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gl]重生之大唐 >

第12章

[gl]重生之大唐-第12章

小说: [gl]重生之大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王劝皇帝勿动气,再由太子言吴王年少,经过事就会懂事了。心里却挺羡慕,阿爹已很久没斥责他了,若非看重,如何肯舍力气斥骂?京中有个魏王就够了,再来个吴王,他东宫之位岂不堪忧?太子说完话,与魏王对了个眼神,二人头一次达成一致,决定先合力将吴王赶出京去,以免出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事来。
  晋王不知太子与魏王的打算,却很真诚地跟皇帝说着吴王的好话,他很煽情,言语又诚挚,说得皇帝也动心了,深悔自己冲动,竟打了吴王,急忙派太医去王府看伤,还赐药。
  太子与魏王无奈,你小子到底是谁的弟弟,能有点立场么?他们也劝皇帝不要生气,却绝不会如此卖力,更不会为吴王开脱,反会在言语中夹杂似是而非的用语,引起皇帝疑心,将吴王的罪名坐实。晋王,真是拖后腿,太子与魏王皆断了将他拉拢到己方阵营的念头,决定有事也不与其相商。
  由是,晋王安矣,东宫与魏王府两处相争,俱不涉他。
  
  太子与魏王难得看法一致,太子腿脚越发不灵便,寻医问药亦未见成效,自古未闻体有残疾的东宫,陛下若以此废他,他除了受辱,无他话可言;同他的郁郁不同,魏王泰在朝里朝外备受好评,陛下也看重他。太子已觉艰难,若是此时吴王再来掺上一脚,他岂不是腹背受敌?再糟糕点,当他与魏王斗得你死我活,让吴王坐收渔翁之利么?
  相互之间斗得再狠,也是一母所出的同胞,旁人若想争食,他们便要一致对外。在这点上,魏王与太子观念一致。
  
  刚一入夏,吴王便重新被封了安州都督,离京之藩去了。
  高阳从晋王说与她的只言片语中推断,长孙无忌,是帮扶太子的,魏徵崇礼法,承乾为太子,正是礼法所在,而王珪素欣赏魏王,他的参入便能看到四郎的身影,吴王竟是这二人联手挤出京去的。高阳颇以为叹,不曾想,这斗得有你没我的二人竟还有志同道合的时候。果真,没有谁是一世的敌手,即便站在对面,若有必要,也是可以暂且放下成见的。
  唉,做人就是不能太死心眼,高阳从此事获益良多,譬如她的婚事,说不准,就要借一借房遗直的力了。
  
                      
作者有话要说:  阿武:“听说你要与人订婚了。”(心上人要与人订婚,对象竟然不是我!)
  高阳漫不经心:“嗯。”
  阿武:“你也赞同?”
  高阳:“嗯。”
  阿武惊讶:“难道你竟然看好那个小白脸?”
  高阳:“嗯。”
  阿武:“说话!”
  高阳:“如你所见,如你所想。”
  阿武:“……”负心人!




☆、第十六章

  摆在高阳面前最为艰巨的两大难题,一则如何避免赐婚房氏,二则,此后又如何避免赐婚旁人。
  这并非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解决了一个,余下的便迎刃而解,这是一条比一条难的事。不赐婚房氏并不多难,满朝文武,不独房氏有儿郎,真正为难的,是如何能不嫁人。大唐开国至今,除却早夭的还未有过终生不嫁的公主。
  先河,从来都是不好开的。高阳一念及此,便深感头疼,乃至,她都考虑,是否便嫁做房氏妇,一来,那里熟门熟路,有的应对,二来,她对遗爱深有了解,也知如何拿捏他,仔细考量,不过就是从宫中挪至公主府罢了,这于她还有好处,公主府有她做主,在宫里却免不了束手束脚。
  这么一思量,似乎都好呢。
  然而,转眼一想到遗爱精神萎靡,软弱无知的模样,高阳便很不乐意,做这样一个人的妻子,实在是没劲也屈辱的很。遗爱,还不如阿武呢,好歹,阿武是有承担的,是懂得尽其绵力,知恩图报的,比起遗爱只知借她的人脉做一些不知后果的事,让她在身后跟着扫尾好得多了。
  真是让此事搅得脑子都乱了,又与阿武何干呢?阿武虽好,却是女子,即便不是女子,她的能耐也差了点,有些弱呢,又退一步说,即便她才华出众,艳压京师,仍是不成,她之身份地位,也是不堪与帝室相配的。真是愁人。
  高阳忙打住自己,越想越离谱。
  “殿下?”竹君一入门便见公主满脸纠结,不禁就出声唤了一声。
  高阳瞬间恢复正常,哼了一声。
  竹君禀道:“门外有一才人求见殿下,说是,说是要奉上献与殿下道谢的礼物。”说着还满脸奇怪,安仁殿并未与那位才人有往来啊,公主相交的嫔御具是妃子往上,略低一些的九嫔之流都要掂量着身份,才敢小心翼翼地靠前。本以为殿下不会见的,不想,殿下挑了下眉,面上就有了些笑影,起身道:“宣进来。”
  竹君被这出乎意料的转着弄得愣了愣,忙出去传令。
  高阳见武媚娘并不多隆重,不过在侧殿奉了两盏茶罢了。即是才相识,便要合乎情理才好。
  武媚娘这两日思忖许久,不论是否是高阳殿下出的手,她都可借此来道谢。入宫方不过两年,她见识过的阴谋却已太多,急欲为自己寻一靠山。恰巧殿下出现了,武媚娘抓紧机遇,独身一人往安仁殿来了。思量着若是相谈得宜,能依附上高阳殿下,她在后宫便能多一重安全。
  只是,公主哪是那么容易便能容人依附的呢?
  武媚娘凭着她一腔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热情来了,她抓住了高阳对她泄露的一丝善意,心内也是战战兢兢,却仍是来了。
  高阳不得不赞一声,好胆略!
  
