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妖灵珍馐志 >

第14章

妖灵珍馐志-第14章

小说: 妖灵珍馐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苦儿自然是不知道的,她跑到后厨,才得知早饭的时辰都过了,大家忙的是今日的午食。李苦儿踏进灶房,何未染正在灶边忙活,见了她来,笑道:“懒虫,可算是起了。今日是处暑,听闻这边处暑是要吃鸭肉的,我正打算做呢。”
  
  李苦儿正饿着,见何未染又要做好吃的,忙凑过去看。
  
  “饿了吧,先吃个肉包子。”何未染从蒸笼里抓了一个热气腾腾的肉包给李苦儿,继而道:“我要做的是田螺老鸭煲,不算难做,却也讲究。高汤需要精心熬制,做到浓而不腻,鸭肉需选两年以上的老鸭,蒸得酥而不烂,香料药材不能缺,却不能过于繁杂掩盖其本身的味道,还有田螺,虽主要是提鲜之用,也要先行爆炒,这样才能鲜香入味。对了,今日我要你帮我做件事。”
  
  “啊?”李苦儿正想着这田螺老鸭煲和那个梦境的关系,突然被何未染拜托了事情,还愣愣的反应不及。“何姐姐,你尽管吩咐。”
  
  “你去打听一下花翎班程霞姝的住处,待我这老鸭煲出锅了,你也给她带一盅去。”
  
  李苦儿自然甘愿,只是何未染的用意,是不是能说明那一切幻景,并不是梦?

19、田螺老鸭煲(六) 。。。
  七月十一,花翎班程霞姝又回到了戏台上,这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清水镇,大家都猜测着其中发生了什么,李苦儿却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昨日自己送去的那盅田螺老鸭汤。毕竟那盅汤,与别个都不一样。
  
  阿初端走了供老王爷享用的田螺老鸭煲,何未染又特意单独炒了一颗没有剪尾的田螺,取先前留下的鸭汤一同又炖了半个时辰。这汤汁泛着乳白的颜色,干净,除了那颗田螺,看不见任何配料。何未染用竹筷将田螺夹出丢弃,李苦儿却注意到,那田螺是空的,里面什么都没有了。她问何未染:“田螺肉去哪里了?”何未染说:“融化了呀。”李苦儿起先是不信的,拿了勺子在汤里翻找半天,确实是找不着田螺肉。她又问何未染:“田螺肉怎么会化呢?”何未染直言不讳:“因为那本就不是田螺肉,而是程霞姝唱戏的天赋,一切不过是螺女的幻术罢了。”
  
  这就对上了,这就对上了呀!李苦儿终于可以确定,昨夜自己并不是做梦,只不知为何,那事前后的记忆却是空白的。
  
  她心里百般纠结,还是提着食盒一路打听着找到了花翎班。程霞姝自然是在的,却坐于窗边独自喝着闷酒看着街上来往的行人,郁郁寡欢。她醉了,醉态尽显,眼神迷离,双颊绯红,说话的声音也是飘的,但她似乎还是记得李苦儿的,说要请她喝酒。李苦儿为难死了,她觉得程霞姝一定是醉得狠了,不然哪里会要请她这样一看就是与酒无缘的小姑娘喝酒。
  
  她对程霞姝说:“何姐姐叫我带了汤来,你尝尝。”李苦儿不愿意告诉她事情的真相,似乎并不因为这其中有多少不可思议,而是何未染并没有许可过她能将这事告诉他人,李苦儿美滋滋地觉得,这是她们两个人的秘密。
  
  程霞姝只喝酒不说话,她醉着,李苦儿的说辞似乎并没有在她脑子里留下任何印记。李苦儿无法,只得掀开食盒,将那汤盅取出。汤还是热的,打开盖子,鸭汤的香气自然的散逸出来。程霞姝闻到这香味,闭上眼,颇为享受的深吸一口气,继而突然睁眼,中邪了一般,从李苦儿手里夺过汤盅,全然不顾形象地仰头灌下。李苦儿吓坏了,怎么也想不到往日里举手投足都温婉如水的名角儿,会有这样的举动。愣愣地看她咕噜咕噜灌完了鸭汤,然后又似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悠悠软倒在桌案上,李苦儿又傻眼了。“不会被毒死了吧?”她探了探程霞姝的鼻息,还好,活着。
  
  收拾了汤盅食盒,她便离开了。如今知道了程霞姝已然恢复的消息,李苦儿也算松了口气,可另一方面,又彻彻底底认识到何未染并非凡人,她全身是谜,让人看不透,与谁都不一样。
  
  “即使是妖怪,也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妖怪吧。”李苦儿舒了口气,突然觉得豁然开朗。
  
