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新女驸马之bug太多圆不完 >

第28章

新女驸马之bug太多圆不完-第28章

小说: 新女驸马之bug太多圆不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想来可能是制墨大户里出身的。”
“姓程跟制墨有什么关系吗?”天香奇道。
冯素贞叹了口气无奈笑道:“唉,笔墨之事,是我辈读书人的爱好,公主了解不多也是正常的,只是这——说来话长啊。”
冯素贞语带揶揄,天香自是知道她又要消遣自己,柳眉竖起:“爱说不说,我去找宋先生问去。”说罢作势要走。
“别去别去,”冯素贞拉住她的袖子,小心道,“宋先生年纪大了,他此刻又情绪不好,若是真来的是什么什么人,老人家情绪不稳可怎么办?”
天香绝倒:“你是不是也想着那女郎是宋先生的沧海遗珠?”
“什么沧海遗珠?”冯素贞正色道,“那少女姓程,恐是宋先生故人的后人,闻臭公子这是想左了。”
天香哼了一声,背过身去,就听到单世文小声咕哝道:“当然不是咯,驸马回来路上还跟我念叨年龄对不上。”
天香斜觑冯素贞,笑得意味深长。 
“咳,今日毕竟时辰晚了。”冯素贞道,“我觉得,明日还是上门拜访,打探下那程姑娘的来意,毕竟我们还是要藏形匿迹,真被她打听出了什么,怕是不好。”
“这笔墨啊,是读书人的事儿,我可不应该搀和。”天香摇头晃脑道。
冯素贞哑然失笑:“来来来,我与公主讲讲程墨的事。”
见二人这般情状,单世文知趣地退了出去。
制墨一技,说是匠艺,却又伴着华夏文明而生,源远流长。
此技源自上古,成于魏晋,发之盛唐。
自宋以降,诸多制墨名家在墨史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到了前明万历朝,程墨便是当时天下数一数二的名墨,烟轻质细,嗅之无香,磨之无声。不但墨作为贡墨入了宫廷,彼时的家主程君房也凭借这一手制墨技艺位列鸿鹄寺序班。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程君房在制墨之路上一帆风顺,却遇到了与他一时瑜亮的方于鲁——困厄时寄居程家的门客最终独当一面成了程家的敌人,真实的人生远比话本传奇。
“……潮起潮落本就是定数,如今的贡墨我记得是曹墨了,程墨也就只余程君房那一辈昙花一现的惊艳和一段程方斗法的轶事留存于世了。”
天香听得出神,直到冯素贞捧着冷茶喝了起来,才醒过来她已讲完了:“讲完了?”
冯素贞点头:“完了,我又不是歙县人。我所知道的,也就是书上的这么多。程君房逝去后这百十年里程墨是个什么情形,我是当真不晓得了。”
天香好奇道:“你很喜欢墨?怎么这小小歙县的事你都晓得?”
冯素贞笑道:“我是读书人呀。”
天香:“……”她反省了下,是不是自己最近不要脸得太严重,把冯素贞也传染成了这德性。

作者有话要说:
按照我的脑洞,现在在历史的时间线上是属于康熙年间,土豆是有的,烟草是有的_(:3」∠)_程君房有过的,方于鲁是有过的,除了跟姓东方的皇族有关的内容,我让驸马讲的故事大多都是真的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书以松骨墨,贪以败官墨
乡间阡陌,一剑飘红带着太子走了一整日。
其实路不远,但这一路上,太子只能自己背着重重的木匠家伙慢吞吞地行走,每走二三里,要休息一两个时辰。
入夜,一剑飘红打了只野兔,两人在野外生火烤起了兔子。
太子啃着寡淡无味的兔子腿道:“你一直不说话,不憋得慌吗?”
一剑飘红:“……”
太子叹了口气:“其实我知道我妹夫的意思,他觉得把我丢到乡间去吃几天苦,我就会找你哭着闹着要回去,好过安生日子,”他又咬了口兔子肉,含混不清地说,“我也知道,乡下不可能天天有肉吃的,都是过年才吃得好点儿,以前梅竹跟我讲过的。”
一剑飘红:“……”
太子道:“可我实在是受不了他们对我一番又一番的说教了。每次请来的木匠都唠唠叨叨,就不能好好地教我做木鸟吗?这次的宋先生好像是真的会做木鸟的,可惜比上个木匠还爱说教。”
一剑飘红:“……”
太子继续道:“我是王孙,我的父亲祖父曾为天下拼搏过,我只想做个太平王孙,也不行吗?前朝养了多少宗室,而我根本没有几个兄弟,让我任性地做一个木匠,又有何不可?”
