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GL]佳偶天成 >

第77章

[GL]佳偶天成-第77章

小说: [GL]佳偶天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祖宗曾说得那句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她一直谨记不敢忘记,虽然那时在边地她从没想过有一天会登上储君之位,只是想作为大周皇室中人,也可以像前代的长德公主,茂福公主那样为大周朝驱除鞑虏,卫国安民。
  “父皇……”她看着皇帝眼中隐有晶莹旋转,直到此时她终于明白他早在许多年前就在计划绸缪,安排自己有朝一日能登临大周帝位。
  “凤仪,朕很骄傲,也很高兴,能有你这么一位公主,你比朕所有的皇子和皇女们都强,而且将来一定也会比父皇强,将大周江山交到你手里,朕很放心。”皇帝枯瘦而苍白的脸颊上兴奋得泛起了红光,“朕将来到了九泉之下,见到列祖列宗,也能无愧于他们了……”
  羽凤仪紧紧得回握住了皇帝的手,他的手瘦弱而冰凉,了无生气。
  “父皇,您放心,我一定不负你所托,治理好大周的江山,民富国强,四夷咸服。”羽凤仪铿锵道。
  皇帝连声称“好”,满面笑容道:“朕就喜欢孩儿的这份儿豪情和气度,并不惺惺作态,说些什么儿臣惶恐之类的话。这才是有为之君该有的样子。”
  羽凤仪笑笑,“父皇谬赞了。”
  “哈哈哈哈!”皇帝开心得大笑起来。笑毕,忍不住又是一阵咳嗽,他用一张明黄的绢子把嘴捂得死死的,将咳出来的血吐在绢子上,然后紧紧的攥进手心里。羽凤仪忙起身去倒了杯药茶来端到皇帝跟前,皇帝端起盅儿喝了,顺了顺气,方让她重新坐下。然后从大迎枕下拿出一个外头套着明黄锦缎的画轴样的东西来递给羽凤仪。
  羽凤仪接过去好奇得问:“父皇,这是什么?”
  皇帝平静道:“你打开看看。”
  羽凤仪依言将那明黄锦缎的套子解开,拿出里面的一轴东西来。这卷轴她认识,是圣旨。心中不由想,这会是什么样的圣旨呢,父皇要单独亲自交到自己手里。于是她慢慢得展开来看。看到最后,不由得神色变得凝重起来,抬眼看向皇帝,“父皇,这是遗诏?您怎么这么早就立下遗诏?”
  遗诏中有册立羽凤仪为皇太女,在皇帝驾崩后继承帝位之语,后头还盖上了皇帝的大印。
  皇帝道:“你收起来,不许对任何人说。朕这么做是以防万一。当然若是老天爷垂青,能让我多活上些日子,我亲自看你登上帝位更好。那就用不着这张遗诏了。”
  羽凤仪默默将那遗诏卷好,放入那明黄锦缎套中。再将那装了遗诏的明黄锦缎套子放进袖袋中。然后皇帝又让羽凤仪主持明日的殿试,挑出有才学的女子做为左膀右臂。又告诉了些他为君这十九年来当政的经验,以及如何行帝王之术驾驭群臣等话。父女俩一说就是两个多时辰,差不多到了掌灯时分才停下来。于是羽凤仪就在乾清宫中陪着皇帝用膳。平日皇帝都是没什么胃口吃东西,饭吃得很少。今日或者是有自己最喜欢的女儿陪在身边,皇帝破天荒地吃了一小碗饭,喝了几口汤。
  饭后,羽凤仪自是陪着皇帝说话喝茶。外头太监郑六进来禀告:“万岁爷,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来拜见万岁爷,说他有要事禀告。”