  日子继续平静地过着,暑热渐渐退却,老天爷已经变了脸,三天两头倾盆的大雨夹杂着些许的寒气,听说镇上许多人得了风寒,让茅大夫忙得焦头烂额。李苦儿倒好好的,只是看着大雨下个不停,也不爱往外跑,除了王府洒扫和下田干活,便是呆在家中折纸银锭。七月半要到了,她要折许多许多纸银锭,烧给爹娘和李家先祖,好让他们在阴间过得阔绰一些。李家人丁单薄,到李苦儿这代只剩她一个,论起旁的亲戚便远了,她也不认识,反正年年都只有她一个来烧纸,也不见他人。
  
  七月半眨眼便到了,李苦儿折了一大箩纸银锭,眼睛都要花了。按着清水镇的习俗,七月半鬼门开,这一日,白天要祭祀先祖,夜里则不宜出门。
  
  清早,扫完了庭院,吃好了早饭,她与何未染说了一声,便打算回家拿东西与隔壁刘家一起去上坟。五年来做这些大事,便是跟着隔壁家刘家婶子学,两家世代是邻居,就连祖先的坟头都是挨着的。
  
  “哎,等等。”李苦儿顿住身形转过头,又听何未染道:“今晚我们一起去稻川放河灯吧。”
  
  “今天?”李苦儿犹豫了,虽然这是早一个月便约定过的,但也没说是七月半啊,那邪门儿地方,又在这么个阴极了的日子。
  
  “非今晚不可么?我们这里,晚上都是呆在家里不出门的,说是,在外头容易撞鬼。”她的眼里尽是挣扎,心慌慌的。
  
  “怎么,怕了?”何未染笑着揉了揉李苦儿的脑袋,道:“与我一起也怕么?在湘城,每逢七月半晚上,百姓们都会去河边放河灯,超度水中亡魂。你看,这里有这里的民俗,那里有那里的民俗,不都是对的,但若说哪个错了,也不尽然。撞鬼,抑或是超度亡魂,都需具备许多条件,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我这么说,你明白么?”
  
  李苦儿被说得一愣一愣的,问她明不明白,有点儿明白,其实也不特别明白,却还是点头道:“反正只要有何姐姐在,我什么也不怕,如果能超度阿绪,那就更好了。”
  
  “乖。那便说定了,吃完晚饭,我们便出发。”
  
  两人约定好,李苦儿便撑着伞回去了,雨已经比前几天小了许多,也算是老天开眼,知道这一日百姓们要燃烛焚香烧纸钱。
  
  一到家,隔壁刘叔已经在院子里备牛车了。他家有一头黄牛,常是犁地之用,有时候也会上了缰绳拉牛车。
  
  “苦儿回来了啊?快收拾收拾,咱们该走了。”刘叔手上紧着缰绳,与李苦儿说完,又冲自家里屋道:“孩子妈,好了没啊?苦儿都回来啦!”
  
  “知道了知道了!我把碗洗了就来!招子,你快把东西搬车上去。”
  
  李苦儿看他们忙碌,自己也不由加快了速度。幸而昨晚就把东西备好了,一筐纸银锭,一小篮香烛,还有一个大食盒,放了五花肉、小鲫鱼、豆腐皮、五味盘、白米饭,加上酒壶酒盏,以比往年丰富许多了。李苦儿一边将东西搬上牛车,一边想:要不是何姐姐给自己那样的活儿做,恐怕今年爹娘好不容易上来一趟,还是吃不饱的。
  
  “苦儿姐,放着我来!”说话的是刘家独子刘招,今年十二岁,半大小子,大家都叫他招子。刘叔刘婶想要儿子做个读书人,每天逼他去上学堂,他其实极不乐意,常来敲李家大门,求李苦儿帮他做功课。李苦儿又不是什么才女,不过跟她爹识字读书到九岁,后来也没人教了,书看了不少,但不求甚解,就是想求也没人给她解,所以书上的大道理学得颇为粗糙,实在帮不了太深的,多是糊弄过去。招子觉得这糊弄的就刚刚好,不算太差,也不算太好,看起来特别真实。也因此,刘招对李苦儿这位邻家小姐姐颇是依赖。
  
  东西都搬上了,两人坐在车上等刘婶,刘叔也穿好了蓑衣斗笠准备妥当,嘴上又催促了刘婶几句,才见她端着两盘糕点跑出来,一个劲儿笑着说:“瞧我糊涂得,早上蒸的糕都忘了取,招子、苦儿,你们快接着。”
  
  李苦儿知道这其中一盘是给她供爹娘的,感动极了,道了谢,连忙将糕点放进去,怕被雨淋坏了。三人坐在牛车的篷子里,雨还淅淅沥沥地下着,打在篷子上,听起来更大了。
  
  两家的坟在郊外,挺远的,其实清水镇上的人,死后大多会葬在那里的坟山上,因为曾有位德高望重的道人来看过,说那里的风水好,作为阴宅可福延子孙。但要问这是不是真的,也没人感觉得出。
  
  牛车走了半个多时辰,终于到了,此时山下已栓了好些马车牛车,乡里乡亲到了不少了,大伙儿也不怕有谁来偷马偷牛,这么多祖先看着,哪个小贼有那胆子,也不怕自家大人在地下蒙羞?
  