一剑飘红他捡起一根树枝,拨动了燃烧着的篝火。
“百姓奉养朝廷,朝廷统御百姓,百姓纳税,朝廷征税,这都是应当的。他们都想知道怀来为什么加税,为什么不看看这两年边关开市之后怀来捞了多少银子?我虽然只喜欢木鸟,但个中道理也是知道的——剑大侠,你知不知道?”
一剑飘红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
太子道:“朝廷以战安疆,以此换来通商的机会,通商又带来了银财,朝廷自然应该加税!我吃的不多,用的不多,也不像其他王孙一样斗鸡走狗,我只是想做木鸟,我只是想做自己想做的事,他们却非逼着我去做一个合格的英明储君,何至于如此呢?”
一剑飘红:“……”
太子拍拍手,取出手帕来擦掉了满手的油:“我也就只能跟你说说这些。如果对妹妹妹夫说了这番话,肯定又要被他们骂了。”
一剑飘红:“……睡觉。”
他用脚把吃剩的骨头踢进火堆里,躺在篝火旁睡了。
太子打了几个饱嗝,从自己的背囊里拿出一只小一点的木鸟,用砂纸打磨了起来。
冯素贞又起了个大早,东方未明,天香未起,她只得踱步到了院子里,朦胧间看到了廊下明明灭灭的火光,是宋先生在吃那“烟酒”。
两人寒暄问好之后均是无言,许久,宋长庚才慢慢说道:“你是否觉得,老朽以一介庶民之身,强求太子尽责,是逾越无礼了?”
冯素贞忙道:“不敢,先生心怀天下,是对太子有所希冀,才会怒其不争。”
宋长庚沉默了会儿,悠悠道:“论年纪,我比□□皇帝——也就是当今圣上的祖父——还要年长……当年,天雄军宣大大捷之后,我曾在京城见过他一面。”
冯素贞知道,彼时,□□已经是救国于危难之中的英雄,而宋长庚却因着战乱颠沛流离,妻离子散,茕茕孑立——想必这一面,宋先生心情复杂。
她本以为宋先生还有话讲,等了半天,却仍然只看到那明明灭灭的火光。她心头一动,开口道:“烟虽是看起来无形,实则挟裹诸多尘埃,如此吸入肺腑,怕无益于康健,先生年纪大了,还是要多爱惜己身。”
“其实也知道这东西不好,烟这东西,都是挟带着墨的,吸进腹中想必是没什么好处的,”宋长庚自嘲道,“不过老朽教了一辈子书,也活到岁数了,吃点墨水进肚也无妨。”
“墨?”冯素贞不动声色问道,“宋先生于制墨一事,也有涉及?”
宋长庚道:“‘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老朽曾在徽州做过一任小官,也曾去过墨都歙县,很是研究了一番。我少年有志于记述实学,我的小书里也写了这墨艺的一小段。”
冯素贞笑道:“那想必是我囫囵吞枣时漏了这一段吧。我也颇好书墨,读书时还亲手做过一方,彼时一心想去墨都看看,也不知现在墨业风气如何。”
“书墨虽雅,在商言商,”宋长庚眯起眼来,“行行如此,往往总是一家居大吃肉,底下跟着喝汤罢了。”
“先生说的是,不知道先生在徽州,有没有和贡墨曹家打交道?”
“自是有的,”宋长庚兴致勃勃,“我当时毕竟是个学官,与歙县有名的墨家都有些交情,就连老死不相往来的程方二家,都因着我的缘故同桌吃了饭……”
冯素贞接着这个话头,两人侃侃聊了起来。
天香从房间里出来,见两人聊得正在兴头上,她借口出门吃早饭,拉着冯素贞一溜烟出了门。
说是吃早饭,不过是路边随便买了些小吃,火烧里夹了些菜肉,豪放粗粝,却见天香吃得很是香甜。她这模样冯素贞已然习惯,自己仍是颇具风范地小口小口吃了起来。
这两人一个做贵公子装扮,一个做小厮装扮,做派天差地别,很是引人注目。她们一路溜达,不多时,便到了逆旅商市集中的怀来城西。
恒泰丰门口依然站着一列兵士,簇拥着一个不停签章的师爷。天香有些好奇,这借了大半个月了,怎的还没凑够钱呢?她简单算了算,这几日的筹资足有几十万两之巨,还只是怀来一地,看来养兵真是相当费钱啊。
“据说前日就该售罄了,近日怀来又新进来好些商贾。所以他们加印了些债券,说是除了买田,还要向察哈尔买马来养,钱要得多。”冯素贞打听回来后说与天香听,天香点点头,朝着那个拿了一瓶墨汁过来,现场写起债券的师爷看去。她知道,虽是和察哈尔停了战,但后世和辽东不免一战,于战备上,自然是越充足约好。想着想着,她又蠢蠢欲动起来,是不是再买点?