  皇帝将手中药茶放下,对羽凤仪道:“这会儿不早了,你也不用出宫回去了,省得明日一早还得进宫来主持殿试。就先去你母后宫中歇息罢。另外,把朕给你的东西妥善保管好。”
  “是,父皇,我省得。那儿臣就告退了。”羽凤仪起身向皇帝欠了欠身道,“父皇勿要太过操劳,早些歇息。”
  皇帝微微一笑,“你去罢,朕心里有数。”
  羽凤仪应声而去。
  等她出去后,皇帝慢慢隐了笑意,端起药茶喝了两口,正襟坐在临窗大炕上,面色清冷。不一会儿郑六领着纪纲躬身进来,纪纲忙上前跪伏在地,恭声道:“臣纪纲叩见皇帝陛下。”
  “起来罢。”皇帝淡淡道,又看一眼太监郑六。郑六会意却步躬身退出,随即将暖阁门带上。听郑六出去后,纪纲才从地上爬起来道:“陛下,臣手下的人已经查到太子太傅,内阁次辅许之臣的堂弟许之瑜今日申时进了柳叶胡同的倚红阁去见了个受了外伤的人。那人是被金陵陈家早已断了传承的暴雨梨花针所伤。而大公主今日在大觉寺遇刺时,射伤那刺客的就是陛下赐给大公主防身的金陵陈家制作的暴雨梨花针。”
  皇帝龙眸蓦地暗凝,面罩暗霜,放在花梨木炕桌上的手用力刮着桌面,拖出指甲刮过桌面的痕迹,最后再紧握成拳。随即在炕桌上重重一拳,随着“砰”的一声,炕桌上放着的那盅药茶猛地弹起,随后“哐啷”一声顷倒在桌上,茶盅中剩下的半盅药茶也流淌了出来……
  “这畜生!我就知道是他!”皇帝压低声嘶吼道,额头青筋暴起。
  纪纲忙重新跪伏在殿内金砖上,连声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皇帝沉吟了一会儿,随即吩咐道:“纪纲,命你的人将太子东宫属官和与他有关联的人全部监视起来,所有人不许出京。待三日殿试完,琼林赐宴后,将许之臣一党全部拿下关进诏狱,特别是那行刺大公主的刺客更得给我拿下。剩下的你知道怎么办……”
  纪纲立刻道:“是!臣一定将陛下要的人和证物全都准备好,不教太子东宫之内一人走脱!”
  皇帝挥手,纪纲从地上爬起来,却步急行出了乾清宫暖阁。
  太子东宫,咸阳宫圣哲殿内。
  皇太子羽乾皓正靠在临窗大炕的明黄团龙迎枕上,面色暗沉。太子太傅,内阁次辅许之臣立在他跟前,低声跟他说话。听完许之臣的话后,太子蓦然直起身子,一只手紧握成拳在紫檀的炕桌上重重一捶。
  “你不是说那凌绝是天下第一的快剑,由他出手万无一失的么?怎么他竟会失手?”羽乾皓又惊又急得质问许之臣。
  许之臣躬身道:“我堂弟让人传给我的信说,是那人用了失传的金陵陈家的暗器暴雨梨花针,才让凌绝负伤失手。谁能想到那人竟然随身带了那东西。”
  羽乾皓一阵头晕,冷汗渗了一额头。抬手用衣袖擦了擦汗,赶紧从炕桌上的盒子内拿出一颗丹丸吃下。这丹药是东宫内请来的一位大周有名的叫冲虚的道人炼制,据说可以温补虚阳,于太子的病大有好处。自从豫王提醒他不能再吃太医的药后,他就开始吃这种药,连着吃了几个月后,似乎精神真得好了些,连太子妃那里也去宿了几晚。
  有了这丹药,羽乾皓觉得自己一定能比当今的皇帝,自己的父皇活得久。所以他只要找人把那个潜在的对手,一回京就得到父皇重视的大皇妹除去,那么父皇就再不会有子女可以动摇他的储君之位了。