  四个人将祭祖用的东西一提溜,便上了山。坟包在山腰上,雨天,路不好走,着实费了一番功夫。到了坟前,长久没来,已经长了许多杂草。李苦儿放下东西,先将杂草除了,才把供奉的东西一一备好,摆上吃食,倒上小酒,点上蜡烛,插上线香,李苦儿撑着伞为香烛挡雨,瞧着爹娘简陋的墓碑,不禁悲从心来。
  
  “爹,娘,苦儿来看你们了。”

20、竹香肉粽(一) 。。。
  雨水冲刷着万物,打在李苦儿的纸伞上,落下,又缓缓渗进她脚下的黄土。她抹着眼泪,袖子都湿了一片,身边刘家三人见状也不愿打扰,默默地布置祭品。
  
  李苦儿哭完了,吸着鼻子觉得害臊,蹲下来又给先祖们斟了酒。刘叔端着一个酒杯走过来,手腕一转,一杯水酒横洒在地上,道:“李哥儿,咱也好久没一块儿喝酒了,这一杯是敬你的。你跟嫂子在下面便放一百个心,苦儿懂事能干,我们老刘家也会好好看着她,不让人欺负去。你呀,平日闷了就在下面跟我家老爷子下下棋,他老人家活着的时候也就你能做对手……”
  
  刘叔说了一大通,李苦儿听得泪又忍不住往下流。她知道她不该哭,告诉爹娘自己活得坚强勇敢,只是这种事,又哪里是能克制的?
  
  旁边刘婶儿开始烧纸了,呼唤刘叔去拜拜,李苦儿抹了泪也开始烧纸。按着旧俗,烧纸也有讲究。先在地上画个圈儿,将纸银锭堆在圈里,西北角要留个缺口,方便下面的亲人进来拿。烧前还得点几只纸银锭放在圈外,权当答对那些没有亲人送钱的孤魂野鬼。
  
  火烧得很旺,即使天下着雨,李苦儿一边拜着一边嘴里嘀嘀咕咕:“爹,娘,列祖列宗,苦儿给各位送元宝来了。你们在下面要吃好用好别省着,下回苦儿还会来送元宝的……”
  
  四人等纸银锭彻底烧成灰烬,才收拾东西坐牛车回家。这一到家,已是午后了。李苦儿估摸着王府的午饭是赶不上了,正巧刘婶也邀她一同吃午饭,便不去王府了。
  
  又是鱼又是肉,菜都是供过的,回了锅,虽失了原本的新鲜劲儿,却因供先祖食用过,留有他们赐予的祝福,且是平日很少会去买的东西,所以吃得也格外珍惜。饭后,李苦儿与刘婶一同将碗洗了,便披上蓑衣戴上斗笠下地干活儿去了。芹菜和萝卜长势很好,还都是小秧子,却也算是强壮的小秧子,李苦儿几乎可以想象它们成熟丰收的模样,干活儿都有力气了些。
  
  下午,雨逐渐停歇了。李苦儿直起腰看天,时候差不多了。回家去脱了蓑衣,又戴上一把纸伞,便到乔王府去做工。地湿淋淋的,灰尘都没有了,只需扫去路上被雨打下来的树叶,倒是方便。
  
  期间,路过两个前院侍候的丫鬟,正说着事儿,李苦儿无意听见了,才知道下午王爷和三位王妃临时起意去庙里烧香吃斋还要过夜,明日中午才会回来。李苦儿一寻思,王爷他们去庙里了,何未染不就没事了么?思及此,拿着大扫把在地上草草划拉了两下,便去何未染的屋子找人。
  
  果不其然,何未染正是在自己的屋子里,门敞着,她就坐在门口就着天光看书。李苦儿觉得她这会儿就像个读书人,才女,安安静静的,知书达理,高贵端庄。再看自己,为了省点蜡油钱,好久没看书了。
  
  “苦儿来了啊。”何未染看见了她,合上书,朝她招手。李苦儿笑嘻嘻地跑过去,边跑边问:“何姐姐,又在看什么书呀?”
  
  “还是那本。”何未染弯起嘴角,道:“活儿都做完了?”
  
  李苦儿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