大悦啊。”
张永添油加醋的描述了番朱厚照的反应,赞叹道:“陛下说了,小阁老也是居功至伟的,还说叫小阁老多造些燧发枪给大明边军人手配上一只呢。”
“谢某何德何能,蒙陛下如此厚爱。”
谢慎说了一句场面话,张永也打了个哈哈。二人相视一笑一齐走入殿内。
朱厚照又吩咐了张永几句,张永便倒着退出了大殿。
朱厚照一把拉住谢慎的手道:“先生,朕这口恶气总算出了。东南大捷,大捷啊!”
谢慎心中感慨不已。
朱厚照到底还是爱这个国家的,或者说他爱这个国家甚于任何人,尤其是那些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却做着男盗女娼事情的士大夫。
但是朱厚照不会表达爱,便让这些文官抓住了把柄从而做出了一系列诋毁朱厚照的事情。所以后世看到的明武宗形象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荒淫帝王。
“臣恭喜陛下。东南若是安定,海贸也可以顺利进行了。”
“嗯。朕请先生来就是想询问有功将士该如何封赏。”
朱厚照这句话是没毛病的。虽然平倭战事才刚刚开始,但封赏却不能等到整个战事结束才进行。
不然会寒了将士的心。
领兵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士气和军心,这两样东西要是保证好了,打胜仗甚至连胜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而且说句老实话,大明的武人地位已经很低了,如果再不能赏罚分明,恐怕离心离德的武将会更多。
这便是大明学隋唐府兵制学了半吊子的悲哀。
隋唐府兵虽然也是农忙种地,农闲练兵但和军户有着本质的区别,那就是府兵有很高的地位,也有很可观的上升阶梯。士兵只要立下大功便能连升数级,再立功再升。在地位上武将甚至可以和文官平起平坐。
看看初唐的那些将领吧,李靖、李绩、侯君集,哪个不是宰辅级别的人物。他们上马是将军,下马是能臣,从不会有人因为他们的武人出身而看低他们一眼。
大明则不然。在大明,武人地位天生低文人一等,别说入内阁了就连兵部尚书都不可能让一个纯武将担任。
这样的上升前景还会有哪个武将卖命?大多是混日子罢了。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尴尬的情况就需要从兵制上入手。
改军户为募兵只是第一步,其实谢慎的终极目标还是效仿隋唐府兵制创建一套完善的晋升体制,这才是府兵制的精髓。
府兵制的基础是土地,也就是均田制。
这也是为什么初唐时府兵制达到鼎盛,随着进入中唐却迅速崩坏。
任何朝代经历过战乱都会有大量土地,人口少土地多地自然够分。等修养生息一百余年人口基数上来了,地也被兼并的差不多了。
地都集中在地主手里拿什么来分?
等到了土地问题无法调和便到了一个王朝灭亡的时候。
谢慎力推在全国范围内重新丈量土地,就是尽可能的虎口拔牙拿下更多的土地,为之后的改革做准备。
军人们最看重的不是钱而是地,钱可以让他们感到一时的满足,地才会让他们时刻保持愉悦。
回到当下,朱厚照封赏有功将士便是让士兵们得到一时的满足。这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却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陛下,臣以为应注重封爵而轻金银赏赐。”
明代的爵位虽然远不如隋唐来的显贵,但那也是爵位。这些苦哈哈出身的士兵要是有机会封爵哪怕是最低等的男爵也定会乐开了花。
第五百四十九章 上升阶梯
“封爵?”
朱厚照显得有些犹豫,抿了抿嘴唇试探着问道:“先生真的觉得这样可行吗?”
谢慎恭敬道:“陛下有没有想过为何我大明军队的战斗力一直被人诟病?”
谢慎如此直言不讳的点出这个顽疾,让朱厚照的面上挂不住了。
少年天子面色通红,支支吾吾了半晌仍是没有给出答案。
“先生觉得呢?”
“陛下,依臣之见,是因为我大明的军人觉得没有奔头。”
谢慎不疾不徐的说道:“大明的军人地位很低,别说是读书人,便是普通种地的百姓都不如。但是他们没有办法,太祖制定了军户制,父亲当兵儿子就必须当兵,故而他们自然是抱着混日子的态度得过且过了。这也是为何卫所官兵一代不如一代。臣力推兵制改革,也是因为看到了这点。大明的军制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了。新军没有老军户的顾忌,但要是让他们看不到希望,很快也会同化成那些卫所官军。”
“先生是说朕封赏这些有功将士爵位便是给天下人展示一个态度,告诉臣民们凡是为大明上阵杀敌即有机会封侯拜相?”
朱厚照似乎有所顿悟。
谢慎很满意的点头道:“陛下说的不错,要想振兴大明军队,唯有此法。”
当一个人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