☆、第九十章

   
  可是如今大皇妹竟然逃出生天;那他这计划不是落空了吗?更可怕的是此事教父皇得知;他一定会让人去查,要是查到自己身上;只需要一条太子指使凶徒刺杀皇妹;残害手足的罪状,就足够废黜自己的储君之位了。羽乾皓立刻明白如今对自己危险最大的人并不再是大皇妹,而是自己的父皇,当今的皇帝陛下。
  “太傅;怎么办?父皇定会很快查到我头上;那凌绝怕是不能留下……”羽乾皓一把抓住站在身边的许之臣的手臂面色苍白得说道。
  许之臣略沉吟了一下,便说:“微臣觉得与其这会儿派人去除掉凌绝,等着皇帝查到太子身上。不如……”
  “不如什么?”羽乾皓紧张地盯着许之臣问。
  “当初臣与太子拟定了上中下三策;如今只能用第二策了。”
  “第二策……”羽乾皓松开紧紧抓住许之臣手臂的手;颓然得坐了回去,额头上有更多的冷汗冒出。
  许之臣带些狠绝之色道:“太子,此刻你切不可再犹豫退缩。如你所说,那第一策失去作用,那这第二策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迟则生变啊。况且方才汪直手下的小太监来传话,今晚大公主并未出宫,而是去了皇后所在的坤宁宫,这真是天赐良机。汪直所掌管的御马监的武骧左卫和武骧右卫,腾骧左卫和腾骧右卫,四卫营官都被我们收买,今晚我们举事,这皇城之内便是太子说了算。只要太子一举击杀大公主,再将乾清宫围了,让你父皇退位,那太子明日一早便是大周的新君了。”
  “明早就是大周朝的新君”这句话对羽乾皓的吸引力太大,在太子位上呆了十三年,他一直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得做出兄友弟恭,儒雅好学,孝顺温良的模样,这一切不过是为了能有朝一日坐上那至高无上的大周帝位。如今,那光芒万丈的机会就在眼前。只要登上帝位,他再也不用看谁的颜色,唯唯诺诺得活着。母后在天上,也一定会为他高兴。
  不过想到自己这么做实属逼宫谋逆,他还是有些害怕和犹豫。
  见太子羽乾皓犹豫不决,许之臣又说:“太子知道为何我一定要保太子登上帝位吗?”
  羽乾皓抬眸望向许之臣,等他下言。
  许之臣捋了捋下颌的几缕已然花白的胡须道:“微臣是看着太子长大的,这几年又做了太子的师傅,教太子读圣贤书明圣贤理。圣贤们怎么说的,‘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可是维系整个大周宗法的核心,是立国之本。就算她大公主再贤,也不能破坏国本。因此臣决意要维护这国本,为太子争上一争。为天下读书人争上一争。”
  顿了顿又说:“皇帝也明白走明路,阁臣们定不会同意,所以他一力扶持大公主,她一回京就让她掌了御前扈卫的三千营,后又专为她开恩科考女科。这都是在抬举她,把她抬到高于你的位置上,让天下的臣民只看见她,看不见你。最后逼得你自己上表不做这个储君,让朝堂上的臣子们无话可说。可是,臣却偏不会同意皇帝这么做。既然皇帝不走明路,那太子又何须再走明路。”
  许之臣这话说得正气凛然,倒是把逼宫篡位说成了是为了维护大周国本。太子于是仅仅剩下的一丝害怕和犹豫也消失不见了。咬了咬牙,下定决心道:“那就立刻派人去通知汪直,让他今晚三更动手,还有就是告诉他只要我明日等上帝位,立刻封他为司礼监掌印太监。”
  “是!陛下,微臣这就去安排!”许之臣躬身道,他已经提前将太子称为陛下,似乎觉得明早第一线朝阳射|进皇城之时,大周已然换了新君,而这新君就是他一力要保的大周名正言顺应该称帝的太子殿下。
  乾清宫寝殿中,皇帝一直咳嗽,睡得不稳。殿角点着一盏羊角宫灯,发射出晕黄朦胧的光晕。中夜十分,皇帝从龙榻上坐了起来,击了击掌。立即有小太监进来将龙榻上的明黄帐幔用金钩挂起,郑六也进来在龙榻边伺立着。皇帝问他:“这会儿什么时候了?”
  郑六躬身答:“回万岁爷的话,这会儿子时刚过。”
  皇帝“哦”了一声,道,“叫宫人不必点灯,扶朕起来,替朕更衣梳发,再替朕端一碗提神的汤药来喝。”
  郑六应了声“是”,随后却步下去吩咐。
  不一会儿,郑六去而复返,身后跟着一位小太监,端着朱漆托盘,上头搁着一盅儿醒神汤。皇帝已经戴好翼善冠,穿好明黄四团龙衮龙袍,正站在窗前负手望着太子东宫咸阳宫的方向,表情隐晦难明。
  郑六走到皇帝身后,轻轻得说了声:“万岁爷,您要的醒神汤端来了。”
  皇帝听到后却没有马上转身,仍是望着那处沉默不语。郑六也微微直起身望向咸阳宫,然后几不可见的微微摇了摇头,复又躬身下去,一动不动。
  良久,皇帝转身,将手一伸,“拿来。”郑六赶忙转身将那盅醒神汤端起,揭开盅盖递到皇帝手上,皇帝接过去,从自己腰间荷包里摸出颗丸药含在口中,用那盅醒神汤将其送下。
  见皇帝喝了醒神汤服了药,郑六刚欲开口请皇帝坐下歇会儿,便见得咸阳宫方向忽地有火光亮起,照亮了半个皇城的天空。随即有星星点点的火光汇聚在一起向乾清宫和坤宁宫涌来。伴随着火光的还有阵阵越来越响亮的喊杀声。
  “万岁爷,太子动手了……”郑六在皇帝身后平静地低声道。
  皇帝负在身后的手蓦然握紧,一双幽深的龙眸中映入了那些星星点点的火光而霎时便得璀璨起来。郑六只觉得这小半年来一直病势沉重的皇帝似乎又回到了二十岁那年登基时,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样子。
  “好,好,好。”皇帝极简单的说了三个字,虽是笑着说的,但让人听了却觉得心中升起一种悲凉之感。
  坤宁宫内,皇后赫连虹,五皇子羽乾树和大公主羽凤仪都被宫内突然的喧哗和喊杀声惊醒。众人都忙将衣裳穿上起来,宫中服侍的太监和宫女也都纷纷汇聚到皇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