  有一宫婢引着媚娘进来了,武媚娘竭力要做的自在一些,仍是免不了有些拘束,见了高阳,先行礼,而后奉上她礼物。
  高阳笑了笑,令人接过来,放在手心细看,是一只湖水蓝的荷包,上彩绣建兰,坠了上好的珠宝,看成色,应当是陛下所赐,怕是阿武大半的家财了。就这样捧上了自家大半余财,阿武行事颇是果敢。
  她见过的珍宝不计其数,这样一个小小的荷包,纵然独具匠心,也称得上价值颇丰,她也是看不上眼的,高阳放到一旁的几上,也不说喜不喜欢,眼带笑意的望着略有些不安的武媚娘,道:“礼物我收下了,不知才人今番前来,可有旁的事?”
  端的是亲切亲和。
  武媚娘早想好了说辞,一见到公主,竟就忘了大半,亏她心性坚韧,搜刮出最后一份理智,回道:“上一回的事,于殿下不过举手之劳,于我不啻救命,得公主大恩,不报心中难安。”
  高阳眨了下眼,又透出小女孩的天真来,半是疑惑半是兴味地问道:“你要如何报答我?”那口吻,让人听不出是认真是玩笑。
  武媚娘也叫她说得心中没底起来。她来前曾下了大工夫打听这位公主的事迹,得的具是赞誉,人皆道高阳殿下亲和慈悲,却无一人因她的“亲和慈悲”便敢心生不敬,人皆道高阳殿下盛宠与晋阳公主比肩,但晋阳公主是陛下亲自抚养的,而高阳公主并非嫡出。
  这样的人,心中自有城府,武媚娘不敢当真拿她当一个少不更事的公主来对待。
  她竭力地隐藏起心内的不确定与不经事的青涩,目含真诚,放缓了语气,又不失坚决地道:“愿以一身,偿公主之事。”
  高阳倒是一怔,一双清凌凌的冷目望向武媚娘,她的眼睛太过清亮,又太过锐利,仿佛能钻入人的心中,武媚娘心下惶惶,已生不安,却忍耐着,不让自己显出丝毫动摇,装作镇定地与她对视。高阳扑哧一笑,阿武,还是太嫩了。
  武媚娘让她笑得手足无措,勉力堆砌的伪装在一刹那间轰然推倒,她在公主调侃的笑声中涨红了脸,天生妩媚的眼神满是惶然,欲言又止。
  高阳心生怜惜,不再作弄与她,直言道:“才人与我萍水相逢,那日的事,无须挂齿。”
  将她拒绝了。
  武媚娘失落,又似乎是在意料之中的,无凭无据的,人家凭何信你?何况,身为公主,高阳殿下身边并不缺使唤的人。她垂首,似乎为自己的不自量力而羞愧。
  高阳不忍,伸手将自己腰间所配大红的如意结取了下来,示意宫婢拿给武媚娘:“你有心赠我礼物,这个,就当做是我投桃报李了。”等她双手接过,高阳端起了茶,暗示人送客。
  