“喏,那边那个少女,便是我昨日瞧见的程姑娘。”冯素贞戳了戳天香,向着人群扬了扬下巴。
天香顺着冯素贞的方向看过去,只看到排队人群里赫然立着一个黑衫少女,且就在队伍前列,眼见得快要排到她了。
说是赫然,因这少女实在很是年轻,姣好的面容中还带着些许懵懂稚气,怕是刚刚及笄,正值妙龄的女子,平日里就算穿着再素净也鲜少有这么直接穿一身黑衫的。而这少女此刻正紧紧蹙着眉,一副苦大仇深相。
天香玩味地摸了摸下巴——这样看起来更像是什么风流韵事之后的苦主之后了。
在定睛看清那女子的目光之后,二人都意识到,那个女子露出的表情不是因为天生如此,而是因为她在看一样东西——那师爷桌上的墨汁。
冯素贞楞了一下,道:“墨汁,这个墨好像有猫腻。”
天香奇道:“你看一眼就知道?”
冯素贞不答话,只拉着天香一路走到了队伍的前面。她二人前几日过来的时候,债券是充足的,几乎都是现成的现场交钱即领的,并未见过这瓶子墨汁。
二人走近时,正好到了程姑娘这里。
师爷仰头瞧见她,似乎是惊了下:“怎么又是你?又来碰瓷?”
“我才没有碰瓷!”程姑娘高声道,“我从小泡在墨坊里长大,见过的墨不知凡几,你给我那几张债券里行文和签章的墨色分明不一致,我一眼就看出来了!”
师爷不耐烦地挥手:“滚滚滚,你见过哪本书付梓之后墨迹是全然一致的?墨色浅淡本就是正常的。你不愿买就罢了,我当日也退了钱与你,我这边厢在为军国大事筹资,你这里捣什么乱?余百户,把这小女子给我叉出去。”
一旁的军士应了声是,上来就要把程姑娘拖走。
“我等了几日,今日才看到你拿出墨汁来,这墨不对!”程姑娘大喝着挣扎起来,那师爷头也不抬,冷哼了一声,继续为下一个人签起了债券。程姑娘这番叫嚷毕竟还是引了人注意,周围上来几个人,似乎是识得程姑娘的人,正七嘴八舌地说着好话,想把程姑娘救下来。
那余姓百户剑眉竖起,扬起腰间马鞭来就要打人,却见眼前一花,一道灰扑扑的身影忽的到了眼前,自己执鞭的手腕也被人擎住了。
他定睛一瞧,却是一个柳眉倒竖的清秀小厮:“兵乃国之利器,保家卫国才是军人职责,你却当街行凶,鞭笞妇孺,愧称一个军字!”
余百户心头火起:“你这娘们唧唧的兔儿爷,老子在宣大杀鞑子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儿卖屁股呢!”他用力一挣,抽出手腕就要拔刀,却发现自己的手又被人按住了。
还是那清秀小厮,他声音凉凉道:“那你是打算用这杀鞑子的刀,调转刀口对着汉地的子民吗?”
余百户镇住了,他手腕纤细,却仿佛力有千钧,压在自己的手腕上,自己竟是分毫不能动弹。余百户这些年不说是万人敌,也砍过几百个人头,晓得面前这人内力深厚,他虎目圆睁,瞪大了眼:“你是什么人?”
这人自是冯素贞,她并未直面回答,只是道:“这个筹资的钱是用在你们数十万将士身上的,若是出了问题,被人中饱私囊,怎么办?”
余百户沉下心,高声道:“此事是我宣大两府都指挥使向宣大总督顾承恩提起的,也是顾大人亲许的,千真万确。发出的债券有凭有据,说好了是用在屯田养兵之事,便是中间有所耗损,也是正常。你是何人,空口白牙的,是想污蔑我宣大的兵吗?”
冯素贞冷笑一声:“那为何急于驱赶这位姑娘,不若听她把话说完!”
那程姑娘就在近前,她大声道:“对,这墨不对!”
余百户反问道:“哪里不对?”
周遭近百人的目光尽数落在程姑娘身上,天香满目期待,等着她说出定论来。
程姑娘咬了咬唇:“我不知道,但就是不对!我前日买了十几张债券,其中几张墨色不一致,虽差距细微,但就是不一样。”
天香绝倒。
那师爷“嗤”了一声:“我还要说你脑子不对呢!墨对不对的有什么要紧?”
程姑娘道:“我特意借机看了其他几个相熟的行商所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