  武媚娘不知自己此行该如何注释,公主如此言语,应当是拒绝她了,那之后回馈之物,又该如何解释?那枚大红的如意结就在她的掌心。她不敢握得太用劲,怕捏坏了,更不敢放松,生怕一不留神便从手心滑落。
  一路混沌着回到住处,却见众人皆满面喜色,武媚娘忙问有了什么好事,徐才人略带羞意地说与她道:“陛下将我册做婕妤了。”
  武媚娘先是一愣,随即心底油然而生出欢喜来,连声道:“真是好!”
  徐婕妤含蓄而羞涩的笑了笑,旋即含愁:“可是,我们往后就不能住在一处了。”
  说起这个,武媚娘也是不舍,但她心知越往上走,日子才能越好过,便理智地劝道:“不在一处住就不是姊妹了么?我会去看你,你若有暇,也可回来看我。”
  徐婕妤颔首,此时道贺的人都散去了,二人一面说一面往屋子里走。徐婕妤忽然问道:“阿武,你适才做什么去了?”
  武媚娘抿了抿唇,笑道:“只是四下走走罢了,日日在此,很闷呢。”她的神色不似作伪,徐婕妤也未怀疑,一低头便看到武媚娘手中的如意结,顿时眼睛一亮:“这个,好生别致。”伸手欲取来看一看。
  武媚娘一惊,手下意识的缩了一下,徐婕妤扑了个空,不由疑惑的望向她。武媚娘脸上有些发烫,将如意结装进袖袋里,歉然道:“只做了一半,还有未完之处,待我都结好了,再给你看。”
  徐婕妤心思细腻,自然不信,她狐疑地看着武媚娘,见她似乎不愿多谈,心中很快便划过一个念头,徐婕妤惊恐,满面不可思议,一把捉住武媚娘的手,将她带到屋子里,将门关上了,方道:“拿来我看看。”
  武媚娘不愿:“小物件而已。”
  徐婕妤目含深意地望着她,道:“阿武,你别做傻事。”
  武媚娘笑了笑,不再隐藏,亦未感惶恐:“你放心,我自明白我该如何。今日是你的好日子,阿徐莫因我而败了兴致。”
  徐婕妤一向知道阿武胆大,她既不愿说,想必她也逼问不出,只是心间那抹担忧却如何都化不开。过了半晌,见阿武仍旧不肯改口,只得叹息道:“我们永远是姊妹。”
  武媚娘如何不动容,她自是应了。
  至于往后,行一步看一步吧,总有路走的。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君:阿武,殿下辣么强势,你会不会不喜欢?
  阿武(一脸你好笨):她若足够强势,征服得了我,我便臣服于她,她若征服不了我,就由我来宠爱她。(这涉及到第一次谁攻谁受的问题)
  高阳:“嗯。”
  作者君:你们这都还没在一起呢,就不要秀恩爱了吧,小剧场不给你们了。
  阿武威胁:再说一遍。
  高阳微笑:你试试看。
  作者君:“……”能给让你们最后幸福美好的生活在一起的劳动者一点尊重么,作者也有人权啊亲……
  
  小绿字部分跟正文不搭介的,我就写来乐乐,大家不要混在一起啊。。。。
  或许加起来就能凑满一片番外,嗯,番外就可以省了……话说我正文才刚开始,就想番外了会不会太早
  




☆、第十七章

  与武媚娘那边略带忧伤与离别的凄风苦雨不同,高阳颇自得,她并不是将武媚娘当做最大的底牌,她最大的底牌是晋王,武媚娘是她顺手拉上一把,且又天生便有渊源与好感的人,也是用来制约晋王之人,她乐得看她逐步挣扎着走向成熟与强大,而非在此时拉她一把。
  拔苗助长的事她不会去做,遮风避雨的事,她更是不会做,人总是要靠自己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走出一个利于己的局面,连她都是如此,何况而今位卑的阿武呢?再者,要释放善意也不急在一时,凡费力争取的事物,总能让人多加珍惜,她哪能让阿武轻易就搭上?总要经历一番周折方好啊。
  君子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也,高阳精通礼乐,涉猎书数,粗识射御,高阳眼前所做之事极类驾车,要使车身平稳,车铃谐响,遇猛兽而避之,遇弱禽而擒之,掌控全局,颇具乐趣。
  她很喜欢的如意结赠予阿武啦,要寻新的配饰来,不一会儿,又一套明珠美玉悬于腰间,丝绦飞扬,裙裾翩翩,高阳出门访友去了,此番是韦贵妃宣了各家命妇入宫,同来的还有几位身有诰命的小娘子,具是县君、郡君之流,出身高贵,行止得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